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一些问题与解决路径

2023-01-04邹家凤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2期
关键词:乡土建设文化

邹家凤

一、前言

坚定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精神之源和有力保障。观照现实,当前某些地方存在传统乡土文化认同弱化、乡村文化建设人才流失、文化产品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影响了乡村振兴的系统化推进。因此,需要通过构建传统乡土文化认同机制、吸引乡村文化建设人才聚集、平衡乡村文化产品供需矛盾等方式解决现实难题,保障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起点,乡村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摇篮。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自我觉醒,是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文化人才、乡村文化生态和乡村文化组织等振兴的内在动力,也是完善乡村道德建设、探索乡村人民全面发展方式、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建设、强化乡村文化生产保护的智慧源泉[1]。2022 年2 月2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9 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是包含乡村文化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建设、发展和振兴的基础。乡村文化振兴既是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撑,又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加速器,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性

(一)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

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优秀乡村文化是打造乡风文明的基石,没有优秀乡村文化,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灵魂。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营养液”和“催化剂”,文化振兴战略的高效推进能够起到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优化乡村治理结构、提升乡村振兴实效的效果。一般而言,乡村文化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但却能给农民带来切身的精神生活福利,是农民自信的重要源泉,如果缺失了文化的浸润乡村也很难再成为农民的归属之处[2]。有了乡村文化的助力,乡村才能真正地从地域共同体上升为情感共同体。可以说,没有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振兴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之源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起点和民族文化的主体,也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的精神源泉。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优秀文化能够正向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乡土社会沉淀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体包括:以男耕女织、捕鱼狩猎、铁器制造为代表的生产文化;以节日风俗、婚丧嫁娶、书法乐器为代表的生活文化;以天人合一、和衷共济、民惟邦本为代表的思想文化等。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助推器,实现了乡村文化与国家战略的高度融合,是乡村文化自觉、自信和认同的精神力量,不仅推动了国家文化战略的有效实施、文明乡村社会的积极建设,还是开启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4]。

(三)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基本要素,其中,文化振兴为实现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乡村文化产业的独特性根源于乡村文化资源的特色性,依靠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人才振兴离不开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最终价值旨归,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要依靠教育塑造提升。文化影响生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建设,生态文化观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文化振兴可以夯实组织振兴思想文化资源,优化乡村组织建构模式,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人才资源和智慧支持。

三、一些地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面临的现实难题

(一)传统乡土文化认同弱化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乡土文化的价值核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根基灵魂。受传统小农经济影响,农民历来将土地视为关乎个人与家族兴亡盛衰的命脉,把村落视为安身立命的家园,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形态着力宣扬农业耕作的神圣性及村落生活与四季节律的耦合性,无论是民歌、戏剧还是风俗活动都展现出浓郁的农耕文明特征[5]。但是在同现代城市文化的竞争中,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乡土文化一方面受城市经济发展对乡村的“虹吸效应”影响,青壮年劳动力的谋生方式已由从事农业生产转为依靠外出务工或经商致富,其文化价值观念和价值认同也逐步向工商文明转变[6]。另一方面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口的增多,土地开始出现大规模流转,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逐渐取代农村耕地碎片化、小规模生产,农耕社会的土地基石正在逐步弱化。加之在现代化乡村建设中,乡村与城镇建设逐步一体化,村民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与城镇逐步融合,其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逐步与城镇居民趋同。在多数农民的价值观念中,追求工商发展、实现财富自由、摆脱传统束缚等工具理性价值获得更大的认可,致使以农耕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乡土文化显现出认同危机。

(二)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问题

乡村文化建设人才流失是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受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加快推进影响,青壮年劳动力作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主体在乡村场域中逐步“退场”,乡村文化建设面临主体缺位的问题。一是随着农民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和人口的跨区域流动,越来越多的“留守村”开始出现,承担乡村文化传承与创造任务的主力军力量严重流失。在这一过程中,村落中有知识、有能力的文化精英大规模流入城市,留在乡村的大都是老龄化人口,尽管大多数老年人对乡村文化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浓厚的情结,对乡土文化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受自身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及忙于生计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面对乡村文化衰落的现实困境,他们常常有心无力,难以胜任乡村文化的再生产。二是受经济压力和计生政策影响,农村家庭逐渐细化,家庭伦理观念改变,特别是家族繁衍意识逐渐弱化,导致农村家庭规模逐步缩小,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进一步减少。而且愿意从事农业产业的乡村人才微乎其微,“农一代”和“农二代”也越来越少,代际传承显得更加困难。总之,农业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有序推进离不开劳动力要素特别是高质量劳动力要素,劳动力要素短缺将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形成瓶颈约束。文化振兴实践主体的缺失使乡村文化逐步失去了支撑的基础,逐步陷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三)文化产品供需存在脱节

