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北大荒集团推动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四链融合”的研究

2023-01-04王大庆张宝生郭明明曾祥亮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北大荒产业链基地

王大庆 张宝生* 郭明明 曾祥亮

(1.海口经济学院 2.海南省绿色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研究基地 3.黑龙江省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北大荒战略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4.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5.黑龙江农场经济管理杂志社)

从产业角度分析的经济循环,形成产业链。对应于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中间品供应,形成了相应的供应链。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附加值,产生了相应的价值链。创新链贯穿于全产业链,上游研发创新、中游制造技术创新、下游营销机制、产品创新。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再造使得价值链提升。“四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

一、延伸壮大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粮食生产体系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以“产购储加销”一体化为基础的粮食现代产业链建设,确保粮食产业协同高效、安全可控。

(一)打造稳固的农业生产基地

北大荒集团在大基地的建设中重点推进“双控一服务”,通过控制生产前端和后端,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农户收入。科学布局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六个基地。一是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基地,重点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重点促进生产流程标准化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是林特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加快品种改良、栽植,推进抚育管护改造等。四是优质牧草生产基地,重点建设高产优质苜蓿基地。五是特色水产生产基地,重点加强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六是特色园艺基地,重点推广生物肥料等生态栽培技术,加强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

(二)提高粮食加工转化能力

加强“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建设力度,加快农业生产组织转型为全产业链经营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形态。一是加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因地制宜开展粮食初加工。二是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与新业态接轨,重点生产健康食品、营养功能性食品。三是加强农副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

(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北大荒集团实施“一体两翼”建设大企业。以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和资本运作为两翼,大力推动粮食产业“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一体化发展,构建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打造现代生产要素聚集、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加工企业产业集群。

二、补强供应链,推动产业开放发展

持续增强粮食现代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风险冲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不断档、不脱销,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

(一)完善农产品仓储物流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收储设施、产地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体系。一是完善产地收储设施,在产地加强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三是建设现代化配送中心,提升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北大荒集团采取的是“三库一中心”供应体系,在产地建设仓储供应库、在城市建设消费分销库、在大型物流节点建设中心物流库,以北大荒粮食交易市场为母体,建设以现货为主的仓单式交易中心,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交易方式。

(二)加强品牌与营销体系建设

培育和扩大消费市场。一是培育优势农业品牌,打造一批有知名度、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支持开展农产品博览会、农贸会、展销会,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方式。三是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如“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北大荒集团以打造绿色智慧厨房牵引营销体系建设,把北大荒“大粮仓”变成“大厨房”。

(三)构建全球供应链体系

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提升国际粮食贸易、食品加工领域的竞争力。一是推动共建多元稳定的“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通道,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二是采取多种方式提升企业跨国投资能力和水平,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机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全产业链的投资合作。三是促进沿线国家涉农企业互利合作,形成平台带动效应。

三、激活创新链,鼓励产业创新发展

健全科技支撑体系,通过创新活动将农业产业相关的创新主体连接起来,分工合作、有机互动,实现农业领域的价值创造,通过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中国农业产业赋能。

(一)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面向市场需求,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创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一是建立农业科技稳定支持机制,加大对农业基础科学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科技示范,有计划、分层次地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新技能。三是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农机装备研发与制造,建设高端智能农机产业园区,培育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高质量机械化水平。四是组建“产学研联合体”,注重发挥科技人才作用,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二)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

加强种业自主创新,解决农业“卡脖子”技术。一是促进种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种业基地紧密对接,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研发能力、产业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重点龙头企业。二是持续推进海南南繁、甘肃玉米、四川水稻等育制种基地建设,启动建设黑龙江大豆种子基地,抓好区域性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一批省级育制种、供种育苗基地。三是遴选建设一批国家核心育种场、种公畜站和扩繁基地,支持国家级水产供种繁育基地建设。

(三)推进数字农服体系建设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以“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生产动能转换。一是对农业生产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提供农业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立新型农业商业模式。二是支持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农业管理决策平台,实现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及科学化、智能化、标准化决策与管理。三是通过推进智慧农业种养殖大数据、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大数据、农产品精准营销大数据、农业金融服务大数据、政府政务监管大数据五大体系的建设工作,全面统筹农业领域数据资源,打造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大数据应用体系。北大荒集团通过SMART数字农服平台建设,构建“一片云、一张网、一键通”的北大荒数字农业发展模式,打造了全国领先的数字农场、智慧农场。

四、提升价值链,促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农业绿色生产

创新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一是创建一批标准化基地,鼓励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建制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二是实施耕地保护工程和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建立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机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采取工程、农艺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止耕地退化。三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深入实施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农业“三减”行动,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

(二)加大对外农业合作

整合国内资源和开放条件,构建开放型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新载体和新样板,提升农业境外投资效率和风险应对能力。一是发挥现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各类园区优势,带动农业优势产能国际合作。二是搭建农业对外合作服务平台和技术咨询服务平台,构建境外投资农业企业数据库,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统筹解决农业对外合作存在的问题。三是建立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与物流平台,引导农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三)夯实农业共享发展基础

以先进农业模式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强区域间、垦地间农业合作,增强先进农业生产力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垦地合作,积极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北大荒集团以各分公司区域农服中心为核心,通过农业生产托管、技术承包、专业化服务等形式,辐射带动地方农业发展。以构建专业化、标准化、企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目标,输出北大荒农业技术与标准,辐射带动、示范引领周边农村做强、做大、做优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共同实现农业现代化。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北大荒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发生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必将对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同时,北大荒还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有待加快解决,新体制新机制建设还存在短板弱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产业结构问题仍很突出,创新能力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主体链、价值链、利益链的形成和巩固任重道远。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是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径,形成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发展格局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大局。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制造和服务环节迈进事关国家战略地位。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与价值链“四链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创新驱动中的引领作用,符合当前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因此,研究“四链融合”的产业发展,是北大荒深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为新时期北大荒持续深化改革、加快实现“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目标,对快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巩固企业战略地位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北大荒产业链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我的基地我的连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用北大荒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