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员工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
2023-01-04孙冬冬焦劲森
孙冬冬 焦劲森
(作者单位:孙冬冬,安阳市价格监测认证中心;焦劲森,安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
一、前言
事业单位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工作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想要使目标任务得以完成,保障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员工关系管理,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给予员工更多关爱。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需对员工诉求有所了解,及时协调员工关系,做到权利与义务等的公平分配,提升员工业绩水平与工作能力及其工作积极性,进而将员工潜力挖掘出来,为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二、员工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健全制度体系
随着国家经济迅猛发展,事业单位得到不断调整优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管理制度,因此应建立健全本部门本单位制度体系,不断优化管理模式,确保员工根本权益得到保障。因行业属性和公益类别不同,需全面考虑事业单位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保证其切身利益。这样才能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出和谐的员工关系,进而有利于健全制度体系,最终促进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若员工关系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就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如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比较熟悉员工特长与优势,就能在分配工作任务时,可以充分发挥员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进而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消除工作中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科学划分员工岗位职责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出现责任纠纷,为员工各司其职提供保障。由此看来,良好和谐的员工关系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使其潜力得以激发出来,有利于提高单位整体业绩[1]。
(三)有利于增强文化建设
考虑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质,社会接触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员工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增强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对单位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进而提升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综合竞争力。良好的员工关系有利于加强各部门沟通与交流,将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营造出来,促使形成充满正能量且富含人文关怀的文化。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还需坚持人性化工作理念,在所有岗位中融入单位文化,激发员工创造性,强化员工进取心,努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有利于规划职业生涯
薪酬制度与职业规划是事业单位留住员工的两大关键要素。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想要长久留住员工,必须充分考虑员工的薪酬待遇与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由此看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就是对员工关系进行平衡,这就要求根据员工的特长、爱好、意愿进行挖掘,搭好员工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员工制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和支持。比如,事业单位中部分员工具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其心理焦虑,为了缓解其紧张情绪,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员工个体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轮岗计划等,避免员工出现焦虑情绪带来的各种影响[2]。
三、员工关系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一)事业单位员工关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管理部门职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与人事管理应隶属于不同部门,然而,部分单位都会混淆二者,同时部分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所忽视,往往调派非专业人员从事此项管理工作,其不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进而导致管理制度存在严重滞后性。其次,事业单位文化凝聚力不足。部分事业单位在文化建设方面,过度关注物质奖励,对精神方面的尊重和奖励有所忽视。此外,单位中人文关怀严重匮乏,更重视形式化口号,单位缺少文化内涵、向心力、凝聚力。最后,培训资金不足。人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充足资金作保障,只有增加资金投入,才能给员工创造更广阔提升空间,然而,现实中很多单位培训资金不充足,导致员工积极性和热情不高。
(二)影响事业单位员工关系的主要因素
首先,很难维护员工自身权益。现阶段,我国正在建设文明社会,高度重视群众文化水平,但是,单位中员工群体仍然存在低学历、低水平问题。这些员工基本不了解劳动法内容,签订的合同往往不具备合理性,使员工整体权益遭到剥削。其次,难以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应有收益。当前很多事业单位都具有比较严苛的工资制度,主要构成包括基础工资、奖金绩效。对于工资奖励而言,一般情况下,随着员工工龄的增加,薪资水平会随之提高。但是一些管理严格的单位会在扣除五险一金、绩效奖金、业绩奖金等之外,使员工工资基本保持一致。尽管每年都会增长工资绩效,但是没有改变基础工资。最后,员工具有较差心理素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大增加事业单位员工数量,提高员工工作压力,使其产生焦虑情绪,导致很多员工产生心理缺失情况。若员工抗压能力较差,就会很容易出现崩溃心态,无法对其工作效率进行保障。
四、加强员工关系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管理制度的完善
“编制”仍然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采取的主要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很容易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也不利于构建和谐员工关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岗位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日常开展各种工作时,必须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加大管理员工力度,将完善的出勤制度、问责制度等制定出来。第二,构建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综合考评员工工作完成状况和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保证员工与工作岗位之间高匹配度,有利于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并且强化员工自身能力,将更多人才资源提供给事业单位。
(二)改革薪酬管理
在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方面,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尤其是合理的奖惩制度具有事半功倍效果,由此看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改革和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对薪酬管理工作进行改进和优化,科学合理地应用大数据技术,促使能够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员工,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优秀员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同时加大奖励力度,保障个人获得成就感,使员工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和价值。
(三)专项资金的支持
