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东旱地冬小麦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023-01-04景海霞曹瑞红张永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期
关键词:冬小麦小麦

景海霞,曹瑞红,张永华

(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灵台 744400)

0 引言

灵台县地处甘肃省东部,陇东黄土高原南缘,海拔890~1 520 m,年平均气温8.6℃,年日照总时数2 453 h,≥10℃有效积温2 842.5℃,无霜期159天,年平均降雨量654.4 mm,为陇东旱作农业类型区,耕地以黑垆土、黄绵土为主,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冬小麦常年播种面积2.13万hm2,是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县。陇东旱地冬小麦遗传多样性好,品质优良,产量高。2021年以陇鉴115号冬小麦品种为代表的一系列优质品种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抗旱耐寒,产量高,防病虫害,千粒重达44 g。根据农业农村部粮棉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指导方针,结合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群众耕作习惯,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完整、实用、科学的旱地冬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1 种植要点

1.1 冬小麦低茬收割,秸秆粉碎翻压还田

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作业,提高小麦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播种、收获到秸秆还田全过程采用机械化作业,提升作业标准化水平。前茬冬小麦采用多功能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低茬收割和秸秆粉碎,提高下茬出苗质量。收割后秸秆和麦壳均匀撒施地表,割茬高度小于15 cm,收割损失率在1.8%以内。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病虫害传播,作业后要对收割机进行清理。2~3天后,撒施1 kg/667m2秸秆腐熟剂,配施3 kg尿素,然后翻压还田,秸秆腐熟,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

1.2 机械深松耕

前茬作物收获后,用振动式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打破土壤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透气保墒能力。尽可能采用大功率农机,一般要求机械功率100匹以上,深松深度40~50 cm,间隔3—4年深松1次最好。实验证明,机械深松耕单株分蘖、三叶以上大蘖、次生根、总颈数以及田间和土壤含水量都明显提升。

1.3 复种绿肥

绿肥富含小麦生长必须的各类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复种绿肥同样可以提升土壤保水保墒能力,促进后茬作物增产。推广冬小麦—绿肥—冬小麦的轮作模式,在小麦收获后及时复种麦黑豆、箭舌豌豆等绿肥,选用良种,确保纯度高于国家二级标准,提高出苗率。可采用机械化坐水播种模式提升效率,覆土厚度控制在3~5 cm,实施水肥一体化作业。在8月中下旬进行机械深耕翻压还田,以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

1.4 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

鼓励群众多施农家肥,推广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技术。根据测土化验指标建议有机肥与N、P、K肥合理配施,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施腐熟农家肥3 000~5 000 kg/667m2,纯氮7~15 kg/667m2、纯五氧化二磷5~8 kg/667m2、氧化钾3~5 kg/667m2、硫酸锌1 kg/667m2。有机肥、磷肥、钾肥及锌肥1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的60%作基肥,30%在早春进行耧施,10%在拔节孕穗期追施。有条件的推广应用48%缓控释肥(23—12—13)50 kg/667m2作基肥,所有基肥在播前整地时撒施,然后翻耕或旋耕,均匀施入地里。第二年冬小麦返青前根据苗情长势,耧播追施尿素5~6 kg/667m2;拔节孕穗期可叶面喷施追肥。

1.5 选用优质抗病品种

以因地制宜为原则,选择近年来实现巨大突破的优质品种,比如陇鉴115号冬小麦。选用分蘖多、成穗率高、株型较紧溱、光合能力强、落黄好、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好的良种,要求种子纯度99.0%以上、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达99.0%以上。应加强抗旱冬小麦的品种培育,运用次生代谢和干旱胁迫等方法,不断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和品质。

1.6 精量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过筛精选,把瘦秕、病虫、损伤籽粒去除,精选饱满、有光泽、大粒的籽粒做种子,然后在太阳下晒种一天后再进行播种,确保苗齐、苗壮。具体播种量以品种和地块类型而异,总的原则是籽粒小的品种适当少播些,籽粒大的品种多播些;分蘖强的品种少播些,分蘖弱的品种多播些。山旱地因为干旱、贫瘠,出苗率不高,可以适当多播种1~1.5 kg。

