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产品生鲜物流发展分析

2023-01-04贾学梅姚雯耀赵冰雁钟汶江郑加玉廖小舒

南方农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冷链生鲜四川省

贾学梅,姚雯耀,赵冰雁,钟汶江,郑加玉,廖小舒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在四川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四川省农产品2020 年网络零售额达到304.19 亿元,其中水果93.02 亿元、蔬菜27.22 亿元、畜禽18.36 亿元、花卉5.59亿元。四川省各类农产品销售额呈现出增速快、增量大的特点,但四川省生鲜物流业起步晚,基础建设差。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家网购生鲜类食品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消费新习惯,农产品生鲜物流业的缺口更加突出。在目前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等,分析冷链物流业发展的难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四川省农产品运输数据,提出解决发展难题的基本方法,从未来冷链物流业发展的角度为促进四川省生鲜电商发展提供支持。

1 存在的问题

1.1 品质把控难度高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从而激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幅上升。由于生鲜农产品本身存在非常严重的损耗情况,生鲜流通品质把控技术难度高,其主要原因为冷链物流硬性条件尚不成熟。目前,四川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静态库容达760 万t,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营主体近2 000 家,服务覆盖“川字号”10 大优势特色产业,但全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供应仍存在很大缺口:1)2020 年,四川省果蔬、畜禽、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产量共7 000 万t 左右,有70%~80%进入流通领域,现有冷库容量只能满足流通领域约15%的需求,不及全国平均水平(20%);2)目前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都不高,与农村电商、农产品流通市场匹配度低,区域间、产业间信息资源有效衔接不够通畅,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1]。

1.2 专业管理难度大

四川省冷链物流处在发展初始阶段,专业管理难度大。2020 上半年,四川省冷库面积为107.84 万m2,大部分为企业自建,呈现出规模小、管理分散、制冷技术水平不高的特点。而高校开展冷链物流专业的数量少,对专业重视力度不够,人才数量少。目前,四川省开设有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有43 所。其中,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有37 所院校招生,毕业生人数为2 942 人,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少,进入物流冷链行业的专业人才有限,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实践能力和经验的高级人才缺口大,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

1.3 成本投入高

与普通物流运输相比,生鲜冷链物流前期需要较高的投资成本。目前,我国的生鲜冷链与冷藏技术仍存在较多问题,且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在运输过程中生鲜农产品损耗严重,从而降低运输利润。生鲜电子商务将网络电子商务与线下销售运输相结合,但是冷链物流运营成本高,每平方米冷库运营月耗电至少为20 元,人力、冷藏车等成本比普通物流高。生鲜农产品储藏环节涉及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冷冻、储藏生鲜农产品的冻结柜和冷藏果蔬的冷藏库;运输环节主要涉及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冷藏船等,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小微企业及私人资本难以承担。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2020 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四川省物流费占GDP 的18.9%,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9 个百分点。四川省地处西南地区,距离我国制造业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较远,运输里程长,运输成本高昂。此外,四川省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有时甚至超过东部沿海地区,这也是物流费在GDP 中占比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综上所述,地理条件、基础设施和人力成本都会导致四川省农产品生鲜物流业投入成本高。

1.4 缺乏行业规范

农产品、生鲜食品本身具有天然属性,很难实现标准化。物流是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因此在服务体系上需要配合非标准化的主体。冷链物流企业能够控制的仓储、配送、车辆设备、系统等所有工具的改造,都要依托上游产品进行调整。同时,冷链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现有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尤其是行业标准缺失的问题较为突出。以宜宾市为例,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冷链物流运输车辆管理的通知》,从强化“三类企业”源头管控、突出“三类车辆”监督管理产品品质、加强从业人员安全防护等方面制定了冷链物流运输措施,但对于具体生鲜农产品缺乏准确标准,不能严格控制好生鲜农产品在整个冷链环节的品质[2]。

