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探讨

2023-01-04王志生吉林省东丰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肉羊发情母羊

文│王志生(吉林省东丰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羊肉作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食材,对人们的健康饮食具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羊养殖企业在养殖过程中,注重提升养殖技术,生产出优质的羊肉产品。笔者主要针对东部地区肉羊的养殖现状,进行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方面的探讨,并提出一些标准化养殖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对该地肉羊的饲养管理提供帮助。

一、当前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

1.肉羊养殖不成规模。很多肉羊养殖场还保持着原始的养殖方式,主要以放养为主,不成规模,养殖较为分散,导致养殖与市场不能够很好地衔接,养殖数量难以满足广大市民的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羊肉销售价格。同时,羊群处于放养模式,不能进行标准化操作,例如:生产环境受到自然条件的控制,难以充分挖掘肉羊的生产性能,明显降低养殖效益。并且肉羊生长环境卫生不达标,时常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扰,羊群发病率大大提升。另外,处于开放式饲养环境中,肉羊粪便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促使疾病在不同羊群中交叉感染,不仅增加用药成本,而且使得养殖产品参差不齐,甚至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2.肉羊养殖资金不足。肉羊要实行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目前很多养殖场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养殖前期的投资更是有限,这样羊群生长环境无法得到良好控制,容易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而降低肉羊生长速度或体重降低。例如在寒冷冬季,肉羊摄入体内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抵御寒冷,严重降低肉羊生产性能,并且还会降低肉羊体质和抗病能力。资金不足导致在养殖过程中不能够采取标准化模式,只能通过落后的传统模式来进行养殖,虽然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但肉羊的生产潜力无法充分发挥,致使从中获取到的收益有限。

3.肉羊的品种不良。在一些地区,由于养殖场或养殖户忽视优良品种对肉羊生产带来的重要性,在饲养肉羊前不考虑选择优良品种,也不考虑通过肉羊之间进行杂交来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仅仅是通过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这样经过长期养殖的过程中,肉羊中的优势性能得不到发挥,还会通过垂直传播将一些疾病传播给后代,这样不仅没有进行有效的品种改良,反而是导致品种逐渐发生退化,继而使得羊肉产品的品质不断下降,并且还会增加饲料消耗和养殖成本,对肉羊养殖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4.肉羊饲养技术存在问题。很多羊养殖场没有科学的养殖技术,思想意识和养殖技术还在之前的传统方式上,例如:不能合理搭配饲喂肉羊,随意采集当地价格低廉的饲料,虽然能够节省部分饲料成本,但是肉羊饲料转化率明显降低,生长速度和平均日增重大大降低,这样就会导致养殖效率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的疫病防范意识太差,无法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对肉羊生长中产生的废弃物质,不能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且在养殖中不能定期进行消毒,没有认识到病原体对肉羊产生风险,致使肉羊的发病率较高,而一旦有羊只发生疫情,无法采取隔离和封锁措施,就会快速波及到所有羊群,导致肉羊养殖业遭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

针对肉羊养殖业目前的情况,需要加以改进,进行标准化养殖,这就要求从养殖场的选址开始一直到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把控。让养羊技术标准化,确保肉羊健康生长和发育,使羊养殖场能够在养殖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

1.改变养殖方式,实现规模化养殖。

(1)养殖场的选址和布局。羊舍的选址要求在地势较高且背风向阳的位置,如果周围有草场或者是能够供羊采食的种植区更佳。羊场的选择要远离人群聚集的地方,不能处于居民区的上风向处。而且养殖场要交通方便,不能距离交通要道过近。避免羊群受到声音的刺激产生应激。养殖场还要远离屠宰场以及其他养殖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另外,肉羊养殖场需要处于水源和电力方便的地区,为今后完成标准化养殖奠定基础。

