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三夕老师二三事

2023-01-04

华中学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学院华中学术

范 军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知晓张三夕老师大名大约是在1986年的阳春三月,那时我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刚上研究生。作为华师百年历史上自己培养的001号博士,张三夕的博士论文答辩仪式极其隆重,答辩委员阵容堪称豪华,章开沅校长、邓宗琦副校长亲临答辩现场。答辩前,图书馆、历史系、学生食堂、研究生宿舍楼等处都张贴了大幅海报,“张三夕”和“批判史学的批判”几个字便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但真正与其交往,以至以兄弟相称的“过从甚密”,还是在他“游子归故乡”——从海南大学重新回到华师中文系任教之后,转眼间也是整整二十年了。作为学者、教师和师友相兼的张兄三夕,属于“高级而有趣”的类型,我在与之交往中值得回味与分享的东西很多,这里只说说我所了解、所亲历的三件事,或称“三个一”吧。

第一个“一”是一本教材——《中国古典文献学》。

这本教材由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首印5000册,次年又加印了5000册,此后几乎年年加印。出版社的朋友告诉我,该教材两次修订,刊行3版(2003、2007、2018),累计销售已达16万册。作为国家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教材,《中国古典文献学》已成为华师出版社最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常销书之一。古典文献学虽还不好说就是“冷门绝学”,但肯定不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或核心课程,一本选修课的小众教材能有如此大的发行量和如此久的生命力,实属难得。

三夕兄2001年11月重返桂子山,作为华师文学院学科建设人才被引进后,与王齐洲、高华平两位实力派学者组成了中国古典文献学教研室。这个“三剑客”的黄金组合,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把华师古典文献学弄得风生水起,声名远扬。他到华师文学院不久,我则由出版社总编辑转任社长(2002年5月),学术著作出版策划、高校教材建设依旧是我很重要的工作抓手。记得那几年先后约请郑克鲁先生主编《外国文学简明教程》,刘守华、陈建宪老师主编《民间文学教程》,李建中师兄主编《古代文论》,王坤庆教授增补《教育哲学》、张维友院长修订《英语词汇学教程》等,这些教材皆有很好的社会反响和不俗的经济效益。请三夕兄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大约是在2002年上半年春日的某个下午,地点就在我三楼的办公室。接受任务后,他雷厉风行,很快拿出编写大纲和体例,立马组织除本院“三剑客”外另有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北师大、湖北大学等高校教授、副教授参与的编写班子,书稿也在不长的时间内高质量地交付出版社。三夕兄在教材初版《前言》中自信地说:“一本教材的特色和质量要靠编者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准来保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教材的编写者都是‘术业有专攻’的教授,一半以上的作者是博士生导师,他们在文献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我们这群编写者,或是同学师兄弟,或是校友朋友,平时在学术上多有切磋交流,这次合作编写教材,大家把多年的研究、教学心得提炼或融入相关的章节中,彼此经常相互探讨一些文献学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愉快而难忘的。”

因为有一个好主编,一群好作者,加上作者密切配合出版社开展教材营销推广,《中国古典文献学》推出后广受欢迎,被几十所高校选用。每逢外出讲学、参加学术会议、接待前来交流的同行、线上友朋沟通,张老师总是不忘宣传和推荐这本倾注了编者心血,又确有创新、水平高且非常适用的教材。我也因为这本教材与他交往渐多,酒局频见,相知益深。在该教材第三版后记中,张老师诚恳地写道:“饮水思源,我首先要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范军教授,是他极力鼓动我来主编这部教材的。可以说,没有他当初的动议,就不可能有这部教材的产生。”

其实,应该是我和出版社要好好感谢张老师及其编写团队。我们的编辑和市场销售人员多次说,若是高校教材的作者都像张三夕老师这样,那编辑工作、营销工作就好做多了。人们常说,作者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善待作者,广结人缘,出版企业才会有更多好书稿,才会有更多的市场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表示对三夕兄的感谢,我主动提出请他把1992年在台湾文津出版社出过的博士论文(繁体字版,印数不多,大陆难得一见)推出大陆简体字版。这样,《批判史学的批判——刘知几及其〈史通〉研究》在时隔十八年后得以“荣归故里”,由华中师大出版社于2010年11月纳入“博雅学术文库”正式刊行。

