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煤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开建”等
2022-04-21
国内最大煤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开建
本刊讯 3月25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在该集团江苏泰州电厂打下第一根桩基。该项目作为国家发改委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和国家能源集团2021年度十大科技攻关项目,将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
项目依托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采用先进化学吸收法工艺,自主研发新一代高容量、低能耗、长寿命吸收剂,创新性集成多种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通过优化大型碳捕集系统与电厂热力系统耦合,可彻底解决大型热力发电厂的碳减排问题,建成后实现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90%,年捕集量50万吨,每吨捕集电耗小于90千瓦时,每吨捕集能耗小于2.4吉焦,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立足百万吨规模以及全机组的低成本碳捕集和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工程实施为支撑火电厂低碳化转型积累了经验,具有普遍示范作用。
白鹤滩水电站五号机组具备并网调试条件
本刊讯 3月27日,由水电四局承建的白鹤滩水电站5号机组顺利通过发变组升流、升压及短路热稳定试验,各项数据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标志着5号机组涉网前调试试验全部完成,已具备并网调试条件。
5号机组是白鹤滩水电站2022年开年以来通过涉网试验的首台机组,也是白鹤滩左岸电站第5台通过涉网试验的机组。当前,白鹤滩水电站左岸1~4号机组均已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5号机组具备并网调试条件,为白鹤滩水电站2022年7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目标顺利达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白鹤滩水电站由三峡集团投资开发管理,电建集团负责全过程勘测设计并承担主要施工任务。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624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160万吨,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关键工程,也是三峡工程之后中国水电的新“国家名片”。
亚洲最大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之一正式开工
本刊讯 3月28日,广东省潮南陇田、潮阳和平550MWp光伏项目正式开工。
该项目由现代能源集团控股公司恒运集团分别与汕头市鑫鹏投资有限公司、汕头市华悦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设计容量550MWp,是目前亚洲最大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之一。
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年均清洁发电近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2万吨、氮氧化物约9000吨,相当于植树造林34万棵,具有显著的能源、环保和经济效益。
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技术
本刊讯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提升至39%左右,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此前两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从有关规划方案看,将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技术相互结合、共同发展,正成为推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力方向。
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查工作的通知》
本刊讯 3月24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以及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自查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核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底数。
根据文件,自查对象包括电网和发电企业,范围为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已并网有补贴需求的全口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主要为风电、集中式光伏电站以及生物质发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