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2023-01-04王新军
李 战,王新军
(济南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南 250001)
农业属于推动三农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农业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一系列农业技术,并持续提升对各种科技应用的关注程度。现阶段,应清楚认识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视产业扶持工作,有效协调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服务水平。
1 主要问题
1.1 农业产业的选择存在盲目性
农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务必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这样才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纵观不同区域对支柱产业的选择,往往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例如,一味地跟风,导致农产品类别缺少多样性,即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现象[1]。随着乡村的振兴和发展,区域政府部门规划的发展重点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把其当作产业发展及增收的根本所在,未能全面兼顾自身具备的资源优势,部分区域可能不具备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可是依旧一味地发展相关产业,从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此外,一味地追求相同或相似产业的发展。部分区域为了打造所谓的“景观效应”,广泛建设形式相同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虽然短期内实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却存在产业同构化风险。部分农村未曾调研市场即投入建设大规模的产业项目,从而使农村产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浪费资源。
1.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基于我国不断支持三农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是,不管是对于产业布局,还是对于区域结构而言,都存在不合理性。在农业发展的综合性规划方面,很多农村区域未曾构建分区式协同化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及机制,也未曾执行重点产业的保障和扶持对策,造成盲目地开发一系列农产品和实现农业产业化。例如,部分区域存在不考虑地区实际现状即对其他区域做法进行模仿的现象,造成难以凸显区域特点,进而导致农产品结构缺少合理性与科学性[2]。
1.3 缺少先进性的管理体制
农村农业管理体制比较落后,难以有序连接各生产环节,不利于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整体效益的提升。管理的滞后导致主导产业规模较小,生产的单一化产品难以契合多元化市场的实际需求,农业发展水平较低或存在失衡局面,同时农业产业规模较小,降低了市场竞争力[3]。
1.4 特色农业资源缺少较高的产业化水平能力
虽然我国具备非常丰富的农业资源,但部分区域的特色化农业资源面临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不能满足中高端产业的发展需求,而且其在开发和建设特色农业资源上依旧处于初级阶段。这样一来,区域特色工业资源的优势难以凸显,这使得农产品缺少合理化与多元化结构,从而难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1.5 缺少专业的农业方面人才,人才结构组成不合理
目前,区域农民是销售农产品和管理经营农村产业的主导人群,部分农村区域执行人才引入规划,然而会导致成本的显著增加。事实上,针对绝大部分农村区域而言,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结构组成不合理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并且农业产业创新、经营、管理及发展等方面的人才培育太过滞后。缺乏有关专业人才不但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而且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2 发展路径
2.1 选择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应遵循规模适度化的发展原则,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融合,紧紧围绕农户实践能力与市场基本需求,推动联合发展乡村旅游、养殖、绿色种植等产业,推动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平稳提升。此外,确保生态环境与农业产业和谐发展,深入凸显农村一系列主导产业或企业的优势作用,使乡村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应凸显区域的产业发展特色,以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在农产品的规划发展中,务必遵循去同质化原则,也就是在相同区域的农产品能够互相完善或各具特色,建设完善的农业产业链,确保产品链的农产品都体现其价值。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2 点。1)制订区域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的发展目标及方向,结合区域农产品的特色划分各种产业模块,各模块间彼此统一,从而在一级区域建构完整产业链。2)推出区域性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结合各区域的产品特点,生产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农产品,如此一来,不但确保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而且能够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建构各种农业价值链。
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确保其合理性
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整体优化工作,可从以下3方面入手。1)实现区域整体结构的优化,结合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具备的优势作用及自然环境条件等,统筹规划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划分主导生态农业发展区域,进一步推动实现产业分区发展目标,健全发展体系。结合一系列差异性的分区内容,还需健全扶持政策。2)实现农业整体产品结构的深入优化,划归核心区为重点区域,促进发展其他产业,确保协调化发展各种农业产业。3)实现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优化,协调农村环保及牲畜喂养的之间的关系,促进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同时,构建可持续化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将农业观光旅游等有效融合于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切实推动产业融合发展。4)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的多元化融合。只有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完善,才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应结合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以丰富市场多样性为目标,实现农产品市场兼容性的扩大化和农业发展容错率的提升。