张三夕老师的第二个“一”是一本学术集刊,也就是华师文学院和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华中学术》。

这是我们合作的另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古道热肠的张老师对华师文学院、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所做的重要贡献。作为学术集刊的《华中学术》第一辑是2009年9月正式出版的,编委会主任为胡亚敏院长,张三夕老师担任主编。在辑刊“卷首语”中,胡院长满怀深情地写下这些言简意赅的话语: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华中学术》于2009年秋面世。

之所以筹办《华中学术》,其初衷是为华中师大文学院的教师提供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使大家能够在这个园地里从容地耕耘和自在地挥洒;同时也希望以此构筑一个对话的平台,诚邀海内外同仁在这里以文会友,研讨磋商,享受思想交锋的快乐。

之所以定名为《华中学术》,是因为她诞生在中国的中部,我们希望经过数年或数十年的努力,使之成为中国中部学术研究的重镇。《华中学术》的核心是学术,她表达的是学人对学术的尊重、追求和坚守,并力图通过学术个性的张扬和学科之间的互渗打通以实现学术研究的开拓和创新。

《华中学术》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创办,并得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争取一年出版两期。文学院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和深厚学术积淀的学院,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民间文学等多个学科已形成或确立了自身的特色,由此形成一种整体优势。在“博学笃志”的院训下,文学院将继续坚持“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理念,尽可能地吸收和借鉴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当今世界前沿的学术成果;并以“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在中国语言文学等领域形成自己的学术品格和研究特色,为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贡献。

《华中学术》刚刚诞生,前面的路还很长,我们愿意像夸父那样锲而不舍,学术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

《华中学术》如期出版,按计划坚持每年出版两辑(后来由半年刊改为季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越来越大。这中间张三夕老师付出了许多心血、汗水和智慧,是名副其实的主编。从栏目设计到作者组织,从内容编排到学术规范,从对外联络到内部协调,张老师无不费心费神,亲力亲为。孟君老师告诉我,记得她轮值《华中学术》责编时,在栏目主持人、责编编校后,三夕老师都会在打印稿上进行终审,每次红笔写得密密麻麻,极为认真负责,比一些专职的期刊主编还专业,还敬业,可谓严格把关,精益求精。

由于是学者办学刊,学术水准高,选题策划好,且注重学术规范和对外宣传,《华中学术》很快得到国内外学界同行和期刊界朋友的关注与认可,并于2013年成功入选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CSSCI集刊。这对华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能顺利进入国家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行列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14年底,文学院举办“中文学科前沿问题探讨暨《华中学术》创刊五周年座谈会”,三夕兄在会上全面回顾了集刊创刊五周年的历程,重点介绍了《华中学术》在确保学术品质方面所做的工作,最后引用宋儒陆九渊的名言“懈怠纵弛,人之通患。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所同戒”自勉并勉励同人,寄望《华中学术》能够常办常新,持续发展,成为华中师大文学院乃至国内中文学科集刊的品牌。

我校中国语言文学过去就有《外国文学研究》《汉语学报》两个传统的C刊(同时也是北大核心期刊,另有面向中学语文教育的北大版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学术集刊《新文学评论》),现在加上《华中学术》更是如虎添翼。一所大学的一个学科(学院)同时拥有3种C刊,在全国都不多见。这样的期刊学术平台对于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无疑是有重要促进作用的。

《华中学术》进入CSSCI集刊序列以后,就有北京的某大牌出版社找上门来要拿去他们那里出版。该社正在集中力量打造学术集刊群的品牌,在全国各地网罗已经崭露头角的优秀集刊,到处采摘“成熟的果实”。我们华师出版社的另一本C刊集刊《近代史学刊》(也是2013年入选的)就被他们悄悄割了韭菜,收到篮子里了。文学院也有部分老师主张把《华中学术》拿到北京出版。因为公私之谊,加上我的说服,深明大义、目光长远的三夕兄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把该集刊留在桂子山,留在华师社,一直到今天。

