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

2023-01-05仇婧中国电影博物馆

环球首映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题材体育

仇婧 中国电影博物馆

体育电影作为全方位反映体育发展历程、诠释体育文化内涵、展现体育运动精神的光影载体,其创作阐释了时代发展变化下体育精神与体育文化的丰富和转变。伴随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我国制作优良的体育题材电影亦不断涌现,电影当之无愧成为传播体育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成功引发观众对于中国体育事业更多的关注和讨论,这也彰显着中国体育电影产业黄金时代的来临。

一、体育电影的概述

世界电影诞生之初,恰逢第一届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筹备并成功举办之际,电影发明者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摄制的一系列记录性影片,就出现了大量体育题材的影片。百年以来,以体育为题材的电影越来越丰富,体育电影日益受到大众的肯定。体育电影作为重要的电影类型,在世界电影史上表现出强烈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体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电影则被称为运动画面或动态画面,是作品视觉艺术形式,通过使用移动图像来表达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价值观或各类大气模拟体验,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如果说体育是透过身体对灵魂的镌刻,那么体育电影则带给人们的是心灵深处的触碰。体育电影,属于电影的一种类型,是指在特定的体育文化背景下,运用电影的拍摄手法,简述围绕与体育有关的人、事、物等,传达给人们团结奋进、鼓舞人心、超越自我、达成梦想的体育文化精神内涵。体育电影的类型大致可以归纳为体育故事片、体育科教片和体育纪录片三种。体育故事片是指以真实或者虚构体育相关的人、事、物为对象进行叙事的具有故事情节的电影;体育科教片是指运用电影的形象化手段,科普体育知识和体育运动,传播体育文化的影片;体育纪录片是指围绕体育或体育相关的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从现实中存在的本身形象选取典型、提取主体,是体育精神的真实反映。

二、我国体育电影发展的趋势与历程

电影是西方的工业产物,1896年传入中国,这一极具生命力的年轻艺术形式在传入中国后深受人们的欢迎。1905年秋,我国第一部京剧电影片段《定军山》的拍摄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中国人从简单的舞台纪录片开始了自己的制片业。1918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记录短片,拍摄有《东方六大学运动会》《约翰南洋比赛足球》《第五次远东运动会》《女子体育观》等体育题材内容[1];1919年上海精武体育会拍摄《精武体育会十年来之事迹》;1922年至1929年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爱国东亚两校运动会》《万国商团会操》,民新影片公司拍摄《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广东全省运动会》《上海远东赛马场开幕》《上海两江女子体育师范学校运动会》《香港足球赛》,复旦影片公司拍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预选会》《中外足球比赛》,天一影片公司拍摄《远东运动会》等体育纪录片[2]。表明我国从最初接触电影就萌生出体育题材影片,就此结下体育与电影的不解之缘。1928年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一脚踢出去》是中国第一部体育故事片,体育电影种类也从简单的体育纪录片到体育故事片转变。下面从体育故事片角度探析我国体育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体育电影传播救国思想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国内政治的斗争的尖锐,都需要极具感染力和宣传力的电影,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为拍摄新影片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3]。这也正是中国体育电影从萌芽到迅速茁壮成长的时期,电影主导方向是通过体育运动影片传播救国救民的思潮。此时的体育题材故事片主要有《二对一》(1933年)、《体育皇后》(1934年)、《健美运动》(1934年)、《破浪》(1934年)。特别是这一时代代表作,1934年由联华影业公司出品孙瑜执导,黎莉莉、张翼等领衔主演的电影《体育皇后》,被称为中国体育题材电影开山之作。影片讲述了一个爱好体育的富家女孩献身体育事业的故事,借助影片弘扬强身健体、民强则国强的体育救国道路,激励中国人民民族的自信,并且将体育的精髓延续至今。

