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姬松茸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2023-01-04陈天瑜陈慧楠
陈天瑜 陈慧楠
(1.上海市崇明区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上海 崇明 202150;2.上海市崇明区堡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崇明 202157)
姬松茸又名松口蘑,是一种珍贵的真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随着食用菌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我国各地已实现姬松茸设施大棚生产,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姬松茸设施大棚栽培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1 品种选择
选用具备相应技术资质单位提供的种性清晰、耐寒耐湿、适应崇明地区气候条件的姬松茸菌品种,如神姬5号、福姬5号等。播种时,要求栽培种的菌丝呈灰白色且生长一致、有气生菌丝、无杂菌、无色素分泌、不干缩、不脱壁、具有姬松茸品种特有的清香味。
2 地块选择
选用地势高且平坦、水源优质丰富、周边无污染源、前茬未种植过其他菌类的地块。在设施大棚内栽培,大棚宽8 m、高3 m以上,长度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为50~60 m。9月底前搭建好大棚,覆盖大棚膜。
3 栽培料准备
将稻草、毛豆秸秆和园艺土按质量比3∶3∶3混匀制成栽培料。7月上旬,将稻草、毛豆秸秆和园艺土暴晒2~3 d,剔除霉变物和杂质,将稻草和毛豆秸秆粉碎成1.0~1.5 cm长,按1层稻草、1层毛豆秸秆、1层园艺土堆叠,然后分别加入栽培料总质量1%的过磷酸钙、1%的石膏粉、1%的尿素调整碳氮比,以及1%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将混合料拌匀后堆成宽2.0~2.5 m、高1.0~1.5 m的料堆,长度根据栽培面积而定。拌料过程中分次加水,使物料湿度达到65%~75%。料堆用地膜密封进行高温发酵,20~25 d后进行翻堆。翻堆时,将表面物料翻到堆内,并根据物料发酵情况加水,并调节酸碱度至微酸性状态。翻堆2~3次后(一般于10月中旬),料温稳定在25℃,物料呈金黄色、软化、具有固有气味时说明栽培料发酵完成。
4 栽培床准备
及时清除前茬作物、田间枯枝残叶、杂草和杂质。7月中旬,设施大棚用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整体消毒杀菌,高温闷棚2~3个月。11月上旬,8 m宽大棚按床宽2.0~2.5 m筑畦,按栽培床深15~18 cm整平床底。将发酵好的栽培料翻拌均匀后铺在栽培床上并压实,栽培料厚度12 cm以上。田间铺设以微喷为主的水肥一体化设施,8 m宽大棚铺设2条管道,每条管道间隔4 m安装1个喷淋头。
5 播种
栽培床温度达20~25℃、地表下5~10 cm处温度达19~23℃时即可播种。播种前1 d床面喷水,使栽培料湿度达到90%以上,播种时再喷1次水,确保床料湿度85%~90%。采种工具、存放容器和采种环境用高锰酸钾溶液严格消毒。播种时,根据姬松茸菌种的特性,淘汰劣质菌种,对符合质量要求的栽培种及时采种、及时播种。选每天上午用点播方式播种,播种密度为10~12 cm见方,播种量尽可能大些,播种深度以地表下2~3 cm为宜。播种后覆盖2~3 cm厚、经粉碎和高温消毒的园艺土,其上覆盖2~3 cm厚粉碎秸秆,最后覆盖地膜保湿保温。
6 田间管理
6.1 菌丝生长期
播种后至菌蕾形成初期,温湿度管理以促进菌丝健康生长为主,保持白天20~25℃、夜间15~20℃,栽培床湿度75%~80%。当菌丝爬满整个栽培床时,及时揭除地膜,搭建小环棚。出现气生菌丝时,及时揭开拱棚膜降温降湿,为姬松茸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创造适宜条件。
6.2 现蕾期至采收期
现蕾期注意控湿降温、加大温差,以促进姬松茸子实体发育。为确保现蕾期子实体膨大,温度保持13~19℃。冬季及早春加盖中棚或覆盖保温材料保温,次年3月以后,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通过放风和覆盖遮阳网降温。栽培床干燥时应及时补水。姬松茸每次采收后,应及时清理床土中的菇脚和碎片,床面低陷处及时补土或粉碎腐熟的秸秆,停止喷水,适当通风,养菌2~3 d后再喷水,以利发菌和子实体形成,覆盖塑料薄膜,开始下茬出菇管理。
7 病虫害绿色防治
姬松茸病虫害主要有鬼伞类杂菌、螨虫等。
7.1 鬼伞类杂菌
(1)发病症状:栽培料表面出现细弱灰白色菌丝,菌丝生长迅速,形成白色米粒状菌蕾,成熟后产生黑色孢子,菌褶自溶后形成黑色黏液。(2)发病原因:料堆淋雨,栽培料发酵不彻底、料内氨气过多,栽培床上栽培料堆积过厚、通气不良,易产生鬼伞。(3)防治措施:选用新鲜的栽培料,增加发酵堆氧气含量;料堆防止雨淋,控制水分,减少氮肥施用量;发现鬼伞及时拔除。
7.2 螨虫
(1)危害特点:螨虫主要危害姬松茸菌丝,造成菌丝褪菌,菌丝变稀后栽培料松散只剩下菌索,无法形成子实体。温度20~30℃、湿度60%~80%时,螨虫繁殖速度快。螨虫个体小,通过培养料和菌种传播。(2)防治措施:选用无螨菌种;栽培料需充分腐熟发酵,也可在培养料进栽培床前用磷化铝熏蒸杀灭菌螨;菌螨发生后,应选用安全高效杀螨剂防治;出菇前,可用甲氨基阿维菌素800~1 000倍液或240 g/L螺螨酯悬浮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
8 采收
姬松茸属高湿菌类植物,低温条件下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高温条件下生长速度快,但菇体薄、开伞快,质量差,超过30℃则易造成小菇大量死亡。高温高湿季节应加强通风,降低栽培床的温湿度,每天检查3~4次,当菇体达到该品种固有大小时及时采收;晚秋低温时可适当延迟采收,让菇体长大,以提高产量。采收时,用手握住菇柄基部,轻轻转动摘下,用竹片刮掉菌盖和菌柄上的泥土,按大小分级,及时上市销售或送至加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