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抗灾疫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当代运用

2023-01-05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抗灾矛盾抗疫

李 依 阳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哈尔滨 150080)

我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面临生态保护与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我国在抗灾疫实践中贯彻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了科学系统的措施,在抗灾疫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也充分地彰显了我国的抗灾疫精神。赵龙成在《论中国抗疫对世界抗疫的贡献》中指出,中国采用的群众路线、矛盾分析、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疫效果,为世界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提振了世界抗疫的信心,表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理念[1]。束锡红、叶毅在《中国抗灾疫实践中人与自然生态哲学新思考》中认为,只有深刻反思灾疫中人与自然关系变异的问题、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应对灾疫战中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哲学思想、厘清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体系内容、分析生物的多样性与公平性辩证关系、论证人的能力发展无限性与有限性的逻辑联系等,才能重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哲学理论[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是指导抗灾疫斗争的思想武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进行的当代诠释和运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深刻的哲学智慧。在防灾减灾的实践中,中国人民做到了坚持并尊重规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握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抓好薄弱环节、提高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等,在此基础上,学术界针对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作出了新的架构与学理阐释,对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作出了新的解读。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实践,坚持了普遍联系的科学认识论,兼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遵循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充分发挥了群众的重要作用,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抗疫实践主体充分地把握了矛盾运动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生存空间的变化,深刻意识到危机与机遇并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防灾疫、抗灾疫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方法。

一、灾疫复杂化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人化自然”的观点,这一观点指出属人的世界是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体,即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改造着作为客体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而人们的索取与破坏行为却超越了自然的承受范围,为人类生存空间带来了诸多灾难。对此,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进行了剖析,进而对生态哲学理论展开了新的研究。现代生态哲学理论将世界看作“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系统,人类社会的存在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社会处于中介地位,为两者的平衡提供组织与开发的力量支撑。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的发展观,协调、可持续、科学的发展思想为防治灾害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中国思路。然而,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随着全球范围内人类科技进步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人类所面临的灾害已突破传统“自然”界限,向自然灾害、社会灾害以及人文灾害并存的时期转化。就新冠疫情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具有关联性的,即除自然因素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人的因素与社会因素也成为其流行的原因。因此,在灾疫防控中,重新思考与利用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有利于当今疫情防控的有效进行。

人与自然关系融合的理念,促进了当今“大资源观”理论的形成,其中除了自然资源外,社会资源与人文资源也涵盖于这种新资源观之中。人们认识到,灾害的扩展与复杂化造成多种资源短缺与分配难等问题,正是源于这一认识,学术界提出了“环境—灾疫—需求”的多维度解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异,使人类面临着灾疫防控难度升级、供不配需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转变,这使人们突破了原有的生存环境与资源观念,对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重新解读,这对当下疫情防控阶段的资源分配与整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自然资源是人消费的客体,人的主体劳动也同样成为被人消费的客体;另外,在对资源的开采使用过程中,人的地位也具有了双重性,人既是开采资源的主体,也是被开发的客体,人在主客体关系中可以具有主体地位,也可以成为消费与开采的客体,人文因素也成了资源的形态之一。这并不是在谈人与自然的地位发生转变,而是当今的疫情防控充分地诠释了资源合理调动的效应,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作出了时代解读,为资源的统筹分配打下了理论基础,为世界防疫工作提供了中国经验。

二、统筹安全与发展:以联系与发展的眼光防范重大风险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为安全提供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理论创新,对于新时代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在辨证法下,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抗灾疫的情形下,统筹协调经济发展和抗灾防疫的关系[3]。

虽然经济发展和抗灾防疫两者看似矛盾,但是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相互转化性,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一对矛盾,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在特殊的情况下,将抗灾防疫作为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流行、2021年河南发生严重汛情时。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注重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2021年河南汛情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当地经济生产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造成强烈冲击。为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我国发挥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与优势,统筹安全与发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局部及长效机制入手,以联系与发展的眼光进行防灾减灾,尽可能地减少财产及资源损失;坚持抓重点,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结合,整合资源与力量;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的统一,进而实现了从注重灾后救援向注重灾前预防的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的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到减少灾害风险的转变。在防灾抗灾的同时,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深刻认识当前我国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与风险挑战。当前,我国在防灾减灾方面也十分重视治理部分行业领域的生态破坏行为,注重对重大工程与重要设施的及时维护与隐患预防。同时,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也关系到气候变化等相关问题,我国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防范和整治重大风险提供了长效的、系统的保障。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而凝聚保护合力。我国在黄河流域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展现出了深刻的哲学智慧。我国将黄河流域治理同绿色发展理念相联系,继续在生态优先的道路上进行现代化发展。在政策体系的规划与完善方面,坚持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增强一盘棋意识,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五年方案,确保在“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注重局部的短板对整体的影响,从而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加强城市防洪涝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除险加固工作,提高公共设施防灾标准,严格保护泄洪通道和城市生态空间,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留足安全系数,以确保防灾减灾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治理是我国内部安全发展的重大防线,需要坚持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防范重大风险,将抗灾减灾理论落实到各行业实践领域。