1.7 药剂拌种

灵台县是小麦条锈病多发区,近年来部分区域发生了小麦腥黑穗病,为了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在播种时全面落实小麦拌种技术。一般选用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进行拌种,每50 kg麦种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100 g或者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 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2 kg后搅匀,然后边喷边拌种,拌种之后堆闷3~4 h,待麦种晾干后立即播种。

1.8 适期播种

俗话说“麦无二旺”。播种过早,冬前麦苗旺长,病虫草害严重,水肥消耗大,自身抗冻性差,冬季易冻死,春季若遇天气干旱也容易早衰;播种过晚,冬前苗弱,第二年返青后分蘖少、穗小粒少。灵台县近年来宣传推广将冬小麦播期推迟5~10天,于9月20日~25日播种合适。采用机械播种方式,与水肥一体化作业结合,一次完成灭茬、镇压、施肥等多道工序,一般播种深度为3~5 cm。

1.9 宽幅匀播

宽幅匀播较常规条播增产6%以上,其技术特点为“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该技术改传统冬小麦条播方式为宽幅均匀播种,小麦单行播幅由传统条播2~3 cm加宽到8~10 cm,克服了传统条播小麦出现的缺苗断垄、堆苗等现象,避免了个体之间争肥、争水、争光照,优化了小麦生长空间。改传统小行距15 cm密集条播为等行距22~26 cm宽行播种,扩大了小麦单株生长空间和养分吸收面积,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苗、蘖健壮,提高了植株的抗寒性、抗逆性。通常采用小麦宽幅匀播机作业。

2 田间管理

2.1 出苗后管理

为了更好地进行苗间管理,可以应用高分卫星影像等技术,加强苗情监控,实现农业智慧化监测。田间管理还可以结合定点监测和GPS等技术,改变过去人工查苗作业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缺,确保基本苗数。播种后若遇暴雨,待天晴表土稍干时,及时划锄,破除板结,确保出苗。

2.2 冬前管理

小麦冬前管理主要是进行杂草防除,关键抓住一个“早”字。冬前杂草个体小,组织幼嫩,对药剂敏感,加之小麦植株幼小,田间遮蔽度小,杂草裸露面积大且抗药性较差,此时施药,药液与杂草接触面大,能取得较好的防除效果。一般在小麦三叶期后(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日平均气温高于10℃时),选用苯磺隆、2甲4氯钠(双镰)等除草剂兑水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天上午9时~下午4时喷施。

2.3 春季管理

2.3.1 早春耧施化肥

在2月下旬~3月上旬,对于中弱苗田,要趁墒趁雨及早追肥。小麦返青前可进行行间耧施化肥,追施磷酸二铵4~6 kg/667m2,并适当加混尿素2~4 kg/667m2,以提早保障小麦返青拔节期养分需求,增加有效分蘖、提高穗粒数。为避免土壤污染,切忌施肥量不可过大,可配合机械化手段进行精准施肥,确定施肥最佳用量。

2.3.2 镇压划锄,保墒增温

冬小麦返青前后根据麦田土壤墒情实施划锄镇压、疏松表土等抗旱保墒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墒增温,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抑制旺长。镇压时应注意地湿不镇压,霜冻麦田、苗弱、苗黄和生长受挫的麦田不镇压。镇压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对于群体偏少、个体偏弱的麦田,在早春土壤全部解冻后实施浅锄细锄。

2.3.3 结合中耕,防除杂草

冬小麦返青后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避免化除造成污染和药害。考虑到传统中耕除草方式耗费人工较多,而且难以根除杂草,特别是麦行及株边除草难度极大。因此可采用中耕除草机等先进设备进行除草,比Transformer VF中耕除草机高度集成一体化,配合智能控制设备,灵活性好,稳定性高。

