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医学生冬奥志愿者心理健康提升策略

2023-01-04范玉宏王宽垒范栋林龚致富路玉丽

关键词:医学生志愿志愿者

范玉宏,王宽垒,范栋林,龚致富,路玉丽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综合办公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院办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3.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学生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4.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宣传统战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是在新冠疫情防控逐步走向常态化背景下中国迎接的一项重要挑战。基于疫情防控的需求,冬奥会志愿者中需纳入一部分医学生志愿者,为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提供服务。在进行志愿者招募时注重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

一、新冠疫情背景下积极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它能有效地促进医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和发展。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情绪,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医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会扭曲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有利于促进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与优化

在高等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医学生而言,其心理健康还关系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使医学生更加深刻有效地认识到医学专业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医学专业技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使其正确对待医学专业的课程学习,并且在具体的课程学习实践中把握相应的原则,有效提升专业素质。除此之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他们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状态[1]。

(二)有利于开展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医学专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同步跟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联动性,若教师能够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那么针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然更佳[2]。从本质上讲,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专业技能学习中,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专业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加深其对医学学习价值的认知,使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成的重点目标。另外,思政教育工作无法有效推进往往与医学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结合思政教育的目标任务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3]。

(三)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中的负担感

从客观上来讲,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量和实践学习量都相对较大,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具有针对性强且难度大的典型特征。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医学生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或心理状态不佳的现象。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课程学习压力会对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及职业价值认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4]。在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容易受到影响,出现情绪波动或抗压能力减弱的现象。这就更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切入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更加客观而系统地认识到医学课程的学习价值,并认识到疫情背景下医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使学生能够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学生的心理负担大大减轻后,他们对医学学习的认同感提升,逐步学会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学习环境和就业环境,这为其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其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

二、新冠疫情背景下医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北京冬奥会需要大批医学生志愿者。但通过分析可知,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志愿服务的医学生存在自主承受能力较为薄弱、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稳定性不足等问题[5]。另外,部分医学生对志愿者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也存在认知偏差,进而产生了情绪不稳定以及服务意愿减弱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志愿者服务质量,也会导致医学生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

(一)基础调查数据分析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和张家口学院的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及护理学专业的1 709名医学生参与此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针对性访谈的方式,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医学生从事冬奥会志愿服务的意愿以及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研究发现,在性别维度的调查中,参与本次志愿服务的男性医学生占比达到29.32%,女性医学生占比达到70.68%。由此可见,女性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比例相对更高。而从年级维度的调查结果中可知,大学二年级医学生在本次志愿者中的占比高达49.97%,几乎占整体志愿者数量的一半。除此之外,问卷调查还涉及疫情对医学生学习状态的影响情况。其中,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疫情对其学习和生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3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只是普通级别的影响,只有15%左右的学生认为疫情并未影响其医学专业学习。从心理健康维度的调查可知,60%的学生认为在疫情出现后,自己学习专业知识时的心理状态出现了波动,出现了情绪不稳定和烦躁焦虑的现象。只有13%的学生认为疫情并未对其学习专业知识时的心理状态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对是否愿意成为冬奥会志愿者这一项的调查结果显示,67.41%的学生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志愿者服务经验,30%以上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参与志愿服务时,若出现身体不适会有恐慌情绪。这一系列调查数据都表明,疫情对学生的健康状态以及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结合疫情背景作好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历经疫情冲击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会发生变化。虽然医学生有一定的临床实习经验,但是他们年纪小且心理发展不成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经验不足。

1.疫情影响医学生心态

疫情具有突发性和影响巨大等典型特征,大部分医学生在面对疫情时,其心理状况和情绪状态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虽然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但其学习和接触医学的时间并不长,个人心理状态调整能力和专业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突发性事件会对医学生的心理状态造成直接的影响。对冬奥会医学生志愿者而言,虽然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是非常光荣的任务,但受疫情影响,部分学生仍然会出现情绪波动现象。当面对一些问题和困难时,他们无法用冷静的心态面对和解决问题,这影响到其冬奥会志愿服务的质量。

2.医学生自身认知偏差

上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现代社会环境下,医学生参与冬奥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普遍下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大量访谈交流。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其认知中,冬奥会志愿服务与个人本职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部分学生认为,冬奥会医学志愿服务专业性更强,而自己并不具备相应的志愿服务能力,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是导致其参与相关服务的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反映出在日常的医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从专业医护和疾病治疗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而对于辅助医疗服务方面的教育引导存在不足。

3.医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

数据分析显示,部分学生出于对个人身体健康的考虑,其参与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有所下降。部分医学生在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后,容易同步产生恐惧心理。部分学生还表示,他们对冬奥会中要求其提供的医学专业服务在整体流程和具体要求上理解不足,担心个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无法发挥好志愿者的作用。此外,小部分学生还表示,其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承受了较大压力,参与冬奥会志愿服务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业。以上情况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相对缺失的问题。

三、新冠疫情背景下提升冬奥志愿服务医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为了有效提升冬奥医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需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一)注重在日常的教育引导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医学生产生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源泉,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人文精神的渗透。在医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一些与冬奥会专题相关的课程让医学生了解冬奥会志愿者服务中医学生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使其感受到一名医学生为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光荣。另外,教师还应当从医学专业出发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包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救死扶伤的精神等,激发学生对自身所从事专业的主观认同感和使命感。学生只有从主观上意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进行专业学习时所呈现出的心理状态才会更加积极向上。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稳定学生情绪状态以及保持学生良好学习状态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更应当实现两方面教育工作的积极融合,并以冬奥会志愿者这一具有专业性和使命感的实践工作为依托,引导学生认识到新冠疫情背景下成为一名冬奥志愿者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具体的教育工作时,可设置专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入手,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价值观念渗透其中,促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心理健康状态对其履行职业责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冬奥志愿者具有社会服务价值,教师可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渗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价值引导和思想教育,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志愿者服务[6]。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典型的个性化特征,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差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要结合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优化,教师更应认识到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对取得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医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师可组织专业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教师可通过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状态和信息反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思想认知水平,并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知偏差,帮助学生充分全面地认知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注重引导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

在常规的医学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渗透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现实内容,促使学生逐步认清当今医学生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作为医学专业学生在未来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这种基于疫情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体会与感受到个人肩负的使命及责任。

新冠疫情背景下,大部分医学生对个人的职业使命以及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仍然缺乏深入认知,其对冬奥志愿者中医学生的工作内容和责任也缺乏充分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教师应当从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猜你喜欢

医学生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是志愿者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为志愿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