三、同构个体与社会:以人民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抗疫

就同构个体与社会而言,这里的个体是指人民群众,而我们的社会却是由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组成,因此,人民群众是党、国家、社会最主要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我们国家、社会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立场,也是全民抗疫的必然要求。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与历史的创造者,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面临新冠疫情流行这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需调动社会群体的力量,社会成员承担自身的社会分工,以确保疫情防控的顺利进行。个人责任感应同社会结合起来,将个人力量在社会中得以展现,组织与开展应急管理措施需服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与指挥。社会个体的个人意识服从于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体组织的力量,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最大化。在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遵循着为人民而战、由人民评判、为人民而胜的立场,指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4],充分考量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当疫情在其他国家流行时,我国为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分享抗疫经验,彰显出维护世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责任与担当。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抗疫工作中,我国充分调动各地群众的积极性,群众们也自愿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同时,及时开展排查、公开与整治工作,构建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我国各地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为疫情防控及我国人民安全健康事业贡献了自身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活动同样经受历史的检验,中国共产党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肩负起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工作成果经受住了人民的检验与历史的评判,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党员干部们充分满足了群众的心理预期与基本诉求,这样,社会公共领域就会保持井然有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战胜疫情的过程中再次得以充分彰显。

四、把握矛盾与规律:以辩证统一的方法指导防疫实践

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向其对立面进行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中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对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以重点地区的管控为主,同时将个体的筛查、隔离与整体排查、集中治理相结合,打响了疫情防控总体战。同时,坚持做到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是指在相对复杂的具有诸多事物的多种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且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具有主导性的一方。疫情防控紧紧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的基本规律。将其应用到防疫实践中,要理解把握矛盾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强化对特殊场合与重点人群的防疫措施,补齐短板。其中,养老院、救助院、儿童福利院等机构防护力量较弱,应对其实施严格管理,加固重要防线,防止外部输入,对内部病患采取极力救治;一线人员作为重点防护对象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5]。不同地区在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之中具有差异性,在不同的省市地区,做到了开展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在疫情防控中,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精准复工复产,各地逐渐恢复中小学及高校的线下教育课程,定期做好健康测评,体现了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结合。基于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把握,对矛盾中相互对立的“危”与“机”进行辩证思考,做到了在危机中孕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拓新局,也做到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充分发挥了防疫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将危机转化为有利条件,体现了矛盾对立双方的互相转化。这是在中国抗疫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实践。

五、统一理论与实践:从实际出发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具有天然的统一性与内在的一致性。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科学的实践观、真理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抗击疫情的实践活动中,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注重目标与问题导向、注重抓实与抓细等方法和举措,践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这些理论方法在正视问题、深刻认识其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对抓实抓细与务实管用的工作方法的运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致知力行的实践品格。理论产生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对新冠病毒逐渐实现了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从而实现了由被动预防到主动阻击的转变,使得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疫情防控中,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防控效果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与源泉,只有将理论与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理论才会在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同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同时应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的战略定力,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认识和总结经验,实现理论和实践同步发展,在这种互动中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求全民关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是为了更好地防控,在探索中发现疫情传播与扩散的隐性特征,由此推动我们对疫情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揭示疫情传播本质及规律的过程中,将总结出的理论和经验应用于防疫实践,以助于防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实践因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与制度差异而有所不同,中国的疫情防控经验也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其他国家的不同风险形势。不同地区的防控措施应依据客观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关注矛盾的特殊性。认识过程是动态的,当客观条件发生改变,就需要通过实践不断丰富认识,进而将理论付诸实践,使理论能够更好地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同时也使理论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

猜你喜欢

抗灾矛盾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胡春华强调: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和抗灾夺丰收工作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党员抗灾队”活跃田头地边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印尼海啸已致数百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