2.4 生长期管理

2.4.1 依据苗情,科学追肥

在小麦生长期,可依据苗情长势进行科学追肥。一般有三个时间节点,一是拔节前后若遇降雨,可在降雨前撒施化肥3~5 kg/667m2;二是抽穗前后,对有明显养分缺乏症状的普通麦田或高产麦田,可在抽穗前后借助降雨酌情追肥,一般追施尿素3~5 kg/667m2,促进分蘖成穗,促花增粒;三是开花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灌浆结实,增加粒重。

2.4.2 促弱控旺,预防倒伏

有倒伏倾向的旺长麦田或高秆小麦品种,在起身至拔节初期喷施壮丰安、矮状素或吨田宝等生长调节剂预防倒伏。一般冬小麦拔节初期,用矮壮素200~250 g/667m2,兑水40~50 kg喷雾;或用吨田宝60 ml/667m2,兑水30 kg进行叶面喷洒;或用壮丰安50~100 g/667m2,兑水30 kg进行叶面喷施。通过这些措施,促弱转壮、保分蘖、促亩穗数、控制旺长、防止倒伏。

2.4.3 做好监测,防控病虫

小麦返青拔节后,及早开展病虫害调查,特别要做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小麦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提早进行预防控制。小麦条锈病在拔节后要进行“多点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尽力做到早发现早防控,防止大面积蔓延。田间用药时,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大风天气禁止施药;若天气干旱应加大兑水量,掌握好用药量,确保用药效果。

2.4.4 防御冻害,及早补救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监测3、4月份天气情况,若出现冻害发生预警,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冻害发生。主要措施是:冻害发生前,在小麦田块周围点火制造烟雾,防御冷空气下沉造成小麦冻害,提前对小麦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植株抵抗力,减轻小麦受冻程度;发生冻害后,可及时用磷酸二氢钾、水溶肥或尿素,加大兑水量对小麦叶面进行喷施,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减轻受冻损失。对已受冻麦苗,不要刻意清除受冻枯叶,以免撕扯造成茎叶损伤。

2.4.5 穗期一喷三防

冬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若有病虫害发生,可开展“一喷三防”,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进行叶面喷施,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重点针对三虫两病,结合绿色防控手段进行处理。要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害虫天敌,可使用“激健”助剂实现减量增效的目的,其用药量可减少50%以上。

2.4.6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为了有效防控病虫害,生产出绿色高品质小麦,尽量选用绿色防控措施。一是首选抗病虫品种,把好第一道关口。二是规范化播种,改善小麦生长环境,培育壮苗,建立高质量群体,提高小麦植株抗逆能力。三是采取深耕、晒垡、精细整地等耕作措施,降低病虫草害发展空间。四是应用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治措施杀灭成虫。五是使用生物制剂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污染。六是运用大型自走式喷药机或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高效施药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最后是使用农业智慧监测技术对于病虫害进行有效监控,充分利用大数据把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再配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

3 适时收获

小麦完熟后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收获,一般选择多功能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获前要对机具进行检查和调试,并且通过典型地块进行试割。收获期选择成熟期后、完熟期前的蜡熟末期,这一时期冬小麦籽粒饱满,颜色金黄,含水率在25%~30%,分品种收获,留茬高度最好低于10 cm。收割时要关注天气变化,如果雨季迫近,要提前进行收割。收割时确保损失率低于2%,为避免漏割现象的发生,要对作业行走路线进行优化,控制收割速度。还要进行人工检查,如果漏割现象较为严重,那么就需要进行停机检查,找出故障点,和机手讨论解决方案。收获后及时晾晒、储藏,入仓籽粒含水量控制在12.5%以下,以防发生霉变;要做种子的,避免在柏油路面上进行长时间暴晒,严防机械混杂和混收混放。

猜你喜欢

冬小麦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哭娃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