乡村公共文化事业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持续推进。伴随着乡村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下乡”的力度不断增强,但值得反思的是其供给效应。由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粗放式供给模式”,导致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的实际需求,农民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认可度不高。与此相对应的是,乡村社会自身存在着多样的本土文化形式,如老街、民居、雕塑、庙会等,它们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贴合农民的审美文化需求,拥有相当程度的受众群体。但乡土文化活动的组织成本都由乡村社会自行承担,当乡村社会的组织力弱化时乡土文化就会呈现出衰退之势。并且,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开发商借助于商业资本对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包装,通过“制造景观”来达成商业化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文化失去了其“本真性”,也未能实现乡土文化的创新和再造[7]。如何解决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农民实际文化需求匹配度不高的矛盾、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与商业开发过度的矛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难题。

四、乡村文化振兴难题的解决路径

(一)构建传统乡土文化认同机制

面对多元价值选择带来的传统乡土文化认同问题,我们要着力构建乡土文化认同机制,夯实文化认同的根基,引导人们真正树立起文化自觉与自信。首先,应当肯定优秀的乡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具有独特的意义、价值和地位。优秀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形成的渊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提供持续的精神滋养。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乡土文化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相对薄弱但却至关重要的一环,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次,加强乡土文化教育,通过教育统一认识、凝聚人心、启发民智,提升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觉自信和情感价值认同。特别是借助于当地的历史事件、文物古迹、乡风民俗等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引导人们认识和了解乡土文化,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最后,宣传增强乡土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话语权,加大文化的宣传和重建力度。通过借助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平台,呼吁全社会对乡土教育的重视、参与和投入,提高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乡土教育的广泛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8]。

(二)吸引乡村文化建设人才聚集

有文化的青年是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打造一支热爱农村、服务家乡,能够留在农村,致力于农村建设的人才队伍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乡村应积极探索创新人才聚集机制,吸引人才回流入驻。第一,应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据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人才回流。第二,提高本土人才的补助和待遇水平,积极吸引本乡在外的文化人员返乡,实现文化反哺家乡。政府应着力打造服务提升平台,优化工作环境,吸引基层干部、本地企业家等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群体常驻乡村,充分利用其学识建设家乡、服务人民。第三,合理利用乡村本土人力资源,推进乡村文化组织建设。对于本地文化能人,特别是工匠艺人、戏曲爱好者、收藏家等,应该给予其尊重与鼓励,通过引导其参与乡村文化协会、农民文艺协会、农民理事会等文化组织,充分发挥余热,建设美丽文化乡村。积极呼吁留在乡村的老年人、中年农民和妇女等参与到文化组织中,通过亲身体验乡村文化活动,充分认识和了解乡村文化的优秀内容,增强农民对本地优秀乡土文化的认同情感。

(三)平衡乡村文化产品供需矛盾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推进和国家“资源下乡”水平的提升,政府向乡村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与城乡一体化成为新目标。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基层政府的文化建设意识,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整体发展规划,将乡土文化资源系统地纳入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之中。二是,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确保资金和技术到位,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功能和价值,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健全新时代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供给体系,为新时代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注重乡村文化供给的可持续性接受,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乡村文化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9]。

五、结语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新时代乡村文化脱胎于乡村传统文化,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精髓,又汲取现代社会文化精华,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双重整合与建构。推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化振兴是应有之义[10]。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之路,突出乡村文化的地域多元性和差异性,实现现代文明与乡村日常生活的完美融入,顺应文化演进与发展规律,构建新的乡村社会文化共同体。

引用

[1] 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思想战线,2019(04):86-96.

[2] 王太明,王丹.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的类型划分及治理机制[J].求实,2021(02):51-69.

[3] 曹立,石以涛.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及其价值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111-118.

[4] 徐丽葵.乡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三重向度——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J].广西社会科学,2019(12):152-156.

[5] 韩鹏云.乡村文化的历史转型与振兴路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9.

[6] 王丹,王太明.中国共产党治理农村绝对贫困的基本特征、主要经验及现实启示[J].理论学刊,2021(01):50-58.

[7] 谢小芹.旅游景观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基于黔东南州J 村苗寨旅游开发的实证调研[J].中国行政管理,2017(01):90-95.

[8] 纪德奎,赵晓丹.文化认同视域下乡土文化教育的失落与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8(2):22-27.

[9] 徐勇.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J].东南学术,2018(05):132-137.

[10] 王太明.中国共产党减贫的实践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转向[J].经济学家,2021(07):17-26.

猜你喜欢

乡土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