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023-01-04周宏英黄宏辉陈炜玲朱雪飞沈培灿曹雄俠陈香杏

南方农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中药材药材人工

周宏英,黄宏辉,陈炜玲,朱雪飞,沈培灿,曹雄俠,陈香杏

(1.广东良田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良田 511899;2.广东良田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广东良田 511899)

野生中药材主要是指各种药用动植物中没有被全面驯化,没有得到大面积种植和养殖的药材种类总称,是植物界与动物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人类生存及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环境保护作用及丰富种质资源的作用。但是受到生态环境恶化及滥伐、滥捕、滥采、滥牧等问题影响,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导致部分野生中药资源濒临灭绝。因此,必须要结合中药资源的重要价值,对中药资源展开全面开发与保护,使野生中药资源能够得到持续发展。

1 野生中药资源利用现状

近年来,中药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增快,我国中药资源蕴藏量、需求量及药材分布等出现十分明显的变化。目前我国每年消耗中药资源达到40 万t,主要依靠各种野生的中药材来满足市场实际需求,这也导致野生中药材资源出现过度利用与开发的情况,环境恶化、珍稀药用物种减少、药材资源枯竭等问题不断出现[1]。1983—1987 年,我国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药资源种类有12 807 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药资源实际生长状况及栽培产量、产区都出现了十分明显变化,野生中药资源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针对此类问题,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等多项法律和规定,有关部门也于2018年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阶段普查成果显示,近年来药用植物特有种人工栽培与驯化效果十分突出。特有种就是特定区域内分布的物种,是潜在的宝贵资源,其中我国药用植物特有种有3 105种,有众多区域内重要资源种类超出1 000 种,并且发现几十个新物种,对丰富我国植物种类及野生药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2]。

2 野生中药资源濒危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列入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及限制进出口等名录内的濒危中药材多达280 种[3]。

2.1 无序的开采及过度的消耗

1)以往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人们进行盲目的垦荒与砍伐,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水土流失问题持续加重。而野生中药资源生长与生存的环境大多位于人迹罕至的区域,环境十分恶劣,自然环境被破坏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改变了各类野生中药材生长环境,中药材生长受到不利影响,产量锐减[4]。2)近年来,受到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造成市场对中药资源有着较高的需求量。这种现象也触发了人们的趋利心态,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进行野生药材开采,采挖速度远远超出药材正常生长和繁衍速度,部分中药材因为被过度开采而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造成中药资源枯竭。

2.2 中药基础研究较为薄弱

中药资源有着分布广、种类多、研究投入比较少、单品需求量不多的特点,而大部分区域针对中药资源种类情况、实际使用量、分布情况、适宜的生长条件及生长发育习性、群落结构及具体药用价值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5]。

2.3 野生中药资源人工栽培及养殖技术不够成熟

野生中药材品种较多,虽然我国大力倡导对野生中药材展开人工培育和保护,但是由于部分药材生长、发育及繁殖规律较为复杂,对其重要生长环节及环境需求的掌握和了解尚不清晰,野生药材转变成为家养、家种存在较为明显的技术瓶颈。同时,一些濒危野生中药材虽已实现人工培育和养殖,但关键技术及经济效益仍旧存在问题。例如,甘松、水蛭等因为养殖周期长、成本高、风险比较大并且产出和投入比不平衡,使得养殖户养殖积极性明显降低。此外,对于一些濒危野生中药材替代品的研究、开发较为缓慢,市场需求与市场供应严重失衡。

3 野生中药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路径

野生中药材是自然生态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西北地区的野生药材植物群丛十分密集,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及耐沙埋等能力,不仅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社会发展和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必须要结合野生中药材生长质量与状况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手段,确保野生中药材可持续利用。

3.1 野生中药资源保护

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需要遵循可持续利用原则,结合野生中药普查与调查,构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区,完善与中药保护有关的预警机制及法律法规[6]。

3.1.1 建设野生中药资源保护区,保证野生资源可以持续发展

1)需要结合中药材普查对保护区域内各种中药资源展开深入、全面的考察与调研,完善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明确中药材生长环境存在的问题,按照生物圈保护区内部要求实施管理。2)在建设野生中药材重点保护区时,引入各种现代化的农业育种及生物技术,采用先进的繁育手段,建设一个大型、高质量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规模化种植基地提供优良的种苗。同时,对于一些受到人类活动严重干扰的濒危中药材实施迁移保护,必要时可迁往人工环境落实保护工作。3)在构建野生中药材保护区域过程中,重点研究各种濒危药材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明确药材对于生长环境的需求,在原产地及附近保护区内划分专属区域,实施人工培育与全面保护,将人工抚育和就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珍贵的中药资源可以得到持续保护与利用[7]。

