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以水定产,水经济多元开放不过分强调主导产业不过分追求产业集聚
2023-01-05
近10年来,莆田经济蓬勃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翻番、年均增长8.5%;12个重点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2年增长119%;市场主体突破60万户,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超2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8万元,实现成倍增长。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是绿色动能的充分释放。可再生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45.1%,显著领先于福建全省的平均水平29.7%;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94.56%,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比例达69%;城厢区和秀屿区2021年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湄洲岛“碳达峰、碳中和”规划》通过评审,成为全国首个通过评审的5A级旅游景区双碳规划。
观察莆田的产业格局,不难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莆田的产业门类很多,重点产业就有12个;生产空间也不那么集中,所有区县都有相对规模的产业分布;甚至还有很多产业属于“无中生有”。没有名家大师,却成为世界三大油画基地之一;没有金矿银矿,却是全国三大金银珠宝首饰加工贸易集散地之一;不出产木材,古典红木家具产值却占全国的70%。中国国内民营医疗行业的85%、金银珠宝行业的60%、油画出口的1/3,都由莆商贡献。莆田的制鞋技术更是引领世界,业内调侃说,判断一个鞋类品牌是否世界顶级,要看它在莆田有没有代工基地。
莆田城市不大,在福建也只是第二小的地级市,却迸发出非比寻常的商业影响力。这些有趣的现象背后,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那就是以水定产,水经济多元开放。
以水定产,选择哪些产业?
前两年,莆田毅然放弃投资26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税收30亿元木浆纸外资项目,就因为不符合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要求。莆田始终强调产业绿色发展,做好绿色“加减法”。“减法”就是把存量做优,减少污染排放,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腾笼换鸟”。“加法”就是把增量做大,抓龙头、抓品牌、抓创新、抓数字赋能,做大做强12条重点产业链。
12条产业链,是在全面总结经验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禀赋和水环境承载力,系统梳理后做出的选择。即加快鞋服、工艺美术、食品等三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五个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和文旅经济“四篇”文章。
莆田坚持全市“一盘棋”,调整充实重点产业发展暨招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由书记、市长担任总链长,按照“一产业链一专班”,成立了12个重点产业发展专项领导小组,分别由市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统筹协调推进各产业链发展各项工作,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企业协会、金融支撑、专家政策、属地推进等五个工作组,形成工作合力。
传统产业,怎么实现绿色化?
5个矿泉水瓶或125克旧衣服可做一双鞋面;8个矿泉水瓶或190克旧衣服可做一件短袖。这是莆田鞋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一大传统产业鞋服产业已迈进千亿集群。莆田有4000多家鞋类相关企业,50万从业人员,年产近14亿双鞋,年产值超过1100亿元,是世界著名运动品牌定点生产基地,被誉为世界鞋都。然而,这么多双鞋,有制鞋技术,是制鞋工匠,多年来却一直没有自主品牌,是鞋都之痛。鞋服转型的一大动作,就是发布集体商标“莆田鞋”。
研发新材料、新技术,以环保、高科技引领鞋业新发展,是莆田鞋业绿色发展的一个思路。将废旧塑料瓶、旧衣服资源化利用,制成高品质绿色聚酯纤维,用于生产鞋服;研发生产超临界发泡新材料,让鞋底更轻、更弹、更环保,工艺技术、产品性能居国内领先水平。提供个性化量脚定制解决方案,15秒内精准测量脚部3D数据和54项健康数据,2小时内可制作一双私人定制鞋;通过足底压力和生物力线检,10分钟内可个性化定制一双功能性鞋垫。
“绝不浪费一滴水,努力不让一滴污水排入木兰溪。”这是食品行业代表百威雪津的承诺。现在,百威雪津已成为亚太单体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成为世界级智慧低碳工厂,节水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被认定为2020年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百威雪津酿造每吨酒水耗为2.8吨,远远低于行业标准和国家节水型企业标准,这两个标准分别为5.6吨和4吨。新建成的百威(中国)啤酒博物馆,集智慧工厂观光、啤酒文化展示、餐饮美食、国际演艺及高科技互动体验于一体,成为工业旅游的典范。
工艺美术产业升级的思路,主要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数字赋能,发展“工艺+旅游”。培育“莆田木雕”区域品牌,莆田木雕亮相国际会展舞台。壮大电商直播基地、莆田国际油画城、金银谷特色小镇等。莆田工艺美术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艺品专业交易市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兴产业和新动能,绿色发展的势头如何?
近5年,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40%,获批全国首个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成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北斗三号综合应用示范城。实施新兴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做大、做强产业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是莆田发展新兴产业的重点任务。
平台经济累计交易额超3000亿元、税收58亿元,成为全国平台经济示范区。京东仙游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选国家电商示范基地。把数字莆田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实现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50%,是莆田发展数字经济的宏大目标。
海洋生产总值是5年前的1.6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成为全国海洋牧场示范区。港口新增40万吨泊位,建成大宗散货运输系统,“东方大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建设海上风电,推动临港工业优化升级,拓展深远海智慧养殖,精耕细作海上牧场,建设东南水产种质种源创新中心、现代海洋生产性服务基地,是莆田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内容。
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产品创建成功。全市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0项,拥有省级绿色制造单位15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5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1家。聚焦“双碳”目标,深化能耗“双控”,发展清洁能源,是莆田发展绿色经济的全新定位。
十条精品旅游线路,览尽城市千年风采。包括以千年木兰陂为主题的木兰风光之旅,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湄洲岛朝圣之旅,以莆田元宵文化为主题的民俗体验之旅,以工艺美术产业为主题的非遗技艺之旅,以啤酒、鞋业等产业为主题的特色研学之旅等。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莆田的文旅经济锚定的明确目标。
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是莆田的未来。这些新动能正在迸发出蓬勃活力,成为莆田多元水经济的新引擎。如何实现四大经济的融合发展,如推动海上风电与海上养殖融合发展,促进智慧海岛与文旅的融合发展等,莆田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