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芦花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治疗
2023-01-04严熬生陈亚强
严熬生,陈亚强
(1.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0000;2.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 400000)
0 引言
禽大肠杆菌是禽大肠杆菌病的主要病原,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细菌性病原,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家禽,并导致家禽多系统混合感染,甚至引起急性死亡[1-2]。2021年6月,重庆市万州区某芦花鸡场的130羽30日龄雏鸡发生了鸡大肠杆菌病感染,发病初期,病鸡主要出现萎靡不振而后逐渐变成食欲废绝,所有发病鸡均羽毛松乱,部分病鸡闭目嗜睡、出现呼吸困难、排白色稀粪等症状,同时,病鸡还出现扎堆现象。随着病情加深,病鸡逐渐出现死亡,5 d内死亡了12羽雏鸡,剩余病鸡体重下降,出现脱水症状(皮肤干燥、干瘪)。该鸡场出现病情后,经阿莫西林拌料、氟苯尼考饮水治疗无效,后就诊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心。笔者通过对病死鸡的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鸡大肠杆菌病后,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采集
剖检12羽病死鸡,临床观察各组织、器官病变,无菌采集病死鸡脾脏﹑肝脏、心脏作为检测病料。
1.2 主要试剂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LB培养基、微量生化鉴定管、药敏纸片(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泰妙菌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硫酸粘菌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红霉素、卡那霉素)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10日龄20羽健康芦花鸡雏鸡采购自重庆市铭森昇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1.3 细菌分离
将采集的肝脏、脾脏、心脏病料无菌切开,选取洁净面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置于生化培养箱37℃培养18 h,取出并观察菌落形态,然后挑取单菌落纯化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37℃培养18 h,取出并挑取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同时将纯化后的单菌落挑取置于LB液体培养基,置于摇床,37℃培养18 h,然后用甘油保存至-20℃,备用。
1.4 生化鉴定
将纯化后的菌落挑取置于五糖(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发酵试验、IMViC、尿素酶鉴定管,按照说明书进行生化鉴定[3]。
1.5 致病性试验
将20羽健康芦花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羽雏鸡。试验组用分离纯化细菌的LB液体培养物(大肠杆菌浓度为2.0×109CFU/mL),0.2 mL/羽皮下注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0.2 mL/羽皮下注射。2组雏鸡分开饲养,定时观察发病及死亡情况。出现死亡的雏鸡,进行剖检,观察组织器官病变,并无菌采集脾脏、肝脏、心脏作为病料,重复以上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1.6 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扩散法[4],将纯化菌接种于LB培养基,将药敏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37℃培养18 h,测量抑菌圈直径(低敏:小于10 mm;中敏:11~15 mm;高敏:大于15 mm)。
2 结果
2.1 病理变化
剖检见心包炎、心水肿、心包囊充满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腹膜水肿,肝脏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膈肌下有炎性积液。
2.2 细菌分离
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出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的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出圆形光滑、带金属光泽的紫黑色菌落。通过显微镜镜检为红色短杆菌,判定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分离菌镜检如图1所示。
图1 分离菌镜检结果
2.3 生化鉴定