事业单位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依靠充足资金。如果缺少必要资金,就难以开展此项工作。现阶段,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为此,需要增加对事业单位资金投入,与普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获得的资金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这导致事业单位潜力无法发挥出来,不能获得发展机遇。因此,为了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必须将专项资金构建出来,保障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四)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沟通是互动的重要内容,同时沟通是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且沟通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被应用于正式渠道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沟通中,如传达会议内容、开展培训工作等。非正式沟通则指基于社会关系下无关于规章制度的沟通方式。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正式沟通渠道,构建详细的规章制度,进而为员工提供参考依据。对于非正式沟通渠道而言,管理人员必须发挥正确引导作用,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及时制止对单位不利的言论,有计划开拓利于单位发展的言论。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在员工承受范围内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摒弃事业单位传统命令式管理方式,充分尊重员工个人意愿,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使其主动、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此外,还需要对员工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同时构建出激励制度,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培训,促进员工进一步提升。立足于点滴小事,充分展示单位对员工的关怀与爱护,重视单位发展过程中员工情绪,坚持以人为本的员工理念,促进员工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将更多发展后备力量储存起来,实现事业单位蓬勃健康发展。
(六)打造良好工作氛围
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增强事业单位凝聚力有推动作用,须保障员工有一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打造良好工作氛围方面需立足于员工的真正需求,避免盲目建设。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如问卷调查、谈话、投票等方式,对员工诉求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进而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持续改进和优化。
(七)成长期员工关系管理
对于员工关系而言,如激烈的市场竞争、伦理道德的束缚等都是影响其成长的因素,此外,员工队伍稳定性还受到员工对事业单位方向与价值认识评价、员工核心作用、事业单位运行等影响。为此,必须从以下方面管理员工关系:首先,事业单位需引进大量关键核心人才,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将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搭建出来,充分尊重和信任人才;其次,事业单位有必要构建完善的考评制度,保障公平、公正、公开的薪资福利待遇。再次,将事业单位学习平台与相应组织搭建出来,鼓励员工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理念;最后,将积极向上、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创造出来,提高单位凝聚力,获得社会认同,形成令人赞誉的员工行为导向。
(八)提高组织信任程度
组织信任的建立对组织成长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组织信任是组织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较高的组织信任程度对事业单位员工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为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员工发展的高级产物就是组织信任,由此可见,必须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发展中员工关系、工作绩效、组织信任之间联系,进而将它与员工的特征行为相符合的关系模型构建出来,促进事业单位工作绩效的提高[3]。
(九)加强员工权益保障
加强员工权益保障,推动事业单位和谐发展。第一,为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提供保障。员工满意度的高低,将会影响单位的发展和服务质量。为了更好服务群众,获得群众认可和支持,须最大程度保障员工的各项权益。第二,将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构建出来。提供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给完成相应工作量的工作人员,公平对待所有人员。第三,将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编制出来。事业单位必须以同一水平线为依据开展公平竞争,多奖励和提拔具有较高水平、较强能力的工作人员,适当惩罚工作不认真的工作人员。第四,将监管部门设立在事业单位内部,对员工绩效水平与工作能力进行科学严格考核。
(十)大数据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应用大数据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将更多便利提供给员工关系管理,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应用大数据主要体现在:首先,将个人信息网络增加到员工关系管理中,使大数据中数据量不断增加,可以将更多信息提供给员工关系管理,帮助部门将更多外界知识和新鲜事物吸引过来,管理人员借助大数据能够参考和借鉴优质管理策略,进而对员工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完善。其次,大数据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增加人事考核工作的全面性和人性化,由此看来,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将更多量化标准提供出来,防止人事管理中出现不规范或者过度主观管理情况,进而将人资管理中的漏洞查找出来,以对工作进一步完善。第三,现阶段,扁平化人员管理制度在我国事业单位部门得到普遍应用,这种制度下的员工缺少服务意识,应用大数据之后,能够将部门组织打破,进而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将巨大福利带给员工。大数据时代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到部门事务中,有利于各个部门吸纳员工意见,促进新想法的产生,对构建和谐的领导与员工关系十分有利。第四,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人才数据管理模式的革新。巨大信息是大数据最大特点,同时可以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
(十一)管理层与员工之间沟通的强化
传统事业单位中,领导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基本无人有勇气反驳领导意见,此种模式不利于事业单位发展。事业单位各部门管理者应加强沟通员工,在员工有新建议时也应该主动与管理者探讨,对实施可行性进行研究,这对部门快速发展十分有利,并且可能给将更多发展机会提供给部门。管理者加强沟通员工,有利于发现更多人才,并且使人才得以重用。管理者加强沟通员工,还可以构建出和谐的内部环境,防止员工产生懈怠情绪,并且通过领导指正,员工能够及时改进自身不足。领导结合员工个人目标,制定与之一致的战略目标,避免二者不一致,否则会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或者导致其不明确努力奋斗方向,无法促进单位发展,使单位发展空间不断缩小。由此可知,加强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员工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这要求事业单位正确定位员工,使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此外,构建各部门之间合作关系,提高配合度,增强员工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为单位发展共同努力,同时事业单位领导需要与工作人员之间加强交流,有利于及时发现工作人员的闪光点,进而将良好平台搭建出来,促进单位与人员大力发展。由此得出,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对员工关系的重视程度,员工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引用
[1]魏永忠.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获“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职工满意企事业单位”称号[J].化工与医药工程,2016,37(2):63-63.
[2]苗得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机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3):66-67.
[3]杨书梅.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策略[J].经营者,2021,35(2):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