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现代化的探索:1958-1960年阜阳专区农具改革运动研究

2023-01-04

关键词:阜阳农具专区

张 慧

(安徽大学 历史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农具改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自明清以来,中国的农具革新缓慢,又在近代持续的战乱中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中共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对农具进行了增补与改良。“大跃进”时期,全国开展了群众性的农具改革运动,推动了中国农业半机械化以及机械化的进程。在这次农具改革运动中,安徽省表现突出,其中特以阜阳专区为代表,研究该地区的农具改革运动具有典型意义。目前,学术界关于对农具改革的研究多偏重于中国古代,关于1949年后的农具改革则以国家层面的宏观研究较多,区域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山西省和河北省等地①。下文以阜阳专区②为考察对象,试图挖掘该地区在农具改革运动中的独特性,力图较为全面地展现该地区农业半机械化以及机械化进程,以此透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一、运动兴起背景

阜阳专区位于淮河流域,黄淮海平原南端,是一个开发较早的传统旱作农业区。该地区使用的农具主要有犁、耙、耧、锄头、镰刀、铁锨和辘轳等数十种[1]。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主要依靠手工操作,人畜并力,生产效率低下。肥料主要是人畜粪便、烧柴灰以及沟塘土等,耕地贫脊。抗战时期,战乱频仍,农具不仅没有较大革新,反而遭到了破坏,农业发展缓慢。1950年,中共皖北区委和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决定建立农具厂,改良旧式农具。1951年秋,农具厂从当地招聘工匠,先后改制了铁弓犁、改良犁、改良耙、密植耧、改良龙骨水车及布篷风力水车等农具,这些农具比旧式农具工效高,耕作质量也有所提升。1952年,阜阳专区推广了阜阳中心机械厂生产的新式步犁和双铧犁,部分工匠也自发地改进一些旧式农具,农田中开始使用手摇喷粉器和筒式喷雾器喷洒农药,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1954年,安徽省农林厅还在蒙城县建立“国营蒙城拖拉机站”,装备了拖拉机2台,五铧犁和圆盘耙等机引农具6件,成立了机耕队,为农业社代耕[2]。至1957年,全县有拖拉机53台,机耕面积也逐步扩大。至1957年,全省共计推广双轮双铧犁13.2万多部,推广双轮单铧犁、圆盘耙、钉齿耙、谷物播种机、摇臂收割机、棉花播种机、中耕除草机和三齿耘锄等新式畜力农具1万多部,这为1958年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3]382。

1957年9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决定于该年的冬季到1958年春季在全国掀起一场农田水利运动。这次会议之后,农业领域的“大跃进”也逐渐开展起来。由于“农业生产大跃进,对耕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要求,如深耕、密植、兴修水利、增施肥料、加强田间管理、扩大复种面积等等,再加上社办工业和基本建设的发展,劳动需要量大大增加”[4]1,因此农业生产任务与劳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就突显出来,仅仅依靠改善劳动组织、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不能解决这一矛盾。在这种形势下,改良与创造新的生产工具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必要性。1957年11月,安徽省开展兴修水利运动和积肥运动,阜阳地委积极响应。兴修水利运动开始后,阜阳专区投入了大量劳动力,但在兴修水利与积肥的高潮中因动员面大而产生了工具供应不足和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阜阳地委开始发动群众改良工具,这就是阜阳专区在兴修水利工程中进行工具改革的开端。1958年,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运动便在农业“大跃进”与劳动力不足这一矛盾的刺激以及兴修水利运动的推动下开展起来。

二、运动过程

在1958年3月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号召“改革农具运动应推广到一切地方去”。此后,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就由原先的水利工具扩展到农村其它的生产和生活工具。

(一)农具改良和局部推广阶段:1958年3月至6月底

自1957年冬兴修水利以来,阜阳专区在水利工具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绩。至1958年3月,全区基本上实现了治水工具化。据粗略统计,从1958年3月上旬开始,全专区改进和创造的运土及提水等先进工具约达400种,其中经过专区鉴定后认为可以推广的有67种。截至1958年4月初,全专区已推广各种先进工具共达28万部[5]28。1958年4月,在安徽省兴修水利先进工具交流大会闭幕式上,安徽省省长黄岩提出了“农村生产活动中,不只是水利工具需要改进,农、手工业等各个方面的生产工具都需要改进”[26]。此后,阜阳专区的工具改革就从水利工具向农业工具扩展,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运动大规模开展起来。

