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导读,促深度学习
2023-01-05王浩
王 浩
在课堂上,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关系到整个课程教学质量的达成。当前,提问浅层化、碎片化、低效化现象突出,未能发挥“问题”的育人导向与驱动作用。一些教师“以问代讲”,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讲解知识点,反而陷入无层次、无梯度的窠臼。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多、过滥,明知故问,问题生硬等,只能让学生感到枯燥,影响课堂教学效度。要想达到深度学习,教师必须要重视优质问题的设计。深度学习是指向思考的主动学习过程。教师要研究课堂提问,把握好“问题”的特征,明确问题的来源,注重问题策略的灵活选择。教师要善于遴选优质的“问题”,关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通常,优质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辨视野,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趣味。
一、优质的“问题”应具备四项特征
在课堂提问中,优质“问题”要契合学生认知水平,要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将新旧知识点贯穿其中,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等,这样的提问才能激励学生主动思考,深度学习。
(一)统整性
语文课堂上的问题具有多样性,一些问题较为细碎,多了学生就不想思考了。事实上,对于“问题”,要具有统整性。余映潮认为,问题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可见,如果问题缺少统整性,就不利于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教师在选择问题时,要研读文本、要研读学情、要研读课堂,从内到外,实现知识点的有效串联。
(二)衍生性
一个优质的问题,往往不是固定单一的提问,而是建立在“主问题”基础上,具有层递性或衍生性。由该问题可以继续向下延伸,指向语文核心知识点,促进学生从问题中深入思考,达成学习愿景。当然,对于问题,并不都是简单的回答,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跳一跳”才能知晓问题的答案。
(三)现场性
所谓现场性,就是所设计的“问题”,要联系学生实际,能够基于现实学情,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生动、形象,会自觉地增强思考力和接受力,进而乐于探索与学习。
(四)开放性
一个优质的问题,答案往往并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开放性问题,具有没有标准答案的特点。针对问题,不同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或见解。这样的提问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教师要倡导学生各抒己见、交流碰撞,最终触类旁通。
二、优质的问题从哪里来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设计优质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从哪里挖掘问题,才有助于激活学生深度学习?
(一)从课程目标中挖掘问题
课标是教学的基准线,在语文课堂上,教学重点多与课标密切相连。教师在选择“问题”时,要基于课标,再对照学情,优化教学内容,锁定“问题”。举例来讲,在学习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时,该文具有科普性,主要讲述关于鸟类是由小型恐龙进化而来的知识。从问题设计上,我们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主要概述的内容是恐龙向鸟的历史演化过程。课标强调,要梳理课文内容,以解说员视角来探索恐龙是如何进化为鸟类的。为此,循着课标要求,我们设置两个问题。问题一,作为解说员,如何介绍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问题二,关于这一演化过程,如何清晰地介绍?由此,学生在读课文后,要能够对全文进行梳理,抓住恐龙进化为鸟类的主要关键词,分为几个阶段,从而帮助学生透析文本的脉络,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从教材中挖掘问题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在设定“问题”时,教师要研读教材,将教材内容、教材知识点,以及教材前后相关资料进行整合,从中选择恰当的“问题”,通常从三个方面来挖掘。
一是找准“文眼”。“文眼”就是课文的核心内容,每篇课文教师都要抓住“文眼”来设置问题。比如,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为寓言,学习寓言要挖掘其寓义,了解与现实生活有哪些关联,显然可以设置两个问题。问题一,狐狸为什么能够做到狐假虎威?问题二,生活中有没有狐假虎威的人?由此,带领学生从“狐假虎威”的寓义出发,让学生去读课文,去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明白“狐假虎威”的现实意义。学生带着问题来讨论,学习积极性更强,更能领悟寓言的主旨意趣。
二是从文章主干中挖掘问题。在研读课文时,明确课文的主干是什么。所谓的主干,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不同文体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掌声》时,英子因为残疾而自卑,但在一次偶然的轮流上讲台讲故事时,不得不面对全体同学,同学们给予她鼓励的掌声。从掌声中,英子获得了自信,更从掌声中,开启了微笑面对生活的勇气。在该文问题设计中,“掌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问题如下:分析英子在掌声前后有何变化。学生很快找准了阅读重点。在掌声前,英子最初的感受是内心自卑、忧郁,特别是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走路的姿势。在掌声后,英子受到同学们的鼓励,内心获得了关爱,从而坚定了面对生活的信念。由此,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需要鼓励和关爱,更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鼓励与关爱。
