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统防统治及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
2023-01-04罗燕
罗 燕
(重庆市荣昌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重庆 402460)
1.开展统防统治的重要性
1.1 开展统防统治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加强动植物疫情防控,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基于荣昌区以往统防统治工作开展情况来分析,开展统防统治统一了配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乱开药、乱打药行为,同时因为使用的大多为高效环保低毒低残留的广谱性农药,能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大大减少了农药用量、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提高了防治效率、防治效果、防治效益,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1.2 开展统防统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区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频率高、外来检疫性病虫害时有侵入,传统防治方式已无法高效环保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同时随着现有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和耕作制度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势在必行,客观上也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控保障体系,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加之病虫害降低,既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又能保证人民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开展统防统治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1.3 开展统防统治能有效解决目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病虫防治是技术含量高、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风险控制最难、时间要求较严格的环节。许多病虫害具有跨区域迁飞和流行的特点,还有一些暴发性和新发生的疑难病虫也危害较重,农民一家一户难以应对,常常出现“漏治一点,危害一片”的现象。同时季节性劳动力短缺和农村留守“老、弱、妇、幼”现象严重,病虫害防治成为当前农业遇到的最大难题。加之我区病虫害防治一度存在面积小分散,组织化程度低,防治难统一,防治能力差,防治效果差,防治难度大,防治不当,环境污染大等诸多问题,开展统防统治具有技术集成度高、装备较先进、防控效果好、防治成本低、组织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等优势,能有效解决病虫害防治存在的现有问题,意义重大。
2.荣昌区统防统治发展现状及植保无人机应用情况
2.1 荣昌区统防统治发展现状。荣昌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长期以来都是每家每户自行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时间和防治药物进行分散防控,存在防治时间不定、防治地点不定、防治药物不定、防治作物不定的特点,直到2013年全区发现稻水象甲危害田间作物,各镇(街)随即组织专业防控队伍10个展开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区财政补贴的方式进行田间统防统治,经过2至3年的专业化统防统治稻水象甲虫害基本得到控制。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培育壮大农业生产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2015年依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的资金支持,荣昌区开展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组织,经过6年的政策扶持,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40余个,专兼职从业人员800余人,背负式动力喷雾器900余台,担架式高压喷雾器2台,植保无人机50余驾,合计防治规模超过55万亩,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无可否认我区统防统治还存在防治组织专职少兼职多、防治农作物品种单一、机手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臻待解决。
2.2 植保无人机应用情况。荣昌区2017年开始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飞防技术,防治面积8万余亩,全区各统防统治组织合计购置植保无人机50余驾,其中单旋翼10多驾、多旋翼30多驾,植保装备水平得到大力提升,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四分之一的无人机无法正常开展植保作业,其关键在于植保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和试飞性能高低、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固定基站的普及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的。据调查,荣昌区现有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在开展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大多采用手动式操作,单旋翼飞机很多都长期搁置没有被使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3.荣昌区统防统治及植保无人机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化统防统治队伍不足
3.1.1 荣昌区目前专业从事植保技术推广的人员非常稀少,无法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时及时进行诊断并指导种植户开展防控,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间导致病虫害肆虐。同时,因缺乏专业知识,全区病虫害监测预报也主要依靠区级植保技术员,一旦区级预测预报没有及时下发公布,全区统防统治工作将无法正常运转。以水稻统防统治为例,荣昌区水稻种植主要为中晚稻品种,一般3月中下旬陆续开始育秧,4月上中旬开展一次秧田集中防控,5月上中旬开始第一次大田水稻螟虫、稻瘟病、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赤斑、黑沫蝉、“两迁害虫”等病虫害防治,7月上中旬开展第二次大田病虫害挑治。多年来发现水稻螟虫防治效果最好的时间为7至10天,超过时间防控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将直接决定防治效果的好坏。
3.1.2 荣昌区现有的专职化农业统防统治队伍很少,统防统治服务能力严重不足。虽然荣昌区目前拥有40余个统防统治组织,但是只有3个是专职从事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组织,其余的都是由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发展而来,因为都流转和承包经营了一定规模面积的土地,他们需要在完成自己的农业生产之余,才能为周边农户开展统防统治作业服务,因此,荣昌区专业化统防统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植保专业知识无法与农机技术有机结合。荣昌区农机手均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植保知识学习培训,对于识别虫害病害、用药用量、用药时间等专业知识非常缺乏,在植保技术员因病虫害集中忙不过来的时候,主要依靠农药经销商的推荐来用药,这样不可避免为了盈利农药经销商大剂量配药的行为。植保专业知识的缺乏同时也造成农机手无法很好地将植保技术与农机技术有机融合而发挥最大的防治作用,以植保无人机为例,农机手需要根据植保飞机的飞行速度、喷头雾化程度、喷洒方式、每亩农药用量、作物品种、农药品种等随时调整机器性能,这给农机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3 参与统防统治的农作物单一。荣昌区目前统防统治主要依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容易造成有政府补贴的作物能开展统防统治,没有政府补贴的作物则无法开展,过于依赖政府项目支持导致作物病虫害交叉感染,防治效果不太理想。比如荣昌区统防统治主要集中在水稻上,其他如玉米、柑橘、生姜等病虫害还停留在单家独户分散防治的模式,种植户受种植时间、种植品种、种植地点的不同难以实现大面积防控,使得防治时间不统一,防治不彻底,交叉感染率极高。
