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共享经济思考

2023-01-05侯诗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消费资源经济

□文/ 侯诗辰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提要] 随着5G 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共享经济从实现经济民主、分配公平和资源生态健康持续等三个基本方面深深影响着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本文从各尽所能和按需分配角度入手,分析共享经济的价值特征,就共享经济阐述思考。

共享经济最早在1978 年的一篇学术论文《社区结构与协作消费:一种日常活动方式》中被提出,该论文的两位作者分别是美国作家得克萨斯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社会学系副教授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斯潘思。虽然该概念提出的时间已久,但在国内被真正运用却是在近几年。共享经济通常简称为社会分享经济、合作共享经济。

一、共享经济的价值逻辑

(一)各尽所能。十九大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经济发展得不充分、资源并未被充分利用以及重大的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共享经济的意义之一,便是通过移动互联和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共享社会经济信息平台,整合闲散富余资源和闲散劳动力,搭载平台移动端和互联网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高度的、精准化的综合管理配置,这种利益共享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企业经济消费、企业经济管理领域的主要表现。

(二)按需分配。共享经济的另一价值逻辑是按需分配,由于其共享经济运用新的商业模式重组资源,并运用互联网技术重构社会资源的分配机制,使得市场日趋平衡,打破了此前的供需极度不对等现状。共享经济的商业形式搭载互联网有助于协调生产要素的分配,使得区域之内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大众的就业率,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以及帮助实现人民收入的提升。

二、共享经济的价值特征

(一)新的技术手段。共享经济由来已久,在原始社会便存在该概念,如大家在一定群体范围内进行物品的共享。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资源的丰富,物品的供需关系越来越失衡。同时,这样的情况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增大,人们很难在陌生人之间达成连接。现在陌生人之间由于能够直接产生各种共享信息行为的技术成本也比较高,从而共享经济的观念便难以达成。但是,之所以现在这种共享数字经济模式能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是因为借助于当下新技术发展的各种手段,共享数字经济通过搭载5G、互联网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当下供需无法匹配的技术难题。共享数字经济也是现代技术不断进步的事实证明,共享数字经济也在不断助推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共享经济与科技互存互依。在这个共享经济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搭建已经完成在市场上的交易、后续的市场评价;通过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完善新的商业模式,这样也就能够将特定的用户资源与特定圈层内的特定用户需求进行实时共享,在这个共享经济平台上也同样能够实时随地传输,并给予用户需求的相关信息。

(二)新的动能来源。原来的各类经济活动形式和模式仍然要求各个经济个体之间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有效提高资源供给侧的经济效率。但是,共享资源经济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侧重于与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逐步提高整个环境自然资源综合使用效率的重要动力。因此,共享资源经济必须具备多种虚拟经济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工业产品与公共服务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损耗的所有环境利用资源。

(三)新的经济范式。在全球共享资源经济快速发展演进过程中,与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是息息相关的,其主要搭载的是通讯利用网络、能源利用网络和公共交通网络,在其与物联网的有机整合之下,使得经济链条上的生产要素得到全面的提高。在贸易领域,边际贸易成本增量指的也就是各国新增进口商品贸易带来的总贸易成本的边际增量,共享市场经济模式会直接使得商品边际贸易成本增量降为零,与之前的自由市场经济中成本走势曲折的商品边际贸易成本不同。如,目前的电子商品店铺对传统商品店铺的冲击、共享经济的经营下,会大大降低消费者的交通、社交成本,这样大规模的冲击之下,传统的经济模式出现危机,新的经济范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依赖。

(四)新的信用博弈。从历史来看,所有的经济合作都是基于人与人的信任之上。信任模式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基本纽带和信用基础,当这种信任模式受到猛烈抨击的关键时候必然会直接造成商业资本的信用危机,但是资本共享商业经济的模式出现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在商业模式上的诸多信用风险问题。首先,信用门槛是企业参与资本共享商业经济的基本信用门槛,共享经济交易的进行过程中也便是随时随地信息追踪和管控监督信用交易的一个全过程,交易买卖双方的基本信用博弈此刻将会呈现更加透明化。其次,共享平台可以提前根据大数据对于用户的信用值展开评估,这样能够提前筛选出合适的交易用户,也为其他的平台用户形成无形的筛选机制。