1958年3月,阜阳地委在电话会议上号召全区改进、创造和推广先进工具。此后,各县、区、乡以及社都行动起来,他们喊出了“社社队队有创造,庄庄户户出诸葛”和“学科学,比智慧、比技术、比创造”的口号,每天有大批人员到友邻地区和单位观摩学习或传授技术,仅在1958年3月间,“专区和县一级组织到外地参观有六十次以上,区、乡、社、队邻近地方派出参观学习和传授技术的约达四十五万人次”[5]58。群众在农具改革运动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改良和创制了大批新式工具。亳县建筑工会木工张九海在旧式犁的基础上增加了调节器,将其改良成了新的双层单铧犁,适用于旱地深耕且更加省力[4]4。阜阳县万光农业社的社员将旧式三腿耧改良成带水耧,涡阳县三改一社张德成将旧式三腿耧改良成活腿耧,这些新式工具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力[7]。

从1958年5月开始,阜阳各地开始开展以滚珠轴承制造为中心的农具改革运动。在一切运转工具中实现滚珠轴承化,这是解放劳动力、提高功效和促进半机械化的重要措施。1958年6月,界首第一机械厂的工人通过多次试验,最终利用土法成功制造了滚珠轴承。此后,太和、凤台、临泉、蒙城、亳县、阜阳和宿县等地的机械厂、农具修配厂和铁业社参观学习并制造滚珠轴承。到1958年6月底,阜阳专区的10个县已有14个工厂开始生产滚珠轴承,并有73个乡和104个农业社的农具修配站组可以自主制造滚珠轴承,到1958年7月全区已制造滚珠轴承10多万套[8]。据阜阳地委农具改革办公室的材料显示,“从6月16日至7月16日的三十天内,全专区已改良各种农具二百五十四万多件,平均每天有三十六万多人参加农具改革。有七十四个乡,五百十一个农业社,四千九百十九个生产队,转动的工具都装上了轴承”[9]。阜南县自1958年4月下旬开始全面改良旧式农具,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对旧式大型农具的改良基本完成。亳县也于1958年7月中旬将旧式工具进行革新,并逐步实现轴承化。

(二)半机械化和全面推广阶段:1958年7月至1960年春

1958年3月至6月,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处于旧式工具改良阶段,动力主要为人力与畜力。1958年6月和7月,在中共中央及安徽省委的号召下,阜阳专区大多数地区已经完成了对旧式工具的改良工作,开始向半机械化阶段迈进,动力逐渐从人力和畜力向风力、沼气以及机械力转变。至1958年7月,阜阳专区在改良耕作工具、排灌工具、运输工具和农产品加工工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推广不足的问题。1958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迅速在农村开展农具改革运动的指示》,提出“当前的问题主要是发明创造很多,但还推广不够,在农村中大量使用的仍然是效率很低的旧式农具”,因此号召“迅速推广改良农具”,“从省到县到社都应当建立专门负责推广改良农具的领导组织,加强领导”[10]。安徽省委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成立了农具改革办公室,并在阜阳专区召开了全省农具改革现场会,作出了“当前工具改革运动的中心环节在于大力推广和使用”的指示[11]。这样,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就从改良农具向全面推广与使用新式工具方向倾斜。同时,由于1958年7月和8月间阜阳专区逐渐实现了轴承化,因此农具改革进入半机械化阶段。

1958年7月初,阜南县许堂区基本实现轴承化,“据6月底的统计,全区已生产锁炼式、套环式和偏眼式等轴承二千五百六十二套,使许多农具装上了轴承”[12]。1958年7月11日,阜阳县苏集区创造、仿制和改制的各种工具计有93种,推广了52 000多件,提水工具、加工工具和运输工具已经全部改完[13]。1958年7月中旬,安徽省农业工具改革交流现场会在阜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听取了阜阳地委以及阜阳县委关于改革和推广工具的经验报告,参观了阜阳专区工、农业展览馆和阜阳县第一机械厂制造滚珠轴承的全部过程。1958年7月底,阜阳县的沼气试验和推广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实现了沼气化。“截至7月24日止全县共有小型沼气池15 736个,沼气缸29 124个,利用原有粪池制取沼气5 883个,利用天然沼气满塘25 000多个”,该县5个乡、331个农业社和7 887个生产队能够利用沼气煮饭和照明,部分地区能够用沼气发电和开动机器[14]。1958年8月底,阜阳专区基本实现滚珠轴承化,进入半机械化阶段。