作为学院所办学术集刊,除了发表学术成果、交流学术信息,还有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承学脉,让学术薪火不绝,学术精神赓续。在王先霈教授的提议下,三夕兄专门策划了一个栏目叫“学缘漫议”,亲自四处约稿,撰写栏目“主持人语”。这个栏目从2011年开张到现在,已经刊登了近30篇文章,作者既有本校王先霈、曾祖荫、刘守华、陈安湖、王忠祥、尹均生等老辈知名学者,也有周光庆、张玉能、江少川、戴建业、周晓明、吴建波等中生代学人,还有一些外校的杰出专家如王兆鹏、傅道彬、刘明华、方铭、何新文、阮忠等。去年,本人去甘肃兰州大学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在那里了解到上世纪40年代后期张舜徽先生在兰大的一段学术“传奇”,回头以此为基础写了一篇闲文《桂子山学人的心理定力》。三夕兄看到后,和新主编汤江浩老师一起力主将文章在《华中学术》发表。我还跟三夕兄和胡亚敏老师建议,将集刊上“学缘漫议”专栏文章(适当再组织一点新的稿件)结集出版,作为学院青年教师、研究生的学习资料。这个动议,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认可。我期待这本书早日面世,也期待“学缘漫议”专栏能够长久地办下去。

三夕兄与文学院同道尽心尽力培育了《华中学术》,从来是不计报酬,不图虚名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有功不居,功成身退。他主动把集刊主编“禅让”给了“网红教授”戴建业,戴网红后来又如法炮制“禅让”给更年轻的汤江浩老师。岁月不居,人事更迭,但学术刊物薪火相传,品质不变,风格依旧。即便不在一线了,三夕兄仍然不忘初心,爱管“闲事”,时时关心集刊的建设与发展,时常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参与策划和组稿,积极宣传和推广。2020年,《华中学术》再次入选南大CSSCI集刊,刊物品质越来越好,影响也越来越大。

与三夕兄密切关联的第三个“一”就是一个学科——文化传播学。

这是一个从酝酿到起步,从初步成形到不断发展进步,已有十个年头的新学科。在这个学科的建设中,我们结下了更深厚的学术友谊。2011年6月,文学院新闻系主任刘九洲教授退休。学院打算从外校引进一个人才,所有程序都已走完,但他忽然变卦说不来了。胡亚敏院长、谭根稳书记和刘九洲老师几经商议,决定由张三夕老师接替系主任,我则兼任系研究生导师指导组组长和学术带头人。我们两个非新闻科班出身的人有感于领导的信任和诚意,答应“挑土”(武汉地区对于临时代班的叫法)一年。这样,我和三夕老师就成了正儿八经的同事与搭档。这于我确实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而曾师从于程千帆、张舜徽先生的三夕兄一直走的是“博通之路”,擅长“跨界思维”;他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学术兴趣广泛,又有过担任学院领导的丰富经验,主政系务专业上虽是“客串”,管理方面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此后一年间,三夕兄多次举办新闻系内部学术沙龙,开新闻系系内学术交流之先河,年轻教师精神为之一振;他还张罗各种学术讲座,“请进来走出去”,尤其注重青年教师成长,倡导学术兴系,平时为人公道正派,处事公平合理,努力营造出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工作氛围。新闻系很快气象一新,学风向好,老师们心情舒畅,劲头十足。遗憾的是,2012年9月,学校“力排众议”搞“拉郎配”,决定新闻系与信息技术系合并成立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这个最短命的学院仅仅存活了10个月,信息技术与新闻传播又分道扬镳、各自独立建院了。因新闻系离开文学院,三夕兄刚好一年“挑土”期满,我则“客串”新闻传播学学术带头人直到2017年。