(二)体育电影体现集体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体育事业刚刚起步,体育题材电影作为体育文化精神传播媒介,逐渐得到电影人的关注。这一时期的体育电影主要有《两个小足球队》(1956年)、《女篮五号》(1957年)、《冰上姐妹》(1959年)、《水上春秋》(1959年)、《球迷》(1962年)、《大李小李和老李》(1962年)、《女跳水队员》(1964年)、《小足球队》(1965年)等。该阶段体育电影以体育或与体育相关的故事,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体育运动的价值,展现出体育人民族至上、祖国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电影胶片的研制和生产,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苦创业和发展过程,相应地,胶片的品种也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的转变。1957年上映由谢晋执导,刘琼、秦怡等主演的《女篮五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体育题材彩色故事片。该片是谢晋导演自编自导的第一部作品,围绕女篮球运动员和她们的指导展开,在剧情发展中以简练、朴素的手法拍摄出富有轻松、活泼氛围的同时又穿插了紧张刺激的比赛场景,将爱国之情与亲情、友情、爱情融为一体,表达出中国体育人热爱祖国和体育事业及不服输的体育精神。电影得到国内、国际的肯定,荣获1957年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1960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长春电影制片厂体育电影代表作1959年拍摄的《冰上姐妹》和《水上春秋》,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影片,在新旧中国体育事业的对照中,反映出两代体育人为国争光的理想追求,对强化民族认同感及归属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体育电影展现个人理想

中国体育发展受到复杂多变的时局影响并非一帆风顺,体育电影产业也随之受到了较大的波动。直到1979年,我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1980年,我国首次组队参加冬季奥运会;1984年,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次组队参加夏季奥运会;1990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了综合性的国际大型运动会即北京亚运会。北京亚运会的成功申办和举办也是体育电影崛起时代,随着我国电影技术研发成功,体育题材电影跨过一段空白期并得到了量的飞跃,在质量上亦有大幅提高,一系列经典体育电影陆续产生。这一时期的体育电影主要有《乳燕飞》(1979年)、《排球之花》(1980年)、《元帅与士兵》(1981年)、《沙鸥》(1981年)、《潜网》(1981年)、《战斗年华》(1982年)、《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2年)、《少林寺》(1982年)、《一个女教练的自述》(1983年)、《候补队员》(1983年)、《帆板姑娘》(1984年)、《五虎将》(1985年)、《高中锋,矮教练》(1985年)、《加油——中国队!》(1985年)、《现代角斗士》(1985年)、《我和我的同学们》(1986年)、《京都球侠》(1987年)、《棋王》(1988年)、《拳击手》(1988年)、《我的九月》(1990年)、《挑战》(1990年)、《球迷心窍》(1992年)、《来吧!用脚说话》(1992年)、《滑板梦之队》(1996年)、《我也有爸爸》(1996年)、《黑眼睛》(1997年)、《冰与火》(1999年)等。

该时期体育题材电影是在展现中国特色体育精神的同时,开始转向表现人类共同的体育精神,不再将夺得冠军作为体育赛场的唯一成功标杆,开始考虑个人理想的实现,将个人价值与集体荣誉结合统一,更加注重人的个性表现。1981年出品由张暖忻执导,常珊珊、郭碧川等主演的《沙鸥》,是一部体育题材剧情片,虽是主旋律电影,但以朴素、真切并富有生活气息的拍摄手法表现出对个体人物命运、情感、心理和情绪的关注,以其独特的内涵迅速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祖国命运,观众从沙鸥不断遭受打击到实现理想的故事里能够深刻感受到国家兴盛、民族自强的崇高精神。这段时期亦出现一批经典儿童体育题材电影,儿童片《我的九月》就是其中之一。该片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尹力执导,以朴实清新的风格,纪实的手法,描述亚运会前夕北京一所小学学生苦练团体体操的过程,表现了中国儿童自尊、自爱、自强的成长经历,电影获得第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励志故事电影《黑眼睛》,以我国著名残疾人运动员平亚丽为原型,讲述的是身患残疾的丁丽华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成功,真实刻画出人物性格的个性特征,让观众感受到残疾体育人坚韧不屈的拼搏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体育电影诠释文化自信

