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中型企业财务管控体系的建设刍议

2023-01-05吴绿秋广西正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柳州分所

财会学习 2022年34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管控

吴绿秋 广西正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柳州分所

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显著,其能通过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增加企业经营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模式下,市场上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企业粗放式管理逐渐朝着精益性管理的方向开始转变。在此背景下,大中型企业还需要高度重视自身的财务管理,加强对于内部财务资源的合理规划,加强对于财务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及企业经营发展模式改变的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在大中型企业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有必要在该模式的支撑下,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实际经营效益。

一、大中型企业财务管控体系模式及建设价值

(一)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财务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财务管控中的应用逐渐广泛,结合实际可知,财务共享中心在考虑企业经营实际和实际会计业务类型的基础上,将所有的信息输入到一个共享服务中心平台上面,然后通过该平台进行记账和报告管理,这不仅保证了会计记录和报告的规范性,而且实现了多源数据的统一,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现阶段,除金融企业、服务企业外,制造业的销售网点、连锁企业、通信服务行业均使用了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保证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效果[1]。

(二)建设价值

市场经济下,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其财务管理内容和范围也是在不断扩张,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开始使用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一方面,随着企业经营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信息内容不断增多,这大大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在此背景下,融合使用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能实现多元财务管理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准确处理,这对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益、保证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受管控体系不全等因素的影响,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漏洞较多,如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多存在基础信息数据不全面、不准确,管理过程混乱、方法使用不当和财务风险较高等问题。基于财务共享中心开展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为后续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以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的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还为企业财务的信息化转型和业务的持续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2]。

二、大中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建设思路

(一)体系建设目标

企业整体的财务共享中心管控建设目标,对于其后续的管理工作以及发展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外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以及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之下,大中型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调整,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的核心目标大致相同。即在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下,大中型企业需要通过专业的分工来完成企业的战略财务管理,同时实现企业业务、财务互通互容,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且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重视企业财务方向、路径、政策调整,而且强调企业资源、风险的控制。而在共享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端到端数据资源的应用,实现企业财务的集中化、标准化管理,以此来为资源优化和集中作业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在财务管理中,需结合企业的业务实际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益,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效益。

(二)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设计

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中,要深化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的深层次应用,首先,需要在集中原则的作用下,实现企业的共享财务层的岗位集中,结合实际可知,在大中型企业财务现代化管理中,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的共享财务层包含多个管理模块,具体管理模块不仅有综合管理模块,成本管控模块,而且涉及客户数据采集与稽查模块、财务业务核算模块。通过这些共享财务层的协同作用,加强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各项职能工作的分工,确保相关工作、岗位、职责落实到个人,从根本上避免由于职责分配不够明确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其次,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除资金结算、往来核算外,还需要做好总账报表等岗位的严格分工工作,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核算与业务层面之间的联系,使得其能够互相牵制,在企业内部实现共同发展。最后,建设大中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还需要依托新财务管理流程,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简化处理。该环节中,应在减少财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采用扁平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财务工作等实现集中化、高效化管理[3]。

(三)体系架构建设设计

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中,建设财务共享中心体系的实际框架,能为具体核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在财务共享中心体系框架建设中,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扁平化的管理要求,在新时期的财务共享管理中心框架建设中,大中型企业管理者需要在集团层面的财务总监下,科学设置企业核算共享中心和管理共享中心。其中核算管控中心应注重费用资产、外来款项、资金结算、总账报表、录入核对等要素的管理,而且在管理共享中心下,除考虑财务分析、预算管理外,还需要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招标投标工作进行有效分析,这样能分模块、扁平化地实施企业财务管理,并且在实际管理中,依托全新的共享管理平台,能实现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共享,这对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益和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四)体系实施与管控

大中型企业在落实好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建设之后,还应当要加强其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避免流于表面形式。一方面,科学设计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后,大中型企业管理者先需要进行终端设备的选择和招标采购,科学配置企业信息化设备资源,确保能够为后续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资源设备的问题使得财务共享信息化流程受阻。在此过程中,需依托配置好的硬件设备,科学设计财务共享中心管控的软件模型,为企业财务数据的录入、整理、分析、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财务共享中心应用阶段,大中型企业管理者还需要树立一种集中化、标准化、共享化的管理思维,系统化地进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分层次、逐步化地进行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益。

