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PP 模式下社区养老连锁经营管理探析
——以福州地区为例

2023-01-04郑晓真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2期
关键词:连锁养老群体

郑晓真

(作者单位:福建商学院)

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的常见模式。在老年人生活环境与交际圈不变的前提下,养老机构以上门或嵌入社区机构的方式提供服务,更易于被中国家庭所接受。国内若干一线城市借鉴国外社区养老模式,并结合当地特点开展改良社区养老模式已逐渐被大部分家庭接受。社区养老行业具有一定公益性质,属于非高回报性行业,资本回拢周期长,不易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入。高端养老市场商业盈利特性明显,较易吸引社会资金;低端养老市场公益特性愈发明显,融资度增大;介于两者之间的养老中端市场更适合PPP 模式。PPP 模式源自于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全称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又称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是英国学者萨瓦斯在《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一书中提出的公私合作模式[1]。公私合营的模式具有与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政府推出PPP 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行业。

一、社区养老模式引入连锁经营管理的意义

(一)PPP 模式社区养老与中国特色养老市场相吻合

我国老龄化趋势可预测性加速发展,老年群体数量不断增大,带来养老市场需求提高。福建省老年群体存在未富先老的特点,高端养老市场不能满足大部分老年群体的需求,中低端养老市场更容易被大部分老年群体接受。社区养老模式保留老年群体居住环境,以较少的投入成本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填补养老市场空缺。PPP 模式结合社区养老更容易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市场。政府提供优质投资项目,吸引社会资金服务养老市场。一来解决了民生问题,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二来为民营企业提供更稳定的优质投资项目,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快速匹配成熟运营机制,降低运营失败率,尽快实现资金回笼。

(二)连锁经营快速复制特点助力养老企业运营

现今,连锁经营模式在餐饮、零售等行业运用较广泛。企业以同样的经营方式、商品价格在门店里出售某一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经营模式,实质是把社会化大生产的分工理论运用在商业领域里。连锁经营可以分为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其中特许经营模式以总部出售管理知识、经验,吸引个体资金投入,提高民营养老企业运营成功率,尽快实现盈利。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是复制连锁总部打造成功运营的门店管理经验、配套材料、企业文化等整套成熟的门店运行管理模板,提高加盟商门店运营成功率。社区养老采用特许加盟连锁经营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市场,填补中低端养老市场空缺。经营较为领先的养老企业将运行管理模式进行有偿复制并推广,一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二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加盟的民营企业借鉴成熟的管理运营经验,短时间内融入养老市场,服务更多老年群体,缓解国内养老行业压力。连锁社区养老机构通过共享经营理念、管理经验,抱团取暖达到少走弯路、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形成规模效应。连锁经营模式通过分享运作方式,提高社区养老机构的运行成功率,节约社区养老机构运行成本,缩短养老企业资金回笼时间,达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养老行业的目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社区养老需求供应平衡。

(三)社区养老需要参照成熟运营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社区养老行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养老行业融资难、家庭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力资源紧缺等问题较为突出。我国的地理环境差异、居民经济水平不一、居民文化程度差异化等众多因素导致社区养老模式开展的阻力不同。参考借鉴成熟的社区养老企业,可以减轻投资者的顾虑,动摇国人的养老传统观念,推动社区养老模式的推广。成熟的社区养老模式给国内社区养老市场提供范本参考。企业的品牌声誉、运营理念、管理标准、运作流程等均可作为标准模板提供给刚进入养老市场的民营企业参考借鉴。各社区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进而满足不同社区养老的需求。社区养老企业通过市场先行实践,不断改善运行模式,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一套成熟的社区养老管理运行体系。社区养老成熟运营管理模式的分享实现双赢的结果。

(四)老年群体易于接受社区养老模式

老年群体适应多年生活的社区环境,他们熟悉社区周边日常的采购、交通运输和休闲娱乐。通过,社区内邻里人际关系脉络是老年人长年累月的相处、沉淀而成的人际网,是重要的精神慰藉。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也能体验高品质养老服务是老年群体养老模式的首选。社区养老模式以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为前提,提供养老服务,保留老年人的舒适圈,更容易被老年群体所接受。社区养老服务的早期开展对于老年群体是从无到有的新鲜事物。部分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的老年小群体率先体验社区养老服务后,将体验感受分享传递给相知相熟的朋友、邻里,依靠口口相传促进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的铺展。

二、社区养老模式现状

养老市场目前存在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这三大类型[2]。其中公建民营与民办公助为当下较受欢迎的模式。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着重基础性和保障性的特点,政府鼓励养老行业的发展,多次发布面向养老企业的优惠政策。如对养老企业减税、床位补贴等优惠。社区养老以嵌入式机构或上门服务两种方式开展服务,服务范畴包括家政保洁、医疗护理、助浴、送餐、陪伴等项目。在近几年政府政策指导下,社会资金陆续进入养老市场,而大部分更愿意选择进入商业特性显著的高端养老市场。中低端养老市场因资金回笼周期长,资金投资热度不大。在政策鼓励下,目前养老市场陆续进驻部分房地产企业、酒店集团、保险公司,如万科房产与政府合作在福州试点嵌入式中高端社区养老机构。万科房产为养老机构提供建筑场所,免除养老民营企业经营初期场地费,后根据经营情况逐年适当增加场地费用,提高社区养老企业的存活率。福州市社区养老连锁经营模式较少,以金太阳养老服务机构为代表,该机构定位为中低端连锁性质养老机构,在福州各老城区均设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福州地区门店均为连锁自营模式,福建省内其他城市门店为特许经营模式。