20世纪科技进步,享受科学文明的人类社会步入了更新的阶段,我国体育电影也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为新时期体育电影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体育题材电影,主要有《防守反击》(2000年)、《女足9号》(2000年)、《女帅男兵》(2000年)、《少林足球》(2001年)、《跆拳道》(2003年)、《加油中国》(2008年)、《破冰》(2008年)、《买买提的2008》(2008年)、《旗鱼》(2008年)、《筑梦2008》(2008年)、《一个人的奥林匹克》(2008年)、《永恒之火》(2009年)、《大国手之首席棋待诏》(2011年)、《许海峰的枪》(2012年)、《舍身技》(2012年)、《高举爱》(2012年)、《我们是冠军》(2013年)、《神奇》(2013年)、《再见巨人》(2014年)、《激情跳水梦》(2014年)、《五彩神箭》(2014年)、《八万里》(2014年)、《蹴鞠》(2016年)、《击战》(2016年)、《点五步》(2016年)、《谁是球王》(2017年)、《我和“叛徒”老爸》(2018年)、《侠骨钢拳》(2018年)、《八角笼》(2018年)、《破门》(2018年)、《攀登者》(2019年)、《点点星光》(2019年)、《梦想之战:踢球吧阿妹》(2019年)、《奔跑的少年》(2019年)、《空拳赤手》(2019年)、《父子拳王》(2019年)、《冠军的心》(2019年)、《棒!少年》(2020年)、《铁拳女孩》(2020年)、《夺冠》(2020年)、《金刀出鞘》(2021年)、《超越》(2021年)、《了不起的老爸》(2021年)、《五个扑水的少年》(2021年)等。

此时体育电影延续展现了体育人团结奋进、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同时将个体生命与国家荣誉进一步有机融合,体育电影成为展现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勇于进取以及传播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由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出品,以奥运为题材的体育电影,讲述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赴美参加奥运会不屈不挠为民族争光的拼搏故事,是中国电影对现代体育励志片的一个尝试,也是一个突破。从励志片的角度,一部合格的励志片最好是真实故事改编,主人公面临种种挫折并最后取得成功,影片相当煽情、催人泪下,这也是为什么观众看到励志片都有种想哭的冲动,从以上几点来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无疑是一部合格的励志片[4]。陈可辛执导电影《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到2016年的竞技历程,诠释了各代女排人几经沉浮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体育精神。《夺冠》与《沙鸥》都是以女排为故事原型,但表现出的精神内涵有了新的转变,在《夺冠》中金牌不再是运动员唯一的价值追求与衡量标准,她们可以表达宣泄个人喜好、性格个性、感情情感,这正是源于我们国家的强大和文化的自信。《超越》是由上海猎豹、华谊兄弟等公司出品,围绕体育运动展开,呈现体育人职业生涯和人生历程的独特视角,影片仿佛是一面镜子,将体育人的日常点滴投射到银幕之上,也引燃了体育人内心的热血和骄傲。

三、我国体育电影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以及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我国体育电影主要以民族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文化特质讴歌体育精神。展望未来,体育事业持续发展,体育电影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对于体育题材电影来说,目前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参看近年来电影市场,即便是《夺冠》取得8.36亿票房,其制作成本5亿,在我国体育电影票房名列前茅,但在我国院线票房中业绩一般。纵观电影市场,未来体育电影发展需要从三方面努力。

第一,体育电影需要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一方面,体育电影内容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电影只有被观众欣赏,才能体现其价值。体育电影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表达得好不好是观众看与不看的先决条件。体育电影创作需要精神引领,追求有效表达,告别定式化、陈旧化和平庸化,要与观众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元宇宙概念的推出,电影技术革新,必将创新电影语言,拓宽电影领域,观众参与式电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这正是体育题材电影优势所在,体育电影创作者们应把握机遇。

第二,以市场的逻辑和方式激活我国体育电影。一方面,体育事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标志性事业,国家加强了对体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这一先决条件为体育电影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电影行业发展概况良性循环,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及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整个电影文化与产业环境持续改善。特别是2021年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国产电影成为票房主力军,体育题材电影应顺势追击,与市场对话,使体育题材成为电影主流并走向国际化。

第三,充分发挥电影行业博物馆传播阵地作用。多元视角下的中国体育电影产业发展需要在互动中共谋,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并对公众开放,其功能定位成为营造体育电影产业发展公共空间的载体,传播体育电影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程和信心,助力我国体育电影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题材体育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真正的体育精神
我们的“体育梦”
真正的体育精神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