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之“新”意蕴
——一个比较的视角

2023-01-04闫咏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纲要道德

闫咏梅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与2001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比较,既有沿袭与相同,又有拓新与不同。“相同”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没有改变,“不同”是因为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党情、国情、世情已经改变。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任务,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从比较的视角,阐述、论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意蕴,能够准确把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精神要领和关键所在,进而有效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一、人才培养目标之“新”

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经济状况不同,人们对好生活的理解不同,也就具有不同的道德诉求。新时代,我们面临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聚力培育时代新人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焦点问题。

人才的培养是增强国力的根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是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旨在培养能够担负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指导思想”部分强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2]自邓小平在1980年首次提出“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便一直作为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事业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服务于社会,与国家的战略规划和重点任务建设密切相联。新时代历史条件下,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建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肩负的重大使命,聚力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关键因素、重要战略。《纲要》在“总体要求”中指出:“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但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时代新人”是集多种素养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提升道德素养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充分条件。时代新人的培育还需要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文化、艺术手段的综合联动发力。

二、日常行为要求之“新”

新时代,伴随科技文明进步和实践范围的拓展,道德领域也不断扩展,这就相应提出了新的道德行为要求,以展现新时代新风貌、新姿态。

1.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随着国家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和改善,同时也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民众的出行、旅游、聚餐、观赛等活动大量涌现。但出行过程中,上下车拥挤无序,公共空间吸烟、喧闹、长时间高声通电话,行李挤占过道出口等影响周围乘客的行为多有发生;旅游活动中,毁坏景区景点公共设施、破坏生态环境、无视旅游景区管理规定等不良行为频频出现;就餐过程中,浪费现象较严重;观赛活动中,不文明言行更是不胜枚举。针对这些缺乏规则意识与公共意识的无德甚至恶德行为,《钢要》指出,要“广泛开展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就餐、文明观赛等活动,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交往、公共场所中的文明规范”[4]。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绝不可轻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在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正在一步步凸现。与本世纪初相比,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实现美好生活的重大障碍。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是全民的共同事业,倡导每位公民自觉践履环境美德。《纲要》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引导人们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5]保护者,是以不破坏、不损毁为标准而提出的底线伦理;建设者,则是从积极有为的角度提出善行善为的高标准、高境界。(当然,某种程度上,保护者和建设者的身份是统一的。)从道德实践的角度,我们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力做一个保护者;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做一个建设者。

3.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

如今中国网民数量第一,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互联网融入国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信息内容更是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非判断以及道德行为。由于互联网具有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网上行为相比现实行为,缺乏周圈生活群体的舆论监督,这就使得网上行为似乎更少约束性,更易出现违背道义法规的可能。由此,做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不仅迫切,而且棘手。一方面,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开展网络专项治理活动;另一方面,培养网民文明自律的网络行为,最为关键。《纲要》指出,“倡导文明办网”“倡导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意味着不强制下载、强制广告、强制注册,不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等;文明上网,意味着不使用网络暴力语言、不发布传播虚假信息和色情淫秽内容、不网络赌博、色情聊天等。显然,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状下,网民的慎独自律尤为关键。自制,意味着道德主体能够自我克制,正如孔子所言“克己复礼”(《论语·颜渊》)。

三、道德理论认识之“新”

人们对伦理道德的认识,随着实践发展和理性能力的提高而深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道德内容的总结概括方面,《纲要》相比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呈现了更为细致具体的拓展性理论认识成果。

1.首次正面肯定孝道伦理

2007年开始,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文明办联合举办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孝老爱亲”被设为五类道德模范之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6]“孝老爱亲”的重要性日渐显现,肯定性诉求也愈发强烈。2016年10月9日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在北京共同发布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大致4 063万人,占老年人口18.3%。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失能化问题,发扬中华传统孝道迫切而必要。《纲要》指出,“自觉传承中华孝道,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感念长辈关爱之情,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7]这是中央文件首次对传统孝道的正面肯定。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忠孝”长期被视为封建道德体系的核心而遭猛烈批判,且一度成为“封建道德”的代名词。经过一个时期的理性反思和重新审视,我们逐渐认识到传统孝道伦理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不失为涵养新时代公民道德的理论资粮。当然,以“父为子纲”为基本原则的绝对服从的孝道,应当摒弃和否定,但“善事父母”“敬重长辈”无论在何年代都是必要的。

