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体育培训机构发展思考

2023-01-05□文/仲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美育双减

□文/仲 琨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提要]我国体育产业一直呈向上发展的趋势,“双减”政策落地后,体育产业的发展十分火热,在各培训机构中掀起巨浪。随着校内体育权重的提升,体育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近几年也是我国的体育大年,各大赛事不断推出,体育产业的投资人以及从业者寻找到了新的步伐。本文在“双减”政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探讨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带来参考。

体育项目不仅能够提高人的体质及综合素质,使人精神焕发,而且从商业经济的角度来看,也能为公民带来福祉。“双减”政策落地后,体育产业的发展十分火热,在各培训机构中掀起巨浪。据央视财经数据分析,目前我国有37万家艺术类培训的相关企业、有66万家体育运动类培训相关企业。“双减”政策落地后,艺术类培训和体育运动类培训的相关企业迅猛增长,新增了3.3万余家。从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可以看出,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要达到5万亿元、居民的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的目标。《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主要概括为:全民健身水平达到新高度,竞技体育更上一个台阶,体育产业发展形成新成果,体育法治水平得到提升。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优异的表现使得个别项目掀起热潮,例如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吸引了众多目光,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体育、了解体育、学习体育,加上越来越多的关于教育的政策落地,体育行业将发生重要变化,孩子们将更多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体育消费人口将不断扩大,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来说是更好的机会。

一、“双减”背景下体育项目培训机构现状分析

(一)体育项目培训机构现状分析。“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受到冲击,教育培训行业进行了大洗礼,相较于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巨头股价大跌,一些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直接面临倒闭退市。许多机构也积极向非学科类素质教育靠拢,例如新东方、好未来等公司,及时转变了培训范围,增设了体育、艺术以及科技等非学科类课程,新东方的一些地方学校还开展了以体育中考为代表性的体育培训市场;好未来也推出了美育素质教育等。在学科教育面临暴风雨之际,素质教育和体育培训迅速升温,迎来了春天。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有28.8万家与体育培训相关的公司,2020年新注册的体育培训公司为6.7万家,2021年仅上半年注册的公司数就达4.8万家,增长态势明显,且体能、专项乃至小众运动培训蜂拥而起,未来或将呈爆发式增长。2020年东京奥运会备受瞩目,在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同时,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等单项体育项目凸显出来,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相关的体育培训项目也变得火爆。2011年成立的优肯篮球,曾获得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投资,当前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少儿羽毛球培训公司界内体育早在2018年7月就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得到荣正国际、动因体育和娱乐工场的青睐;小象泰拳成立之初就拿到了坤舆资本的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小象泰拳除了主打泰拳王级别教练亲自授课外,还为每个学员配备青少儿体适能管家系统,按照国标定期监测孩子的体能数据,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和提升建议,这种线下体育培训+线上体适能管家的模式,领先于其他单纯的线下体育培训模式,所以更受资本青睐。学科教育培训“式微”,受到诸多限制;素质教育和体育培训成为新生力量。音体美各科的地位正在逐渐升高,学生家长的重心也会有所转移。相信不久的未来,素质教育和体育培训,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另一方面政策的颁布使得学生们停止了课外培训,时间上也空闲了下来,这空闲时间使学生以及家长的目光放入了体育锻炼上,不仅能学会一项运动技能,还能锻炼身体,无疑是家长和孩子最好的选择,加之《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使体育培训机构迎来了曙光。2021年10月26日,教育部颁布了“双增”政策,“一增”指的是在校内的学业功课减少,同时参加户外活动、艺术培训、体育锻炼等时间增多;“二增”则是在美育及体育等素质教育上的课外培训增多。

(二)美育教育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在教育体制改革和国家政策实施下继续发展教育事业,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这一概念的界定,目前有以下几种看法:一是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是关于艺术的科学,这类观点在大众认知里普遍存在,大多数人往往与开设美术、音乐或舞蹈等艺术教育课程联系起来,但审美教育并不等于艺术教育。二是讨论美对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能给人美的享受的一切就具有它的审美价值所在。三是认为美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美学理论的教育。美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认识美的本质以及了解、掌握、运用美的规律,并以情感教育贯穿整个过程的全面教育,是培养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美育作为一种重视感性的教育,有着独特的性质功能,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精神解放而有别于其他教育形态,但又与其他教育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从“全面发展的教育”来说,美育是集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教育,以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形成完整的人格。体育也有育人的功能,市场认可什么样的教育,学生的生存能力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些成为关注的新方向。在家长们对教育市场的呼吁下,培养孩子美育、想象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凸显出来。学科教育固然重要,但素质教育也是孩子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在素质教育领域当中,也有长久以来坚持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者,秉承“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教育领域目前市场仍处于蓝海阶段,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整体竞争尚未白热化。而近几年,国家政策对于素质教育愈发重视,赛事增多,活跃度上升,同时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家长在素质教育培养方面更加重视,资金配比也在进一步增加。

二、“双减”背景下体育项目培训机构的机遇

(一)体育健身行业将迎来需求旺盛期。“双减”政策的落地使得很多学科类培训机构面临退出行业。但是,对于非学科类的体育培训行业而言,并非是一件坏事,加上近期《全民健身计划》的印发,体育培训行业或许将迎来一个利好的发展机会。“双减”政策指出,“支持学校开展兴趣班的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可根据各人兴趣自主选择。教育部门也可组织筛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与学校课后服务相结合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双减”政策下,学生们多了很多空余时间,加上学校对体育的重视,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也相应增多。国民健身需求增多,体育产业迎来黄金发展阶段。类似于游泳、跆拳道等体育培训项目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也将会迎来需求旺盛的状态。某证券表示,2035年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0%,稳步发展趋势明显。

