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学教育的改革

2023-01-04陶红陈月何正梅陈侃侃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教育医学生

陶红,陈月,何正梅,陈侃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南京 211103

医学教育是指按着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活动,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随着全球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亦蓬勃发展,已经为卫生健康事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医学类人才。需要将医学教育放在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将医学发展理念从疾病诊疗提升拓展为预防、诊疗和康养,加快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使得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高效。 我国目前主要实施八年制医学教育,但面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 我国在医学教育改革道路上不断前行,已取得不可磨灭的辉煌成绩,但医学教育模式尚不完全成熟,仍处于摸索阶段。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案,并加以落实,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的医学生迫在眉睫。

1 医学教育改革的背景

医学教育历史悠久, 中国的医学教育始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 500 多年的历史,19 世纪后, 西方新医学教育引入中国。 1866 年美国教会在广州创办了博济医学校,继之,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许多医学院校。 1919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率先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的多层次医学教育体系。 1998 年实施“985 工程”,医学院与综合性大学合并。 2001 年北大医学部开始实施八年制医院教育,成为了我国医学八年制教育初步建立的代表[1],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院校实行八年制医学教育[2]。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启发下发现医学教育也是终身的过程,并分为3 个阶段:基础医学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院教育。 这3 个性质不同教育阶段紧密衔接,形成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过程。

2 医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1 医学教育的目的

医学教育是为培养出顺应时代要求、顺应国情需要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2004 年教育部在《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报告》中指出,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 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广泛、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较强的临床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

2.2 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打造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是目前现代化医学最迫切的需求。而医学教育改革对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 医学教育改革的现状

虽然八年制医学教育在我国已试行多年,但目前各大院校的培养理念及目标差距较大, 缺乏统一标准,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 2017 年7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发布, 标志着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新时代。2020 年9 月23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医学教育摆在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并提出4 个方面17 条改革举措:①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②全力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③深化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院教育改革;④完善保障措施。 纵观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目前已经历了三代医学教育改革[3]。其中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对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均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几年,我国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具体如下。

3.1 教学理念的改革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仍沿用传统教育理念,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讲授为主,基础、临床实行分段式教育培养模式为主[4]。然而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从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5]。并利用现代化教育理念改进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医教协同也是改革的重要方面,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 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对改革提出来进一步的要求,鲜明地提出“推动基础与临床的融合”的理念。

3.2 教学模式的改革

国内医学工作者对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探究越来越多,国内目前已有数十种新型教学模式,较多被提及的有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法 (team-based learning,TBL)、“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研究型教学模式(resources -based learning,RBL)等,其中PBL 教学模式是近几年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6],该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发展知识的运用能力为目标的学习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在各大院校中取得较好的成绩[7]。 互联网教学目前已被大部分院校广泛使用,因其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该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选择趋势[8]。 除此以外,其他的一些教学方法, 如模拟教学等教育模式也逐渐被各大院校所引用,医学模拟教学是模拟教学在医药学或临床医学中的扩展应用,一般需依靠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是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经发展之路,目前已经有很多院校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该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优势,如安全性、重复性、可控性等,有助于医学生提高学习临床技能,减少医疗差错风险。

3.3 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或设备。 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手段共经历了5 个阶段:从起初的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到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院校还开展了属于自己特色的课程改革,比如小型科研设计课程、人工智能医学的涉及等。 建立多媒体实验室,达到更加个性化、具体化、生动化的教育目的。 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也逐渐被广大医学生接受,大力发展远程教育,保证所有在职在岗医务人员能及时准确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再培训。 除此之外,推广可验证的自学模式,发展远程教育,加快培养一批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也是顺应国情的需要。

3.4 教师队伍的改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医学院校建立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对新任职教师逐步实施岗前培训制度。八年制医学教育对教师的各方面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全面的理论知识,主动学习相关学科内容,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目前大部分院校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有更高学位,鼓励投身科研,定期测评授课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医学全球化,不局限于国内,医学教师不仅要求医学专业水平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随时查阅目前世界领先水平的医疗进展, 鼓励在世界范围内发表英文论文,并在平时课堂中使用中英文切换教学。

