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大后,中国最高领导人出访

2023-01-04

新传奇 2022年47期
关键词:王毅二十大领导人

11 月14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了二十大后首访,先后出席了G20 峰会和APEC 会议。在6 天5 夜里,习近平既运筹多边外交,又引领双边关系;既密切大国互动,又深化南南合作;既阐释中国之治,又回答世界之问……通过此次出访,国际社会再次领略了习近平大国领袖的卓越风范,也再次见证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两场国际性峰会为何备受关注

11 月,亚洲进入“峰会季”。继柬埔寨举办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后,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先后举办了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全球治理进入“亚洲时刻”。

这两场峰会备受世界关注。G20 峰会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领导人首次面对面聚会,也是2019 年以来与会领导人最齐的一次。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21个经济体领导人迎来的三年来的首次重新聚首。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世纪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出现下行,全球发展事业面临挑战。在此形势下,经济总量占全球80%以上的二十国集团,能否给出应对世界难题的有效方案被寄予厚望。APEC 作为亚太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平台之一,也被本地区乃至世界多国寄予期待。

11 月14 日至19 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了G20 峰会和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继在北京接待多国领导人密集访华后,习近平开启的二十大后首次出访。从G20 到APEC,中国声音持续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行程结束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向记者介绍说,6 天5夜里,习近平主席密集出席30多场活动,既运筹多边外交,又引领双边关系;既密切大国互动,又深化南南合作;既阐释中国之治,又回答世界之问;既提出宏大倡议主张,又宣布务实行动举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国发出促进全球发展、引领全球治理的响亮声音,彰显中国理性、自信、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当地时间11 月18 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图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通过此次出访,国际社会再次领略了习近平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的卓越风范、天下情怀,也再次见证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点亮全球治理的“亚洲时刻”,为时代之问提供中国答案

王毅说,党的二十大举旗定向、团结奋进,极大振奋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彰显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充满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访在多边会议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深入、精辟地讲述了二十大的故事、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故事,唱响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光明前景,传递中国一如既往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深化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强劲信号。

习近平介绍了中共二十大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确定的中心任务,重点阐述了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指出中国14 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给世界提供超大规模市场,中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带动各国共同发展进步,中国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将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推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为国际合作注入更强动力,为全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许多领导人表示,中国共产党是拥有辉煌历史的伟大的党,习近平带领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近亿人摆脱贫困,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一个强大、友好的中国将为地区和世界带来积极影响,也有利于帮助中小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表示,中国是促进世界未来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

王毅说,G20 作为汇聚世界和地区大国的多边舞台、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亟须应对的世界经济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艰巨。面对全世界充满忧虑和期待的目光,习近平主席再次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呼吁各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习近平精辟总结了亚太经济合作的成功经验,指出亚太地区不是谁的后花园,不应该成为大国角斗场。任何搞“新冷战”的图谋,人民不会答应,时代不会允许。他呼吁走和平发展之路、开放包容之路、和衷共济之路,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建设和平稳定、共同富裕、清洁美丽、守望相助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还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亚太合作的六点思路,为亚太合作擘画蓝图。他提出要筑牢和平发展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打造稳定畅通的产业链供应链,推进经济优化升级。

习近平宣布中方考虑明年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将为亚太和全球发展繁荣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力。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点亮全球治理的“亚洲时刻”,为时代之问提供中国答案,为国际社会带来宝贵信心。习近平主席不遗余力呼吁各方深化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困局,又一次在历史转折关头指出了世界的前进方向。

中美“峰会之峰会”时机特殊、意义重大

王毅说,世界各国都关心中美关系走向,普遍期待两国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巴厘岛举行了面对面会晤,就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沟通,富有建设性和战略性。这是三年多来尤其是疫情以来中美元首的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G20 峰会期间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一场双边活动。

中美元首面对面深入坦诚交换看法,对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指出,一是把舵定向,稳定信心。观察中美两国交往史,一条宝贵经验在于,当两国关系遭遇重大危机或关键时刻,往往是由领导人的战略远见与智慧予以化解。中美两国需要通过持续战略沟通澄清误解、增进互信,为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引领正确航向。这是中美作为两个大国的应有担当。

