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考作文命题研究的写作复习备考探索

2023-01-05昆明市第一中学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命题情境材料

昆明市第一中学 张 静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成为衡量学生素养、评价教学效果和落实课程课标的重要指标,影响着日常的教学及备考复习。因此,研究高考试题,分析命题特点,有利于构思备考策略,落实复习实践。

一、聚焦高考作文,分析命题特点

1.优化内部架构,降低审题难度

高考写作命题的内部架构包括提示性材料、写作指令、具体要求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灵活调整,实现作文命题的开放与限制之间的平衡。近些年,作文命题在优化试题内部架构上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提示性材料紧扣核心议题进行适当拓展,段落层次清晰。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提示性材料直接给出古人关于“理想追求的比喻”的核心议题,进而引入古代典籍中扬雄的“射箭喻”,最后附上通俗释义,清晰明了的语段结构降低了考生的阅读障碍。

其次,写作指令明确,写作边界明晰。写作指令或明确给出核心议题,如以“××”为主题;或指引考生紧扣提示性材料,如“请结合材料、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和寓意”等;或以对话方式向考生直接发问,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如“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写作要求适当增加有针对性的写作支架。如2022年北京卷:(1)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2)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强调“有细节描写”。

2.选择多样材料,强化材料结构

材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凸显中国元素,包括社会重大事件、名人名言、历史故事和漫画等。材料一般采用多元和二元结构。

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通过特殊节日、红色经典歌曲及榜样人物等,引导考生传承红色基因,思考时代担当,接续时代奋斗。材料采用二元结构,由“可为”和“有为”两个概念组成,“可为”是前提条件,“有为”是其中的一种结果,“可为”是客观,“有为”是主观。在写作时需将两者关系厘清,写出个人命运与时代国家同频共振的使命。

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材料,由《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一情节延伸到更广泛领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贯通。材料采用多元结构,由“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三个概念组成,其中“根据情境独创”由“情境”“独创”两个概念组成。考生既要思考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和根据情境独创三者的关系,又要思考根据情境和独创的关系,不能为了一味求新而脱离社会情境,也不能为了一味迎合社会情境而落入窠臼。

3.围绕立德树人,注重价值导向

作文选材涉及民族复兴、家国情怀、社会认知、品格修养、生活体验、自我规划等主题;命题聚焦以青年的视角谈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以立德树人的要求谈美德文化、学习生活,以辩证思维的策略分析生活具体问题,充分体现出近生活、讲价值和重思辨等特点。

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对2008和2022年国家体育事业、科技发展、国民经济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中国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发展。考生要思考科技、体育、经济等发展和国家的关系,及“跨越”和“再跨越”的关系;还要思考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关联,青年学生有责任去做好自己,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让中国在“跨越”发展的基础上“再跨越”发展。

4.突出青年维度,凸显现实语境

选材基本稳定在四个维度,即青年与社会、青年与自然、青年与他人、青年与自己,要求考生从青年的角度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社会需求、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思考自身与时代、国家的密切联系。

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引导考生思考青年如何在关照世界的同时,关照自己,审视自我,其方法就是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考生既要思考“镜子”“自画像”的内涵,也要思考寻找各种“镜子”和不断绘制“自画像”之间的关系,要边照“镜子”,边关注自我,认识自我,思考人生,才能绘制“自画像”,重塑自己的形象。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引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这个真实的情境,介绍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青年人物的共性,并以科学家、摄影家和建筑家的事例加以论证,引发考生思考青年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5.设置情境空间,折射社会多元化

写作情境包括社会生活情境、自我体验情境、历史文化情境,今年作文虽没有设置具体的交际情境,没有考查明确的应用文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作文命题形式以后不会出现。

2019年全国Ⅲ卷漫画作文“最后一节课”设置了社会生活情境和自我体验情境,贴近学生实际,引发考生很多联想和感悟,既让考生真实言说、个性抒情;又能考查学生健全人格、生命情怀及人文素养。