现阶段,单纯地凭借农业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的发展需要,因此,应有效统一农业产业和其他产业,以创新农业产业结构,有效整合各种产业发展模式,在多样性的发展中形成农业产业的新价值,最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完善。1)有效统一特色农业和乡旅产业。随着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种植技术,在积极应用和推广特色农业技术的同时,有效统一特色农业和乡旅产业。同时,可建设农业产业教育基地和产业园区,使更多的消费者本着特色化现代农业教育、农业观光体验的初衷去旅游,从而促进农业旅游产业的进步。2)有效统一特色农业和农村文化。针对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农村区域而言,多样化的人文景观和风俗文化蕴含其中。作为我国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振兴和发展应实现特色农村文化的有效整合与主动挖掘,持续创新开发农村产业,且有效地体现在农村产业化项目当中,这不但使消费者体会到传统农村文化的发展魅力,而且也受到了各种民俗风情的感染。总之,结合农村区域的特色和发展优势,以区域资源和优势着眼,有效统一各种农业资源和产业,加速创新产业融合,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完善和优化。
2.3 建构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体系
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的建构需要做到以下3点。1)实现新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健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或优惠政策,实现新经营主体培育成果的改善。同时,激励多样化形式(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的农业合作社发展,有效指引合作社的有序运行,提高其服务于农业生产管理的水平,降低种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4]。2)稳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当然,一些具备较高经济发展条件的农户能够对自身具备的土地经营权进行外包,推动农业土地经营模式转变为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模式。3)实现多样性化农业经营组织的建构,高度关注主导企业,立足于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现农业生产和管理体系的创新,遵循多样化主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原则,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或措施指引小型农户的发展,在真正优化利益分配机制的前提条件下,提升农户抵御风险的水平。
2.4 实现农产品价值链的延伸,提升产业化水平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需联合区域政府部门和组织,对农业的多样化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实现农产品价值体系的延伸。同时,有效促进有关产业发展。为了体现农产品的种植优势,应对其产业价值进一步挖掘,确保选用的作物种类优良,并加强与其相关的技术培训,在产品呈现、加工、交易等环节对产业价值进行挖掘。
2.5 吸收和留住人才、培养大量专业化农业人才
1)主动吸收人才,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优化。人才的吸收少不了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有关部门可聘请农业方面的研究员或专家等教育培训农业管理者与生产者,且带来有关的咨询服务或指导,做好区域农业发展的指路人。2)注重留住专业化的人才。对于农村区域吸收的外部人才,应从各视角兼顾人才的实际需求,如兼顾其子女教育、健康医疗、住房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在工作环节配置完善的工具设备、建设学习交流中心等,以满足其基础需求,留住专业的人才。3)应对区域的农民进行培训和科学教育,且构建和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保障机制和奖励体系,确保基于奖励政策和培训的综合影响下真正提升农业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力争培养出大量的专业化农业人才。
2.6 进一步普及循环式农业的先进发展思想
为了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高效性,需进一步普及循环农业发展思想。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形式,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生产人员真正转变心态、认知和理念,真正关注生态环保问题。1)作为政府部门而言,其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体现自身具备的较大宏观调控优势作用,合理、科学地指引农业生产人员认知和理解循环农业。并且,结合自身具备的公共优势主动推广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方式,推动稳定发展循环农业[5]。2)健全循环农业教育体系。针对现阶段农业生产中很多生产人员相关知识认知不足的情况,应及时健全教育机制和培养体系,增强其对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认知。3)明确循环农业这种新的发展业态牵涉较多的先进技术,成本支出较大,因此需对农业发展迫切需求的一系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引入市场化信贷及资本等各种资源,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2.7 加速农产品品牌定位及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背景下,需加速农产品品牌的定位及建设。1)创建农业品牌,体现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主动吸收现代化因素(如天然、自然、田园等元素)改造品牌,提升品牌的价值,从而实现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的深入提升[6]。2)立足于特色农产品,凸显品牌优势,实现区域品牌价值的大大提升。3)做好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工作,结合农贸会、展销会、博览会等形式推动品牌宣传。
3 结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发展背景下,应针对农村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产业发展思路及规划。通过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与农产品价值链的延伸。同时,建构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普及循环农业发展思想,加速农产品品牌的定位及建设,以培养大量的专业化农业人才为依托,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持续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