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思想与振兴发展的内在逻辑

2023-01-04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黑龙江省思想

安 会 茹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哈尔滨 150028)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刚刚落幕的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再次强调“聚焦补齐思想观念短板,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从思想、观念、思路层面破题,坚决破除思想禁锢和惯性思维”。解放思想、振兴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任务,要想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应该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理解两者的逻辑关系对于深刻领悟解放思想对于实现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性,以及把解放思想落到实处,从而开辟黑龙江省振兴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一、解放思想是振兴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是振兴发展的必然要求,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振兴发展,换句话说,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实现振兴发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历史遗留因素造成的,有些是新发展中的新挑战,有些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有些是内生动力不够、潜力挖掘不足的问题。但是不管哪一方面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以创新性思维寻求解决办法,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解放思想这把“金钥匙”。

首先,只有解放思想我们才能突破旧观念的束缚,才能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大胆思索、勇于创新,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新对策。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东北振兴发展必须解决“四大短板”,其中“思想观念”就是短板之一。不可否认,黑龙江省由于历史、地域等多方面因素,传统思维、陈旧观念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还根深蒂固,在一些干部中还存在等靠要、官本位、不思进取、怕险畏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束缚了人们思想、拴住了人们手脚、冷却了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降低了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破解难题先要解放思想,面对新的矛盾与挑战,就不能局限于传统思维,必须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找出矛盾根源所在,从思路上、方法上、效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1]88解放思想可以使我们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拿出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将蓝图变为现实。因此,只有解放思想,打破教条主义、唯书、唯经验、唯习惯的思维方式,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真正使黑龙江省的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其次,解放思想是事物革新和自我完善的力量源泉。任何事物有没有生命力,就在于其有没有创造力,有没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之所以在中国落地生根,不断取得胜利,就在于其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能够不断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丰富和发展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历时几千年而不衰,也正是因为其有巨大的包容性,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自己。《易经》设鼎、革两卦,革是去故,鼎是取新,旧去方有新来,旧灭方有新生。革故鼎新是事物发展的不变原则,解放思想就是观念的更新,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创新的行动,就没有发展的突破,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最后,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总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的挑战,如果我们还固守老思路、老传统,固步自封不懂得更新观念、转变思维,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被时代所抛弃,这样,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并且发展还会越来越滞后。解放思想是求真务实的前提,思想解放向前一步,实践便向前一步。解放思想能引领黑龙江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直面风险挑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实现新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项事业的攻关期。黑龙江省发展同样正面临一些新变化、新问题和新挑战。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与资源禀赋、优势潜力还不相称,经济结构还不够优,质量效益还不够高,体制机制还不够活,有的干部思想观念、市场意识、能力作风与振兴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面对这些新的问题与挑战,无疑迫切需要进行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热情,使他们成为推动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急先锋。

二、振兴发展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

解放思想不是为了思想而思想,其目的在于促进振兴发展。振兴发展指的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相比有了新的内涵与外延,其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全”字。“全”一方面指覆盖面“全”,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全”的含义进行了阐述,指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国家战略的振兴,是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全过程全覆盖的振兴,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人人担当尽责的振兴。”并提出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教振兴、农业振兴、产业振兴、区域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民生振兴、人才振兴。这“八个振兴”是对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有力诠释。另一方面“全”体现了一种立体振兴。如在现代农业振兴计划中,就包括了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从而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这里面又包含了科技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的因素,立体地支撑了农村振兴计划。

解放思想属于思想观念的层次,思想观念作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524即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525。这里马克思实际上阐述了一种道理,即思想观念本身并不具有独立性,它是从属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产生不同的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本身没有独立的历史,意识的历史和发展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决定的。但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当思想观念落后于经济基础时,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二是当思想观念适应经济基础时,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所以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破除思想观念中与客观现实不相适应的部分,对落后的旧思维、旧观念进行扬弃,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从而最终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凝心聚力,推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充分发挥解放思想对促进振兴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了实现黑龙江省的全面振兴全方振兴,报告还明确提出了“九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定不移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翻身仗、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定不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这“九个坚定不移”既是未来五年黑龙江省的发展任务,也是实现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方法、路径。这说明实现黑龙江省振兴发展除需要解放思想外,还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齐头并进,需要综合施策、协同发力,才能走出振兴发展之路。

综合施策、协同发力是客观现实的需要。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振兴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由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并且事物之间的关系已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这时,影响一个事物发展的因素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一个因素的轻微变动可能引起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所以要实现振兴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解放思想不能坐而论道,不能仅就思想谈思想,必须与其他因素有效结合起来。

三、探索如何解放思想是实现振兴发展的关键之一

解放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打破陈旧、落后的思维观念的束缚,建立与事物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思想意识。因此它与其他条件相比,对于振兴发展主要起到了一种思想引领的作用,位于前提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3]任何行动或举措都要以解放思想为前提,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难言行动上的突围。习近平总书记还曾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4]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看,每次解放思想都成功地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解放思想的历史,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这一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才能突破观念的禁锢,实现行动的超越,走出一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发展之路。同样,要想实现黑龙江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也离不开解放思想这把“金钥匙”。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振兴发展,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解放思想,用解放思想这把金钥匙打开龙江振兴的大门。

首先,解放思想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不是毫无规矩地随意解放,解放思想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只有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我们思想的正确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5]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强调用普遍联系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且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加以机械重复的教条,他们的学说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2]527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够为我们解放思想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保证我们的思想能往更正确、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另外,解放思想更需要达成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6]统一思想要求我们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党奋斗百年历程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能够实现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有机统一,凝心聚力共同促进黑龙江省的振兴发展。

其次,解放思想要有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实事求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又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7]因此,解放思想不是泛泛而谈,也不是形式化地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解放思想需要我们要有省情意识、问题意识。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有着自身发展优势,也有劣势。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且还特别针对黑龙江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黑龙江既是我国的粮食大省,同时也有大湿地、大森林、大江、大湖等丰富的绿色发展资源。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资源优势,并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实现生态、科研、产业的有机融合,打造黑龙江省的创新发展优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黑龙江作为施行计划经济最早、退出最晚的地区,“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并且加上黑龙江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近几年来人才流失问题比较严重,以及黑龙江省在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使黑龙江省发展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充分利用“三长三短”的辩证方法,把握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的政治机遇、政策机遇、改革机遇、开放机遇,迎难而上,克服旧传统、旧观念、旧路径,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最后,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世界是永远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问题,这一个目标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目标,因此解放思想永远没有停滞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1]72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刚刚落下帷幕,这次会议在总结以往五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五年黑龙江发展的新规划,以及催人奋进的黑龙江新的振兴计划。这些计划的实施以及目标的实现绝对离不开解放思想这把金钥匙。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与问题。如今年春季黑龙江省的疫情此起彼伏,这大大加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和防疫压力。面对这些新问题,我们要有前瞻意识和忧患意识。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危’与‘机’的辩证关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切实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发展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明者远见于未萌,知者避危于无形”,“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常怀忧患之思,常怀发展之责,才能清醒地看到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风险,才能尽快适应新形势,从容应对各种新挑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准确把握事物发展态势,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出新举措,走出新路子,创出新事业。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黑龙江省思想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