2 解决对策

2.1 完善基础,提高要求

要解决品质把控难这一难题,需要冷链物流把握当前物流业开放发展趋势,借助已有快递物流业的运输基础,融合冷链物流特点,快速弥补冷链物流流通过程的不足之处。以四川省生鲜电商为例,四川省东西地形地势不同,可以采用不同冷链运输方式:川东地势平坦、交通完善且运输方式多样,近距离的生鲜运输可直接通过高速绿色通道运输,远距离的生鲜运输可通过顺丰冷运空运;川西多高原山地,高速公路建设不完善,但各州市都有机场,可集中生鲜农产品进行大批量空运,不仅缩短了时间,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程度,而且减少了物流过程中转次数,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品质[3]。

2.2 搭建平台,培养人才

为解决专业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搭建物流信息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囊括了用户需求信息、运输信息、库存信息及配送信息等综合信息,物流运输节点间的信息网络可以有效管理物流服务各个环节。1)借助物流信息网搭建一个以四川省为中心的冷链网络平台,综合各类信息为省内生鲜电子商务及四川省对外业务提供实时信息支撑。2)对各类生鲜种植生产基地进行数据信息记录,实时登记基地地理位置、交通线路、产品种类及产品数量等信息,并在冷链网络平台进行公开,方便省内外生鲜销售商对产品进行筛选和采购。3)匹配最近的冷库与冷藏车,组成连贯的冷链运输线路与渠道,实现“销售商网购”的生鲜运输模式[4]。这种模式可以减少运输中途冷链各环节的时间,形成自动化、智能化、连贯化的冷链组合。此外,各高校应顺应发展潮流,立足未来,大力培养冷链专业管理人才,加强冷链技术研发。如四川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的冷链管理与技术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冷链物流运营方案设计与实施、制冷设备和其他冷链设备技术的维护能力,掌握现代物流基本理论,为省内外冷链领域提供了人才与技术支持。

2.3 政策支持,引进资本

为解决投入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政府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如《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的实施,健全了相关支撑政策体系,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政府加大补贴力度,为冷链物流行业提供专项补贴,鼓励行业内加大力度、拓宽广度发展。同时招商引资,吸引行业外资本进入本行业,共同建设基础设施,降低冷链行业投入成本。农产品生鲜物流涉及众多民生领域,包括交通运输、冷链基础建设、工作岗位数量。农产品生鲜物流的发展是农村整体经济链发展的环节之一,能使城市与农村实现双向发展模式,即城市的发展成果惠及到农村,农村的原生自然走向开放的城市。如四川省广安市黑山村的长田香藤椒种植基地,从2012年建设之初发展到现在149.3 hm2藤椒地,企业估值上千万元,附近乡村公路随着基地扩张不断延长,让新鲜的藤椒走出农村。另外,以股份分红形式让利周边村落群众,增加了村民经济收入。

2.4 制定标准,完善法规

政府要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加强行业监督与管理,把控生鲜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推进规范运营。2020 年9 月21 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等服务新模式[5]。2021 年7 月1 日,冷链物流行业第一个关于电子商务的标准《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配送服务管理规范》(GB/T 39664—2020)开始施行,标准规定了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配送的基本要求、管理要求、作业流程及要求和评审及改进,还规定了末端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要求,规定了配送服务的保障要求,在长远立场上为冷链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保障与支撑。

3 农产品生鲜物流助力四川乡村振兴

农产品生鲜物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流通方面。随着物流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数量与流通速度都有质的提升,来自偏远地区的农产品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一个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只需数小时。另外,冷链基础建设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建设难度大,需要劳动力更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四川省各地交通运输、邮政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的职能职责,按照“一县一公司”原则,引导客货运输、邮政、快递等企业,组建农村运输经营实体,共同打造农村物流品牌。推动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物流进一步融合发展,建设集运输、电商、快递为一体的农村运输服务和物流冷链配送网,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6]。农产品生鲜物流的发展整合了农村零散的生鲜资源,推动了农业种植生产基地扩大建设,将互联网与农业农村紧密结合,实现生鲜产业与农村种植基地对接,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大力发展农村农产品生鲜物流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冷链生鲜四川省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生鲜灯的奥秘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中冷联:2015年度中国冷链50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