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在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性探讨

2023-01-04庞雪芹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科研成果科研人员

庞雪芹

(武汉科技大学档案馆,湖北武汉 430081)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有效地把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科研档案作为科研工作的记录和见证载体,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科研档案管理面临不少挑战,加之一些科研单位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科研档案管理不善、制度不全、手段落后,致使科研成果转化受到影响,甚至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挫伤科研人员创新热情,也给国有资产和科研经费造成流失浪费。有鉴于此,加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是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迫切需要和长远课题。

1 农业科研档案的涵义及其特性

1.1 农业科研档案的涵义

农业科研档案是指农业科研项目在立项论证研究实施及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及绩效评价、成果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以及标本、样本等实物。根据科研内容和科研管理程序,可区分为项目立项论证、研究实施及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及绩效评价、成果管理等阶段各种形式和载体的科研文件材料[1]。本文只限于对农作物在育种和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农业科研档案管理进行探讨。

1.2 农业科研档案的特性

农业科研人员根据不同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用智慧、观察力和农业研究特有方式,对农作物相同期间内的生长发育、环境适应、抗逆性等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原始记录材料。在对课题(项目)以及多个分支的反复研究过程中,每一个课题(项目)往往又形成一个独立的档案卷宗[2]。是课题(项目)申报、成果申报、成果利用和转化的唯一凭证。从研究主体、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档案利用上看,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殊性、权威性和不可复制性。

2 当前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工作人员能力欠缺

2020年11月,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部发布施行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对科研档案的管理原则、方法制度、归档范围、档案人员等做出了新的规定。就农业科研档案管理而言,虽然近年来有所加强,但仍有不少科研单位,特别是地市级的科研院所,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力度不大,没有配备专职人员,一般由机关工作人员兼职,缺乏档案管理的业务知识、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指导协调不力,基本处于主管部门要什么就要求科研人员报什么、科研人员报送哪些材料就保存什么的状态,农业科研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和利用不系统、不完整、不规范。

2.2 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偏差

由于档案人员和科研人员学习理解《档案法》《知识产权法》《植物品种保护法》不深不透,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正确认识,把握不好科研材料管理的尺度,存在保护过度或不善的问题,给档案管理及成果转化造成障碍。一是部分科研人员担心科研材料归档后有泄密风险,项目完成后,材料不归档、延迟归档或核心材料不归档的现象比较突出,甚至有的将重要材料留下,自行开发,私下转让[3]。二是科研人员在项目进行中对核心的技术、资源、材料等保护不力,致使科研数据在未进行品种保护、项目验收、成果鉴定前泄露。三是对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封闭自守,定密解密不规范,核心资源材料不交流,核心档案材料达到解密时间不解密,私自扩大保密范围,造成知识产权的自然流失[4]。

2.3 主管部门监管指导不力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明确,国家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家档案主管部门对全国科研档案实行监督和指导[1]。近几年,各省市虽然进行了档案管理机构改革,但改革过渡期,机制运行、职能履行、分级管理还有待加强,对档案管理尤其是科研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不够。各地农业厅(局)作为农业科研单位的主管部门,往往更注重行政职能的履行和业务方面的管理,对科研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力的督促指导和长远建设的统筹谋划。而农业科研单位,无论是从整体规划、专业力量,还是从基础条件、制度机制看,都显得比较薄弱,农业科研档案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

2.4 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不够

2017年3月,国家实施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新出台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也对发展电子档案作了明确。虽然目前各地在推动数字化档案建设,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多停留在电脑检索、方便查阅的利用层次,特别是对于科研档案管理,很多单位存在安全顾虑、“驼鸟心态”和守陈思想,不敢或不会将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仍然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大限制科研档案信息的开放共享和资源的深度开发。

3 科研档案管理对于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3.1 完善的科研档案是专利申请与转让的必备条件

农业科研档案是否完备,对于专利申请、成果转让至关重要。因此,科研人员和档案部门必须在平时就注重科研档案建设,按照专利申请、成果转让的相关要求和科研进程,及时对每项科研项目(课题)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形成齐全、完整、系统的科研档案,为科研成果的专利申请与转让提供必备条件。

3.2 完善的科研档案是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保证

农业科研一般周期比较长,受自然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多,如果没有详细完备的科研记录档案,后续的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工作就很难得到保证,甚至造成科研资源、科研成果的浪费。高质量的科研档案管理带来高效率的转化利用,有的甚至可以直接进行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快速投放市场,创造经济效益,从而最大程度地缩短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时间,提高转化利用效率。

