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的疗效
2023-01-04肖露露李其飞
杨 坤,肖露露,李其飞
(方城县中医院,河南 南阳 47320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见消化科疾病,以肝胃郁热型多见,发病特点为反酸、烧心、腹胀、胃部灼烧等反流症状,病情易反复[1]。近年我国GERD发病率为2.0%~6.2%,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多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或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其中奥美拉唑为常见PPI抑酸药物,枸橼酸莫沙必利可缓解腹胀、胃灼热等症状,促消化动力,但应用于肝胃郁热型GERD长期疗效欠佳。中医学认为,肝胃郁热型GERD属“泛酸”、“呕吐”范畴,其主要病机在于肝失疏泄,脾胃失运,胃气壅滞上逆致病,治疗应以泄热疏肝、降逆和胃为基本法,故宜选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方[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112例,旨在探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方结合西药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27~52岁,平均(38.86±5.76)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92±2.43)年;观察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26~54岁,平均(39.24±6.2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04±2.21)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肝胃郁热型GERD中医辨证标准[3]:主症为反酸、烧心、胃脘灼痛、脘腹胀满、胸骨后灼痛,次症为嗳气反食、嘈杂易饥、心烦易怒、脉弦、舌红苔黄腻;符合肝胃郁热型GERD西医诊断相关标准[4];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无食管黏膜损伤;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RDQ)症状积分≥12分;两周内未接受相关治疗;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当面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非肝胃郁热型;胃部手术史者;胃镜检查发现消化性溃疡或存在恶性病变可能者;存在严重肝、心、肾等功能障碍者;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哺乳或妊娠期女性;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厂家: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07)联合莫沙必利(厂家: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 Co.,Ltd.,国药准字J20140149),其中奥美拉唑餐前30 min服用,20 mg/次,2次/d;莫沙必利餐前服用,5 mg/次,3次/d。持续用药8周。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方,其中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药方组成:吴茱萸6 g,枳壳10 g,川连3 g,柴胡6 g,煅瓦楞子15 g,丹皮10 g,旋覆花(布包)10 g,炒白芍15 g,煅龙骨30 g,香附10 g,广郁金10 g,栀子10 g,陈皮6 g,煅牡蛎30 g。1剂/d,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西药剂量用法同对照组,持续用药8周。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根据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指数>95%,反流、腹胀等临床症状消失为基本治愈;疗效指数70%~95%,反流、腹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发作可自行缓解为显效;疗效指数30%~69%,反流、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为有效;疗效指数<30%,反流、腹胀等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记录两组反酸、烧心、腹胀、胃脘灼热等中医证候积分,重度计3分,中度计2分,轻度计1分,无为0分。分值越高说明证候越严重。(3)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两组抑郁、焦虑情绪,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重度(2分)、轻~中度(1分),无(0分),HAMD量表共24项,计分0~48分,分值>20分表示存在抑郁情绪;HAMA量表共14项,计分0~28分,分值>14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4)采用ELISA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及随访12周检测两组空腹血浆胃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56例,治愈14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56例,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6.79%。两组疗效比较,P<0.05。
2.2 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 治疗8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 x±s ,分)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8周后两组反酸、烧心、腹胀、胃部灼烧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x±s ,分)
2.4 两组血浆Ghrelin水平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血浆Ghrelin水平(16.82±6.31)pg/mL,对照组为(17.24±4.89) pg/mL,两组比较,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浆Ghrelin水平(19.32±7.15)pg/mL,对照组为(22.84±6.71)pg/mL,两组比较,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浆Ghrelin水平(25.28±9.33)pg/mL,对照组为(24.83±8.62)pg/mL,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随访12周观察 组 血 浆Ghrelin水 平(23.84±7.91)pg/mL,对 照 组 为(18.17±9.05)pg/mL,两 组 比 较,P<0.05。
3 讨论
GERD属慢性难治性疾病,主要因胃蛋白酶、胃酸、胰液、胆汁等反流入食管,引发胃脘部烧灼、胸骨后灼痛、咽下不舒等症状[5]。现阶段,西药治疗GERD主要应用促动力剂、黏膜保护剂等缓解临床症状。但具有用药期长、药后易复发等局限性[6]。因此,近年中西医结合疗法展现出一定应用价值。
中医理论认为,肝胃郁热型GERD属“嘈杂”“泛酸”等范畴,涉及胃、肝等脏腑[7]。肝胃郁热型GERD主要病机在于肝为刚脏,肝失疏泄,郁结化热,脾胃失运,胃气升降失司,夹热上逆,加之情志不舒,见反酸、烧心及胸痛症[8]。柴胡疏肝散具有正气和胃、疏肝解郁、清热降逆之效;左金丸则具有清肝泻火、降逆和胃、下气止呕之功,故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符合泄热疏肝、降逆和胃的基本治则[9]。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方由枳壳、柴胡、吴茱萸、丹皮、广郁金、炒白芍、煅瓦楞子、香附、栀子、陈皮、川连、旋覆花、煅牡蛎、煅龙骨等多种药物组成,其中枳壳具有止痛行气之效;柴胡具有解郁疏肝、条达肝气之功;丹皮具有凉血清热之效;炒白芍具有平肝止痛之用;香附具有疏肝、理气、止痛之用;栀子具有清泻肝胃郁热之功;陈皮具有理气和胃之效;广郁金具有舒肝止痛、解郁行气之效;吴茱萸具有降逆止呕之用;川连具有清胃降火、降逆和胃之效;煅瓦楞子具有制酸止痛之功;旋覆花具有降逆止噫之效;煅牡蛎具有止痛制酸之用;煅龙骨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之功;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理气止痛、解郁疏肝、清解郁热、和胃健脾之功效[1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皮具有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炒白芍可作用于肠胃管道,预防肠胃组织痉挛;香附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陈皮可促进消化液(胃液、唾液等)分泌,具有消除肠内积气的作用;煅瓦楞子具有促进胃胀消退的作用[11]。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HAMD、HAMA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方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可有效缓解患者反流、腹胀、胃脘灼痛等症状,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研究显示,血浆Ghrelin具有促胃肠蠕动、调控摄食、调节能量平衡等作用,而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血浆Ghrelin水平均呈下降趋势;Ghrelin水平下降可造成胃排空率下降,胃内压上升,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以致胃动力下降,促使GERD病情加重[12]。本研究发现,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浆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但随访12周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方可通过持久缓慢提高血浆Ghrelin水平,以达到改善GERD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方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疗效确切,可持久作用于血浆Ghrelin,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