3.5 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改革

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大紧缺专业如全科等住院医师培训力度,加快培养一批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保障住院医师的合理待遇,推广远程教育、自学模式,强调临床实践等业务工作能力。 然而调查显示,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亦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医学生毕业后教育体系不完善,毕业后的衔接不畅,培养不规范等[9]。针对此类问题,2021 年8 月20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第三十八条指出,国家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健全临床带教激励机制,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待遇, 严格培训过程管理和结业考核。 从2022 年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实行“一年一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2022 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仅为各地提供1 个批次结业专业理论考核服务。

3.6 医德教育的改革

医德教育是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只有拥有正确的三观才能担负起一个合格医务人员的重任。 医学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还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加强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的根本出发点。 应该把医德培养贯彻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对于医德改革,目前可分为医学院校医德改革及临床实践中的医德改革。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紧,许多校园已经增加了医德相关课程,积极鼓励医学生参加义诊活动,加大校园橱窗里医德的宣传力度[10]。 临床实践中,临床带教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向医学生展现医德风采,并能引导医学生体贴、理解并关心患者,从身体及心理上减轻患者的疾痛,让医学教育不仅是医术的提升,也是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 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加强心中有爱的仁术,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健康守护者。

4 关于医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的几点体会

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医学人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尤其在目前医学发展全球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医学教育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医学教育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更是值得思考。

4.1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医教协同的教师队伍需求: 对于医学生来讲,教师分为学校里的理论授课教师与临床实践中的临床带教老师。 学校里的教师虽然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但临床经验却是短板,而大部分的临床带教老师虽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但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较薄弱,构建医教协同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②教学方式传统:目前大部分医院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沿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将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地灌输给学生,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及创新性。 在临床实践中,不能放手给医学生主动参与临床操作,仍以讲解为主,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医学生的培养极其不利,且目前新型的教学手段不能广泛普及使用。

4.2 学生方面的问题

①缺乏职业理想:理想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医学生应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成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生的职业理想,是对未来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 但仍有部分医学生缺乏职业理想,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后期的医学生涯之路起到消极作用。

②缺乏积极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获得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注重学生自身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然而仍有很多学生依赖于老师的讲解授课,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4.3 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①教学模式单一:目前,仍有大部分院校采取并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考核方式上采取一张试卷的考试方式,激发不出教师与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新型教学模式还不能被广泛普及。

②教学设施滞后:目前国内仍有部分医学院校无附属教学医院,学生不能及时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教师不能及时把握最新临床知识与进展,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利用,导致学习资源不够丰富。

③课程结构不合理:部分医学院校仍沿用专科高校同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具有职业特色、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特色课程,不能与时俱进。多学科联动融合、预防医学等专业知识体系等尚不完善。

④医学教育体系不完善: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重“医”轻“防”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对公共卫生教育重视不足, 需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优化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全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目前相对短板。

5 总结与展望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世界医学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医学教育也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聚焦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先进的完整的培养体系是顺应时代的需要,符合国情的需求。 我国医学教育要求学生需掌握大量、前沿及多学科理论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实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深化继续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培养等全方面进行改革。 目前医学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尤其近几年的教学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互联网远程教育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使得学习更加灵活与方便,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学生的欢迎。医学教育改革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培养周期较短、教师队伍素质水平欠缺、培养方案不稳定,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及手段不能很好利用,导致医学教育参差不齐。 但尽管各大院校的标准、改革步伐不一致,各有侧重,但对学生基本素养及能力培养重点的把握上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包括:强调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科研素养、临床医学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等[8]。在医学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我们仍需不断前行,并适当地借鉴国外改革经验,使我国医学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高质量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教育医学生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临床医德实践对提高实习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价值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PDCA循环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