3.1.2 建立中药资源保护机制,完善预警系统

积极将各种现代化科技、设备引入中药资源保护区域及保护工作中,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掌握中药资源的实际来源、区域中药资源丰富程度等信息。针对野生保护区内濒危或者临近濒危的中药资源,制订分类保护措施,构建动态化的监测网络,对区域野生中药资源展开长期不间断的观察、分析、记载、评价。结合中药资源保护数据创建专题数据库、资源库等,初步形成一个濒危、珍稀资源预警体系,对于有濒危趋势的各种中药资源实施提前介入、制订科学的保护策略。同时,结合预警系统从生态保护、平衡珍稀动植物资源的角度对药材的实际流向进行指导,为国家高质量管理中药资源,促使中药材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3.1.3 强化法制建设力度,提升野生中药资源保护效率

现阶段,我国针对野生中药材保护存在的问题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如《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极大地提高了野生中药资源保护质量。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野生中药资源生长环境也逐步发生改变,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滞后问题,部分规定缺乏明确的实施细则。因此,必须要持续强化中药资源保护与加大执法力度,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结合社会要求及环境要求对有关管理条例展开优化,持续推进野生中药资源保护工作。应根据保护级别设置相应的审批门槛,规范管理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采集、研究、进出口等活动,将各类野生中药资源列入国家战略资源,避免出现私自采集各类珍贵野生中药资源的情况。

3.2 科学展开中药资源开发利用

合理开展中药资源开发利用需要充分强化基础研究,构建专门的中药材人工繁育平台,实施定向栽培,加快对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的研究速度。

3.2.1 强化基础研究,实施人工养殖与推广

野生中药资源的人工养殖和种植是全面提升资源产量,避免野生资源被大量破坏的最有效手段。1)充分结合中药资源生长发育规律、生长习性,明确各种对中药材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探索打破中药材休眠的方式,模拟原始生态环境,展开中药材仿野生的生态化种植。不断扩展资源获取渠道及中药材人工培育面积,降低对野生资源的破坏与依赖程度,同时确保所种植、养殖的中药资源与野生资源药效基本一致,为后续中药材人工培育技术的全面推广使用奠定基础。2)全面实施标准化无公害栽培。中药材属于一种受污染较为严重的农产品,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培育时期吸收了较多有害物质,并且中药材大多是多年生植物,若长期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下栽培,会导致中药材质量降低。所以,在对野生中药材展开驯化与培育时,必须要选取现代化无污染无公害的栽培技术,探索野生中药资源规模化、规范化的生产方式,在栽培、环境、管理、贮藏及加工等环节制定完善的标准,让人工培育与推广可以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3.2.2 创建中药材人工繁育技术创新平台,突破技术创新困境

由政府及有关部门牵头,结合区域内中药材的品种与普查数据,选择临近濒危的中药材,制订完整、全面的人工繁育技术创新与优化方案,设立专项技术创新与培育基金,引导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成立濒危中药材培育繁殖技术研发中心,尽快突破濒危野生中药材培育、种植技术存在的发展困境,解决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促使中药材人工培育向着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真正实现野生中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3.2.3 依托有效成分研究实施定向栽培,加快濒危野生中药资源开发

部分野生中药材不仅拥有较为优异的药用价值,并且可以开发成为化妆品、食品、天然色素及工业原料等。因此,实施中药材定向栽培,不仅可以让野生中药材品质增强,还可以促使野生中药资源得到有效使用。目前,定向栽培技术在农业种植当中的应用与研究十分广泛。例如,在种植酿酒葡萄时,结合不同种类的酒对葡萄含酸量与含糖量的不同要求,制订精准的栽培技术。作为野生中药材,能够成为优良品种的前提是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因此可以借鉴农作物栽培领域的“成分育种”模式,在野生中药材栽培种植过程中,将定向栽培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品种当作核心目标,以此来扩展野生中药材使用范围。例如,目前取得明显进展的海香1 号就是利用定向栽培技术获得的,其中蕴含的薄荷脑量能够达到85%。

4 结语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其较为注重人与自然共同发展,若是过度利用和开采野生中药资源,可能会导致“无药可用”的严重后果。为此,必须要不断改进与完善中药资源利用与开发机制,针对各类野生中药资源利用现状制订高质量保护与开发方案,明确中药资源保护与使用原则,使用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中药资源的使用,不断加大中药材培育与人工栽植力度。

猜你喜欢

中药材药材人工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