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相关问题分析

2023-01-04刘景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土壤肥力耕地农作物

刘景珍

(招远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山东招远 26540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在不断向着现代化、机械化的方向上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产量稀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在近年来的农业生产领域中,农业生产领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并得到了广大学者与科研人员的深刻重视。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粮食在国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土壤作为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基础,土壤肥料能力的优劣则是决定粮食的产量与质量的基本因素。因此,做好土壤肥料的研究与分析工作尤为重要。

1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的重要性

1.1 土壤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要想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对农业资源及农业环境进行具体化分析。农业自然资源不仅是提升农业生产产量的主要基础,也是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土壤是农业产品种植与生产的重要载体,肥料则作为农业产品产量提升的重要材料,可以确保农产品生长过程中具备充分的影响物质,提升土壤肥力,为农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虽然地质面积相对较大,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占地面积相对较少,使得耕地资源相对较为有限,为了解决农作物产品产量少以及质量差等问题,需要提高土壤环境的营养成分,同时还需要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通过利用肥料来提升土壤肥力,从而为农产品种植生产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促进保障产品健康安全。

另外,在我国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中低产农田比重占比相对较高,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较差,土壤中所富含的营养成分较为贫瘠,许多农业种植人员的施肥水平相对较低,导致肥料无法有效地被土壤吸收,从而造成农作物在生长期间缺乏营养成分,使得农产品产量相对较低。所以,为了保障农产品产量得到有效提升,就需要有效做好施肥工作,保障土壤肥料充足,以此来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土壤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以及生存的根本,土壤中所富含的营养物质,可以及时为农作物提供相应的营养物质,而且能够对自然环境中的雨水资源进行储存,实现养分转化。人们目前所进食的粮食等农作物,都是以土壤环境为基准,而且食物中所富含的蛋白质及各种纤维素与土壤养分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健康安全,就需要对土壤资源加强重视程度。此外,土壤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加强对土壤资源的合理运用,做好农作物的合理种植,可以进一步促进生产健康发展。此外,土壤环境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对土壤资源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保障土壤环境的肥沃性,才能够真正的为农作物提供大量的营养成分,才能够保障农产品生产质量及产量。

2 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壤肥料面临的常见问题

2.1 土壤养分不足,质量下降

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种植人员过度追求作物的产量,因此出现化肥、农药等化肥制剂的超量使用现象。造成区域内耕地领域中的整体质量大幅度降低。在单位土壤内的有机物质、有效氮以及速效钾等的含量正在不断减少。由于耕地土壤其自身的物理性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向着愈发薄弱的状态下发展,因此造成耕地的耕层变浅,容重增大,最终造成耕地区域内的土壤缓冲能力过低,加大了对土壤的污染程度。

2.2 耕地退化现象严重

现阶段在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过程中,我国受到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30%,且近年来工业领域发展迅速,耕地受工业三废与农药等污染的面积也达到了15%,并且这一数据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攀升。我市也同样面临此种问题,目前我市的土地承载力已经低于本地域的极限值。因此,我市的农业生产领域在现阶段主要面临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地区内的耕地承载力较低,并且远低于极限值。

2.3 有机肥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当前我市畜牧养殖业也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状态。目前我市的畜牧业发展良好,畜牧养殖业的产值逐渐提升,并在近年来建设了数量较多的规模化的养殖场。这类养殖场的建立,为农业生产领域带来了大量的有机肥料。但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对于畜牧家禽所善生的粪便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大部分养殖场对于畜牧家禽的粪便都没有正确处理,对于粪便的利用率非常低,因此造成了有机肥料中的养分资源被大量浪费,并且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

2.4 施肥比例不够科学

当前我市的农业生产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个别农业种植人员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运用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的比例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在运用氮、磷、钾等化肥元素的过程中存在比例严重不协调的现象。从以往很长一个农业生产阶段来说。本地区乃至我国都普遍存在比较明显的农作物氮磷元素超标的现象。并且与氮磷两种元素的施肥量相比较,钾肥的施肥量相对较低,最终造成化肥搭配比例不协调等现象[1]。

2.5 造假问题严重

在市场经营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下,农业在市场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土壤肥料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许多肥料经营售卖者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甚至在肥料中掺假,严重影响了土壤自然环境。

第一,肥料制造流程相对较为简单,但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为了缩短时间,一部分肥料生产企业在原材料中掺入了其余材料,以便原材料挥发,导致农民群众在购买肥料并使用后,需要对农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才能够认识到肥料的质量,但此时肥料产品已经过了追溯期,使得农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亏损。第二,目前农业市场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在春季期间内,农民群众对肥料的需求相对较大,但对于绿色肥料的认知相对较少,而且缺乏施肥能力,导致在施肥中经常会出现过量或者肥料不足情况,不仅对土壤造成了负荷,而且也影响了农作物营养成分的吸收,甚至对土壤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3 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改善土壤肥料问题的有效策略