三、社区连锁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提供方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府需加大投入。政府发展社区养老模式,给予一定政策倾斜与补贴。社区养老政策实施过程中,因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养老机构检查工作频率较低,监管督查社区养老机构的运行工作强度小,监管制度不够完善,部分社区养老机构未真正落地完成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第二,社区养老机构专业工作人员紧缺。社区养老企业具有公益特性,利润率不高,投资回报率难与其他行业比肩。机构人力成本开支额度也受到一定牵制。社区养老机构人力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与良好心理素质,劳动量大、难度高。与其他家政岗位、医护岗位相比社区养老机构人员管理过程中存在招人难、留人更难的问题。同样是护理行业,老年护理对象的难度因不同老年群体的差异不同。而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对象大多为自理型与半自理型老人。工作难度大、工作量不小,造成工作投入产出比值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大,社会舆论的压力等原因造成养老护理人员流失率大的主要原因。第三,养老机构宣传力度不足。社区养老机构的地理位置较边缘化,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养老机构场地享受费用减免政策。选址偏僻的养老机构较难被路人发现。社区养老机构商业特性不明显、纯利润率低造成营销成本有限不允许大力投放广告。因此,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不易被发现,进而影响社区养老机构的业务量。

(二)养老服务需求方存在的问题

第一,老年群体及其亲属思想观念受到传统思维束缚。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是被大众认同的传统观念。老年群体的子女将其送至养老机构,恐将引来周边人群的指责,形成舆论压力。同时老年群体及其子女顾虑社区养老机构业务能力。养老工作人员较多不是专业护理人员,而是具备家政工作经验的人群。存在未经过专业的培训或培训时间较短,业务水平未达标的问题。特别是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的看护岗位工作量、难度均较大,对护工个人要求比较高。岗位要求护理专业技能合格以外,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事实是大部分护工为外乡打工人群,年龄较大,以女性从业人员多于男性。个人专业技能与素质能力未达到护理专业要求甚至可能会出现虐待老人等粗暴行为。第二,老年群体支付能力弱。大部分老年人达到退休年龄后,稳定收入为退休金或者养老金,与退休前相比收入减少。这无形增加老年人的经济压力。同时,伴随年老出现的衰老并发症需要长期用药或生病就医,医药费开支增大。经济入不敷出的状态导致老年群体难以承担更多的养老选择。第三,老年群体对新事物存在较高警惕性。老年群体对日益衰落的身体机能感到无奈与恐惧,当身边出现的新事物时表现较高警惕性,不敢轻易尝试。社区养老机构提供服务类型的选择较多,而老年群体对服务的选择较为保守。

四、PPP 模式下连锁社区养老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相关法律约束

养老需求的与日俱增,是社会民生的大问题。政府部门重视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可采取加大财政拨款,减少税收等政策倾斜,大力扶持夕阳产业发展。加大鼓励政策的同时,也进一步监管养老机构的服务。政府各相关部门责任明确,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养老产业。

(二)推广特许经营模式

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验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稀客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验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3]。特许经营模式在全球零售行业覆盖较广,其运作模式可以很好的降低成本,将成熟的运作模式快速复制,实现规模运营,占据市场份额并且提高品牌知名度,形成规模效应。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企业已开始在市场运营,行业领先企业可以开启特许经营模式将成熟的运作模式复制给加盟者,助力二三线城市快速展开。各省市养老服务企业加盟特许经营,借鉴其成熟运作模式同时结合当地社区特色形成适合当地社区养老模式。企业降低市场运作风险,快速实现自身造血生存的特许经营模式。

(三)培养壮大养老服务人员团队

第一,强化人文教育与情怀教育。提高经济保障的基础上,增加敬老、爱老的情怀教育。从社会大环境到社区小环境营造有利于养老工作的氛围,提高养老服务岗位工作人员社会尊严,提高养老工作岗位人员思想境界,加强情商的培养,让养老从业人员从本质上对工作岗位感到自豪,提高自身社会价值感,进而减少工作人员的流动性。第二,重视志愿者服务团队培养。志愿者服务团队可以较好缓解养老服务人员工作量大的问题。在美国、日本等老龄化严重国家志愿者服务已发展较为成熟,大约半数以上的成年民众参与过志愿者服务。我国民众参与志愿者服务意识薄弱,参与志愿者服务人数少于十分之一。政府部分可以鼓励年满18 周岁的民众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志愿者服务团队,培养社会价值感,进行思政教育;同时可以设定时间银行概念,鼓励民众通过志愿者服务累积服务时长,用于自身将来进入老年期兑换社会帮扶服务或者便捷就医服务。志愿者服务时间银行数据可以作为升学、就业的参考指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养老处于中低端养老市场,其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非高利润等特性,较难吸引社会资金。PPP 模式给养老市场提供优质投资项目,减少养老企业投资成本。连锁经营模式助力养老企业低成本运营,规避经营风险。社区养老结合PPP 模式、连锁经营模式可实现大规模化效益,缩短投资回报周期,填补养老中低端市场的空缺,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引用

[1]田萍.PPP 模式下公办养老机构的民营化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20(22)

[2]侯向群.养老服务业投资的PPP 模式分析[J].财经金融.2020.5(30)

[3]高皖.特许经营与加盟创业[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0:4-10

猜你喜欢

连锁养老群体
养老生活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