正是因为那一年的“挑土”,三夕兄在文学院胡亚敏院长、谭根稳书记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谋划文化传播学博士点的建设,意在通过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实力和影响带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早在2011年三四月间,三夕兄就受学院委托牵头写出了文化传播学博士点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三夕兄集思广益,提出文化传播学的学科内涵、理论基础、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文学传播、新闻传播、影视传播、出版传播四个研究方向,确定了各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周晓明、刘九洲、李显杰和我分列四个方向的负责人,青年教师孟君副教授为学术秘书,负责具体材料工作。在三夕兄的运筹帷幄、积极推动下,文化传播学博士点申报成功,于2012年上报教育部备案,2013年正式开始招生。因为有的学术方向带头人另有其他任务,有的已到退休年龄,真正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参与这个博士点建设的主要是三夕兄和我两人,首届两名博士生也是我们各招一个。

在我们学科的师生中,三夕兄被尊称为“长老”,他则戏称我“范爷”。张老师像个不折不扣的“家长”,学术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生活上则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博士生预答辩、答辩之时,对于论文的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图表标符、行文的语法逻辑,乃至“致谢”用语这些容易忽视的地方,张老师总是“锱铢必较”,甚至“吹毛求疵”,但确实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时常收有醍醐灌顶之效。评点时他往往用词尖锐而不失厚道,出语幽默又不乏深意,学生们听来非常提神管用,容易入脑入心。到2021年秋,文化传播学博士生已经招生9届(40多人),毕业6届(20余名),毕业生总体质量良好,受到学界好评与社会欢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部属师范大学的名师张三夕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践行了“师范”二字。在学生眼中,张老师是严师,也是慈父,还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可敬、可亲又可爱,有德、有学还有趣。2012年,他以最高票当选为华师研究生会组织评选的“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首届第一名是戴建业)。在我们文化传播学专业,三夕老师也是难得的好导师、好家长、好带头人。他对学术的敬畏,对规范的尊崇,对创新的追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专业的师生。从2017年开始,我连续张罗了四届“华中学术传播论坛”,三夕兄主持会议时从没有虚话套话,总是直奔学术主题,评点专家演讲或会议发言,切中肯綮,直指要害不留情面。外地有学者朋友跟我说,特别希望张老师评点自己的发言,但又有点“怕”他,因为他的“酷评”让人欢喜让人羞(愧)。这大概就是所谓“畏友”吧。

老话讲,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三夕兄是我们文化传播学的“一老”,所以我一再呼吁“长老不能走”。只要学科有重要活动,举凡招生面试、论文开题、博士答辩,还有其他重要学术活动,是一定要请“长老”回来“坐镇”的。有三夕兄来“站台”或“坐镇”,我才会觉得更有底气,更有胜算。

三夕兄已经退休数年,逼近古稀,但他无论心理、精神,还是身体、学术,都毫无老态与倦意。他经常与友朋自驾云游四方,夏季会去恩施野三关私宅消暑“打望”,至于酒桌上与周兄晓明斗诗更是保留节目,一直胜负难分;他还数次加入横渡长江的游泳队伍,“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三夕兄在学术上恪守规范,严谨认真;在生活中乐群助人,趣味盎然,尤其懂得发现和享受日常中的诗意与远方。

笔者谨以这篇短文,祝贺张兄三夕从教50周年,真诚祝愿他永葆君子之风,永远健康快乐!祝愿他在未来依旧是书香伴着花香的日子里,学术青春不老,生命之树常青。等到三夕兄从教60年、70年之时,我希望有机会再写续篇,也期待三夕兄有更多新颖、精彩、丰富的故事让我们分享。

猜你喜欢

文学院华中学术
华中要塞:义阳三关
新四军华中抗战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文学院学人新作
学术动态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学术动态
华中特水养殖蓬勃发展,那些年转型的水产人都过得怎样了?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江西澳华正式竣工,剑指华中300万吨水产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