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要点
2023-01-04陈兵
陈 兵
(湖北省当阳市庙前镇农业服务中心,湖北 宜昌 444119)
在淡水养殖中,合理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淡水产品质量与产量,可以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淡水水产品的营养要求[1]。结合当前我国淡水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积极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能够取得较好效益。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淡水养殖过程中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具体应用要点。
1 项目概况
当阳市苏沟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主要示范基地位于当阳市庙前镇沙河村二组,面积65亩。合作社养殖水面共580亩,合作社业务范围主要是从事鳜鱼、鲈鱼等水产品的养殖、销售,为合作社成员引进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以及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
2 我国淡水养殖现状
我国大部分区域水产品养殖主要采取常规的养殖模式,养殖户过于重视水产品的产量与数量,对其品质缺乏重视。为了进一步提升水产品的产量,养殖人员仅重视饲料投喂量,达到增产的目标,使得水生动物密度过大,超出当地水域的实际承载量。若水域内部存在大量的食物残渣,水体内部的生物耗氧量不断增加,滋生较多细菌,会影响水体整体质量,诱发多种鱼类疾病,给养殖户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因为水域环境发生严重的污染,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不断下降,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淡水养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养殖技术层面存在问题。2)销售和经营层面存在问题。对淡水鱼类养殖人员来讲,若选择新型的淡水养殖品种,需要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而且具备良好的风险承受能力。3)养殖品种层面存在问题。传统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仍然是养殖业主体,但是,此类养殖品种的数量比较多,价值不高,为了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养殖人员需要科学选择养殖品种。
3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合理确定养殖位置,改善养殖环境
并不是任何环境均可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应用此项技术的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全面考虑技术特点,遵守环保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等,并以此作为基础,合理选择养殖环境,确保池塘周围无污染,促进水产品健康生长与发育。一般来讲,尽可能选取干净的养殖环境,避免选择已经发生严重污染的水域环境,因为水产品的运输需要良好的保鲜条件,在选择淡水养殖区域的过程当中,要选取交通较为便利的区域。在淡水养殖过程中,尽量模拟外界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水草种植,更加接近外界自然环境,充分体现出绿色养殖目标[2]。针对淡水养殖人员来说,在实际养殖的过程当中,需要密切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在种植水草的过程当中,严禁出现超密度种植现象。除上述影响因素之外,养殖人员还要对水产品的实际生存环境内部的益生菌种类进行检测,为其提供充足的水生浮游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不断提高水产品的实际养殖效果。
3.2 实行标准化管理
1)在基地内部,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养殖制度、禁用渔药上墙公示,严格按照用药规程操作;养殖生产“三项记录”(生产、用药、销售)完善,记录符合“用药减量行动”采取的技术措施与要求。当阳市苏沟养殖专业合作社2021年度接受宜昌市农安站基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的有4批次,抽检合格率100%。使用优质苗种减少用药,严格控制苗种质量,对于采购的外来苗种,将供货单位的生产许可证及信誉作为取舍标准。
2)合作社通过大力开展水产科技培训工作,全面落实渔业科技服务工作方案,以提高渔民养殖技术水平、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为目的,以推行名特优品种、实用技术为主线,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更好地提升标准化管理水平[3]。
3)为了保证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养殖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养殖理念,明确具体目标,使水产养殖社会效益明显高出经济效益,并对原有的养殖模式进行有效的改进。同时,根据养殖种类的特点,为其营造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遵守国家水产养殖法律法规,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和疾病防治措施,提高淡水水产品的整体质量[4]。
4)在淡水养殖行业,为了更好地提升产量与效率,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特别重要,通过成立渔民合作社,并有效发挥出渔民合作社的各项职能,定期组织当地渔民开展学习交流会,共同分享淡水养殖经验,针对淡水养殖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经过共同探讨之后,采取合理的解决对策,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与调控作用。当前,很多养殖户因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逐渐扩大淡水养殖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3 选择水产品种类与菌种
1)在选择菌种的过程之中,养殖人员需要遵守以下几项原则:了解不同菌种的类型与特点,并将菌种的实际生长和水环境内部的各类菌种进行有效对比,经过详细的分析之后,做出正确选择,确保淡水环境内部的菌类和之前所选择的菌种相似;养殖人员在淡水养殖过程当中,需要定期地检测水质,投放菌群,促进水产品的健康生长发育;在采购菌种的过程当中,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并进行专业测试,测试达标的菌种方可投入到淡水环境当中。养殖人员可以自制或购买使用光合细菌、EM菌、有益藻类等生物制剂不断改良鱼池水体环境。通过科学选择水产品种,能够有效提升养殖品种质量,具体来说,养殖人员需采取科学的生态环境模拟操作,同时严格观察具体的养殖环境,并结合该地区环境条件,合理选取水产品种,同时,其所选择的水产品种还要具备良好的抗病性和环境适应能力[5]。
2)确定水域的具体位置之后,养殖人员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合理选择各类水产品养殖种类,确定出淡水养殖的实际规模和数量[6]。在选择淡水养殖水产品的过程当中,尽量选择抗病能力比较强的淡水鱼种类,有效减少病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断提高水产品养殖效益,为水产品的大规模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