(二)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突出。体育产业能够迎来新的机遇,归根到底是长期以来的体质健康问题,从教育部发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可以看出,自2019年以来,各年龄阶段的优良率明显呈上升趋势,但有较明显的分化,初中生增长最高,增长了5.1个百分点;大学生基本没有增长,仅增长0.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还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个普遍的现象是,初中生因体育中考的指挥棒中使得学校体育锻炼受到重视,高中的重点虽放在了文化课学习上,体育课也仍有保证,而大学里体育锻炼则需个人习惯及自觉程度。因此,学生的体质问题始终是我们要关注的方面。

综上,政策形式利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旺盛、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等都使得体育产业迎来了春天。

三、体育培训机构的挑战

国内的体育培训机构相比艺术类的培训机构运营方式还不够完善,容易经营不当而导致关门,关系着家长的利益及后续发展,是机构普遍存在问题。通过新华社记者对各个群体(学生、家长、培训机构等)的调查,综合了多方面的意见,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文化课的焦虑。“双减”政策下,家长的焦虑感并未减少多少,有些家长坦言,政策之下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停止了校外培训后,部分家长想让孩子上网课但课堂质量不能保证,一对一费用又太过昂贵;虽然空出很多时间,但参与体育锻炼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二)场地管理及市场监管问题突出。有部分培训机构场地面积大、房租费用高,电费、水费以及各种杂物费等消耗大。也有些培训机构单个场地面积不大,但有多家分店,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有一定的风险。近年来,有关机构“跑路、欠费情况”的负面新闻时有发生,有些机构急于求成扩展较快,容易忽视资金问题,加上体育培训机构与学科机构相比师资以及场地设备上资金需要都较高,市场监管出现空缺、且无监管标准等现象,市场监管需要得到规范整治。

(三)校外体育培训机构资质和教培能力。体育培训机构教练员存在不稳定性,对于机构、家长以及学员来说,希望教练员是稳定的,因全职教练员还是占少数,兼职教练员存在流动性的弊端。对机构来说,没有发展一支稳定的教练员团队是机构的欠缺和失职,容易失去家长的信任;对家长来说,看不到教练员的用心,一节一换教练员并不了解学员基本情况,教学内容变动大,看不到学员进步,以及出现“培训班跑路”现象让家长担忧;对学员来说,教练员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影响着学员的直接练习成果。教练员不稳定导致学员学习效率不稳定。

四、建议

体育培训行业应顺应发展,抓住机遇。近几年,“小学体能测试达标计入升学”“中高考体育分值连连提升”“体育100分,物理50分”、云南中考改革上热搜等消息频频刷榜,各种政策频繁出台,让体育在语数英“三人团”中成功突围。也真实反映出国家对体育教育的重视,而此次政策的实施,更是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发展。

(一)校内和校外的分工与合作。怎样厘清校内教育培训和校外教育培训的关系是所有教育培训必须面对的。而体育教育培训是唯一一个经过全球验证的模式。在体育教育培训上,校内需要做好基础的体能体质培训,兼具专项训练,而社会体育教培机构满足的是专项的普惠训练与升级的专业训练。然后,再回到教育体系里,或者同时在职业体系的梯队中双轨发展,最终和市场化的职业体育接轨,形成一个大的体育消费市场。

社会体育教培相关机构也可以设计更多的增值产品,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健康功能。因为社会体育具有身心体验性,这是校内学科培训做不到的,体育还能为青少年带来行为塑造功能、健康生活功能和体质提升功能。

(二)提高企业规范发展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成效。体育不仅代表着强健体魄,更代表着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体育还能带给孩子一些很好的品质,在体育竞赛中,学生可以实现互帮互助,培养责任感;还会有团体合作,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快速搭建学生之间的友谊,帮助学生扩大交友范围,塑造积极向上的性格,提高交际能力;在体育锻炼或游戏中,能够无形之中磨炼孩子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是提升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方法。如今,体育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变,正和语数英站在同等位置,若素质教育是教育巨头的转型方向,那么体育崛起则是国之战略,智力+体力的时代已经到来。

教育与民生和新一代人才培养息息相关,从行业自身来讲,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不断提高企业规范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成效才是硬道理。企业应及时根据风向进行转变,跟随时代的发展,才会迎来更多的机会与惊喜。

(三)“双减”政策下体育培训机构将提质升级。“双减”政策还提出了要对参与课后服务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建立评估退出机制,坚决抵制恶意在校招揽生源、不按规定提供服务、服务水平低下、扰乱学校教育教学和招生秩序等问题的培训机构。体育培训行业机构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其对机构的资质认证、教练质量以及管理上都得到了严格的规整,所以除了量的变化外,对校外的相关培训机构质的要求也加强了。而在此背景下,能够生存并发展的企业,一定是经营得当且口碑良好的企业,这也符合了社会整体利益。

在“双减”背景下,所有孩子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参与锻炼,同时家长们也进一步有了健身锻炼的需求,特别是在《全民健身计划》印发的背景下,不管是针对孩子的体育培训机构,还是大部分针对上班族的健身房来讲,都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健身房的需求量变大,健身房的管理也将越来越重要,要利用科技的力量助力健身房、体育馆的升级发展。随着体育行业的逐步发展完善,将来那些运营规范、体系完善、高质量的体育机构、健身房等会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尤其在疫情之下,加强体育锻炼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有效手段,体育产业已成为公众消费的热门产业,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机遇,对于体育培训行业而言,需要抓住此次提升素质教育的机会,规范体育产业市场,升级产业结构,扩大消费人群。对于体育培训行业未来的发展,没有说哪一条路是绝对正确的,体育培训需要在新阶段进行新的探索。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美育双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