2.首次明晰个人品德德目

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中指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8]。其中对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均有20字的规范内容概括,但“个人品德”内容并没有具体胪列。《纲要》中明确指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9]20字的凝练概括首次使“个人品德”的德目内容得以明确。但究其来历,并非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毫无踪迹可寻,而是对20字“基本道德规范”的创新发展。虽然在具体内容、德目表述上有微调或替换,但大体内容、伦理导向保持一致。“爱国守法”调整为“爱国奉献”,“明礼诚信”调整为“明礼遵规”,“勤俭自强”调整为“自强自立”,“团结友善”“敬业奉献”替换为“勤劳善良”“宽厚正直”。如果把20字的规范要求具体分解为10个德目范畴,那么,原先的“守法”“诚信”“团结”“勤俭”“敬业”被替换掉了,代之以“遵规”“自立”“宽厚”“正直”“勤劳”等德目。“个人品德”着眼于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好习惯,如此调整替换反映了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国家和民众对美德品行的新诉求。

3.简明扼要概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事关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努力学习和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是做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10]但当时对于什么是“传统美德”以及包括哪些伦理要义、德目内容,却并没有明确概括。《纲要》中重申“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四个重点任务之一,同时,明确概括了传统美德的重要德目。从思想理念的角度,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念;从具体实践、德性品格的角度,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六项核心德目。[11]新时代条件下,并非所有传统美德都有被深入挖掘、创新转化的必要,如此简明扼要的概括,让我们对宏大庞杂的中华传统美德体系有了清晰认知,能够抓其脉、撮其要,掌握其核心要义。当然,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在理论和实践中绝不是要还原照搬式地复制,而是需要结合现代文化与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显其永恒魅力。

四、规范内容表述之“新”

相比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仍然提出以 “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着力点。但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内容的具体表述,有微调和改动。

1.由“服务群众”到“热情服务”

《纲要》中职业道德20字内容变动了两个字,由“服务群众”调整为“热情服务”。究其实质,是由“服务于谁”到“怎么服务”的思维理路转换,即从强调服务“对象”到强调服务“方式”“态度”“理念”的转变。“服务群众”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在职业道德领域的具体化。一方面,旨在纠正“官本位”思想,强调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的尊严和地位。对各类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而言,应改变“官老爷”行为作风、树立“公仆”意识,以方便群众、为群众办好事为出发点,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服务群众”的道德规范是对全体社会公民的共同要求。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都要通过与社会、他人合作获得谋生手段。世纪之初,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利益至上”,追求利润最大化,由此也产生了较为普遍的“金钱至上”的自利倾向。强调“服务群众”,意味着首先树立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奉献意识,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合法收益,而不是时刻把金钱、获利放在首位加以优先考虑。

《纲要》中提出“热情服务”,体现了新时代广大民众对从职人员的道德期盼。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2]国家GDP的大幅增长、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无疑都有利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但人民是否幸福,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的自我感受,而不是外在经济指标的增长、琳琅满目的商品供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论,有其深刻的思想内蕴。不仅要关注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而且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感受性。在多种场合、多次重大会议上,他高频使用“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等感受性词汇。“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13]“为人民谋幸福”,既不是一句高亢激昂的口号、热血澎湃的誓言,也不是一句写在中央文件中的干瘪文字。“热情服务”就要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转化为切实行动,这是对从业者、全体国民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服务,并非是处理冷冰冰数据的过程;服务的对象,并非被抽象为符号的客体性存在。不能把服务对象想象为遥远的“他”,而是理解为一个个有感情、有灵魂、有生命的“你”,是和“我”一样活生生的人。由此,服务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将心比心的“我与你”关系,而不是主、客体对立的“我和他”关系。具体到服务实践,不仅要积极作为,不懒政、不推委,而且要真心诚意、热情周到地服务,不冷漠、不寡情、不欺诈、不瞒骗,让群众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人情味,而这些恰是民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的源泉。

