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地南瓜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

2023-01-04李纪同

上海蔬菜 2022年2期
关键词:炭疽病中耕病斑

李纪同 李 康

(1.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泰安 271600;2.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泰安 271600)

南瓜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1],且适应性强,易栽培,近年来南瓜粉、南瓜饮料等产品的相继开发成功,又大大提高了南瓜种植效益。但南瓜的连茬种植致使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炭疽病是南瓜主要病害之一,南瓜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轻者减产5%~20%,重者绝收。现将南瓜炭疽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症状

炭疽病可危害南瓜的叶片、叶柄、茎和果实,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子叶发病后,出现褐色圆形病斑,可蔓延至幼茎,致使茎基部缢缩,幼苗猝倒;成株期发病后,叶片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后变成黄褐色,茎和叶柄出现圆形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呈黑色;幼瓜染病后,果实畸形或萎蔫腐烂;成熟南瓜染病初期,病斑为浅绿色水渍状,后为深褐色凹陷,并逐渐扩大。

2 发病规律

南瓜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潜伏在种子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或地下水飞溅进行初侵染。一般靠近地面的叶片先发病,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湿度是诱发南瓜炭疽病的主要因素,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发展越迅速,湿度低于54%时发病较轻或不发病。多雨季节、地势低洼积水、连茬种植、过量施用氮肥、通风不良、植株长势弱等,均可导致该病重发。

3 综合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3.1.1 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性强的南瓜品种,挑选未染病的种子留种。播前用温汤浸种或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以杀灭种子携带的病菌。将种子放入50 ℃温水,水温降至室温后继续浸种24 h,将种子捞出置于30 ℃环境中催芽,芽长3 mm时即可播种。

3.1.2 土壤消毒

与玉米、小麦等非瓜类作物实行3 年以上轮作,减少田间病菌积累;田间病菌较多且不宜实行轮作的田块,结合翻耕撒药剂进行土壤消毒;碱性土壤每667 m2撒施生石灰100 kg后灌水浸泡20~30 d(既可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又可调节土壤酸碱度),结合浇定根水施敌磺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消毒。

3.1.3 中耕除草

露地南瓜栽植株行距较大,田间容易滋生杂草。定植后至植株伸蔓封行前,应及时中耕除草,不仅可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温度,还可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根系发育。缓苗后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为3~5 cm,近根浅,远根深;瓜秧开始倒蔓向前攀爬时进行第2次中耕,中耕时适当向瓜秧根部培土,形成小高垄,以利雨季排水。随着藤蔓的生长,植株覆盖地面封行后不再中耕。植株封行前遇高温、多雨天气需及时人工拔除田间杂草。

3.1.4 水肥管理

采用深沟高畦覆膜栽培,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南瓜伸蔓前一般不浇水,尽量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开花结瓜前控制植株长势,防止徒长,以免影响开花结瓜。果实成熟并开始采收时,适时追肥以防植株早衰,提高后期产量。若不采收幼瓜只收老瓜,后期可不追肥,期间根据土壤干湿情况浇水1~2次。施肥量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而定,如生长点藤蔓生长旺盛、叶片呈暗绿色时不宜施肥,以免引起藤蔓徒长和化瓜。

3.1.5 其他管理

及时摘除病叶,减少田间菌源;绑蔓、采收等农事操作应在露水干后进行,避免人为传播病菌;果实发育期喷施壮瓜蒂灵,使茎干增厚,以提高其输送养分的能力[2],增强植株的抵抗力,促进果实快速发育,提高南瓜产量;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带至田外掩埋或焚烧。

3.2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50%硫悬浮剂500 倍液、2%农抗120 水剂200 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200 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1 2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4 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50%利得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2%春雷霉素水剂800 倍液、25%扑霉灵4 000 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5 0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防治,5~7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3]。

猜你喜欢

炭疽病中耕病斑
基于Hyperworks的手扶式白菜中耕机模态分析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广西甘蔗中耕施肥机械现状与发展方向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轻松治愈花斑癣
轻松治癒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