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福山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01-04李翔飞王明竹刘成杰
李翔飞,王明竹,刘成杰
(烟台市福山区自然资源局,山东烟台 265500)
烟台市福山区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北临黄海,属低山丘陵区。全区总面积482.67 km2,耕地面积8 600 hm2,辖4 镇3 街道,人口26.6 万人。福山境内山丘起伏,纵横交织,河网发达,有中小河流32条,总长370 km,属季节河流。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夏季受太平洋暖气团的控制,雨量较多,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11.8 ℃,年平均降水729.2 mm,发展林业特别是发展樱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全区林地总面积为21 299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1 001 hm2,占林地面积的98.6%;疏林地25 hm2,占林地面积的0.12%;苗圃地16 hm2,占林地面积的0.08%;宜林地257 hm2,占林地面积的1.2%。有林地中,公益林面积11 235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53.5%;经济林面积9 765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46.5%。森林覆盖率43.5%。
全区共有木本植物49 科102 属190 余种,草本植物58 科320 余种。防护林树种有赤松、黑松、侧柏、刺槐、毛白杨、黑杨类、泡桐、榆、旱柳、楸、枫杨、臭椿、麻栎、水杉、苦楝、一(二、三)球悬铃木、日本落叶松等。
经济林是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的林木,近年来,福山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经济林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使福山区经济林工作尤其大樱桃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
1 基本情况
福山区经济林以水果为主,干杂果为辅,水果包括樱桃、苹果、梨等,干杂果包括板栗、核桃等。
1.1 经济林分类
全区果树总面积8 793 hm2,总产量10.5 万t。其中:樱桃面积6 867 hm2,产量74 000 t;苹果面积1 227 hm2,产量26 100[2];桃面积133 hm2,产量0.22万t;葡萄面积40 hm2,产量820 t;杏面积67 hm2,产量460 t;枣面积6.7 hm2,产量100 t;核桃面积153 hm2,产量475 t;板栗面积87 hm2,产量440 t;柿子面积80 hm2,产量200 t;银杏面积47 hm2。全区现有经济林合作社381 个,社员总数30 422 人,经营面积5 960 hm2[3]。
1.2 加工企业
福山区有多个林产品加工企业,其中烟台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业的中外合资公司,是福山区经济林加工的龙头企业。康乐达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水果罐头、果脯、果干等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现拥有全套水果罐头生产设备、果脯果干生产设备,年产水果罐头约4 000 t,果脯、果干约3 000 t,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其“康乐达”糖水黄桃罐头、“零点零五度”草莓脯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
1.3 支柱产业
大樱桃产业是福山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全区14.2 万农业人口,人均占有樱桃园面积487 m2[4]。福山区大樱桃申请了多个产品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 个,经营面积133 hm2,产量4 500 t;绿色食品认证1 个,经营面积2 000 hm2,产量18 400 t;有机食品认证1个,经营面积9.4 hm2,产量1 036 t;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个,经营面积6 867 hm2,认证产量36 600 t。
1.4 区域布局
以张格庄镇、高疃镇、门楼镇、东厅街道为重点的大樱桃产业带,着力发展早熟、极早熟优良品种;对于老果园重点开展品种结构调整,加快更新换代。针对福山区气候特点和全国樱桃发展趋势,扩大福星、美早、萨米脱、黑珍珠等中晚熟品种栽培面积,适当增加福晨、瓦列里等极早熟品种和巨晚红、甜心、黄星等极晚熟优良品种栽植规模,对布鲁克斯、艳阳等易裂果优质品种,采用避雨设施栽培。大力发展酸樱桃栽植,鼓励、扶持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利用农村荒山荒坡发展酸樱桃种植及樱桃酒、果汁、罐头加工等,实现大樱桃产业多元化发展,抢占全国酸樱桃种植及酸樱桃酒加工领先位置。在回里镇、门楼镇栽培的苹果园区,培育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新优品种、砧木和特性砧木。围绕老龄果园更新改造,开展果园土壤生态系统改良与技术优化,提出并配套相关技术,推动老化果园重建。在回里镇、高疃镇、门楼镇的荒山上,成小规模地扩大种植核桃、板栗等干杂果,逐步推进福山区杂果经济林的发展。桃、杏、梨等其他品种的种植面积上下波动不大[5]。
2 品牌建设
近年来,福山区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加快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推进林产品标准建设,积极搞好林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打响福山区林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2.1 加快新型林业生产主体建设
依托产业资源优势,通过政策鼓励、项目支持、林权抵押贷款等措施,加快新型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6]。目前全区林产品注册商标达21个、“三品”认证12 个,其中无公害1 个、绿色食品9 个、有机产品1 个,包括2021 年新认证大樱桃绿标2 个(回里东黄山、门楼邱家庄),苹果1 个(高疃邹格庄),有机产品1 个(张格庄镇瑶台村,烟台市福山区瑶琪果林专业合作社的门楼水库淡水鱼)。
2.2 推进林产品标准化生产
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积极研究制定林产品标准和良好操作规范,把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纳入标准化运行轨道。建立科学的推广体系,通过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各类合作组织和协会推动等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进田到户。将林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分品种印制成简明手册或明白纸,对应发放到每个种植户手中,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
2.3 搞好林产品“三品一标”认证
牢固树立品牌观念,强化品牌意识,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林产品品牌滚动发展良好格局。积极引导林业龙头企业、现代林业示范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品牌建设,加强包装推介,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的林产品品牌。
3 存在的问题
3.1 不规范使用农药
由于樱桃种植不是大规模的承包制,多数是农户自家农地种植,农药使用不规范,导致管理不到位。
3.2 深加工产业发展缓慢
福山区的樱桃、苹果、洋梨等都是当地盛产的著名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水果具有不耐贮、不耐长途运输的特点,加上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低,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7],技术设备落后,精深加工林产品能力差,进而导致林产品经济效益低,农民往往增产不增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果农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农村水果种植业健康发展。
3.3 产业化程度低,二三产业滞后
第一产业的果品生产上偏重于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第二、三产业的果品精深加工所占比例低[8]。
4 对策建议
4.1 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优化生产布局,积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调减大路品种面积,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
4.2 加强规划和引导
2016 年福山区政府制定了包括特色经济林规划在内的十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并开展制定一系列的单项规划,已经制定的有樱桃产业规划,即将制定核桃产业规划等。
4.3 加大支持力度
近年来,区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实施区域化开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加强了以樱桃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使大樱桃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建议随着今后财政支林资金的增大,进一步加大对特色经济林的支持力度。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主题,调整思路,加大措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综合开发为总抓手,以提高生态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出积极贡献。
4.4 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林产品加工产业是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初级林产品向精深产品方向发展,提高科技含量,延长经济林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福山区大樱桃和大多数水果一样,早熟和中熟品种不耐贮藏,晚熟品种较耐贮藏,而且大樱桃成熟期较为集中,夏季温度较高,果实容易过熟变软,进而发霉腐烂,难以贮藏到元旦和春节。区政府今后可重点培育和扶持一部分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入开展大樱桃等经济林采后贮藏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大樱桃产业链条,提高大樱桃产品附加值。
4.5 不断完善政策机制
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鼓励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和个人打破地域、行业界限,采取多种形式,加速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向经济林产业合理流动[9]。
4.6 实行产业化开发
在生产经营全过程形成优质技术服务体系,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系列化服务,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规模大、效益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林业产品生产、贮藏、加工、销售等的发展,逐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目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