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产业引导基金发展前景分析

2023-01-05唐雨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西藏数量基金

□文/唐雨虹 张 楠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藏·拉萨)

[提要]发展产业引导基金有助于提高西藏的创新活力和科技动力,是吸引社会投资,支持西藏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通过分析发现,西藏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具有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优势;但同时又面临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挑战。因此,应通过市场化手段把资金配置到急需发展的产业中去;同时,设置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大力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提高政府的专业化水平,推动产业引导基金健康运行,带动西藏产业发展。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产业引导基金为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202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落实中央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拓展有效市场”和“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加强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运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由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将成为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适应的方式,既能为产业发展促动力,激发市场活力,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也是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有效引导资金配置,促进西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国内引导基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纷纷设立引导基金。据全国31个省份(含自治区和直辖市)引导基金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我国产业引导基金数量一共有1,946余支,目前已披露1,867支,已披露的基金规模约为109,623.12755亿元。

从地区角度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全国已披露的产业引导基金累计1,867支。其中,华东地区产业引导基金数量达905支,设立数量占全国总数量的48%,是地区之最,披露基金规模达32,388.63亿元,基金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30%;华南和华北地区产业引导基金数量相似,分别为266支和247支,设立数量占全国总数量分别为14%和13%,从数量上看是全国地区设立数量的第二档位,披露基金规模分别达15,078.12亿元和28,352.31亿元,基金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14%和26%;华中和西南地区,产业引导基金数量分别为166支和143支,设立数量占全国总数量分别为9%和8%,是全国地区基金设立数量的第三档位,披露基金规模分别达19,135.62亿元和7,678.83亿元,基金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17%和5%;西北和东北地区产业引导基金数量分别为80支和60支,设立数量占全国总数量分别为5%和3%,披露基金规模分别达7,678.83亿元和1,102.18亿元,基金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7%和1%。从地区上看华东、华南、华北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产业引导基金活跃区域,三地区基金数量占全国75%,基金规模占全国的70%。西北和东北两地区产业引导基金发展较为缓慢,两地区基金数量占全国的8%,基金规模占全国的8%,基金数量和规模都不占据优势。

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我国产业引导基金分布不平衡,从全国范围看,呈现东部强、西部弱的局面,由于华东、华北和华南三地区经济政策环境宽松、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发展产业引导基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数量和基金规模近乎占全国的3/4。研究发现,引导基金的投资领域和投资状况会随着国情、市场等大环境而不断做出调整,华东、华南、华北三个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迅猛,民间投资活跃,社会资本充裕,科技创新充分涌流,引导基金多是从引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出发,引导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有效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不足,引导基金的数量与质量均稍落于后,引导基金的设立更多是引导投资,促进中小创新企业发展,提升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激发科技转化的活力。

通过对我国产业引导基金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产业引导基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的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受地区政策、经济发展、资本积聚的影响,总体分布不平衡,地域差异大,发育不够成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引导基金的实践都仍在摸索中,引导基金的发展应进一步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西藏产业引导基金发展的必要性

(一)西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西藏自治区为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相对其他各省市而言,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与全国差距较大,2020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015,986.20亿元,西藏自治区国民生产总值为1,902.74亿元(仅占全国生产总值的0.19%),2017年、2018年、2019年占比分别为0.16%、0.16%、0.17%,整体基本持平,没有太大的提升;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2020年西藏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6,068元,与全国人均生产总值41,907.59元差距较大。2011~2020年,西藏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同期比例缓慢攀升,但人均差距仍不断扩大。

(二)西藏政府融资渠道较少。地方政府设立投融资平台,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将资金投入到有发展潜力的行业,提高政府资源利用率,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产业发展。由相关数据信息来看,全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分布不均匀、差异性较大,其中浙江、广东、四川位列前三,全国31个省份(含自治区和直辖市)投资平台累计超9,000家,而西藏地方政府投资平台数量最少,仅设立1家。

