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位北宋官员因卖废纸而丢官

2023-01-04

新传奇 2022年48期
关键词:苏舜钦淮海宋仁宗

古代的纸,非常珍贵。北宋仁宗年间,有一位官员苏舜钦,其诗豪迈高远、热情奔放,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十分赏识;他的书法也别具一格,常常“落笔争为人所传”。然而,因为卖废纸,断送了他的仕途。

众所周知,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在纸没出现以前,人们会把文字记录在石壁、陶器、木头竹子、动物骨甲或是绢、帛上。西汉人民在劳作中,发现了一些植物,如苎麻、亚麻的纤维浆,在干了之后会形成可以书写的一种材质——麻纸。到了东汉,在蔡伦的推广下,又出现以树皮、旧麻布、旧鱼网为原料的“蔡侯纸”,专供皇家及达官贵人们使用,算是民间麻纸的升级版。

继麻纸之后,我国又发明了皮纸。皮纸的原料主要是楮树皮、桑树皮等。最早也是始于东汉,但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制作技术才趋于稳定。隋唐之后,开始发展成熟,逐渐取代了粗糙的麻纸。可以说,古代的纸,非常珍贵。

北宋仁宗年间,有一位官员叫苏舜钦,其诗豪迈高远、热情奔放。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十分赏识,把他与大诗人梅尧臣合称为“苏梅”;他的书法也别具一格,常常“落笔争为人所传”。他的祖父苏易简在宋太宗时做副宰相,父亲苏耆在工部郎中、直集贤院行走多年,岳父则是被誉为宋朝最为清廉的宰相杜衍。苏舜钦家学渊源,青年才俊,前途原本一片光明。然而,因为卖废纸,断送了他的仕途。

因卖废纸而丢官

据《宋史》载,庆历四年(公元1044 年),苏舜钦被范仲淹举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进奏院是朝廷公文机要处,院内公文资料成堆,废纸张、废信封多得无处放,因此这里便形成一个“惯例”:每年办赛神会时,将废旧纸张卖掉,换点酒钱,大家开怀畅饮一番。于是,苏舜钦便在这年秋办赛神会时,派人变卖废纸,自己又出了些钱,宴请政见趋同、性情相近的王洙、王益柔、梅尧臣等官员。他们边喝酒边吟诗,臧否人物,议论时政,酣畅淋漓。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御史王拱辰得知此事后,便告到宋仁宗处,致使雷霆震怒。最终,宋仁宗以监守自盗罪将苏舜钦革职为民,而且“永不叙用”,其他参与聚餐的官员亦没有逃脱惩罚,或革职为民、或贬官外放。

宋朝纸张很贵,书也很贵

咱们现代人可能不理解,苏舜钦不过是卖掉一批废纸而已,怎么就被罢官了呢?首先这是因为政治斗争——范仲淹正在推行一场政治体制改革,史称“庆历新政”,而王拱辰反对改革,又挑不出范仲淹的错,便从范仲淹举荐的官员身上挑错。其次,跟今天相比,宋朝的纸张还是比较贵的,苏舜钦卖的那批纸应该价值不菲。

宋朝的纸有多贵呢?我们来看一段古文:

高邮军学本《淮海文集》,计四百四十九板,并副叶裱背,共用纸五百张:三省纸每张二十文,计一十贯文省;新管纸每张一十文,计五贯文省;竹下纸每张五文计,计二贯五百文省。工墨每板一文,计五百文省。青纸裱背作一十册,每册七十文,计七百文省。官收工料钱,五百文省。

这段古文是南宋前期扬州高邮官办学校出版《淮海文集》时,刻在最后一页的印刷成本清单。《淮海文集》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著作,全书449 页,每本要用500 张纸,其中有质量较高的公文用纸“三省纸”,有质量普通的“新管纸”,还用了一些质量最差的“竹下纸”。三省纸每张价值20 文,花了10000 文;新管纸每张10 文,花了5000 文;竹下纸每张5 文,花了2500 文。将三种纸的成本加起来,共17500 文。原文又说,印刷费500 文,装订费700文,工料费500 文,共1700 文。也就是说,印一部《淮海文集》的总成本是19200 文,而纸张成本占了90%还要多。

再看南宋前期工薪阶层的收入。按南宋短篇小说集《夷坚志》里的数据,杭州城里的小贩、扛粮食的苦力等普通百姓,月收入一般都是几千文。假如这些百姓去买纸的话,几千文月薪只能买几百张纸。如果买书呢?一本《淮海文集》相当于他们几个月的收入。

宋世,故纸未尝轻弃

清朝学者钱大昕的《潜研堂集》第三十一卷写道:“宋世,故纸未尝轻弃。”意思是说在宋朝,人们不会轻易丢弃废纸。

钱大昕还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宋椠本《北山小集》四十卷,皆用故纸印刷,验其纸背,则乾道六年官司簿账也。”宋版书里有一套四十卷的《北山小集》,全是用废纸印刷的,隔着阳光观察书页夹层里的背面,所用废纸竟然是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 年)衙门里的账本。

用过的账本怎么还能印书呢?方法是这样的:将账本仔细拆开,两张两张地粘贴起来,把用过的那一面都粘到里面去,这样就能得到一整张双面空白的“新纸”。将新纸铺到刷过墨的印版上,揭起来,一张“崭新”的书页就印好了。

现在造纸业发达,纸张便宜,但我们为了环保起见,仍然可以借鉴宋朝人爱惜物力的精神。

猜你喜欢

苏舜钦淮海宋仁宗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心中有天平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败给自己的才子
夏意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淮海决战定乾坤 淮塔园林慰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