为了更好地完成秋种深翻任务,保证来年丰收,从1958年9月至1959年,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运动主要以推广绳索牵引机为主。绳索牵引机化是继滚珠轴承化之后又一个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也是促进半机械化的重要举措之一。1958年9月25日,安徽省委召开了绳索牵引机现场会议,会议决定“到10月15日前力争推广九十万部绳索牵引机,做到队队有绳索牵引机,全省普及绳索牵引机”[15]。阜阳专区在推广和使用绳索牵引机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情况,因地制宜,改进了许多旧式牵引机。例如凤台县群众在使用绳索牵引机过程中,对绳索引机进行固定,使得农民在耕地时不必经常移动绞关,节省了劳力,提高了效率。涡阳和蒙城等地利用旧裁布机和旧车轮改制成绳索牵引机,不仅工效快,还节省木料和人工[16]。

1959年下半年,农具改革运动的热潮逐渐消退,1960年春,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政策指导下,农具改革更加注重农具质量的提高以及农具的修配与保管,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运动基本结束。

三、运动特点

1958-1960年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运动是在中共中央和安徽省委的领导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开展起来的,主要呈现出以下3个特点。

(一)参与部门广泛,群众参与度高

阜阳专区在创造和推广先进工具的过程中,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部门众多,群众参与度高。参与的部门主要有阜阳专区各地农业机械厂、人民公社、农具研究所和技术革命办公室。此外,各地的木器社、搬运站、粮站、面粉厂和公安局也都参与农具的改良与革新。参与的群体主要有地方领导干部、工匠和广大群众。领导干部在运动中起着先锋示范作用,工匠提供操作及技术指导,而广大农民则是参与的主体,他们在改革农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改革水利工具过程中,阜阳县委及地委首先作出示范,带领群众先试制一部分工具,再通过现场展览与评比等方式,激发群众创造热情,扩大群众参与度。“不但是木匠、铁匠、石匠动手改,而且理发匠、泥水匠也动手改,不但男人动手改,妇女也动手改;不但青壮年动手改,七十多岁的老人和十几岁的儿童也动手改”[17]28,男女老少皆参与其中。阜阳县和平木业社70多岁老人王洪章创造的双筒水车比一般马拉水车的提水效率高出将近1倍;临泉县临东农业社的实习学生李德沛改进的自动回转倒土斗使每人每天工效提高到13方,比人工挑抬的工效高两倍[5]2;太和县的妇女创造和仿制的提水工具和生产工具有12 000多件[18]。“处处谈改工具,人人谈改工具,白天改工具,晚上改工具”,改良工具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

(二)农具改革中一般与重点相结合

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有些工具必须提前改良好,临时抢制容易造成劳力紧张,进而影响生产。阜阳专区在农具改革中的方针是“所有农具都要改,但又有主次之分,缓急之别”[19]。在农具改革运动中,界首县根据群众每个时期生产重点的不同进行工具革新,以群众最迫切要求改革的工具作为改革重点,将整个工具改革的过程分为3个时期:“在春季大搞农田水利的时候,是着重改革运土工具;夏收夏种开始,主要抓住三大工具的改革,解决所谓白天生产忙、夜晚推磨慌的现象;现在又围绕秋收秋种所需要的深耕犁、密植耧子等工具进行改革”[20]。将农具改良与生产结合起来,将一般与重点结合起来,可更好地激发群众干劲,发挥改良农具的作用。

(三)改良农具因地制宜,适应皖北农业生产生活需要

阜阳专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于淮河平原,为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主要以小麦和玉米等杂粮为主,群众主要以面食和杂粮为主食。在进行农具改革时,阜阳专区因地制宜,改良和创造适应北方旱作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农具。1960年1月,安徽省第一次农具改革评比大会上展出的阜阳专区的耕作工具、水利工具、运输工具、加工工具和炊事工具都较有代表性。在耕作工具方面,凤台县改良的简易深耕犁,专门适用于旱地深耕;在加工工具方面,阜阳专区制造了许多磨面工具,如阜阳县创制的动力立式三扇磨使用动力机带动,加快了磨面的工效;在炊事工具,制造了许多制作面食的工具,如和面机、快速切馍器和包菜饺器等,这些工具适应了皖北的饮食习惯。

