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

2023-01-04孙新宇驻马店市驿城区道路运输管理局

环球市场 2022年35期
关键词:公路工程公路情况

孙新宇 驻马店市驿城区道路运输管理局

虽然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企业数量较多,并且其施工设备和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相关的成本管理问题并没有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点关注,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消耗增大,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资源也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加大了公路工程的成本投入,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对此,企业管理人员应提升自身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认知,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保证成本管理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经营情况也日渐提升,企业的规模、业务范围和工程量不断加大。在此情况下,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范围逐步扩大,施工周期也日渐增长。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所包含的事故环节较多,需要重点关注公路路基和路面建设。在相关环节开展中,突发情况对于工程的质量以及成本投入有着较大的影响。其突发情况的产生有部分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对此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工程的成本投入情况,降低施工中的成本消耗,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要降低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投入,需要加强相关的成本管理工作,完善成本管理的措施。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在项目开工之前,结合设计人员和实地勘测人员,明确当地的地质情况,掌握施工周期内的环境变化,尽量减小自然环境对于施工进度的影响,降低施工中的成本投入。

二、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复杂性分析

(一)成本管理中主观因素分析

1.低价投标

在我国,市场结构变化以及国家对于公路工程的重视下,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政策,使得我国较多的企业都投入到公路工程建设行业中。随着公路工程建设行业的企业数量增多,建设市场较为饱和,竞争力加大。在开展公路招标工作时,部分企业为了能够中标,不惜压低成本报价。导致成本预算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成本管理工作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2.物价上涨

在公路企业施工中投入的成本与市场环境有较大的联系。因为我国市场环境的变化,大部分公路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在材料生产企业流通环节以及流通渠道供应商的不断变革下,使得材料层层加价,最后公路建设企业购买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企业在公路工程施工时原材料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降低。同时,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下,施工成本以及人工费用也有了大幅的上涨,再一次增加了公路建设工程的成本投入。

(二)成本管理中客观因素分析

1.意识淡薄

部分公路施工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成本管理意识,在开展相关项目施工时,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较为忽视,使得工程在开工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都没有进行完善的成本管理工作。大部分管理人员“轻管理,重施工”,在开工之前,针对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中所运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设备资源等没有进行合理的成本预算,致使在施工进行中施工实际的材料消耗较大,浪费较多。企业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并没有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施工过程中其成本数据波动较大,提高了施工项目的成本投入。

2.手段单一

公路建设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工程的实地数据进行精准测量,包括主要针对建设工程在施工中的材料、人力、设备等资源的消耗进行合理预算。由于成本管理这一概念引入我国时间较短,相关的计算手段较为单一。使得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开展中能够使用的成本管理软件较少,成本核算的方式也不够成熟。故而,所收集的数据信息精准性和全面性有待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隐患分析

(一)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公路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贯彻于公路项目的整体施工流程,从开工之前到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后期都需要开展合理科学的成本管理工作,以保证项目进行过程中成本的投入情况。在项目开工之前,需要根据项目实地情况、市场经济状况等内容进行成本预算,明确在各个环节中所需要使用的材料以及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等内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地的开展情况,结合预先制定的成本投入来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应用的机械设备等内容,以此来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需要根据实际的成本投入和成本预算数据进行对比,明确成本波动的主要因素,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如果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得不到高效落实,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公路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各环节的材料投入和设备使用没有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成本预算意识淡薄

分析我国大部分公路施工企业,其管理理念更加侧重于施工,而并非管理。在此情况下,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成本预算意识淡薄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对于成本管理工作不重视,影响了项目开工之前成本预算工作的开展,降低了成本管理的实际作用。在长期的成本预算工作忽视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无法开展有效的管理,加大了项目施工的风险,也无法保障企业的经济收益。

(三)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是影响成本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成本管理体系内容不完善,使得相关工作的开展无法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在项目负责人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面对实际的情况无法在成本管理体系的支持下和引导下,科学合理地完成成本管理工作。同时,体系不健全,也会出现权责不清的现象,各级管理人员所负责的内容,所肩负的责任较为混乱,导致成本管理措施无法有效地落实。