(五)新的价值观念。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所逐渐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往往会直接影响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此前,商人被普遍认为可能是一种重视人们个人利益,但对他人利益漠不关心的重要角色。在新时期,共享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不再专注于他人的财富现状,而是重视自身的发展。共享土地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对土地使用权的充分共享,在这种共享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会更加融洽。在共享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会引导人们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

三、几点思考

(一)共享消费经济模式创造了一种绿色高效的移动消费经济模式。美国经济学家博茨曼和罗杰斯在《共享经济时代:互联网思维下的协同消费商业模式》一书中分别指出,共享资源经济消费是一种底层消费逻辑以及它是基于一个开放、自由、共享的绿色生态消费系统上的,只有始终坚持开放个人的自由和共享个性化的绿色生活消费方式,共享消费经济才真正能够为社会供需双方共同寻找并得到共同的共享资源进行分配消费方式,即消费绿色的高效集体消费经济机制。同时,这种基于资源共享的消费绿色集体消费经济机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便是绿色集体化,表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一种绿色分享资源消费理念。在基于集体的绿色消费经济社会新型消费机制中,大众消费会愈加容易感受并得到绿色集体的经济力量,同时人们也会更加愿意珍惜共享资源,消费的绿色集体化消费机制因而通过这种共享资源合作可以达到实现个人与经济社会、国家全面协调共同发展的绿色集体主义绿色理想消费目标。

(二)共享经济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员工雇佣管理关系。共享经济由于其自身的共性特点,天然直接赋予其他经济从业个体更多的自由经济属性,并最大限度上有效降低了社会大众群体参与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进入门槛。由于现在共享经济天然赋予了其他经济从业个体更多的自由经济属性,人人都希望能够在自己工作闲暇之余时间可以运用富余的一些社会现金资源用来赚取“闲钱”,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节省很多个人的资金沉没创业成本,同时也会收获很多隐性的经济收入。再比如,在这一类的过程中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阅历、拓展自己社交圈、激活自己的职业创新力等。这样的形式也完全改变了传统企业的雇佣关系,使得劳动者的话语权得以提升,增强了自身的工作自由度。

(三)共享经济实现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共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完全颠覆了交易领域,由于其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交易成本降低了,并将此前不能够被用来交易的资源转换成可交易的资源。现在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在企业社交的平台开展应用过程中可以了解认识到企业供需双方的共同需求,进而通过运用社交大数据和云技术等来强化对于交易主体之间的企业信用关系约束,并通过搭建共享企业网络平台,对于一部分的实体企业人员进行业务去中心化,将人由过去的每个人和实体企业的共同雇佣伙伴关系直接转变为形成人与每个人通过共享网络平台的企业合作伙伴关系。这样新型的合作关系拓展了企业的边界,通过移动的互联网平台,消费者能够在消费的过程中寻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提升自己的价值,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创造了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共享市场经济的贸易模式其实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商业模式,将以前不一定能够直接完成的各种贸易交换形势重新落地现实,解决了从商业人格化贸易交换发展到非商业人格化贸易交换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

(四)共享经济建立资源互容平等互惠的经济利益公平分配机制。共享经济数字商业经济模式正是再次创新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将这种基于传统的中国企业社会财富持续管理模式观念转化成对未来中国社会财富持续发展管理观念的重新定义创造上。与此同时,在这种基于传统的社会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里,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的社会企业资本利益冲突和社会利润分配结构失衡两大问题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共享经济数字商业经济逐渐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多你多、我少你少的互惠普惠、平等互利的良好竞争合作共赢关系。这将更加有利于彻底消除当下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不真正公平竞争管理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会上少数人占据社会上绝大多数社会资源的失衡关系。同时,共享经济还能够改善代际之间的不公平现象,如目前是有的人优先使用社会资源,对于后来者在资源的使用上会造成一定的威胁,在有效消除不公平现象后,才能够真正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公平。

综上,本文围绕当前共享经济的主要价值特征逻辑、价值本质特征及经济价值本质表现三个主要方面展开探讨。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科技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连接得更加紧密,在当前我国经济历史快速发展的新历史时期,共享经济的主要价值特征逻辑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目前的主要矛盾相关和契合,这也为充分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经济发展不稳定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矛盾化解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决策思路。

猜你喜欢

消费资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国内消费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消费ABC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