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2023-01-04侯晓峰
侯晓峰
(阳谷县农业农村局,山东阳谷 252300)
0 引言
黄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是蔬菜生产主要作物之一,深受人们喜爱。为打破季节限制,保证黄瓜在冬季依然能够正常供应,山东、吉林等地区开展了大规模棚室黄瓜生产。而相较于露天种植,大棚蔬菜生产成本较高,如不能科学运用种植技术或做好病虫害防治,将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因此,应加强黄瓜温室大棚种植研究,从而推动黄瓜产业的健康发展。
1 黄瓜温室大棚种植情况
1.1 大棚种植成本较高
实践表明,温室大棚种植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才能取得相应的收益。仅是前期搭建大棚的环节,就需要支出不菲的费用,在大棚搭建完毕并正式投入使用后,既要定期对棚架和棚膜进行更换,还要根据情况改良内部土壤。以上工作均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成本,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温室大棚的推广工作始终未能取得理想成果。此外,大棚种植所具有的专业性同样给其普及带来了阻碍。
1.2 相关技术未能得到普及
近几年,多数地区均已选择通过温室大棚种植黄瓜,以期能够使黄瓜种植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相较于传统的露天种植法,对黄瓜进行温室大棚种植,要求有关人员掌握一定的技术,确保黄瓜种植自选种到田间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具备应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若没有采取适宜的防治手段或没有在最佳时机展开防治,将给黄瓜质量及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现阶段,仍有部分地区没有将普及大棚种植技术的工作提上日程,导致当地农户未能认识到温室大棚的优点及种植要求,从而选择以自身所积累经验为依据,沿用原有方法进行黄瓜种植,由此而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大棚种植的价值难以得到最大化实现,进而使黄瓜产业的持续发展受阻。
2 黄瓜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研究表明,黄瓜种植质量及产量均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为保证种植工作高效开展,有关人员往往会选择对温室大棚技术加以应用,在为黄瓜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前提下,确保其能够获取快速生长所需水分。但要注意一点,大棚温度往往需要人工进行调节,偶尔会出现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给黄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光照情况也会给黄瓜最终产量产生影响,围绕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讨论十分必要。
2.1 适地建棚
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黄瓜,应选择开阔、平整的土地建造大棚,确保光照充足,温度适宜,能够满足大棚蔬菜种植的高要求。与此同时,应考虑土壤条件是否适宜,根据黄瓜生长需求选择土质肥沃、疏松且富含营养物质的土壤。在建棚阶段,应做好土壤消毒,提前清除大块颗粒和垃圾,确保土壤细碎。此外,温室大棚空间有限,受冷、热空气密度差异影响,顶部容易积聚热量,因此应避免大棚过高,造成黄瓜顶部因无法接触热空气出现发育难的问题。
2.2 品种优选
黄瓜选种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考虑各地存在气候、土壤条件等差异,应根据地区因素选择适合品种,确保栽种出的黄瓜口感与品质优良。从综合性能、成活率等角度考量,山东密刺、新泰密刺等品种在抗低温、耐高温等方面拥有突出表现,适合温室大棚种植[1]。通过优选抗病、产量高、基因稳定的品种,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种植面积,提高黄瓜产量。
在完成黄瓜选种的工作后,有关人员便可进行晒种,此举旨在对黄瓜发芽率以及成活率进行提高,确保黄瓜产量能够达到预期。黄瓜晒种工作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温水浸泡种子,浸泡温度及时长均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浸泡温度应控制在50℃~60℃范围内,浸泡时长以5 h为宜。只有保证温度和时间适宜,才能使种子发芽率得到提高。第二阶段是消毒,其目的是确保种子所携带各类病菌可被完全消除,要求有关人员使用稀释后的消毒药水消毒杀菌,完成二次泡种后,可以进行平铺、晾晒,确保种子内部多余水分能够得到快速蒸发,降低坏种出现概率,有效提升籽粒发芽率和成活率。
2.3 幼苗培育