分离菌能够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并能够产酸产气,蔗糖发酵试验只产酸不产气;分离菌不能利用枸橼酸盐,M-R试验为阳性,吲哚试验为阳性,V-P、尿素酶试验为阴性(见表1)。结合病鸡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镜检结果、生化特性及致病性试验结果,确定分离菌为大肠杆菌。
表1 生化鉴定结果
2.4 致病性试验
对照组的10羽雏鸡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正常存活。试验组的10羽雏鸡注射菌液12~24 h开始不同程度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腹泻、食欲下降或废绝,24~48 h陆续出现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为100%,病理剖检发现有心脏水肿、心包积液,腹腔有积液,且肝脏表面呈灰白,有部分纤维素性渗出,病死鸡气囊有浑浊的渗出物。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进行细菌分离,并进行生化鉴定,结果同接种菌一致,表明分离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本次疫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大肠杆菌病。
2.5 药敏试验
分离的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硫酸粘菌素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泰妙菌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和红霉素低度敏感,其中氟苯尼考、氨苄西林和红霉素抑菌圈为0 mm,如表2所示。
表2 药敏试验结果
3 防治措施
3.1 药物治疗
全群用头孢噻肟钠按照200 g/kg进行拌料,用10%恩诺沙星按照l00 mg/kg进行饮水,隔天交叉轮换用药,连用5 d;对于个别临床症状严重病鸡,按照20 mg/(kg体重)肌注阿米卡星;饮水中添加2.5%的口服补液盐以及2%葡萄糖,以维持病鸡电解质平衡,给予病鸡能量。
3.2 消毒措施
对病鸡舍用1:200过硫酸氢钾进行紧急消毒[5],对鸡饮用水进行消毒,每50 L水加入1 g漂白粉,看其大肠杆菌是否超标或是否存在致病性大肠杆菌,检测结果表示饮水大肠杆菌菌落数处于正常范围。
3.3 饲养管理
对出现临床症状的病鸡进行紧急隔离,对病情严重的雏鸡及病死鸡作深埋或高温高压化制无害化处理;安排专人定时巡查,观察病鸡及整个鸡群情况,严禁人员从病鸡舍到健康鸡舍,严控生物安全。
用药6 d后再无发病死亡,疫情得到控制,连续采取措施后,发病雏鸡均恢复正常采食和饮水。
4 讨论与分析
大肠杆菌是环境常在菌,常常由于环境改变而致病,禽大肠杆菌病是家禽较为常见的疾病,不仅可以引起卵黄炎、输卵管炎、腹膜炎、肉芽肿、蜂窝织炎、皮肤感染、骨髓炎、关节炎、肿头综合症、气囊炎、多浆膜炎、肝周炎、心包炎、眼球炎等诸多感染,也可引起家禽腹泻,同时禽大肠杆菌还被认为是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重要来源,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6]。芦花鸡由于其耐粗饲等特点,除了在山东养殖较多以外,川、渝两地丘陵山区引进饲养较多,而且多为林下养殖,包括饮水在内的饲养环境普遍复杂,容易受到大肠杆菌侵害,所以在生产上不仅要防止外源性侵入,做好芦花鸡的引种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尤其是饮水消毒[7]。
大肠杆菌病多发生在冬夏季,王娟等[8]研究发现在每年4—8月份高温潮湿多雨季节,以及12月份—次年1月的湿冷季节,禽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最高。川、渝两地夏季湿热,冬季湿冷,易发生大肠杆菌病,所以应在夏季注重消毒频次的合理安排,尽可能降低环境湿度,散养芦花鸡舍应为半开放式,注重通风和遮光;在冬季应注意保暖,芦花鸡舍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气温较高时开放通风不超过3 h/d[9]。
张荣民[10]对肉鸡产业链大肠杆菌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发现种鸡场—商品鸡场—屠宰场—超市来源的部分大肠杆菌亲缘关系相近,同时鸡群、家燕、饲养员、犬、苍蝇和污水来源的部分大肠杆菌亲缘关系也相近,表明大肠杆菌可在养殖单元动物、昆虫、水等媒介上进行传播。经前期调研发现,川、渝两地多数芦花鸡养殖场饮水主要采用山泉水,养殖场内饲养犬、猫等动物,这些都给大肠杆菌的传播提供了媒介,所以,从根源上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主要还是要做好硬件条件的建设,修建饮用水池、粪污处理系统以及防蚊、防虫设施。
药敏试验为定向准确用药提供了科学参考[11],本次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目前传统的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硫酸粘菌素等抗大肠杆菌药物对防控大肠杆菌效果甚微,大肠杆菌已产生了诸多耐药性,防控形势逐渐严峻。因此,在临床上切忌在没有确诊和药敏试验前直接用药,否则不仅会增加用药成本,同时会耽误病情时间,造成更大的传播。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