APP下载

分布式发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

2023-01-05刘黎明王雪斌

电器工业 2022年4期

刘黎明 王雪斌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0 引言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能源的需求量随之提升,尤其是电力能源的需求,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这便需要高度重视发电环节,尽最大程度提高发电效率,确保发电数量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但传统发电模式多为集中式发电,过于死板,无法满足用户的供电需求,且一旦一个环节出现故障,便会导致整个系统难以正常运行,而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供电形式,以分散式布置在用户的附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有效地弥补集中式发电的弊端,保障供电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提供电力能源服务,促进电力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 分布式发电的特点

分布式发电,功率为几千瓦到50MW的小型模块式,具有独立电源,主要是将发电设备根据用户的供电需求,安装在所在的区域或者配电网之中,其发电的容量小且方式灵活,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电力需求。而且分布式发电包括两种模式,其一为并网模式,其发电系统与现行电力系统相连,应用并联运行的方式,有效地缓解用电高峰期的电力系统压力,避免由于高负荷产生的电力系统故障现象发生[1];其二为孤网模式,则是指分布式发电设备,不与其他电力系统相连,进行发电自治,可依据用户的需求加以调整。为此分布式发电的优势较多,其特点如下。

(1)设置灵活

分布式发电系统在具体的区域内应用,能够达到理想的就近就地效果,其应用设备十分灵活,尤其是在相应设置体积、具体容量方面,可以进行有效调节,以此在充分运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促使其发挥出最佳的发电效果。而且分布式发电的应用,利于便捷的构建,整体的资金需求量不高,建设的时间较短,便于大面积推广,由此整体上提升发电效率[2]。

(2)配电网可靠

对于分布式发电来说,其配电网的可靠性较高。由于分布式发电系统可在相关区域内,作为备用电源,进行合理的设计,更好地保障相关区域内电力供应,以此来避免因主电源重点导致停电问题的发生,在备用电源方面的作用明显。

(3)环境污染小

由于分布式发电相比传统的火力发电来说,很多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布置,并不会影响或污染周围的环境,基本上不会排放任何污染物,由此可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更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对环保工作提出的要求,从而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为用户提供“绿色电力”,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3]。

2 分布式发电技术

(1)风力发电

分布式发电的供应,主要使用的一个技术便是风力发电,能够直接将风力资源,转化为电力能源,而不消耗现有的能源,并且整体的发电成本较低。同时,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电能使用形式,风能的使用不会对现有的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发展较为快速的新型电力技术。

(2)光伏发电

通常来说,光伏主要是指太阳的光伏,通过特定的材料,比如多晶硅、单晶硅等半导体材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能源,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作为可再生能源,这样的发电形式,对地域环境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基本上大部分的地区,都能使用太阳能进行电力的供应,在太阳能丰富的白天,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持续转化为电能,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能,并且储存多余的电能,满足用户夜间用电需求[4]。而且不存在燃料的消耗问题,不会产生任何的有害污染物,十分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保护环境要求,其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光伏电池发电技术会受到日照时间的长短、强度影响,存在一定的技术水平限制,所以当前应用光伏电池太阳能的转化率较低。

(3)燃料发电

燃料发电则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富氢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是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的电池蓄电原理比较类似,主要根据化学反应,将原有的电子结构,转换为离子结构,其电子的得失可产生电流,从而达到电力供应的目的[5]。相比蓄电池来说,燃料电池所储存的能量更高,且密度更大,包括阳极、阴极与电解质,但应用燃料发电,需要保证电池中的燃料、催化剂充足,由此确保发电系统的持续运转。

3 分布式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电能影响

分布式发电的供应方式,对整体的电力系统中电能产生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分布式电力供应,对转化器的使用具有众多的数量要求,也就是说,转化器的使用数量增加,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受到的影响随之增大,从而降低最终的电能传输质量;其二是影响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如若分布式电力供应所使用的电源功率较大,便会在电源启动时,促使电网中的电压在短时内产生剧烈的变化,由此降低整体系统中的电能实际传输与使用的质量;其三是在整体电力系统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分布式发电形式,能够减少整体电网的负荷,避免系统出现用电故障,由此确保整体电网的使用稳定性与安全性。

(2)电压影响

由于分布式发电会改变电网的格局,原有的辐射状结构,需要转变为多电源的结构,导致电压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原有的电压调节方案,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电力发展状况,需要重新制定调压的方案,由此通过电压的调节,减少原有电网的负荷点所在地电压的升高问题,进一步防止分布式发电对原有电力用户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确保整体电网的供电效能得以提升[6]。

(3)电力市场影响

分布式发电对能源的使用形式比较多元化,各种新型的环保能源,逐渐应用到分布式的电力建设之中,更多的能源使用为人们提供了众多的电能选择,其电力使用者便可根据自身的喜好、电能的价格,选择最终的供电形势,促进供电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分布式发电,有利于人们的用电形式更加灵活,尤其是众多的电力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销售的方案,为此推动电力市场的持续化发展。

4 分布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分布式发电在具体的电力系统中应用,虽然具有较多的优势与积极的价值,但是想要促使其得到更加理想的运用,便要解决目前应用中出现的技术难点与问题,避免各类缺陷、事故损伤的发生,为此分布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配电网模式

由于传统的电力能源供应,其配电网的建设,主要是采取辐射形式进行处理,其模式能够满足各个用户端的电路能源需求,且构建模式简单、实用性强[7]。为此,在分布式发电的应用中,便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改变配电网模式,规划到相应的线路,尤其是对于线路潮流的具体方向、大小,都要结合相应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相关分布加以合理操作,由此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发电效率,达到更为理想的发电效果。

(2)关注配电网电压

在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过程中,因为是在外电源的接入,整个配电网的电压便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导致传统的原有稳定电压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由此干扰配电网的正常运行。为此,在并网接入时,要重视配电网的电压,做好相应的处理,保障其配电网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分布式发电系统接入并网时,其原有电能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同样需要采取良好的措施加以改进控制,比如在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接入时,合理设置滤波器,避免其原有质量遭受干扰。

(3)合理设置继电保护

对于整个配电网的运行来说,继电保护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运行效果容易受到分布式发电并网接入的干扰,所以需要合理的设置继电保护,切实保障相应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可靠,避免出现一些误操作等现象。而继电保护的优化布置,涉及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此要进行全面计算与分析相应继电保护装置,促使其具备最佳的可靠运行价值,同时定期进行检验与处理。

(4)有效调节配电网

在配电网的控制与调节过程中,当分布式发电并网接入之后,就需要进行重点研究,来达到较为理想的适应性效果,针对不同电力能源接入,加以实时调整,从而进一步保障配电网的运行,具备高效的价值,从而有效地避免各类供电问题、缺陷的发生。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技术,为电力系统带来积极的影响,既能促进发电技术的提升,又能带来更高发电效率与质量,由此保障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由于分布式发电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能源的使用压力,减少电力故障的发生,同时电损耗较低,适应各个场所的环境,为人们灵活的提供电能,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供应的需求,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发电质量,确保发电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电网负荷的降低、发电技术的节能环保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