2.由“邻里团结”到“邻里互助”

家庭美德20字的规范内容同样改动了两字,由之前的“邻里团结”调整为“邻里互助”。“团结”是我国古代道德传统的内容,也是革命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历来相信众人的力量,看重团结合作的品行。先秦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荀子·王制》)正所谓“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正是传统合群思想和贵和精神引发出来的和衷共济、同心同德、相亲相睦、求同存异的团结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特别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依靠群众团结的变革力量,取得战略性重大胜利,获得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自由解放。作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内容,“邻里团结”强调左邻右舍之间的集体意识、帮协意识,尽量减少邻里间矛盾纠纷、冲突摩擦,更适宜调整乡土社会交往较频繁、人际关系较粘稠的邻里关系。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生活与居住模式改变,邻里关系转型,减少了乡土社会的过密往来。“团结”的要求对于人际关系稀薄,交往近乎绝缘的新邻里关系已然不现实,团结对外的革命斗争观念也不再必要。由之前的“团结”换做“互助”,更契合当今生活现实,同时既蕴含传统道德要素,又具有新时代话语表达特点;“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居住位置毗邻、空间距离接近,在实施及时援助方面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型邻里关系,并非要漠视、忽略邻里的存在,尤其需特别关注独居孤寡老人的境况,给予实时帮助和温暖;再者,“邻里互助”的规范内容表述,相较于“邻里团结”的宏大、高远、抽象,指向更加具体明确、贴近实际。积极倡导邻里间相互关注、扶持,能够促进邻里间感情由疏远隔阂走向亲近友好,共建舒适宜居的人文生活环境。

五、总体战略方针之“新”

从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方针高度,《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以法律支持为保障,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等要求。在《纲要》中,前述战略思想多少都有所沿袭和体现。但相比较而言,本世纪初公民道德建设主旨在于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多年发展步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型,国家提出新的战略布局和方针政策,公民道德建设也理应遵循新的战略方针指导。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作为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指导,也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4]

“公民道德是依赖公民身份,通过公民社会的实践而发育、成熟的”[15]。公民是表明一个人国别身份的概念,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依赖于公民身份的公民道德无法区隔、脱离政治因素。只要民族国家存在,公民道德必体现着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方向,构成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要为中国培养好公民、为社会主义培养好建设者、接班人、为中国家庭培养好的成员。《纲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建设”。[16]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在道德建设领域,就是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五爱”为基本规范要求,坚定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航

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经济持续高度增长,人们沉迷于物质性幸福的同时也陷入了价值迷惑的心理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时提出,为解决人们价值困惑提出了旗帜鲜明的价值导向,它“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现着我们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与个人的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价值遵循。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标准,建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具体内容和普遍形式的统一体。就具体内容而言,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社会状况和不同阶级利益的道德规范。就普遍形式而言,道德规范是人类对自身道德现象的认识,因具有认识价值而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共性和继承性。由此,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是建构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丰厚资源,西方道德文化也是可资利用的文明成果。但如何取舍、筛选、借鉴,如何契合新时代的社会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进行创新发展,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裁剪的标尺。习近平强调,“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9],它是建构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必须依循的价值坐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共识,强化道德认同。“认同,简单而言,就是认可、同意、接受的意思,是一种满足个人归属感的心理机制,是个体潜意识地对某一对象的认可、模仿过程。”[20]道德认同,就是对道德规范他律性的认同,即是将外在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心理机制讲,是一个由外至内,经由“知-情-意-行”的持续推进过程。“认同的动因,是主体在对道德规范他律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由内心涌动出来的对这种他律性的真挚敬仰。”[21]再完备的道德规范体系,没有民众广泛认同、真心诚意地接受,它只能是空喊口号或成为伪善的道德假面具。很大程度上,道德规范的道德效力取决于民众心理和观念上的认同度。认同缺失,要么因排斥抗拒而违背道德,要么服从道德律令只是迫于外界压力。权威和恐惧的他律条件一旦解除,恶德恶行的能量便伺机释放。而只有深度地道德认同,人们才能无论何时何地、处于何种情境,都自觉主动敬畏道德、守护道德。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反应了人们对建设什么样国家、什么样社会、培养什么样公民问题的共同期盼和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22],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德”。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深得民众广泛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人民的道德认同感,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统一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最大限度凝聚国民的力量,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遵循,指引道德实践。道德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人们的道德行为实践之中。以主流价值观指引道德实践,能够有效防止道德实践的盲目性、盲从性。一方面,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复杂的情境,面临道德冲突或说道德困境,这个时候如何选择,需要因循正确的价值取向。《纲要》强调,“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23]另一方面,我们所倡导的新时代公民道德,不少德目仍旧沿用了以往德目的表述,但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道德义理以及实践模式上进行创新转化。比如,《纲要》中正面肯定了传统孝道的价值,传统社会的“孝德”具有“元德”地位,但在当今民主社会,孝德不可能作为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具有绝对的优先性,它只能放在家庭美德,放在良好家教家风建设的内容中去讲。对孝德的践履,又要以子女同父母的独立人格平等为基础,而不再以“父为子纲”的道德架构规定孝行。