对黄瓜幼苗进行培育时,营养土往往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求有关人员对调配营养土的工作引起重视。具体做法如下:在幼苗培育阶段,需要先做好营养土调配,取近5年未种植瓜果的大田土7~8份,与3份腐熟有机肥、2份腐熟马粪均匀混合,并添加适量过磷酸钙、磷酸二铵。在调配前,应确认农田图中不含敏感除草剂,确认土壤和有机肥比例约为3:1。调配后,使用60~90 g/m3苗菌敌对营养土进行消毒,搅拌均匀后在温暖处放置1~2周后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病虫害发生。
播种应注意气候和节气,确保黄瓜生长符合规律,如在早春1—2月或5—6月播种,保证果实口感良好。使用营养钵育苗,规格在8~10 cm之间,另外可使用32穴盘苗,将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之间,夜晚应在16℃~18℃范围内。确认出苗率达到80%后,可以将白天温度降低至20℃~25℃,夜晚在14℃~16℃之间,促进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期间,应使苗床土壤保持湿润,适量追加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确保幼苗茁壮生长。苗龄达到35天,幼苗长出3叶1心,可以准备定植。如果采用腹切法进行幼苗嫁接,需要将接穗种子放在富含营养土的木屑上,嫁接成功后覆盖草席或幕布,避免幼苗被阳光照射[2]。在幼苗处理方面,针对嫁接位置喷施乙烯利药物,促使雌花数量增加,达到高产目标。
2.4 黄瓜定植
对黄瓜进行定植前,先要完成施肥、深翻还有起垄的工作。有关人员应在667 m2土地中,对10 kg尿素、20 kg磷酸二铵、25 g硫酸钾、2 000 kg有机肥进行施加,同时要保证有机肥所含有机质达到50%。将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并进行深翻,在对基肥进行施加的基础上,将土地耙细,按照由南到北的方向作垄。
在黄瓜定植阶段,应筛选茎秆横径宽在0.6~0.8 cm之间的幼苗,确认植株高度达到10 cm,叶片肥厚、平展,呈现出浓绿色。在晴朗天气下作业,确认土壤温度在12℃左右。根据地方生产习惯,可以将行距控制在50~60 cm之间,株距在27~33 cm之间,达到3 000~3 500株/667m2定植量。在早春季节定植,应在作业后将小拱棚扣好,通过覆盖无纺布、薄膜加强保温。
2.5 田间管理
在黄瓜植株生长阶段,应加强田间管理。早春季节生产黄瓜,应加强大棚温度控制,在夜间温度较低时及时覆盖塑料薄膜。经过缓苗期后,遇到晴朗天气可以打开小棚膜,加强通风除湿,并通过降温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4℃~29℃之间。生长到4月上旬,可以将小拱棚拆除,并进行搭架或吊绳。进入4月下旬,应进行引蔓作业。密切关注气温,在棚温稳定在25℃左右时,可以拆除大棚裙边,保证棚内通风良好。
早期温度较低,可能导致雌花化瓜,应喷施100倍液保果灵,有效提高坐果率。结瓜期到来后,白天应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4℃~28℃,夜晚在13℃~17℃之间,严格控制通风时间。在盛瓜期,应进行浇水和追肥,为果实生长提供足够养分。一般来讲,每周浇水1次,做好排水防涝,并进行除草浅耕。经过2~4次采收后,可使用氮磷钾复合冲施肥进行1次追肥,用量为10~15 kg/667m2。
3 黄瓜温室大棚病虫害防治
虽然温室大棚为黄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却也使害虫和病菌拥有了快速繁殖的温床。黄瓜病虫害往往具有极快的传播速度,若有关人员未能做到及时防治,将影响黄瓜质量及产量。要想使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消毒杀菌
温室大棚可为黄瓜提供其生长所需营养、光照及水分,但其内部出现杂草及病虫的概率往往较露天种植更大,在相关技术未能得到大力推广的情况下,部分人员选择利用杀虫药对杂草、病虫进行防治。另外,少数人员还会选择施加催熟药物,希望能够通过缩短黄瓜生长周期的方式,减小病虫害所造成影响。上述方法既无法取得理想效果,还会给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要想避免相关问题出现,关键是要做到科学预防。即:在黄瓜温室大棚种植期间,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原则,在种植前期开展消毒杀菌工作,从源头上预防病虫害发生。
在播种前,使用300倍福尔马林溶液将种子浸泡1 h,可以起到消毒作用,之后用水清洗后种植。在种子拉秧后,可以通过盖上棚膜将构成密闭空间,依靠高温将内部留存病菌杀净,降低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几率。在消杀期间,可以在土地上喷施消毒药物,之后覆盖塑料薄膜。依靠内部温度提升可以产生药剂蒸汽,扩散至各个角落。在育苗期间,也可以通过调配药土预防病虫害发生。将田园土和有机肥过筛后,在土壤中适量添加68%的金雷水分散颗粒药剂和25%的适乐,能够有效预防立枯病、炭疽病等疾病发生。在幼苗移栽前,可以喷施50%的500倍多菌灵溶液,确保植株能够安全度过缓苗期。
3.2 环境管控