2020年全国Ⅱ卷作文设置了具体的交际情境,选取中国抗疫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特定的视角,引导学生思考在关键时刻,中国抗疫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文化底色和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前瞻性,以及中国青年在危机下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作文要求以“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中国青年代表身份,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完成一篇演讲稿。

6.凸现理性认知,注重思辨能力

作文材料的思辨性体现在材料价值指向的思辨、关系型话题的思辨,同一话题的辩证思考、社会现象的多元评判等,聚焦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引导考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体悟含义,进行推断探究和鉴别取舍,实现对考生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

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罗列不同人在抗疫中的不同做法,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距离”与“联系”本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引导考生思考“距离”与“联系”这一对概念在物理空间与心灵层面上的辩证关系。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从“本手、妙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内涵,引到初学者的正确做法和一些错误做法。考生要思考“本手”与“妙手”,也就是基础与创造的关系。想要在任何领域有所创造,都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刻苦努力练就真本领。如未固本便急于追求变化,终将根基不牢,将自以为的“妙手”下成“俗手”。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内核,聚焦联系、发展、矛盾等哲学母题,启发考生在写作实践中思考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间的关系。选材以关系型思辨类的材料为主,思维强度增大,由驱动思维转向高阶思维考查,突出逻辑思维的多层性和高阶思维的复杂性。作文命题着眼于“考思维”,引导学生“写思维”,作文教学应向“教思维”“练思维”转变,以此提高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构思备考策略,落实复习实践

目前学生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文体不明、无视任务情境,中心论点不明确;不能紧扣中心来写;滥用素材,素材和论点脱节;概念理解不准确;概念之间的关系阐释不清楚;结构混乱、思路不清晰。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清晰严谨的阶梯性训练序列,重方法传授,轻视思维训练。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构思以下几方面:

1.利用多种途径,归类整理素材

通过广泛阅读、读写结合、精确记忆和专题整理的方法,积累有“品位”、有“体温”的素材、有“鲜度”及可“生发”的素材。如“工匠精神素材”的专题整理,收集古代墨子、蔡伦等人的事迹,认识古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再收集当代事例及一些理论文章、《政府工作报告》等,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从文化视角着眼于弘扬工匠精神。最后再挖掘当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如“匠心”的基础要素是求真求精、尚美专心等,它的外延要素有精益求精、好胜坚韧、谨慎细致等。

2.利用阅读写作,提升思维品质

首先,构建逻辑知识框架,教给学生必备的语法知识,特别是复句的关系、多重复句的划分;教给学生必备的逻辑知识及议论文写作时常用的思维方法,如概念分析、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因果思维、异同思维。其次,在阅读中训练思维。如在阅读论述类文本时建构思维模式: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论证的脉络思路,明白段与段、层与层、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理顺主次、分总、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再次,在写作中训练思维,如在审题立意训练中,需要研究作文命题中的结构模式,从混杂的现象背后找出一元、二元和多元结构,研究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获得对命题指向的准确把握。

3.利用片段写作,训练不同专题

如审题立意的训练,先学习审题立意的一般方法:抓关键词句、提炼中心、舍次求主、由果溯因等,再学习多则材料立意方法:异中求同、正反并列和互为补充;学习关系型思辨性作文的立意方法:分析材料的作用、理解概念及两者关系、思辨地提炼观点,之后训练用意思明确、简练概括的肯定句提出中心论点;每一段论述、举例后重复强化中心论点;过渡段、结尾段变化地转述中心论点。如谋篇布局的训练,可训练划分分论点、论点阐述段、事例分析段、详写事例段、概述事例段等。

4.侧重某一方面,打造自我风格

对自己在各种考试中写过的文章进行局部修改,让旧文有亮点,并逐渐找到自己在语言表达、结构安排上的特点,从而形成自我风格。

高考作文考查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在研究高考作文命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命题特点,构思出四个策略,即个性化的素材积累、常态化的读写结合、过程化的思维训练、立体化的写作训练,以便落实复习实践,构建起立体化的备考体系,如技法体系、母题体系、思维体系、题型体系和素材体系等,从而提高复习实效。

猜你喜欢

命题情境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