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角度下的太极拳“知行合一”理念研究
2023-01-05孙勤羽孙刚
孙勤羽 孙刚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王阳明是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者,其“致良知”之学将儒、释、道三者合流,代表着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峰。“知行合一”理念是王阳明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不仅以心即理的天人观念为理论源头,更将道德性与经验性的知行观念合而为一。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1]。数百年来,太极拳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练习人数最多的武术拳种之一。而“知行合一”理念被不同领域学者从不同角度赋予了新的内涵。伴随着“知行合一”思想的创新型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将其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和理解太极拳的视角与工具,是太极拳创新发展的重要理论源泉。
1 知行观的立论与发展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阳明少学朱子,对格物致知深信不疑,于是在家中格竹,认为万物皆有其理,走了一条向外求理之路,却以失败告终。37岁时,王阳明被贬至贵阳龙场,自此他的明理之路转为向内求心,终悟得“知行合一”,提出“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史称“龙场悟道”。王阳明的知行观念不仅是工夫论,而且直指内心,以良知为心之本体,从发动层面上将知与行二者合一,将知行统一为一元。直至王阳明晚年提出“致良知”之说,极大完善了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
宋明以前,我国传统知行观念是二元的,并围绕着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孰难孰易,是合是分[2]所展开,后世思想家在这四个方面亦有不同主张。自王阳明之后,对知行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应首推王夫之。王夫之的知行观念首先是重行的,他认为“知可诡而行不可诡”“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3]。而后他所提出的“则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所知,亦可云并进而有功”,便是含有唯物主义辩证因素比较多的知行观念。近代以降,孙中山先生结合自身革命经验提出“知难行易”的观念,倡导人民用于参与革命实践、革命斗争,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对于知行问题的最高最新的观点。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4]他的《实践论》吸收了中国传统知行理论精华,结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新武器,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进一步深化,做到了知行历史的统一。毛泽东同志的知行观是一个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一个循环,且循环往复以致无穷的过程。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有别于朱熹之前的知行观念,未在孰轻孰重或孰先孰后的角度谈及知与行的关系,也不同于王阳明将知与行统一在发动层面,而是将知行关系统一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中,实现了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新时代“知行合一”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基础,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既解决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问题。[5]”知与行不应只停留在知道和实践的层次,更应上升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并实现思想自觉向行动自觉的转化[6]。这无疑为人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启示。
2 心即理:“知行合一”与太极哲理的融摄
“太极”是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用以阐释宇宙化生及其演化规律,它同样也是“心即理”观念与太极拳共同的思想源泉[7]。太极观念最早始于人们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易传·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敦颐引入阴阳与五行观念对太极进行阐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太极图说》)
太极哲学于南宋朱熹处进一步完善,他将太极作为天理的描述性与总结性概括:“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宇宙生成观的成熟进一步发展为他对天人关系的论述。朱熹曾对理、心、性做出过如下概括:“盖天者,理之自然而人之所由以生者也;性者,理之全体而人之所得以生者也;心则人之所以主于身而具是理者也。天大无外而性稟其全,故人之本心,其体廓然,亦无限量?”朱熹认为,天是理的自然发生,性是理在人身上的体现,心则是理所依附于性的统帅。
