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阴与“水”的关系

2023-01-04单思严小军吴欣宇王雯蕾刘红宁江西省中医病因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阴液物质基础生理功能

★ 单思 严小军 吴欣宇 王雯蕾 刘红宁(江西省中医病因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 南昌 330004)

“阴阳”是中医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但当下教科书、文献和书籍对“阴阳”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并不统一,其本质尚不明确,对于中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工作开展不利,也将阻碍中医学的传承与创新。通过阅读经典古籍与近代文献,梳理了其中阴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生理,为探析阴与“水”的关系,笔者粗谈之,力图为阴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内涵提供参考,为探讨阴虚物质基础水的变化机制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1 阴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十二五”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将“阴阳”定义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1]。十三五版《中医基础理论》对“阴阳”的定义改动较大,其定义为:阴阳,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既可标示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又可标示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现象[2]。《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认识、解决物质世界的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中医大辞典》中对阴做了详细的释义:“阴,与阳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3]阴一般代表重浊的、形质的、衰退的、静止的、下降的、或寒性的一面。无论是哪一版教材或论著,皆将阴阳作为划分事物属性的标准,且体现了其对立统一的特点。正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篇》中所言:“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是一对哲学概念,是抽象的属性概念,但人体医学阴阳并非抽象的属性范畴,而是指具体的生命物质及某些具体的生理功能[4]。

清·陈修园《医学从众录·虚痨》曰:“所谓阴虚有三者,如肺胃之阴,则津液也;心脾之阴,则血脉也;肾肝之阴,则真精也。”可见,“阴”的范畴主要指精、血、津液等液态精华物质,故常有阴精、阴血、阴津的称呼,三者在体内形成有机整体,合成阴液。阴液与阴气的关系犹如水和雾气,静则为水,动则为雾气,静则为阴液,动则为阴气,而阴气是阴液的另一种存在方式,阴气的概念与功能大于阴液,但两者关系密切[5]。

2 阴的生理作用

2.1 阴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滋养濡润机体 阴液精、血、津液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产物,亦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对阴之精、血、津液生成与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液的生成主要来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依赖于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盛衰,即肾与脾功能的强弱。而精、血、津液亦是脾、肾功能的物质基础。

《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阴液精、血、津液皆具有滋养、濡润作用,宜秘藏而不宜妄泄。精、血、津液三者彼此之间互生互促,密不可分,不仅具有滋养濡润的作用,还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而且阴液精、血、津液的生理作用是阴气生理功能的基础。精、血、津液、气之间可互相转化,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2.2 维持脏腑生理功能 精、血、津液运行输布全身以维持人体脏腑经络和形体官窍正常功能。输布于脏腑则为脏腑之阴,发挥维持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素问·六节藏象篇》中曰:“肾者……精之处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明·章潢《图书编·养肾法言》云:“肾在诸脏为最下,属水藏精。盖天一生水,乃人生身之本,立命之根也。”可见,肾主藏精,肾阴主指肾精,是一身之阴的根本,主生殖,是纳气主水的物质基础。脾阴源于水谷精微,是脾脏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为后天阴液之本[6]。《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六节藏象篇》载:“脾……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脾阴充足,则阴液精、血、津液化源充盈,输布全身,濡养脏腑,五脏之阴得以充盛[7]。故而脾、肾两脏功能盛衰决定脏腑之阴盛衰。肝肾阴同源,肾阴滋养肝阴,肝阴影响肾阴[8]。《温病条辨·下焦篇》云:“盖少阴藏精,厥阴必待少阴精足,而后能生……乙癸同源也。”肝主疏泄,维持精、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且肝主藏血,肝阴血充足濡养目筋则目明、筋壮,且肝的治疗必兼养阴养血[9]。《素问·大奇论》云:“脉至如火薪然, 是心精之予夺也。”《素问·五藏生成》曰:“诸血者,皆属于心。”心精、血是心脏生理功能和化生心神的物质基础[10]。肺之阴津充盈亦是肺脏功能正常的保障。

由此可见,体内的阴液代谢由脏腑经络协作完成,而脏腑经络功能活动依赖于阴液的滋润濡养。

3 阴与“水”的关系

3.1 水是重要的阴物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水为阴,火为阳……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阴阳篇》曰:“如水为阴,火为阳,象分冰炭。”明·赵献可《医贯·阴阳论》曰:“火为阳气之根,水为阴血之根。”皆明确指出,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水火之象为阴阳属性的典型表现。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的,不可反称的。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再如天与地、日与月、上与下、升与降、动与静、寒与热、明与暗、温煦与寒凉、兴奋与抑制、推动与宁静、弥散与凝聚等。故从阴阳属性而言,水属阴,是绝对的阴物质。

从物质角度而言,阴液精、血、津液的构成成分主要为营养物质和水,故而水是阴液的主要成分,是人体内重要的阴物质。正如清·何梦瑶《医碥》所云:“精、髓、血、乳、汗、液(外出为汗,内蕴为液)、津(出于口者)、涕(蓄于脑,出于鼻)、泪、溺,皆水也。”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自啮狂走是气血热极非祟也》曰:“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津亏可致血瘀。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故而津液的减少亦主要是水的减少。《景岳全书·传忠录》云:“阴虚者,水亏也。”清·刘清臣《医学集成·阴虚证论》曰:“阴虚者,水亏其源……有因火不归源,皆阴不足以配阳,病在阴中之水也。”清·罗美《古今名医汇粹·张景岳真阴论》载:“水亏则阴虚之病叠出……或口渴咽焦,引水以自救。”由此可见阴虚常常伴随水液亏虚之象,水亏往往加重阴虚。

3.2 水是阴生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水是阴液的重要组成,是其发挥生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水作为精、血、津液的主要成分构成人体生命结构,输布全身,营养和滋润机体。水亦参与到人体新陈代谢当中,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云:“水谷入口,其味有五,津液各走其道,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张介宾《类经图翼·真阴论》曰:“五液充,则形体赖而强壮。”可见,津液入五脏化为五液,五液充盈则身体强壮[11]。津液泛指人体脏腑形体官窍内液体及其正常分泌物,可充养血脉,化生血液,能濡养脏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滋润皮毛、肌肉、官窍、关节、骨[12]。而津液输送营养物质滋润濡养机体有赖于水的运行。《景岳全书·治形论》又云:“形以阴言,实惟精血二字足以尽之。”精血是维持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藏神,而心之阴血是血液运行营养机体和心神活动的物质基础,需要水为载体,利用其流动性运行输布全身。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过程中物质代谢都离不开“水”的参与,生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氧化、还原以及细胞呼吸过程等都有水的参与[13]。肺主气,司呼吸,而水亦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14],且肺主行水,调控着机体的水液代谢。肾主水,主司和调节水液代谢。水液代谢正常是机体生理活动正常的保障。

综上所述,从阴阳属性角度而言,水属阴;从物质角度而言,水是阴液之精血津液的主要成分,是阴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精血津液发挥滋养濡润作用需借助“水”的运输,而体内的水液代谢和物质代谢亦离不开“水”的参与。另外,阴虚常常伴随水亏,水亏往往加重阴虚。因此,水是人体内重要的阴物质,阴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水的正常代谢。

猜你喜欢

阴液物质基础生理功能
苦味食物未必都养心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济南版生物八上《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谈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及方法之我见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及其当代建构
玉米黄素的提取分离及生理功能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能源安全视角下中国与丝绸之路国家的能源合作
功能性低聚糖的发展及其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