在温室大棚中种植黄瓜,温湿度不适宜将直接引发病害。如在低温、高湿环境中,黄瓜植株容易爆发灰霉病、霜霉病等疾病。而叶片上经常残留水珠,容易引发烂叶情况。在疾病预防方面,应根据不同时段气温变化规律进行控温,如上午大棚内温度不应超出33℃,中午不应超出28℃,夜晚应维持在13℃左右。作为喜温植物,黄瓜植株处于30℃环境下能够加快果实生长,但超出33℃将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出现长速放缓问题。采用生态调节方法管控大棚问题,并通过加强通风控制湿度,能够为植株提供适宜生长环境条件,从而起到预防病虫害发生的作用。
3.3 药物喷施
在黄瓜生长期间,喷施药物依然是实现病虫害防治的最有效手段。根据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应掌握对应药物使用方法,成功预防病虫害发生和传播,以免给种植户带来过大损失。
从病害防治角度来看,主要需加强黑腐病、猝倒病、花打顶、霜霉病和白粉病等病害防治。感染黑腐病,植株叶片出现黄褐色或淡褐圆斑,蔓上出现菱形病斑,渗出透明色胶状物,严重时将发生腐烂。黑腐病主要由隐藏在土壤或棚架中的子囊座引发,应通过深埋焚烧方式预防,并做好种子消毒,植株生长阶段可通过施加酵素菌沤制堆肥预防。一旦发病,可使用大生M-45杀菌剂治理,将80%的大生M-45和50%的多菌灵按照1:1配比混合,稀释600倍后可以大面积喷施,防止疾病传播。黄瓜幼苗容易感染猝倒病,导致根茎部受到重创,秧苗不立,严重时将致死。疾病防治方法与黑腐病相同,每7天喷施1次药物,连续喷施2次可见效。在黄瓜苗期到结瓜初期,可能发生花打顶病,导致顶部难以形成心叶,雌雄花杂糅,造成黄瓜产量大幅减少、品质下降。从预防角度着手,应确认地温始终在10℃以上,必要时可开沟晒土,降低土壤含水量。为促根促秧,可以将小瓜摘掉,上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5℃,下半夜控制在10℃。霜霉病作为高发疾病,传染速度较快,可使用5%百菌清粉尘剂防治,使用1 kg/667m2,兑水后喷施,7~9天喷施1次。此外,也可以使用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3天喷施1次。白粉病主要由白粉菌侵染引发,与环境温湿度有关,黄瓜生长中后期容易发病。使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进行防治,5~7天喷施1次,喷施2~3次可见效。通风不良、肥水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也将引发白粉病,因此在黄瓜生长中后期应注意通风,通过滴灌方式增加浇水次数。在黄瓜定植后和开花前,每周应滴水1次,使用氮磷钾肥施肥。进入开花结果期,应在拉秧前2周停止追肥。
在虫害防治方面,应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和潜叶蝇。针对孵化期的蚜虫,可以联合使用1.3%烟参碱乳油稀释500~800倍液和10%吡虫啉1 000倍液,稀释后喷施植株,做好修枝处理,确保室内通风良好。针对成虫进行治理,可以喷施5%溴氯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在红蜘蛛防治方面,应喷施克螨特1 300倍稀释液,并联合使用天王星乳油等药物。每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做到均匀喷施,并去除枯叶,可以有效控制虫害。在黄瓜苗期,容易受到潜叶蝇幼虫蚕食,导致叶片发黄、脱落。采用抑太保类生长调节剂,导致潜蝇科内成虫不孕,可以降低孵化率。此外,也可以通过释放姬小蜂等寄生蜂实施生物防治。
3.4 科学育苗
事实证明,科学育苗能够使温室大棚内部出现病虫害的概率降至最低,在育苗过程中,有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营养土和药土的混合比例进行调配,其中,营养土应取自5年内没有对瓜果蔬菜进行种植的区域,按照固定比例混入腐熟料,保证混合所得土壤满足黄瓜种植要求。一般来说,腐熟马粪、营养土和腐熟料的比例为1:6:3,随后,有关人员应以m³为单位,在土壤中依次掺入硫酸钙0.6 g,氮磷钾复合肥2.1 kg,过磷酸钙2.4 kg,磷酸二氢钾2.5 kg。在对有机肥、田园土壤进行多次过筛的前提下,加入浓度为25%的适乐时、浓度为68%的金雷水药剂,通过充分搅拌的方式,确保以上药剂能够完全混入土壤,利用混合土壤对黄瓜幼苗进行培育,可使幼苗出现炭疽病、立枯病的概率降至最低。
除此之外,有关人员还可以选择以高度及直径为12 cm的营养钵为载体,先在营养钵内填入10 cm高的营养土并用水将营养土浇透。再放入已经进入发芽期的种子,在种子上方覆盖厚度为1 cm的营养土,通过平底盖膜为墒提供保护,在对种子进行移栽前,喷施浓度未50%的多菌灵,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病虫害。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温室大棚用于黄瓜种植是大势所趋。普及黄瓜温室大棚种植技术,需要做好建棚、选种、育苗、定植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确保黄瓜能够正常发育。在日常管理期间,应从消毒、环境管控等多个方面进行病虫害预防,并掌握常见病虫害的防治药物使用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有效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