3.以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主体地位为理念指引

理解人民群众的道德主体地位,关键要理解主体与客体的不同。相对于客体的被动性、从属性特点,主体具有能动性与创造性,处于支配性与主导性的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主体地位,就要相信人民群众的求善性、自我约束性、内在超越性等主体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道德建设中的积极性、自觉性与主动性。

首先,发动全民参与道德建设,发挥不同群体的优势力量。不同于传统的等级专制社会,公民社会的“公民兼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24]将公民社会的基本政治理念延伸、贯通到道德领域,我们就能得出全体公民的道德都同等重要的结论。也就说,公民道德的主体不是少数的精英分子,而是全体公民,他们在道德建设中拥有同样的权利、肩负同样的道德责任。每一位公民既是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也是享有者与受益者。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主体地位,就需要通过调动每一位公民的积极主动性、激发每一位公民的道德热情,来提高全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但同时,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道德建设,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不同群体的优势力量与关键作用。“党员干部的道德操守直接影响着全社会道德风尚”,要“在道德建设中为全社会作出表率”;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水平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基于他们具有很强的道德上的可塑性与可变性的特点,要引导他们“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社会公众人物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25],以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新风尚。

其次,坚持知行合一原则,提高公民自觉的道德实践能力。道德是一种以指导人们实践活动为内容的精神,其特殊本质在于它的实践性。因此,道德建设的关键即是提升人们的道德实践能力。《纲要》强调,“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26]。“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即是传统伦理思想中“知行合一”的命题,其强调的重点在“行”,要克服的是“知而不行”的问题。“知”可以导“行”,但是否具有善良的道德意愿却是一个关键环节,也即古人所讲的是否“肯为”。荀子讲,“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荀子·性恶篇》)从可能性方面讲,“涂之人可以为禹”,但从现实性来讲,众多人没有成为品格高尚的君子,细思缘由,就在于缺乏“肯为”的意图、意志、意愿。而抑制善良的道德意愿裹足不前的,正是人们对自我利益和舒适的仔细计量。坚持“知行合一”原则,就要遵循个体道德养成规律,调动全体公民的积极性和自觉主动性,通过知识教育、情感体验、意志磨炼激发善良的道德意愿、培育道德责任感,让人们自觉自愿地选择与追求一种德性的生活,由“知”落实为“行”,由多次践行养成一种行为习惯。

当然,坚持人民群众的道德主体地位,还要相信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道德修养能力。通过读书明理、自省克治、慎独自律等修养方法,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康德说,“那些尽到了自己一切责任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崇高的、尊严的。他之所以崇高,并不是由于他服从道德规律,而是由于他是这规律的立法者”。[27]道德并非是由外界强加给人的枷锁和樊笼,它是人类为自身所立之法。那么,自觉服膺道德律令,即便有利益和舒适的巨大牺牲,得到的却是“他的人格的、更大的内在价值”[28],而这恰恰是人的尊严的体现,是道德主体性地位的体现。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纲要道德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