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保护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要点分析

2023-01-04孙英杰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年4期
关键词: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污染物

孙英杰

(赤峰市生态环境局元宝山区分局 内蒙古赤峰 024076)

引言

自2013 年我国出现雾霾天气以来,各项防霾政策举措陆续落地生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呈稳中向好趋势,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提升,但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处于高压力关键期,仍是群众热切关心的重点突出环境问题,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工作,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加快建成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

1 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1.1 破坏臭氧层

臭氧层能帮助地球抵挡和吸收来自太阳照射过程中所产生的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保护层。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氟氯烃化合物、卤代烃、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甲烷、用作发泡剂、制冷剂、清洗剂、雾化剂的化合物等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臭氧层的减少增加皮肤癌发病率、损伤视力导致白内障、抑制动植物生长、杀死水中浮游植物和微生物,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此外,臭氧层的减薄还会促进近地面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光化学烟雾造成的污染,也会影响平流层大气的温度和空气流动,破坏全球热平衡和气候变化。

1.2 酸雨

工业生产、群暖、生活燃煤产生二氧化硫,石油燃烧和汽车尾气产生的氮氧化物,辉发生液相氧化反应,从而形成酸雨。酸雨可酸化土壤,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流失,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繁殖,诱发植物病虫害,导致植物中毒,甚至死亡。酸雨能腐蚀建筑材料,使建筑材料表面裂缝并出现孔洞,降低强度、硬度。酸雨能刺激皮肤、眼角膜、呼吸系统,导致红眼病和支气管炎,并可诱发肺病,引发肺水肿、肺硬化甚至癌变。

1.3 加剧全球变暖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含氯氟烃以及其他微量气体等。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会加剧全球变暖,改变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近海陆地,产生自然灾害,改变地球原有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例如,雾霾的产生就是因为近地温室气体增多导致陆地气温升高,从而导致陆海温差变小,近而减慢了空气流动,使雾霾不易扩散[1]。

1.4 太阳辐射水平降低

一般情况下,大气的组成成分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但是人类活动和工业生产的产生的气体污染物与大气的组成成分产生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颗粒物以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烟尘与大气产生融合,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阻挡太阳光的照射,从而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影响人力的身心健康。

1.5 降雨量增加

空气中的烟尘和颗粒物在不断增多的过程中会形成凝结核,受到冷空气的影响会促进降雨的生成,较为集中的非正常降雨会导致区域性的自然灾害,例如受到暴雨影响所带来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问题。降雨量的变化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如果再加上能见度较差的大气阻挡太阳光线的照射,会严重影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2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1 颗粒物

空气中有多种不同类型不同粒径的悬浮颗粒,如PM10 和PM2.5 这样直径较小的颗粒物能够通过口鼻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诱发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甚至慢性尘肺、硅肺、慢性肺炎等。

2.2 一氧化碳的危害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有很大的亲和力,可使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急剧下降,使血液运氧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造成低氧血症。而且碳氧血红蛋白对人体的脏器和组织细胞有持久的毒性作用,使脑、心、肝、肾等多脏器损害,严重的病人会引起迟发性脑病。

2.3 氮氧化物的危害

一氧化氮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一氧化炭还强,毒性更高,从而造成人体缺氧的程度更深。氮氧化物被人体吸入后,辉刺激肺泡组织,引起肺水肿,甚至导致肺癌的产生。氮氧化物还损害皮肤,加速衰老。长期接触低浓度氮氧化物会产生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牙齿酸蚀。

2.4 二氧化硫的危害

人体吸入二氧化硫后,会刺激鼻腔、咽喉部,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不适,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喉头水肿、肺水肿等致命性疾病。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污染还会导致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的发生率增高,还可以加强苯并芘的致癌作用,叠加癌症发病率。

二氧化硫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易增加患有白血病、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冠心病等的可能性,长期接触会产生心血管疾病,增加死亡率,长时间接触二氧化硫,会使孕妇的早产几率增高,使体内的激素水平受到干扰,增加胎儿出现先天性畸形的几率,还有可能引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和生长发育迟缓等。

2.5 臭氧的危害

短期少量吸入臭氧对人体一般没有危害,但长期大量吸入可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出现头晕、头痛、恶心或呕吐、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引起剧烈咳嗽,诱发呼吸道或支气管炎症,大量臭氧吸入人体后,会影响人的视力,损伤人体细胞和组织,甚至可能导致癌症。

大量吸入臭氧会加剧肺病患者的病情,大量吸入臭氧还可以破坏人体皮肤中的纤维素,导致皮肤皱纹和黑斑。

3 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3.1 自然因素

天然污染源有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氟化氢、灰尘等颗粒物等,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自然尘如风沙、土壤尘等,森林植物释放的萜烯类碳氢化合物,海浪产生的硫酸和亚硫酸盐颗粒物。