3.4 开展统防统治时容易发生安全隐患。荣昌区为浅丘地形,农田小而散,田坎纵横交错,老百姓习惯在田坎上种植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开展统防统治时不得不考虑用药的安全性,否则容易将其他作物“药死”,也容易导致农户误食而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同时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也威胁着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水稻为例,7月正值高温天气,农机手在农田中开展防控作业时,室外高温、近距离接触农药等极易让操作人员中暑或吸食农药而身亡。
3.5 农业机械使用率低、适应性不高。我区目前拥有背负式动力喷雾器900余台,担架式高压喷雾器2台,植保无人机50余驾,植保装备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但是使用效率非常低下,每年集中使用时间不超过30天,其余时间长期闲置,老百姓戏称为“搁长”。另一方面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对农作物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以植保无人机为例,我区现有无人机单旋翼10多驾、多旋翼30多驾,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只适用于比较矮小的农作物如水稻、蔬菜等,在柑橘树上施药则压力不足农药无法送达叶片背面而达不到防治效果,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则对矮小作物如水稻不适用,容易因压力太大伤害作物幼苗。除此之外,价格高昂和植保无人机智能化水平不高、电池续航不足、固定基站缺乏、自身性能不稳定等也制约了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如一台植保无人机少则几万一架,多则十几万一架,加之还得配备测绘机用于防治路线的规划才能达到智能化,因此我区绝大部分植保无人机都采用手动操作,非常容易“炸机”,这给农机手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4.荣昌区统防统治及植保无人机应用建议分析
4.1 加强培训力度,强化植保专业队伍建设。开展植保专业技术培训,建立相应的植保统防统治示范基地,组织现场教学、培训、演示等基本活动,让基层农技人员、农机手和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和了解植保相关的病虫害专业知识,在设计培训课程时,应该将农作物常见病虫害、农药用法用量、农业统防统治安全操作规范、农业机械的性能认识、农业机械的实际操作、农业机械的安全性使用规范等内容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充实区镇两级农技推广专业植保技术人员,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植保专业队伍网络,加强农技人员和农机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深度密切配合,提升基层农机农艺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延伸学习能力。第三,依托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立农作物生产技术服务中心,配套技术培训需要的硬件设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的频率,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注重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同时激活农民身边的“土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专业技术队伍。最后,稳定农业统防统治队伍,通过跨区作业、扩大防治规模等方式解决农时短,农机手收入低的问题。
4.2 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培育壮大专职化统防统治组织
为促进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持续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运行机制,实施“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土地流转优先返聘”等利益连接方式,以合同形式确定小农户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分配,确保实现产业发展、服务组织提效、农户增收的多方共赢目标。
4.2.1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业经理人,推进土地有效流转。一方面是建成专业农业管理机制和职业农民团队,增加其在土地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相关岗位上的专业能力,通过职业农业经理人,切实推动土地流转,让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推动农业项目落地,帮助小农户解决在种植、植保、经销各环节无法对接大市场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推动土地流转,整合项目资金,聚焦水稻、玉米、油菜、柑橘等主导产业开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落实政策补贴、加强引导,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提供优越的战场。鼓励种粮大户、农民参与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土地整理整治,实现“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田园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等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为开展农作物生产提供保障。
4.2.2 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应用植保无人机等节本增效新设备,同时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提高建设规模和自身的服务能力,积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专职化统防统治队伍,加快推进订单经营、承包经营、托管和土地流转,使之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民组成农业生产联合体,实现机械共享、互利共赢的美好局面。
4.2.3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鼎力支持,提高资金的扶持力度,对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高效植保机械等农机具给予政府补贴,提高农机作业组织的装备水平。采用补助一般农户租赁植保无人机的方式鼓励种植户使用高效智能农机具。
3.3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扩大统防统治覆盖面。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统防统治的扶持力度,扩大统防统治规模,丰富统防统治作物。荣昌区目前仅选择水稻作为农业统防统治项目试点作物大面积开展专业化防治,茶叶、柑橘补贴规模极小,其他如玉米、油菜、红薯、蔬菜等并没有纳入补贴范围,而每年玉米螟虫发生程度都在中等偏重,老百姓只能自己购买农药进行零星分散防治,达不到防治效果。
4.4 提高植保机械的使用率
4.4.1 鼓励农机手购置高效高性能的多功能植保机械,尽量做到“一机多用”,不管是背负式动力喷雾器、担架式高压喷雾器还是植保无人机都能既进行植保作业,还能进行直播、施肥等作业,大大延长机器的使用周期,提高使用率。
4.4.2 与周边区县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达成合作意向,开展跨区植保作业,提升植保机械的使用率。
4.4.3 扩大植保作业的业务范围,由目前聚焦粮油作物向多经作物延伸。
3.4.4 加大科技投入选购和研发适应丘陵山区地理条件的植保机械,提升现有植保装备水平。
4.5 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保障园区农业产业高效发展
4.5.1 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契机,聚集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以科技为支撑,完善水利、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足够的高标准农田,为农作物种植薄弱环节如移栽、收割、统防统治等的机械化操作提供便利条件。
4.5.2 利用园区规划选择较为统一的种植品种和种植地点,选择装备水平较高专业化程度较好的统防统治队伍来实现农作物统防统治在防治时间、防治地点、防治标准的一致性,缓解小农户在发展粮油产业的滞后性和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