三是从课后习题中挖掘问题。在教材编排上,课后的习题,起到巩固知识点、拓展课外阅读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善于整合课后习题,从中挖掘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深刻领会课文内容。四年级下册《母鸡》一文的作者是老舍,老舍最初是讨厌母鸡的,但在对母鸡的仔细观察与思考后,又不再讨厌母鸡了。课后习题中,“画出我对母鸡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由此来设定问题:最开始讨厌母鸡,为什么又不再讨厌母鸡?“我”的思想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我们组织学生从文中去查找相关句子,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谈谈“我”的态度转变的过程,由此,让学生领略到“母鸡”的辛苦与慈爱。
(三)从学生中挖掘问题
在课堂提问中,问题的选择,还要关注学情。伽达默尔认为,要想理解每一个陈述,就需要抓住这个陈述所要回答的那个问题。也就是说,问题本身是重要的,而不是答案。在推进学生深度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相匹配。课前,通过前置性预习,让学生梳理问题清单。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从中选出最有价值的、最有意义的、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围绕学生来设计问题,需要从三方面来挖掘。
一是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提出的“问题”,要指向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欲,同样,对于“问题”,也要抓住趣味性。生动、活泼、趣味、多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习内驱力。比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可以围绕“恐龙”展开问题设计。谁认识恐龙?恐龙有哪些种类?恐龙都是在陆地上行走的吗?接下来,我们可以导入一些多媒体素材,向学生展示多种类型的恐龙,了解陆地上的恐龙、天空中飞翔的恐龙等。由此,对照本文主题“飞向蓝天的恐龙”,想不想一探究竟?如此提问,能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课文阅读充满趣味。
二是关注学生的疑惑点。在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释疑解惑。设计课堂提问,也要关注学生有哪些疑惑,从疑惑入手来旁敲侧击。比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时,题目上有“蝙蝠”,它是一种小动物,“雷达”是无线电波探测仪器,两者有何关联?我们在提问时,可以围绕“和”字,来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从课文中学习探究,化解学生疑惑。
三是关注课堂认知冲突点。课堂教学并不是规定的,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理解偏差来设计问题。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视角不同,所得认知也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不同认知碰撞中来发展学生的阅读思辨力。比如,在学习《梅花魂》时,文中的很多段落都是描写梅花的秉性的,与课文所要表达的思国之情有何关联?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为什么在临别时,要送给外孙女?显然,在描写梅花与“思国之情”的对比中,梅与情是引发认知冲突的关键点。通过讨论与碰撞,帮助学生探究文本的深层内涵。
三、优质的问题驱动深度学习
教师应该选择优质的问题,从问题中驱动学生展开思辨与探究,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怎样来设计问题,又该如何驱动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一)运用留白手法,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
在课堂上,对“问题”的设计,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要融入自己的理解、思考与想象。留白手法的运用,让语文课堂更加自主、开放。在学习《搭石》时,我们不直接提问“搭石”是什么、为何要“搭石”这些问题,而是提出:对于该文的阅读,有学生认为是描写家乡的美景,有学生认为是描写家乡的人美,同学们如何看待?并请说明理由。把思考、回答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来展开交流,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运用追问,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在课堂提问时,追问的运用要及时、恰当。通过追问,进一步深入“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走向问题的纵深处。由“提问”到“追问”,教师要善于搭建“问题”支架,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动性。通常,面对追问,“语式”如下:对于该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围绕该问题,为什么这样想?这个答案是怎么找到的?这种想法可行吗?在学习《母鸡》时,作者由讨厌母鸡,转变为不再讨厌,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学生讨论后,再深入细节追问,为什么要说“不再”讨厌,而不是“不敢”讨厌?显然,“不敢”是被动的,而“不再”是主动的,表明作者对母鸡有了更深的情意。
(三)引入拓展问题,促发学生自主学习
读课文,提问题。教师要在解析教材基础上,适当展开延伸提问,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比如,在学习《麻雀》后,对于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有何感想?很多学生都认为“母爱伟大”“母子情深”等。除此之外,我们再做一下拓展,老麻雀一定是小麻雀的母亲吗?请同学们结合文本,追根溯源,去探究到底是不是“母麻雀”,也有可能是公麻雀。通过研读文本,指导学生了解屠格涅夫的生平,让学生从读文本走向读作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促进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
总之,在课堂提问上,“问题”不能随意,更不能过多、过碎。要抓住优质的问题,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