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感受这十年
2023-01-05曹俊
□ 曹俊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我国历史上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最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显著的十年,也是公众充分享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的十年。
十年来,人们最深刻的感受是,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大地绿色越来越多。若干年前期待的良好生态环境,不断变为现实。与2013年相比,2021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5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减少87%。2021年,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4.9%,比2012年提高了23.3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2%,比2012年降低了9.7百分点。数据是坚实有力的,公众感受是真实生动的。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每一场战役都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每一项重要成果都给公众带来实惠。作为受益者,公众真切感受到了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曾经由严重污染带来的茫然和焦虑逐渐成为回忆,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幸福生活的标配。
十年来,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同时,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空前提高。中华优秀生态文化得到弘扬和升华,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等,这些关键词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公众亲历这个伟大时代,真切感受到了这种由内而外的深刻变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在成为文化认同和道德取向。
十年来,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进宪法、写进党章,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党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人民意愿。绿色民法典和一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相继制定、修订、颁布、实施。涉及生态环保的一系列党内法规相继出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法制度保障,发挥了对国家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引领、补充、支持作用。法律无形亦有形,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众真切感受到法律尊严,深刻体会到有法律保护的安全感。敬畏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法律,逐渐成为公众的自觉选择和行为规范。
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不断走深、走实、走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者,公众在参与中深刻感受到了履行责任、权利、义务的神圣,感受到了自觉奉献的快乐,感受到了绿色和低碳给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美丽中国建设,人人都是行动者。公众积极对党和政府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建议,依法监督企业及个人的环境行为,热心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垃圾分类渐成习惯,低碳出行、光盘行动蔚然成风,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开始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普遍追求。
我们作为参与者、受益者、记录者,亲历了生态文明建设磅礴大势这十年,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感受真切而深刻。展望未来,我们对美丽中国的前景充满期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充满信心。云舒云卷、月白风清,水清岸绿、人水亲和,一幅幅美丽画面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就在我们的感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