(四)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成本管理的作用

在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时,面对工程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的成本投入的内容,会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仅凭成本项目负责人和预算人员的人力计算,无法保证其数据的精准性和全面性。对此,应提高计算机设备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将成本管理工作中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整合,上传至信息管理平台,在相关的软件以及信息技术加持下完成数据信息的分析和计算工作,以此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所涉及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四、措施分析

(一)树立科学成本管理意识

在时代发展下,人们因为工作和生活需要,日常出行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对我国公路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为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得相关工作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提升我国公路的质量情况,就需要树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意识,加强企业管理人员成本管理工作的认同感。首先,企业负责人需要起到带头作用,做好员工之间的榜样。企业负责人需要明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具体公路项目开工之前,针对施工团队的主要人员开展教育工作,加强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和引导。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单位内部信息管理平台上向施工团队的工作人员传达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加强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针对宣传和教育过程中施工团队的成本管理学习情况,应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施工团队整体的工作责任感。其次,项目负责人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成本管理意识。在开展具体施工时,重点关注成本预算和实际成本投入之间的差异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情况,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最后,施工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的规划来完成具体的工作,认真参加成本管理培训工作,提升自身对于成本管理的认知,严格按照企业的施工方案来开展具体的操作。在企业人员树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意识下,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避免在施工中为减少成本投入,而产生“以次充好”的现象。

(二)完善工程成本管理制度

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升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的有序性、合理性,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首先,应明确施工过程中主要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完善的责任分配制度,使得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能够实现权责分明的管理机制,保障各级人员都能够认真完成自身的工作,保证成本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其次,施工企业需要建立单独的监管部门。在施工过程中,监管人员需要到工程实地进行检查,针对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材料和机械设备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在监管工作进行中,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利用率,减少施工项目的成本投入。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根据不同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情况,开展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提升工作人员对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成本管理工作在施工期间的有效开展。奖赏制度的建立,需要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重点规划,保证管理人员在工作进行中能够认真积极地完成自身的任务,降低违规情况的发生概率,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和质量水平。对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制度,从管理人员职责到监督部门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奖赏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保证成本管理措施的有效开展,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优化工程成本管理方法

1.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会因天气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等,影响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益。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情况。在开工之前,采购人员会根据设计人员以及项目负责人的需求,对应的采购相应的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原材料缺失的情况,需要进行二次的采购。如果在采购过程中,原材料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则会引起成本投入提升的情况。项目开工之前需要针对原材料的数量进行精准规划,保证材料在运行过程中的有效利用。在施工阶段也需要监管人员认真严谨地完成自身的任务,降低原材料的消耗。同时,项目负责人需要对项目开展的流程和具体的施工环节有着清晰的掌控,保证实际施工与设计规划方案相一致,避免出现工程开展方向失误的情况,保证公路建设整体的施工进度。

2.人工成本管理

现阶段,虽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所运用的机械设备数量有所提升,其相关的操作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工成本较高。对此,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也应重点关注人工成本的管理。施工企业需要在项目开工之前,针对施工团队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技术人员需要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施工人员需要加强施工相关的理论认知,并且根据不同人员所负责的领域针对性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保证在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严格地按照施工计划来进行施工,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失误,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开展。对此,应针对人工成本这一内容进行重点分析,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实际施工情况与预期规划相符合,降低施工中的成本投入。

(四)改善工程成本管理资源配置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等内容。在各类资源投入到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成本投入波动。在此情况下,应优化成本管理的资源配置,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整合企业内部现存的资源内容。针对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保证相关资源能够有效利用。项目负责人需要在明确施工场地实际情况以及合同方案后,优化相关的设计方案,提升施工环节的效率,减少公路建设项目的人力、物力投入,充分发挥能源与材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人力劳动力的消耗。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施工时间较长,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多的项目,企业应重点关注成本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降低公路工程在施工中的成本投入,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希望公路企业负责人可以针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将成本管理措施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提升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市场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公路工程公路情况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公路养护嵌固抗滑磨耗层应用研究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公路断想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脱发 养“老金”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父亲的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