由此而论,朱熹所强调的“心与理一”仅是先验的理与心在形式上的结合,从本质来讲是二分的。王阳明肯定了朱熹关于“心之本体,即是天理”的说法,但同时又将心与理合为一元。他认为,“理也者,心之条理也。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书诸阳伯卷》)“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功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传习录》)朱熹认为,天理即是太极,即“心与理一”之理。王阳明虽未对太极哲学有所表述,但他所谓的理与朱熹之理义同,即天理,即“心即理”之理,他所做的仅是在朱熹的基础上说明了“心外无理”。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也是阳明心学的思想之基[8]。“心即理”让心成为先验之本体,对于天理的探求不在于外,应反求诸己,这不仅为阳明心学找到了本体依据,也同样成为“知行合一”观念的理论源头。在阳明这里,“心即理”之“理”与“知行合一”之“知”皆为朱子所言之“太极”,是天理之总和。人在社会生活与实践劳动中若要具体体现某一理,则需要“心”与该“物”相合。王阳明认为:“此心在物则为理,如此心在事父则为孝,在事君则为忠之类。[9]”如果以此心之理去做孝敬父母的事,那就是孝之理的体现;如果做为君王分忧的事,那就是忠心之理的体现。王阳明此言中的“物”颇有实践的意味,反而言之,则是若不做孝事便无孝之理的体现。所以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认为“知而不行,犹如不知”。基于此,“心即理”可作为王阳明“知行合一”观念的理论源头,要求人们在事上磨炼,在实践中达到心理之体现。
3 “知行合一”为太极拳练习提供认识论保障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将太极拳练习分为三层功夫,即“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而,由于太极拳理论的深邃和练习技术要求的复杂,在众多习练者中达到神明阶段的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便是对太极拳的学习,普遍存在知行不同步的情况:要么是只练习技术动作而不知其所以然,要么就是知其所以然但不能把功夫练到身上。所以,在“知行合一”理念拿起马克思主义先进武器的今天[10],人们有足够的认识论基础来保障自身参与到太极拳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当中去。
3.1 “以知促行”的“招熟”阶段
“招熟”即为招式熟练,是太极拳初学者依据拳理形成基本拳架,学习招式动作,进而熟练掌握成套运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拳理为“知”,行拳走架的肢体运动为“行”,招式的熟练即是一个销知入行、以知促行的肢体技术生成过程。何为太极,周敦颐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图说》)王宗岳在认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将这两处描述对比后不难发现,太极拳拳理与太极哲理中的阴阳、动静观念一脉相承。
阴阳观念使太极拳练习者将周身视为一体要求,要求立身中正,虚实相生,螺旋缠绕。阴阳鱼太极拳图是太极阴阳观念的直观表达。首先,太极图由合抱而成的阴阳二气所构成,其中阳中有阴而阴中有阳,将二者视为一个矛盾统一的整体,为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换创造了条件。太极拳练习主体应将周身视为一个阴阳统一体,躯干与四肢构成一个完整的太极球体,每一个动作皆是在这个球体中完成。所以太极拳要求“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太极拳十大要论》)此论可确保身体重心保持稳定,周身始终处在阴阳平衡之中。做到上下相随,则需要以立身中正为前提。如若身体中轴线发生偏倚,周身完整的太极球体则不复存在,势必导致阴阳失衡,阴阳失衡则重心不稳,重心不稳便会让自身处于不攻自破之境地。其次,太极本为混沌状态,动则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二气相互转化、相摩相荡、化生万物,所以太极图中阴阳二气在至大至小处互相连接,将此动态过程直观展现。太极拳的预备式即无极桩,此时全身放松处于安静状态,两脚自然分立平均重心,不分阴阳。然则,从第一式开始即刻分阴分阳,重心时刻处于变换状态。肢体每个招式的运动与停顿都代表着阴阳的不断转化,开为阳合为阴,一开一合相互转化,左虚而右实,右虚而左实,虚实相生招式千变万化。其三,太极图中将阴阳相隔的S 形曲线呈螺旋状,代表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到一定条件便会转换,这是对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的最简洁、最直观的展现。陈鑫云:“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皆不明拳。”(《陈式太极拳图说》)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显著特征,劲力呈螺旋路线由丹田发散至四肢百骸,也可由四肢百骸收归于丹田。与此相应的肢体皆以螺旋缠绕之路线运动,肢体自身的缠绕运动称为“自转”,四肢围绕躯干的螺旋运动称之为“公转”,此种练习方法赋予了劲力不同的角速度,也便于周身之力合于一点,更具有爆发力与穿透力。
由上述可知,太极拳的拳架练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预备式至整套动作的练习均在一定的拳理规定下进行,而对拳理的理解又需要一定的哲学基础。再加之太极拳是一种独特的象形拳,如白猿献果、仙人指路、叶底花等,均是自然界中的某一象形,按照拳理的规范以肢体运动的形式予以呈现,这需要练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博闻强识、格物穷理。所以,太极拳的招熟是一个以知促行且愈加熟练的过程。诚如陈长兴所言:“盖劲以积日而有益,工以久练而后成,观圣门一贯之学,必俟多闻强识,格物致知,力能有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次渐进。”(《太极拳十大要论》)
3.2 “以行促知”的“懂劲”阶段
