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院收入
2023-01-04周建平
周建平
东莞市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广东东莞 523000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逐年增加,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向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卫生系统稳步发展的目标迈进。随着人民群众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和科学认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医院就医人数显著增加。因此,公立医院要想谋求发展、提高收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管理,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的管理者就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形势的严峻转变,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深入、深化改革,高度重视医院内部的科学管理。 运用科学合理的新方法使医院的管理应更加精细化、深入化、具体化,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注重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多措并举实现新形势下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1 医院收入内涵与结构分析
1.1 内涵
医院收入是指医院机构开展医疗活动及医疗延伸服务等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医疗收入、药物收入、业务补贴及其他等。医院收入是医院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也是补偿医疗活动中各项支出和耗费的来源,更是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实现医院收入的提升,管理者须明确掌握医院收入项目,重点把握增收来源,准确核算成本项目,合理更新管理模式,保证医院运营效益。
1.2 结构分析
1.2.1 医疗收入 医疗收入是医院的核心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系列的医疗服务活动而获得的收入额。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挂号费、床位费、诊疗费、检查费、护理费等。
在医疗收入体系中,医疗服务属于主体元素,主要是运用各类医疗手段、 医疗器械来为患者提供治疗、检查服务[1]。
1.2.2 药物收入 药物收入是指诊疗服务过程中销售药物给患者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等。
1.2.3 业务补贴 是指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医院的财政拨款,主要包括国家对医院的投资和维持医院正常运营的业务补贴。
1.2.4 其他收入 其他各项杂项收入, 包括药品、 救护车、捐赠、利息、废品变价、培训等多项收入。这些收入种类多,但是数额比较小,且以现金收入为主,呈现零星、分散状态。
1.2.5 结构变化与应对措施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国内公立医院的业务量出现普遍下滑,医疗改革应运而生。为适应医改新形势、保证医院收入,需注重服务质量以提升医疗收入,降低药品收入占比以摆脱“以药养医”的单一模式,因时制宜地更新管理模式才是医疗机构生存的根本, 促使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2]。
2 健全内部管理方法
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外来人口众多,对医疗服务需求甚多。对于东莞市人民医院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众多医院林立、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并存的现状中,要想突出竞争优势、吸引多数患者来院就医,就必须建立本院自身特色,规范健全管理方法,增强医疗服务意识,打好自救行动的组合拳,练好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功。
2.1 树立医疗服务理念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部门, 其服务对象是患者,他们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患者不仅需要及时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有效的康复护理,还需要医疗过程中的精神护理。 医疗服务是一种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工作中形成的作风和行为。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和设备越来越相似,医院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社会对医院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医疗服务的优缺点、良好的服务和更多的患者。 因此,为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应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树立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理念[3-4]。
2.2 突出医疗服务特色
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医院要想有自己的特色,就需要对医疗市场进行细分,为特定的患者群体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目标。
如何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是值得思考的,应建立专科医疗专业知识,突出特色,树立自己独特的形象,形成一种吸引力吸引患者慕名而来。 这对本院发展尤为重要。由于患者的收入不同,需求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医院治疗过程可根据伤情分别调整治疗方案。但本院基本上是采取统一的治疗服务,没有给患者选择的权利,服务的趋同性导致患者的满意度大大降低,是医院发展的主要障碍[5]。
因此,医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要尽可能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一样的服务: 突出医院的真正服务特色,把专业知识内化为医院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为医院创造财富。
2.3 严格医疗服务管理
医疗工作就像一条生产线,服务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在这个生产线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生产线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医疗服务也需要管理,更加严格的管理才会有更加标准的医疗服务。
为了使各岗位、各环节和细节都符合标准化的服务标准,本院可实行绩效分配机制,建立院、科、组、个人分级评价体系,实行优劳优得,以评价结果设置权重系数,分配绩效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4 强化医疗服务培训
医疗服务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问。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为人们固有的观念和习惯很难改变, 必须进行强化培训。 科室需要反复培养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工作习惯,使之形成具有本医院特色的医院文化。