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融资渠道受限、有效投资不足,各地地方政府都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产业的升级转型,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由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西藏年度计划总投资额度不断上升,但年度完成投资额完成度在30%上下浮动,增幅不够明显。而设立产业引导基金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到契合本地发展需求的新兴产业中来,让更多的资金与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相结合,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促进西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由相关数据显示的西藏全区2011~2020年的产业结构对比发现,近10年来西藏三大产业结构变化不大,第一产业占比缓慢下降,从12.3%下降到7.9%,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变动不大。通过查阅相关数据,2011~2019年西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越来越小,增长率于2017年达到小峰值26.212%,于2019年下降至5.08%。这说明,随着西藏多年的招商引资和全国各地区多年的援建,西藏的产业结构已接近饱和,急需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形成新的发展优势。然而,产业投资耗时耗力、不确定性较大,这就需要西藏自治区政府寻求新的融资方式,引导该领域的资本流入。

(四)引导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将科研成果与实践平台结合起来,通过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资本流入,在促使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不仅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落后产业技术方法的改良,提高传统行业生产效率,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

三、西藏发展产业引导基金的有利因素

(一)财政支持有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良好,“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速达到9.0%,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西藏地方财力不断增长,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2020年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到11.6%。截至2021年6月,西藏全区实现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189.91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147.75亿元,同比增长5.6%。近年来,西藏区内生产总值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生产总值增长率在2017年第一度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虽然生产总值增长率逐年降低,但是在2020年依旧提供了7.8%的增长率。因此,西藏自治区政府有发展产业引导基金的财政实力,为发展产业引导基金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支撑。

(二)政策环境良好。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不断制定相关政策,为更好地发展产业引导基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8年,自治区政府颁布印发《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政府引导基金,充分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资金流入产业,提出要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针。同年,发改委颁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依托于中央赋予西藏特殊的优惠政策,提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2021年,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又明确指出要用好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自治区政府多项实施意见的发布,为西藏发展引带基金开辟了绿色通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级政府都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发展产业引导基金。

(三)“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家相临近,这为西藏发展边境贸易、开展边境旅游提供了地理位置优势;“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优势;立足于西藏自身的特色,藏文化、藏传佛教、历史古迹等为西藏发展高端旅游业提供了物质文化优势。要充分抓住“一带一路”政策优势,持续推进西藏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边境文化合作纵向发展,落实“将西藏打造成联通南亚的重要通道”的光荣使命。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投资力度,引导国内外资本涌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西藏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文化产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

(四)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格局初步建立。从全国范围内看,西藏的金融行业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得益于中央的特殊金融优惠政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藏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已初步建立完成。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为核心的金融监管机构,由各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控股公司、新型金融企业等金融机构构成的金融组织体系不断更新升级,多元化金融体系格局在西藏已初步建立完善。西藏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发挥金融撬动作用,扩大融资规模,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西藏发展产业引导基金面临的挑战

(一)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近年来,产业引导基金已经成为政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有利的政策性工具。由于西藏产业引导基金发展缓慢,政府各部门对产业引导基金的认识和管理还不够完善,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并不适合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应当明确的是,政府不参与具体的基金运行,而是委托给基金管理人代为运营,政府作为监督者和服务者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监管,应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各部门间协调合作,以减少委托代理风险,提高基金的运行效率。

(二)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西藏尚未培养形成专业的本地基金管理人才,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政府部门引导基金管理人才不足;二是优秀基金管理人储备不足。政府部门虽然对产业引导基金不进行直接管理,但对基金管理人的引导和监管工作仍要持续进行,如何更好地对基金管理人进行全方面的绩效考核,建立激励监督制度、减少基金管理人的投机行为,都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向,这就需要引进金融管理类综合型人才。目前,产业引导基金多委托区外机构代为运营,固然区外机构基金运营经验丰富,却对西藏本地产业经济社会情况不够了解,投资方向宏观把控不足,不能真正契合区内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对本地特色产业支持力度不足;同时,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等,基金管理人的信息不能全方位掌握,不容易匹配到优秀的基金管理人。

通过分析发现,为缓解西藏政府融资压力,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优化资金配置方向,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西藏当前很有必要发展产业引导基金。中央和各援藏省市对西藏产业引导基金的设立提供了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政府部门不断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便利的社会环境奠定了政策优势;受益于中央特殊优惠的金融政策,西藏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格局初步建立奠定了多渠道融资优势;“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奠定了国际优势。但同时,西藏发展产业引导基金又面临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挑战。为此,笔者认为西藏政府应当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发展优势,以政府信用和财政资金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社会资本进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把资金配置到急需发展的产业中去,推动西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减少传统行政干预,设置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大力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提高政府的专业化水平,推动产业引导基金健康运行,带动西藏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西藏数量基金
都是西藏的“错”
统一数量再比较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