3.1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保护地区内耕地资源

为了切实实现农业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市相关管理部门应对现阶段正在施行的耕地保护法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耕地保护法主要是对地区内的耕地资源在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是通过土地法律规范予以确认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之间的社会关系。现阶段我国对耕地资源保护立法工作非常重视,但仍然没有建立非常全面的相关制度与法律法规,因此造成地区内开展耕地区域保护工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掣肘。在此背景下,我市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耕地资源保护工作与该领域的立法工作对于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说的重要意义,并对现有的耕地保护措施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调整与完善,最终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的农地发展权制度。

3.2 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做好耕地区域的保育工作

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效提升耕地的土壤肥力、耕地环境以及耕地健康等方向,是耕地保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能够切实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有效策略。在对耕地区域做好耕地保育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确保耕地的土壤物理性状较佳,水肥热气协调,保肥供肥能力较好等现状[2]。

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第一,相关人员在进行耕地保育的过程中,应对耕地内的土壤能力进行全面测试分析,并根据最终的测试结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而有效增强耕地土壤内部均衡不同类型养分的管理,进而有效提升土壤与种植的作物之间的物质能量循环的容量与强度。第二,在现阶段我市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广大种植人员应提升对有机肥的应用路径,在进行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积极将有机肥与化肥全面融合,并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助,如此既能够切实提升种植区域中的土壤肥力,也能够有效提升作物的利用率。第三,应在种植区域中的土壤中科学建构一个无机施肥体系,在进行作物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定期将提升土壤肥力的物质能量全面输入在种植区域内的土壤与农作物的生产体系中,进而切实提升土壤内的物质容量与物质强度,使农作物能够在生长过程中源源不断地接受土壤带来的养分与肥力,有效提升农作物的整体产量与质量。在此过程中,广大种植人员应当切实提升区域内的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的能力与水平,切实保障土壤养分供给能力持续在稳定水平上。

3.3 加大土壤肥料研究力度,降低农业生态环境污染

在农业生产领域发展过程中,农业科研领域一直以来研究的主要课题即对耕地区域内的土壤肥力的研究,对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依据,也为农业产量与质量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此背景下,我市内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土壤肥力监测的工作力度,注重对土壤肥力监测工作的监测基地的建设,并对我市内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全面检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历年来该地区的作物产量及生产力进行全面分析与掌握,有效优化肥料效益。

与此同时,对于我市经常种植的几种类型的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化学元素、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及增产效益进行全面分析与了解,并运用现代化的施肥技术,确保对耕地区域内施肥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由于我市以往所运用的施肥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且方法简单粗放,因此在施肥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肥料与能源大面积浪费的现象,还会对耕地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土壤酸化、土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板结等,最终造成土壤质量全面降低,掣肘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与深化。因此,广大种植人员应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运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施肥方式为农作物施肥,精确掌控对农作物的施肥数量,全面降低对农作物与耕地区域内的周围的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影响[3]。通过现代化的施肥方式,不仅能够切实增强耕地区域内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也能够切实提升肥料在耕地区域中的利用率,全面降低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程度。

3.4 加强绿色高效肥料的研发

近年来,在我市的农业生产领域中,化肥用量存在着用量提升、但作物产量却降低的现象[4]。这一现象不仅大幅度提升了广大种植人员的农业生产成本,没有提升作物产量,还会对周围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现象。在此背景下,我市的相关研发部门应加强对“绿色”、“高效”肥料的研发,在研发过程中,明确土壤对肥料的实际需求,增强磷肥、氮肥及钾肥等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力度,切实提升肥料的肥力与利用率,提升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5 打击造假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农业市场中肥料掺假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完善农业市场管理机制,同时需要加大市场执法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对农民群众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在选肥过程中,为了贪图小利,被不法商家利用,利用假冒产品骗取农民群众。此外,当地农业部门也需要对市场中所销售的肥料产品进行等级划分,同时需要设定相应的肥料指标,严禁市场中出现含危害土壤环境的肥料,如果肥料中含有生长激素,需要在产品中进行详细说明,保障市场肥料经营达到正规化,同时为优质肥料经营企业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当前我市的土壤肥料问题是决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的深化水平与实施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在对我市内的耕地区域进行考察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区域内的土壤进行全面研究与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开展全面检测与分析,并根据最终的分析结果,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相关解决措施。在确保土壤肥力得到全面提升的基础上,降低广大种植者的农业生产成本,提升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土壤肥力耕地农作物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我国香蕉园土壤肥力现状的整合分析
行间生草对深州蜜桃园土壤肥力、pH和盐度影响
不同土壤肥力麦田小麦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差异
中国三大薯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