“懂劲”顾名思义就是懂得劲力的运用,具体到太极拳的练习中就是懂得“气与力合”的劲力流通原理与使用技巧。太极拳达到懂劲的功夫分为2 个过程,一是在招式练习中,运用肢体对气的感觉实现自身检验;二是在招式运用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效果对练习效果进行反向检验。
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记载:“天地之间,有理有气。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朱熹认为,天理即太极,理生万物皆是有“气”,理是形而上的本源,气是万物化生的材质。孙禄堂在《太极拳之名称》一文中阐述:“人自赋性含生以后,本藏有养生之元气,所谓中和之气是也。于是拳之开合动静即根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即由此气而出。开合像一气运阴阳,即太极一气也。”孙禄堂先生根据自身武学实践总结出:气是人自化生后本来含有之物,藏于四肢百骸无处不有,太极拳招式的开合动静皆由阴阳二气调整变化而来。
陈小旺认为,太极拳应打造一个“以丹田为核心,由内而外,一动全动,节节贯穿的运动体系”[11]。这个运动体系所描述的就是气由丹田流向四肢梢节,并带动肢体运动的路线。然而,这样一个运动体系的构建需要以“招熟”为前提。初学太极拳时,因为放松得不够,动作不规范等问题,不可避免造成气力不足,重心不稳,气在体内不能流动贯穿,从而无法感受与调整阴阳二气。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曰:“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招式动作愈来愈规范,身体愈来愈松沉,让气在体内流动的阻碍不断减少,机体逐渐增大对气的感受,增加主观对气的控制。
从习练者招式生成的角度来说,气不仅是正向生成过程,也是一个对自身练习效果的反向检验过程。练习者随着练习时间与练习深度的不断增加,可以借助机体对气的感受来判断动作标准与否,哪里感受不到,或者感觉气在哪里薄弱,即可检查自身动作是否足够放松、足够规范。从招式应用角度来说,当习练主体运用太极拳招式与技击理论进行推手练习时,若招式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或在防守时某处存在薄弱,即说明那一招式与哪一部位的气还不够纯正,可更直观有效地反向检验自己的练习成果。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休”,运用此两种方法对自身练习效果的反向检验,是练习主体对理论认知的不断深化。由于机体对气的感受与运用是逐渐生成且深化的,故而要求练习主体具有一定的练习基础,并通过不断实践来促进对理论的把握。简言之,这是一个“以行促知”的习得过程。
3.3 “知行合一”的“神明”境界
所谓“神明”境界,是习练者运用正确练习方法,通过大量练习时间,从而在知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达到的一种主观对太极拳技术运用的自动化过程。对于太极拳练至精妙处的状态,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言:“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王氏认为,太极拳的神明境界是在达到懂劲功夫后继续练习,进而达到一种随心所欲的程度。他在《十三势行功歌诀》亦有类似阐述:“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将王宗岳两处行文联系起来不难发现,他认为的从心所欲是肢体的招式变化由心而出,心之所想,形之所至,整个过程自由随性,没有迟滞。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要解》对此处的解释较为详尽:“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他将王宗岳所描述的“从心所欲”的具体实施路线完整呈现,构建了一个由心、气、神、腰组成的运动系统。可见,从懂劲之后“愈练愈精,渐至从心所欲”仍需要一段路程。
招熟是以知促行的过程,它以知为前提,是太极拳初学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懂劲是以行促知的过程,是练习主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而王宗岳所说的从心所欲、仔细留心则与“知行合一”理念颇为契合。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为一体,二者相互包含,不可分作两截,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从太极拳招熟、懂劲、神明的提升路线来看,即是知行相互包含、互相促进,最终达到既知既行的“知行合一”。从该境界的效果来看,练习主体的心中所想可以无阻碍,无迟滞、自动化地生成相应技术动作,即由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的过程。达到这个境界后,便再无固定招式的束缚,不仅在套路练习时呈现自如之状,更可在技击中随心应对千变万化之敌,从而实现挨到何处何处击的效果。太极拳所追求的“神明”境界实则是“知行合一”之境界。然则,“太极十年不出门”,要想达到“知行合一”并非一日之功,实是“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12]。
4 结论
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发展历经了一个由二元到一元,由德性教育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道路。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理念是中国知行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变,它与心即理的天人关系、心之本体的良知之学、致良知的道德实践思想所互涵,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王阳明“知行合一”理念在当今仍被诸多学者所重视,对它的解读已从心性本体论和认识论融合的角度展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发展的结果,这也为人们在新时期解读太极拳提供了新视角与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