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创新研究
2023-01-04张琳
张 琳
(作者单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分公司)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在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尤其随着我国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同时也提高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数字化转型也是国有企业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是对企业工作流程,员工能力和业务活动等方面的重新设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企业也逐渐意识到预算管理体系改革或转型的必要性,进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财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改革,构建完善的数字化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用数字化、科技化的技术理念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为国有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二、国有企业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有些企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预算执行过程中虽然已经定期对预算执行结果做出预算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但对预期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查差异形成的原因不够深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多企业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联系不够紧密,只注重编制而不注重执行,这种只关注形式,导致预算分析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预算分析时只考虑预算执行率,对预算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的背后原因分析不足,不利于对预算执行的过程控制。预算管理结果出现分歧,使得预算管理责任人不敢给自己设定目标,只能让国有企业领导来设定目标。企业领导一方面由于不能完全了解实际情况,使得设定的目标与实际不相符;另一方面因为不能分析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而最终责任落不到实处,导致预算管理只能流于表面。
第二,预算管理和目标脱节。预算管理是使企业目标成为现实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目标的实现,需要预算管理的精准管控。实际进行中,预算管理一般只注重短期的阶段性小目标而忽略了长远目标,使得各预算结果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不利于国有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
第三,预算管理尚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和预算分析经验。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中,管理组织包括组织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因为很多国有企业没有良好的组织体系,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使得很多人都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方面的计划,应该让财务方面的相关人员负责制定和考核,这极大降低了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因为其他部门参与较少,所以在预算执行时一般会存在大量的阻力,影响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部分国有企业传统预算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没有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尤其是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只是简单的ERP 系统的业务与财务数据的融合,使得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将信息反馈、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企业管理方面由于不能得到有效与准确的信息,导致决策出现偏差。
三、部分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
第一,作为集团公司的物资集中供应单位,虽然已经推行ERP 系统,但是仅仅局限于在物资需求、计划、采购、支领、结算等方面实现了简单的数据共享,而且每一步的操作都需要人为录入数据,参与的人员较多,大大制约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数据共享的效率受限。另一方面,其他相关业务数据没有达到真正的数据共享,在一些费用的管控方面依然是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式,有时存在一些滞留单据,没有真正达到数据的实时共享。对于预算的成本分析方面,仅仅是财务人员根据财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缺乏相关业务人员对物资成本的实质分析。
第二,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庞大,但资产管理的数字化水平较弱,国有企业规模体量大,资产较为分散,上级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资产信息掌控水平不足,监管力度较弱。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不佳,导致现金流分散难以集中管理和调配。
第三,部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政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对预算的数据分析的人员配给不合理,将成本预算管理和成本预算编制看作同一问题,使得各个部门仅上报真实数据,再根据真实数据编制预算报告,导致这个真实数据不能低,否则下个月预算便减少,造成许多浪费现象。
第四,部分国有企业考核奖惩体系不完善,权责划分不准确。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只关注利润、成本和收入等方面,缺乏对预算管理分析的重视,使得预算指标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也使得预算方面缺乏激励体系,无法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实际中有很多国有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控制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国有企业财务发展预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效率和利润率,其本质是由于信息不够透明和集中。
第五,国有企业的预算控制执行力缺失。实行全面预算管控在现代国有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算和生产预算之间缺少良好的衔接,财务没有明确的控制主体,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高效有序进行,从而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要想提高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就要做好预算编辑工作、完善评价体系和改进实施。国有企业预算控制和执行能力缺失对预算管理活动的开展造成巨大阻碍,从而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构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数字化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逐渐向着智能化、便捷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科学技术与各个业务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利用数字化和RPA 技术进行数据整合和整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简化成为现实。通过这些极其先进的手段建立预算智能化平台,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资源使用效率和预算水平的准确率。经过认真的分析和对现有智能化体系的鉴赏和总结,发现现有对智能化,数据化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优势和效率优势,通过数字化等手段实现整个预算的标准化和自动化,这无疑是最可行的方案,但是这个体系毕竟发展时间较晚,各种软件设备发展不完善,由于完全的智能化,人工劳动价值被严重低估,标准化的同时导致体系问题不断,尤其是算法下原始数据被掩盖一部分,导致对预算水平的准确性被减弱。因此,经过调查取证和体系分析,现有的智能化体系需要进行优化。