三、大中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建设措施

(一)重视目标测算与分解

现代管理理念下,财务共享中心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实现了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优化,其在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集中化和共享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下,企业管理层人员应当加强对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置,其是整个财务管理落实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应当积极重视起来。现阶段,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这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挑战。对此,在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设置中,企业管理者就需要在考虑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同时需系统考虑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以能够确保其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目标等相契合,且为财务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另外,依托财务共享中心开展财务管理时,还需要加强对于既定财务管理目标的测算和分解。具体做法是:大中型企业建立财务共享管理中心后,需在该管理中心的作用下,将企业的财务、业务数据纳入统一的管理模块,然后进行核算共享控制和管理共享控制,在此基础上,大中型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将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分解业务生产和财务管理的各个阶段,精准化地开展各个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企业财务的整体水平[4]。

(二)开展精细化成本核算

依托财务共享中心开展大中型企业财务工作后,能够有效集中企业的财务信息,这虽然为财务信息的共享管理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其也增加了企业财务共享管理的难度。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内部整体共享水平和质量,实现企业内部本身的降本增效,其还应当在财务共享平台的支持下,精准化地开展企业的财务成本核算工作。其一,财务共享中心管理体系为大中型企业财务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该平台开展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时,企业管理者首先应发挥好自身的带头作用,在企业内部树立好一定的标杆,即加强对于财务共享管理理念的学习,深入人心,以能够在企业中发挥一定的榜样作用。与此同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和实际需求完善内部财务共享中心管理体系的构架,以能够尽可能满足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相应的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需求。其二,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其成本核算工作涉及大量的基础数据处理工作,故而利用财务共享中心开展财务成本核算时,还需要充分保证财务信息技术的真实性。为充分保证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管理者需做好大中型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和记录,在数据记录中需重视数据格式、单位等要素管理,确保所有数据记录清晰、准确,在成本数据记录管理中,需最大程度地消除人为输入误差;同时要按照不同的项目或时间阶段进行企业成本经营数据的分期管理,并在数据管理中严格实施数据分期核算,消除原始数据误差;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财务数据的监测分析,动态化地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以能够及时明确其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等,同时也能够确保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三,依托财务共享中心开展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时,还需要重视成本核算方法的有效使用,全新的成本管理框架下,除规范开展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外,还需要重视企业成本核算方式的应用。现阶段,除分步法、分类法、分批法外,企业还可通过品种法、ABC成本法等方式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这样能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精准程度,保证企业整体经营效益[5]。

(三)强化信息手段建设应用

相比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大中型企业建设并使用财务共享中心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是企业财务共享管理中心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在新时期,大中型企业需要持续深化信息技术创新与融合,创建良好的财务共享管理环境。一方面,在财务共享管理初期阶段,大中型企业需积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招标等方式,系统采购适合企业现代化管理需要的信息化设备,完善硬件支撑,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优化企业互联网环境,为财务共享中定额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应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并设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流程,依托信息技术减少成本核算的人为干扰,提升成本核算的效率与质量。另外,为更好地适应财务共享管理需要,大中型企业应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才,确保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不仅具有较强的会计成本核算能力,而且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突出,满足新时期的企业财务共享管理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信息化手段建设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并实施企业财务精准化管理时,还需要在既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对企业财务共享管理中的各项数据实施监督管理,并由财务数据层延伸到业务层,以此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最优控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四)精准实施信息反馈

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并依托财务共享管理中心落实好财务管理工作,积极做好财务信息反馈工作,一方面,要基于财务共享中心管理的模式下,财务中心完成财务数据统计、核算后,需做好财务共享管理及成本核算结果的有效反馈,依靠这些数据,能够为企业的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提高企业整体财务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精准反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还需要不定期地对下属机构、部门进行走访和配合管理人员合理使用反馈信息,并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效益。

结语

科学构建财务管控体系对于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依托全新的财务管控体系,加强对于内部财务、业务关系的梳理以及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发展效益。新时期,大中型企业管理者只有深刻认识企业财务管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系统开展财务管控体系设计,并基于新体系框架优化财务管理模式,使其能够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价值。市场环境下,财务共享中心是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中较为适用的一种管控体系,大中型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财务管理目标的测算和分解,开展具有精细化程度较高的成本核算工作,在此基础上,管理者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积极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并及时进行财务管理信息的跟踪和反馈,进而提高大中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管控体系建设质量及应用水平,保证企业管理效益,促进财务共享中心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