医院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应注意以下情况:①重视岗前培训。 医院应对每位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如果他们不符合标准,就暂不上岗。②定期开展例会。及时发现和总结医疗服务问题,防止小问题重复发生。 ③建立学习型组织。 围绕医疗服务开展学习,通过学习促进医疗服务。 鼓励广大医务人员多出科研教学成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④出去学习。珍惜会议、培训和考察的机会,积极向国内外先进医院学习他们的医疗服务理念和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5 改善医疗服务环境
环境会影响患者的就医心态和心情。 在医疗过程中,身体或精神疾病患者比健康人更加敏感、痛苦。如果医院的环境干净整洁,让人赏心悦目,患者将获得心灵和情感上的慰藉[6]。
医院病房建设应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 ①人性化,住院病房的设置应确保患者的生活、 学习和隐私要求。②绿化,现在本院住院病房均设有露天花园,在病房的走廊和科室内也有摆放绿色盆栽。 ③环保,在医院流动人员密集的地方,如门诊、药房和多人病房等,保证定时通风。④节能,医院科室布局要合理,指示牌要放在醒目突出的位置, 使患者在治疗或体检途中更易找到路线,减少折返的机会。⑤安全,通道应采用无障碍防滑设施,患者通道应设置避障空间或避障通道,以确保隐私和安全要求。 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并不一味追求高档和豪华,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关键是在细节中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7-8]。
3 适应新医改政策的管理模式创新
3.1 核算医院经济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的经营业绩。但由于受供需、医院规模、价格体系等因素的制约,收入增长有限。 过度追求收入增长不仅会增加患者负担,还会增加医疗成本。因此,通过成本核算,不断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关键[9]。
成本会计是指通过成本分析、控制和预测,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医院成本核算应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控制,将医院、科室、班组划分为医院成本管理的三级单元,明确各级信息传递的流程和权限。 根据机构的能级特点,医院级临时机构由院长亲自领导,职能机构由医院经济管理部、财务部、信息部组成,基层机构由科长组成,建立护士长、会计人员和由药品、设备、仪器、用品等科室组成的辅助机构,定期上报,形成集中核算、统计、分析的医院会计报表制度[10]。
3.2 遵守最佳效益原则
患者整个住院期间,其费用并不均等,一般的患者在刚刚入院后的检查期和出院前康复疗养期只有床位费等少量费用,效益较低。 而最佳效益是指在治疗护理期,把最佳效益期留在医院,其余非治疗期让患者在家里进行。 比如某非急性手术患者,其手术前的检查项目可在门诊进行术后经过护理治疗在康复疗养期可让患者回家休息。
采取此方式既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也减少了患者住院费用,同时又增加了医院的床位周转次数,从而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双丰收。
3.2.1 病床周转次数 床位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张床位的患者出院人数,根据《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中“5.2 主要指标解释”中对“床位周转次数”的公式记述,床位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11]。
例如:某科室当月出院人数为80 人次,住院期间占用床位总天数为1 120 d,当月天数为30 d,则该月床位周转次数=(80×30)/1 120=2.14。 其中因当月天数为常数,那么周转次数的增减就取决于每张住院床位数出院数量的多少。
3.2.2 患者出入院数 为最大限度调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床位周转次数、获得就医人数是必不可少的因素[12]。比如一张病床,原来每个月收4 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7.5 d,现在收5 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减少为6 d。
在病床总数固定的情况下, 为增加患者出入院数,则选择处于最佳效益治疗期的住院患者,提高整体医疗技术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3.2.3 药品、耗材收入占比 在医改新政策的深化下,医院运营效益与收入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为破除以药养医的旧模式,必须降低药品、耗材收入的占比。 例如:前期收治高血压的患者, 每例患者平均费用8 000 元,后期收治冠心病患者,平均费用2 万元,其中支架及相关耗材1.5 万元, 相对来说后期药品和耗材收入占比上升,运营效益反而下降。
在此情况下,医院不能再仅依赖药品收入,需要增加服务性收入的占比,平衡医院的收入结构,稳定常态化。
3.3 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协调沟通能力
在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过程中,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应及时与相关人员协调沟通,详细了解各科室物资设备需求情况及物资的采购情况,汇总填写成文件或报表[13]。
4 健全收入管理制度
有序完成工作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的指导。完善医院收入管理体系,首先要充分认识收入管理对医院财务的重要性。 医院管理要着眼长远,以制度的形式强化医院的收入管理机制,明确各科室的职责和权限,让医院的财务运行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制订预付款制度,使财务会计信息反映医院财务收支现状,使医院各环节协调有序地完成。 收支规划应以医院工作计划为依据,合理进行财务支出预测,结合以往的历史数据,合理安排和科学调节有限的医院财务资金,防止收入资金的不必要损失。
收入管理是完成医院其他工作的前提。其流程涉及医院多个科室, 需要其他科室和财务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财务管理。
5 总结
在以上采取的管理措施中,①通过明晰医院收入结构,做好占比规划,注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为患者服务的内功。 ②适应社会政策的变化,健全内部管理方法,不断地提高本院医生自身的素质与业务水平,在服务中做好本职工作, 便于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③通过核算医院经济成本、细化最佳效益因素、提高协调沟通能力等手段,创新管理理念和模式,发挥医院管理的能动性与服务性。
当然,也要注意管理举措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为追求医院环境的改善,在硬件建设上盲目追求扩大规模,追求设置、配备各类科室和各种设备;在使用科技手段提高医院服务效率的同时, 部分患者群体容易被忽视。所以医院在管理中要注重人性化服务。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真正为群众服务好[14]。
因此,本院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以上管理举措中的积极作用,尽量规避改革措施中的消极影响。 各科室的工作人员都要积极配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业务水平,管理层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运用科学合理的新方法,注重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多措并举实现新形势下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