在预算体系实现预算管理过程自动化的实际场景中,整个预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期的数据分析和预算信息集中、中期的过程管理和信息输出、后期的结果分析和应用总结。其中前期的数据分析和预算信息集中又分为对过去的预算数据分析和预算信息集中以及对当下的数据分析和预算信息集中。首先对过去的预算数据分析和预算信息集中将是对当下的数据分析和预算信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中期的过程管理和信息输出包括动态资源数据分析、动态预算的资源配置、动态资源数据分析的执行情况、预算评估的执行情况共四个过程,这四个过程相辅相成、相互发展、相互串联,使之成为有机的联系主体。后期的结果分析和应用总结主要是对结果的分析和发展,主要是人力完成,通过各级会议,将预算体系的分析结果进行公示和讨论,最终确定各个工作的预算金额。但由于数据化和人工智能的辅助,最终的结果将是自动汇编的报表,并且有相应的评估执行方案。由于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数字化体系的优越性,可实现企业的采购方式和供应方式的多样化,各种方式相互结合、有益补充,物资采供是从资源市场获取资源的过程,也是信息流、商流和物流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实现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环保限产限行政策等实际因素叠加带来的影响和制约的深度分析,实现物资采供的科学化和数字化。依托ERP 系统和采购价格辅助分析系统等平台优势,推进战略采购、代储采购、源头采购、批量采购等模式,从而构建起更加符合实际、高效严谨、规范有序的采购机制、评审模式、供应形式、结算方式等信息化管理体系。
通过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数字化体系,可加强预算分解指标精细化管理,把预算指标细化到岗、到人,把绩效考核做实做细,确保了指标的完成;加强了经营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资金的严格收支管理,强化了费用审批的使用,深挖了闲置物资调剂、降本增效的潜力,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加强了增收创效精细化管理,围绕潜在增收业务、创效项目,实施了一项目一方案管理模式,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了创收业务和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效;加强了采购议价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预算管理数字化体系优势,可实现物资价格管控和议价谈判力度的大幅提升,进而提升采购议价收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使用全新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数字化体系,利用信息化平台大数据优势,科学下达预算分解指标,强化利润、费用、应收款项等重点指标的硬约束,加强了经营指标的调度督导,落实了考核奖惩,成功的让全年费用总额比预算降低3%以上。
由于国有企业的规模庞大,且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有国家的宏观管控,有别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更复杂也更重要,因此,以资金资产安全和高效的角度出发,资产集中管理和监管便是很重要的,但在过去的资产管理体系中,由于资产过于繁杂,而且信息相对闭塞,像国有企业这样的庞然大物很难对每一个资金的流向作管控,导致很多内耗,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如果建立一个信息化平台,国有企业的所有金融数据都要在这个平台上备案,并由平台进行分析和整理,发送到专业人员的手中,便即可以做到企业资产的监控,又可以在预算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部分平台数据可以与下属公司共享,减少国有企业的内耗,提高公司运营效率,这个信息化平台可以通过配置资金的调配模块、资金账户的管理模块、资金预算的模块、应付的模块、资金的计息模块、应收的模块、资金的结余模块、报账集中模块、票据分析模块等软件功能模块。通过资金账户管理模块,实时与银行相关企业对接,进而实现国有资金的透明化。这将对接预算智能化平台,实现国有企业资产信息的数字化,也将大大提高了资金结算的效率。
五、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在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领域的应用越发广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不远的将来,数字化和智能化将引领国有企业财政的方方面面,国有企业将建有智能化预算的超精度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管理的全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于业务分析和决策确定,实现业务开展的透明化、人力操作的自动化、数据分析的可视化等,并且动态调整资源配置机制将取代传统的人力分析方法,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实现管理决策的预见化和适用化,使企业转型更智能,企业管理更有效率,企业发展更有动力。
其中,数字化技术已经变得较为成熟,在预算管理、人力资源和网络信息技术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一步将是把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和RPA 等技术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使国有企业的财务预算支出更精确、更有效、更便捷。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有较多国有企业现已经建立了系统的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并且通过管理制度流程的方式进行落实,但由于各个工作部门之间互通机制欠缺、智能化水平的不足、辅助决策的能力不足,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智能化技术手段解决现有问题的效率不高。下一步财务收支的智能化软件尚要完善,对智能化管理的经验尚要积累,财务智能化将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大利器,将为企业的发展、国家财政的透明化和反腐败提供新动力。
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之间更好的结合将会提高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和经营分析决策的智能化及自动化水平,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全新的经营预算编制标准。将RPA 技术应用在预算数据的采集和预算预测等环节,使得以往依靠人工进行数据导出和加工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能够节省出大量的劳动力,从而实现预算数据加工自动化。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分析可以根据可视化的要求开发出可视化软件,其可以在预算的执行分析、经营分析的诊断、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平衡优化的测算等环节实现数据分析的可视化,并最终通过报表模板的方式生成可视化图表,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不仅如此,大数据具有超前性和普遍性,可以使财政管理和决策更有预见性和科学性,使资源调配科学合理而且可以随市场发展动态调整。
引用
[1] 张倩.浅谈财务管理战略转型下的财务数字化建设思考[J].财经界,2022,(04):131-133.
[2] 潘艳.国有企业财资管理数字化发展研究[J].上海商业,2022(03):159-161.
[3] 祁慧聪,卢键明,梁淑华,卢艳芬,刘继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3):16-19.
[4] 库建萍.数字化时代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探讨[J].商讯,2022,(09):159-162.
[5] 刘凤委,杨剑.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预算管理变革与创新实践[J].中国管理会计,2021,(01):35-44.
[6] 张燕珍.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措施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9,(24):57-58.
[7] 张燕珍.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措施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9,(24):57-58.
[8] 贺海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智能化体系探究[J].当代会计,2021,(17):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