3.3 完善的科研档案是成果推广应用的前提基础

科研档案的更大价值不在于“藏”,而在于“用”。如何使科研成果受惠于民、产生价值,必须要有记录详实、资料齐全、数据准确、经验可鉴的科研档案作为开发利用的基础。有了完善的科研档案,科研人员才能更好发挥科研档案的继承作用和参考借鉴作用,站在以前经验和他人肩膀之上,科学制定科研和生产计划,拟制配套技术措施;才能着眼当前地方政府、企业、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强烈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科技情报、档案信息的咨询工作;才能配合利用项目推广、产品展销等活动,编写技术资料,有目的地进行宣传推广,增强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3.4 完善科研档案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迫切需要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不仅侵害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权益,同时也给科研成果转化利用带来障碍和影响。据查,仅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高达3 845件,其中涉及农业科研的植物新品种案件34件[6]。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已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标志着知识产权保护进入快速发展[7],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越来越强,相关纠纷案件也会成为科研和生产中的常见问题。由于农业科研周期较长、专业性强、保密困难,一旦发生知识产权侵权问题,鉴定和取证比较困难。只有平时把科研档案做完善,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其凭证作用,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4 农业科研档案促进成果转化带来的积极效应

4.1 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研档案促进成果转化,正是将农业科技渗透到现代农业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广泛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也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强有力的支撑和引擎。据统计,每年我国仅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审定就多达几千个,以2020年为例,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1 913个、玉米2 827个、大豆335个、棉花88个。这些科研成果通过转化利用,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4.2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农业科研档案推动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和广泛应用,必然衍生多种产业链。比如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特色旅游、农业机械、良种繁育等等,通过科学规划发展,形成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农业产业体系,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乡村经济发展质量,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缓解城乡就业压力,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4.3 激发研科人员创新热情

农业科研档案促进成果转化,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科研人员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目前一个国审优质玉米、水稻新品种转让费大概在50~300万不等,有的甚至更高。国家和许多单位为推动科研工作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将成果转化收益进行按比分配,一部分留作单位的科研经费,另一部分用来奖励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成功,即使单位有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又让科研人员享受到实惠,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热情和干劲,使农业科研在良性循环中得到更大发展。

4.4 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

科研档案本身就是宝贵的科研资源,农业科研成果及其转化是一个单位的无形名片和宣传窗口,代表农业科研单位的实力。站在一定的科研积淀之上,使其在行业内和相关领域得到更广泛认可,对争取高级别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高素质科研人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聚合作用,有利于更好的提升单位形象、科研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5 加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为成果转化打下坚实基础

5.1 健全完善档案管理法规制度

认真贯彻《档案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着眼科研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定农业科研档案相关管理规范,对农业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存管理、开发利用等做出明确具体规定,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档案的整理归档、日常管理、定密保密、管理责任、检查评查、档案利用等系列制度,不断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切实为成果转化提供基础条件。

5.2 大力培养档案管理人才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必须转变“管档案就是管资料,谁都能干”的认识观念,针对农业科研档案人员年龄结构偏于老化、农业科研和档案业务素养较低、网络信息技术不懂不会等问题和现状,采取人才引进、岗位调整、办班培训、送学进修等形式方法,提升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农业科研素养、档案管理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真正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抓档案管理,与科研人员一起挖掘科研档案的潜在价值,提升科研档案在成果转化中的效率和作用。

5.3 积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农业科研与管理有其明显的自身特点,农业科研档案也较行政文书档案区别很大,具有材料来源散、收集链条长、记录难度大、资料品类多等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档案管理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往往处于各干各的、分割脱节的状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紧贴农业科研的自身特点,在创新档案管理模式上求突破。具体讲,就是建立与科研计划一体统筹、与项目实施一体推进、与课题验收一体考评、与成果转化一体利用的“五位一体”科研档案管理模式,做到农业科研每推进一步、档案工作就跟进一步,确保科研档案的详实、完整、系统,为项目鉴定验收、专利申请转让、成果推广应用、知识产权保护、科研经验积累等打下坚实基础。

5.4 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给社会各领域带来了结构性颠覆性影响。农业科研档案管理,要把握信息化发展方向,跟上社会技术变革的步伐,着眼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站在整个农业系统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统筹好人才队伍、资金投入等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农业科研档管理中的普及运用。同时,要走出搞数字化档案就是“电子扫描+电脑储存”的认识误区和发展层次,着眼农业科研成果的价值特点,敢于树立和实践“共享”理念,综合考虑信息咨询、成果转让、交流合作、产权保护、利用权限、保密安全等因素,打造农业科研成果和资源共享的“云平台”,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开放利用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科研成果的价值和作用。

6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在成果转化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要改变当前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创新方法模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为农业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科研成果科研人员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中国农机院科研成果:甘蔗和甜菜多功能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
加强农业科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策略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基于服务质量的农业科研管理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