3.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为主要因素,大气的人为污染源包括四方面:一是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这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煤炭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物质,从近年出现重污染天气情况看来,取暖期燃煤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比较明显;二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成分与产品密切相关,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及恶臭污染物等,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重金属化合物的烟尘、氟化氢气体、氯气,化肥厂排放氨气、氧化硫、氮氧化物、气态氟,酸碱盐化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等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产生的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三是交通运输过程的排放,汽车、船舶、飞机等排放的尾气,内燃机燃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硫氧化物和铅的化合物等物质;四是农业活动产生的,施肥时农药的挥发,秸秆焚烧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会飘向各地,产生面源污染[2]。

4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4.1 建立健全地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依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结合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和特征,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制度,明确政府责任,细化上位法条文,不仅要细化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还要重视机动车尾气、节日禁燃花爆竹、共祭日禁烧、秸秆焚烧这些监管薄弱环节的防治措施,明确监管和处罚主体,制定落实处罚措施,避免监管混乱现象,从而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执法效率。增强各部门协同治理体系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各门之间的沟通,建立高效的沟通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从而增强各部门之间的信任,提高联合执法效果,实现常态化联合防治机制。加大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力度,增加人员编制,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相关工作人员,防止执法不深、缺失缺位的现象发生。完善细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确保能及时有效的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建立环境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督查,杜绝浮于表面的执法行为,防止有特权的企业夜间生产,杜绝停产企业死灰复燃,及时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司法救济体系,推动企业积极主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3]。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健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建立环保组织运行机制,激发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积极性,注重环保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主动性。

4.2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研究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成因、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颗粒物二次转化机理、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污染物协同解决方案研究,深入研究人口、经济、产业结构、环境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探索科学减排路径。加强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新型监测设备、便携式监测设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细化管控网络研究,充分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有效数据,建立精细化的大气污染防控预报预警体系,掌握污染源动态更新信息,建立数值模型实现污染物扩散趋势预警。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扬尘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等技术研发应用,为精细化管控提供基础技术条件。城市的环境管理部门应当对城市所发生的雾霾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以此制定解决雾霾问题的治理方案,降低雾霾对于城市民众生命安全健康的影响。

4.3 强化环境执法力度

对高能耗高污染项目、重点防控区域及重点污染源实施动态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强采暖期企业生产监管力度,稳步推进散煤治理,开展锅炉、炉窑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低效能治理燃煤锅炉及炉窑淘汰力度,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排查力度,加快推进柴油车污染治理,推行新能源车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车辆和机械。细化扬尘精细化管控,特别是道路扬尘、运输车辆篷布覆盖、物量堆场防尘网整治,对裸地进行硬化、绿化或覆盖。加大落实烟花爆竹禁放、公祭日禁烧力度,加强餐饮油烟整治,严禁路边摊、露天烧烤。

4.4 调整产业机构

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步伐,严格控制准入制度,推进清洁取暖,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散煤替代,深入实施燃煤锅炉治理,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用能单位积极主动开展清洁能源改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聘请专家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严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产能,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开展工业窑炉治理专项行动,强化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设,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4]。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速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形成新增污染减排能力,为重点项目建设腾出总量指标。积极调整运输结构,改善货运结构,加强油品质量管理,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促进绿色低碳出行。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防治,提升铁路货运量,发展绿色物流配送。

4.5 扩大城市绿化面积

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是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当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数量较为庞大,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污染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治理内容。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城市的绿化工作,完备的绿化体系能够有效的降低城市污染,城市中所包含的绿地和植物数量越多,城市中的空气质量就越好这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感都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同时绿色植物能够有效的降低和缓解雾霾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植物能吸收、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可在植物和雨水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有效消除,结合各地大气污染特征,选择对污染物吸收、净化能力强的绿化物种。科学合理的开展城市园林绿化,采用当地物种,易成活、易形成地方特色、且可防止外来物种入侵[5]。加大城市绿化工程管理力度,加大绿化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绿化,减少大气污染,让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4.6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大气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重点排污单位大气污染物排放口要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完善移动源监测体系,一键获取排放企业、排放源、超标项目、重点治理区域、治理时间、治理措施等信息,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效率和科学性。督促企业依法开展自行监测,提高自行监测数据质量。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托管运营,加强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监管。

4.7 强化绩效考核

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明确考核指标,规范评分办法,定期督导,问责问效。将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开展专项督察。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将加大支持力度,对未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城市,公开约谈政府主要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跟踪整改进度。

4.8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深入开展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村、街道宣传栏、大喇叭等宣传媒介,通过悬挂横幅、印刷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落细,拓宽新型宣传渠道。利用新媒体的快捷性和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加强教育引导。促进信息公开,及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态和工作成效,形成良好的宣传态势,引导广大群众人民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中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主题宣传活动,为群众详细讲解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呼吁群众关注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养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共识。

结语

从实际意义上说,工业生产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等社会生产活动,对于民众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的提高极具促进作用,但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不仅造成了地质灾害的屡屡发生,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体质健康的危害,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综上所述,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很大,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重要问题,通过分析探求科学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法,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精准科学治污,打赢蓝天保卫战,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污染物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显色法快速检测10种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测试方法
通过高压直接喷射实现高效率和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氢燃烧方式
氮氧化物吸附催化器与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组合排放控制系统用的先进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