3)养殖人员在具体工作之中,需要有效地分析养殖市场信息,并分析市场供求关系,确保养殖品种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养殖人员还要遵守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调整养殖品种的构成体系,并积极引入优良养殖品种,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我国水产品市场的稳步、快速发展。
4)绿色生态法调节水质。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例如使用光合细菌、EM菌、活性酵母等生物制剂和底净、沸石粉等底质改良剂,人为地在水体中培育有益生物吸附有机物,净化水体环境,抑制有害病菌的滋生,使养殖池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和自然界河水一样。日常监测和不断改良鱼池水体环境。鱼池安装有对溶氧、氨氮、亚盐、pH值等指标的在线监测设备,增加增氧机数量及使用量应对极端灾害天气,提高鱼体自身免疫能力,有效控制病害,减少养殖用药。养殖人员需要定期除草去污,确保水质清新与池塘环境干净、卫生,加强病害预防力度。与此同时,养殖人员在具体工作当中,还要严格控制池塘的注排水量,确保池塘内部水量适当,避免出现逃鱼现象,一般来讲,每隔10天到15天,进行一次注水,更好补充实际蒸发消耗量,为淡水鱼类提供一个更加稳定、舒适的活动空间与生活环境。
3.4 依法精准用药
建立规范用药制度。严格遵守《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等,由行业专家出具处方笺,并在其指导下使用,依照处方剂量和次数施药,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剂量、增加使用次数。药物使用符合农业农村部用药清单要求,水产品销售完全达到休药期要求,严格使用各类禁用药物。在此项目当中,积极尝试生态养殖减少用药,努力探索使用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尾水生态治理等生态关键技术;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多营养层次养殖等先进养殖模式。减少用药、为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7]。针对淡水鱼来讲,在水产养殖的过程当中,容易发生各类疾病,为了避免水产品出现严重的疾病,养殖人员还要加强疾病的防治力度,淡水养殖疾病防治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鱼类与植物共生法、混养法,具体如下:
1)植物与鱼类共生法。根据大量的调查数据可以得知,在普通的淡水养殖环境当中,主要采取鱼类与植物共同生长模式,同时大部分鱼类能够抵抗病害,主要受植物影响较大。针对淡水鱼类和其他水产品来讲,发生多种病害,主要是由于其粪便内部存在比较多的致病因子,出现此种情况,会提升鱼类患病概率。故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根据淡水鱼群的实际生长发育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2)混养法。在淡水水产养殖的过程当中,通过将各种类型的淡水鱼有效混养,采取此种方式,能够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不但能够满足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性、绿色发展,而且可以全方面提高淡水鱼数量和品质[8]。
3.5 合理选择饲料
1)科学选择饲料,能够明显提高淡水水产养殖效益,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广大养殖户需要首选环保型绿色养殖饲料,严格禁止在养殖饲料内部添加过多的抗生素或者激素,促进淡水水产健康、正常生长。与此同时,为了有效提升淡水水产品质,进一步提高淡水水产的质量,养殖户可以在饲料内部加入适量腐殖酸物质,更好地提升淡水鱼肉质。
2)养殖人员在具体工作之中,还要结合淡水水产的实际生活习性,有效控制饲料供给量。比如,草鱼食量比较大时,其排泄物和饲料残饵也比较多,在微生物作用之下,能够分解成杂鱼类食用饲料,因此,养殖人员可以直接将草鱼和鲤鱼等杂食性鱼类进行混养,为杂食性鱼类免费提供相应的饲料,进一步降低淡水水产的实际养殖成本。
3.6 注意事项
1)放养前准备。养殖人员需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若采取土法清塘,需要在冬季将池塘内部的水全部排放干净,对池底进行有效冻结,保持池底干燥,同时进行暴晒,有效清除各类敌害,对池塘底部环境进行有效的改良[9]。若养殖人员采取药物清塘方法,可以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进行处理。
2)选择放养模式。养殖人员需要结合自身多年的养殖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放养模式。
3)日常饲养管理。养殖的核心目标是获取利润,养殖人员在饲养管理过程当中,需要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并合理控制饲料质量与日常投喂量。养殖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巡塘,针对池塘内部淡水鱼群动态进行密切的观察,每日早、中、晚进行三次巡塘,在黎明之前,重点观察鱼类是否出现浮头现象以及浮头程度。在日间需要做好投饵料与测水温等一系列工作,并观察鱼类的日常活动与吃食情况,在炎热夏季,如果遇到突变天气,淡水鱼容易出现浮头现象,故养殖人员需要在半夜进行巡塘,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出现严重的浮头现象,防止发生泛池现象。
4)对于淡水鱼养殖人员来讲,需要结合天气、水温、季节和水质等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投饵量,并加强疾病预防力度。养殖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需要制订全年饲料与肥料投喂计划。通过科学使用增氧机与投饵机等专业的机械设备,并按时进行维修与保养,能够更好地满足淡水鱼生长发育需求[10]。
5)养殖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做好出塘准备工作,若条件允许,可以采取轮捕轮放模式。
4 效果分析
2021年7月根据当阳市2021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申报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基地,凭借本合作社完善的工商注册手续、生产运行、财务信誉,且基地鱼池面积在100亩以上,优质鱼年产量100吨以上,获得市项目工作专班集体认可确定为示范推广基地。
2021年通过实施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本合作社使用兽药总量与上年同比平均减少5.8%以上,使用抗生素类兽药平均减少23.4%以上,养殖产量达14万余斤,纯利润达39万元,同比增长25.6%。通过依法、科学用药,药物残留和水产养殖动物病原菌耐药问题得到初步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养殖人员根据水产养殖病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加强预防控制,遵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合理性分析,不但可以提升绿色生态养殖效益,而且能够减少资源的损耗与浪费,故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帮助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