(2)标准化饲养管理。在标准化养殖中,通常青贮的草量要足够羊场的羊采食4~5个月的量,干草的储备量也需要达到5个月的量。供水需要提供的水量为每1000只羊需要5吨水。一般肉羊的养殖以粗饲料为主,这是由于粗饲料不仅能够提供肉羊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促进瘤胃内微生物的生长,使瘤胃保持正常的pH值,减少肉羊瘤胃疾病。养殖场应用粗饲料进行饲喂,还可以有效降低饲养成本。粗饲料包括青草、干草、青贮饲料,还可以是农作物的副产品,如玉米、高粱和大豆的秸秆、谷草和各种藤类物质。精饲料主要是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的饲料,常见的有玉米、麦麸、高粱等,还有豆粕饼和棉粕饼等。在肉羊的饲养过程中,粗饲料占到比例的60%,精饲料占到40%左右,满足肉羊生长发育的需要。

(3)标准化繁殖管理。在肉羊生产中,应优化母羊繁殖技术,促进其产出更多优质羔羊。在母羊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其初情时间,母羊通常在4~8个月开始发情,肉用母羊的发情时间稍迟,大约在6~8月龄初情。不同品种、气候以及个体差异均会对母羊的发情造成影响。一般生活在温暖地带的母羊性成熟相对较早。母羊的体重达到成年母羊平均体重的70%左右时就可以开始初配。发情母羊主要表现为兴奋、食欲下降以及阴道黏膜潮红和充血等。但部分母羊表现不明显,需要进行发情鉴定,鉴定方法通常包括观察法、阴道检查法和试情法。在应用试情法之前,需要准备身体强壮的公羊,通常是在40~50只母羊群中放一只种公羊。在试情过程中,要防止母羊和试情羊出现偷配的情况,一般采用系试情布,输精管结扎和阴茎移位等技术。试情工作通常在早上进行,也可以早晚各一次。当试情羊去闻母羊的外阴、爬跨母羊时,母羊保持静立,并出现后腿叉开排尿的情况,表明母羊已经发情。也可以将发情母羊筛选出来进行人工授精。通常绵羊的发情时间为2~3周,山羊的发情时间为3周。绵羊发情后持续的时间为30小时,山羊的持续时间则为24~28小时。

2.选择优质肉羊品种。在我国,养殖场养殖的肉羊的品种大多是国外品种和本地品种杂交的后代,常见的国外引进品种有无角陶赛特、夏洛莱、德克赛尔羊以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等。国内的优良品种主要是小尾寒羊,通常是应用国外品种作为父本,小尾寒羊作为母本进行繁殖,这样的杂交后代不仅能改良品种,还具有成熟早、生长快和繁殖率高等特点。经过科学饲养管理,可以生产中更多优质羊肉,满足广大市民对肉产品的需要。

3.加强疫病防控及消毒管理。虽然肉羊相对家禽来讲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低,生产中感染疾病的风险也会下降,但是在肉羊的管理中,要注意做好免疫接种,驱虫和消毒工作,才能减少或避免肉羊疾病的发生,确保肉羊健康生长和发育。

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生产中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肉羊机体抗体水平和免疫力,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这也是防控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途径,为肉羊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其次,养殖场应当制定消毒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消毒工作。在消毒前要科学配制消毒液的浓度,适宜的浓度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另外,使用药物进行疾病预防可以提高肉羊体质和免疫力,在今后生产中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生产中还可以采取一些保健措施,给肉羊饲料中添加一些酶制剂或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降低瘤胃积食类疾病的发生,还可以调节肉羊肠道菌群平衡,明显降低肉羊发病率。

4.加大资金投入。肉羊的规模化健康养殖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还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当地政府部门应该针对养殖户的肉羊养殖实况进行相应的养殖补贴,或引进一些先进的仪器设施,或进行科学的技术培训等。养殖场也可以从多方面筹集资金,减少小规模开放式养殖,合小为大,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肉羊的标准化健康养殖。此外,增加资金投入,可以建造保温隔热性良好的羊舍,增加通风和供暖等设施设备,为肉羊健壮生长提供舒适环境,避免受到环境条件带来的应激,为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肉羊的标准化养殖是目前我国养殖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在肉羊养殖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还要积极改进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利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手段对羊舍进行改造,为肉羊生长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减少自然条件带来的各种应激。同时,采用最佳的饲喂方法,保证肉羊摄入充足的饲料营养,加强肉羊的疫病防治工作,降低肉羊发病率,加快肉羊的生长速度和提高羊肉品质,进一步提升肉羊的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肉羊发情母羊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母驴配种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