四、成效与不足

1958-1960年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沼气的发明与使用和土法制滚珠轴承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958年5月,全国农具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安徽省有许多新式农具参与展览。1958年6月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正式聘请了21位在北京参加全国农具展览会的“土专家”为特约研究员。其中,安徽省有阜阳县张福来、寿县卞维祥、太和县毛其昌、阜南县杨守义、毫县孙风钱以及宿县龚培芝6人,阜阳专区占4位,“受聘的这一批‘土专家’都是农具改革运动中涌现的发明创造者,经他们发明或创造性地改良的农具一共有好几十件,在展览会上受到普遍的赞扬”[21]。由此可见,阜阳专区的“土专家”在安徽省及全国都极具影响力。1958年9月,全国农具展览会评选出特等奖21个,特等奖的评选标准为“对当前农业生产有重大作用,对加速实现我国机械化、电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发明创造”[22]。其中,安徽省获奖最多,且均为阜阳专区的创造发明,阜阳机械厂被评为“土法制轴承模范工厂”,阜阳县被评为“沼气化模范县”,阜阳县的姚奕明和李继英因收集自然沼气、沈尚德因其制造的沼气池活动盖和黄素英因其制造的沼气灯纱罩获得特等奖。阜阳县提取沼气的办法还被苏联专家誉为“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复杂的科学问题”[23]。

阜阳专区通过农具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劳动效率。在1958年严重的旱灾威胁下,全专区借助新式农具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完成了抗旱夏种、抗旱“稻改”和春种作物的田间管理。阜阳县阜新十二社使用转马式打场机,“每天可节省二十二头畜力,还提前两天完成了二千五百亩小麦的收打任务”。1958年5月全区因使用改良工具节省了36万个劳动日,劳动效率大大提高[17]5。

阜阳专区在农具改革运动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运动发展不平衡。阜阳专区有些县、区、乡和社的进度太快,有些地区进度太慢,个别地区还没真正发动起来。其次,有的地区改革抓不住重点,不仅没有适应生产需要,反而使许多传统农具受损,造成资源的浪费。如1958-1960年“全省农村的传统农具比1957年减少30%以上,个别地区农具减少一半以上”[3]381。最后,在“大跃进”高指标的压力下,阜阳专区在农具改革运动中仍然有盲目求进的地方,造成了部分工具改造因急于求快而质量不高的现象。如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四轮车在农具改革运动中被改为二轮,后因使用不便多闲置。

1958-1960年阜阳专区的农具改革运动是1949年后全国技术革新运动的一部分,也是继生产关系领域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进行的生产力领域的革新,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次农具改革运动是基于1949年国家“一穷二白”和农民文化水平有限的现状,主张“以半机械化为主,机械化与半机械化并举,从改良农具,半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机械化”[24]。从农业现代化的长远进程来看,这次农具改革运动虽然对传统农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但仍是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一次有益探索。

注 释:

① 关于1949年后国家层面的农具改革研究主要有:朱显灵和胡化凯的《建国初期农具改良政策及实效分析》(《安徽史学》,2007年第4期),朱显灵、丁兆君和胡化凯的《我国“大跃进”时期农具改革运动考查》(《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4期),李安峰的《“大跃进时期”农具改革运动透析》等文章。关于1949年后区域性的农具改革研究主要有:张建的《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地区新农具推广运动及实效分析》(《农业考古》,2014年第3期),陈彦君的《农机赋能—集体化时期农民主体性的成长及其社会效应—以山西汾阳贾家庄为例》(《上海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南京农业大学朱洪启的博士论文《二十世纪华北农具、水井的社会经济透视》等。

② 1958-1960年阜阳专区辖阜阳、阜南、毫、涡阳、蒙城、凤台、颍上、太和、临泉和界首10县,属安徽省,参阅俞顶贤的《安徽行政区划概述》,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97页。

猜你喜欢

阜阳农具专区
小读者俱乐部会员专区
古代农具“奇妙夜”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一图读懂“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
热点回归,期待与你再度点燃 聚焦CIT2019激光电视专区
会员专区
笑看有趣的发明
阜阳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