二是务实合作,循序渐进。在这次会晤中,两国元首就一些重要议题达成共识,同意双方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财金团队开展对话协调。双方就开展两国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对话合作达成一致。这些务实合作有助于为两国关系回到正轨积蓄能量、奠定基础。

三是走出困境,尚需时日。当前,中美关系正遭遇严峻挑战,根源在于美方对华认知存在严重误判,中国观、利益观、竞争观出现严重偏差。当前,重要的是元首会晤之后,两国能否就当前关系存在的问题、未来的风险挑战,进行深入沟通。美方需要认真反思,作出清晰表态,纠正对华错误认知与错误言行,尽快回到理性认识中美关系的轨道上来。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场“峰会之峰会”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开启了中美“搭建桥梁”进程,有助于两国关系校准航向、重回正轨,将深刻影响中美关系的走向,深刻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

树立睦邻友好标杆,打造命运与共典范

王毅说,印尼是发展中大国、新兴市场代表和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习近平主席提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今年7 月佐科总统访华,中印尼确立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大方向。此次习近平主席将印尼作为二十大后首访首站,再次凸显双边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习近平与佐科举行双边会晤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签署新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五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凝聚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重要共识,一致同意以明年中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 周年为契机,打造高水平合作新格局。明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两国元首高度肯定双方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共同见证雅万高铁试验运行。

两国签署的系列合作文件涵盖经贸合作、数字经济、职业培训、农业、卫生健康等领域,充分体现了我国同海上东盟国家建设首个命运共同体的强劲韧性和蓬勃活力。

泰国是中南半岛最大经济体和东盟重要成员,同中国地缘相近、血缘相亲、人文相通。这是习近平首次作为国家主席访问泰国,恰逢中泰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 周年。习近平同哇集拉隆功国王、巴育总理分别举行亲切友好的会见会谈。两国宣布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为“中泰一家亲”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同意推进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加快中泰铁路建设,未来形成贯穿中南半岛的铁路大动脉。这不仅将助力泰国经济发展,也将推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和协调发展。

王毅说,中印尼、中泰构建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社会树立了睦邻友好的标杆,表明构建命运共同体已不仅仅是理念和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政策和行动,将对中国同各国共建命运共同体产生示范效应,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广泛的国际力量。

中国的“外交派对”

王毅说,在G20 峰会、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从巴厘岛到曼谷,与会各国领导人都期盼同习近平主席面对面会晤交流。习近平主席不辞辛劳、见缝插针,同各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既见新朋,也晤老友;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西方发达国家;既有同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也有世界上距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习近平主席同各方的交流切中肯綮、坦率务实,既总结经验、也面向未来;既聚焦共识,也不避分歧;既巩固同亚洲邻国互信友好,也推动欧洲大国坚持战略自主,还探索新时期中美相处之道,达到了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积极效果。

国际媒体认为,G20 峰会、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为中国的“外交派对”。习近平的“旋风式外交”彰显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这也充分体现了中方对发展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视,表达了深化双边关系、加强互利共赢合作的意愿。王毅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和平、进步力量的增长,中国是值得信任、必须合作的朋友和伙伴。

除中美会晤外,最受外媒关注的莫过于中日领导人双边会晤,这是自2019 年12 月以来中日两国首次举行的面对面首脑会谈。双方一致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和对话沟通,增进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加强国际地区事务协调合作,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稳定和建设性的中日关系。

中日领导人曼谷会谈不超过一小时,但这次面晤确实为中日关系稳定并重启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极力对外传递这一信息,他在会晤后明确向记者表示,他体会到让日中关系向前迈进的积极氛围,赞扬这次会谈“开了一个好头”。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报道称,本次中日首脑会谈的背后,是日本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下,尤其是受到俄乌冲突和朝鲜半岛局势影响而日益增长的不安情绪。日方希望通过本次会谈来缓和区域间的紧张关系。

王毅最后说,习近平主席此访实现了二十大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出访的“开门红”,有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长风浩荡启新程”,在习近平主席掌舵领航下,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正确指引下,中国外交激流勇进、破浪前行,为国家担当,为世界尽责,正迎来新的光明前景。

猜你喜欢

王毅二十大领导人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中共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带头廉洁自律
毛尖茶韵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入冬的第一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