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病老年人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2023-01-04贾雪郭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慢性病效能依从性

贾雪,郭宏

(1. 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01;2. 沈阳医学院护理学院)

截至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8.7%。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4.54亿,将占总人口的33%[1]。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69.13%,共病的比例达43.65%[2]。《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我国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随着人均寿命增长和照护模式的转变,通过提高疾病过程自我管理能力来改善不良结局成为全球健康老龄化所面对的共性公共卫生问题。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身执行特定行为能力的判断,是一种强烈的感知和动力来源,驱使个人积极克服挑战并最终取得成功,而不是消极地回避[3-4]。提高自我效能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照护能力,减少再入院率,降低医疗支出,调整心理状态,改善不良结局,进而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5-7]。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综述了自我效能的概念,慢性病老年人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评估工具、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措施,旨在为慢性病老年人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1 自我效能的定义及内涵

1.1 自我效能的定义 班杜拉[8]将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能否成功执行某一行为并产生相应结果的信念。自我效能会影响个人行为,可以解释认知与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影响疾病的医治和康复过程,是衡量患者行为改变、情绪反应、心理、社会适应、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指标[9]。

1.2 自我效能的内涵 自我效能由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构成。前者是人们对执行某种行为的能力的信心,后者是某种行为导致相应结果的信念[8]。自我效能影响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程度,对某项任务自我效能高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会保持韧性和毅力,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则可能会脱离或避免这种情况[10]。

2 自我效能的评估工具

目前对于慢性病老年人自我效能的评估主要分为普适性量表,特定人群的评估量表,和针对特定行为或症状的评估量表。本文主要介绍慢性病普适性量表。

2.1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 由德国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11]等编制,为单维度,采用4分制评分,“完全不正确~完全正确”分别计1~4分,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5~0.94,重测信度为0.55~0.75。我国学者张建新[11]将其翻译成中文,王才康等[12]将其在大学生中进行检验,内部一致性为0.87,结构效度量表总分和10 个条目的相关性在0.60 以上,信效度良好。

2.2 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 for Managing Chronic Disease 6-Item Scale) 由斯坦福大学病人教育中心研制[13],包含2个维度,共6项条目,症状管理自我效能:1~4项,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5~6项。每项1~10分。1分表示“毫无信心”,10分表示“完全有信心”,总分为6 项条目的平均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1,重测信度未见报道。

3 慢性病老年人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3.1 国外慢性病老年人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老年慢性病自我效能的研究已经进行了40 多年,研究主要涉及卒中、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衰、糖尿病、关节炎、慢性疼痛、癌症等方面。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现状和影响因素。自我效能与自我照护行为如药物依从性、身体活动和饮食改变等有关[14]。在韩国的一项针对2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中指出,抑郁、自我效能显著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自我效能可以部分调节抑郁和服药依从性的关系[15]。Cousin 等[5]在对153例无症状心衰患者的研究中指出,感恩与自我效能成呈相关,自我效能与药物依从性呈正相关,感恩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服药依从性,建议未来研究可以检验感恩干预是否可以提升自我照护行为。

3.2 中国慢性病老年人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国内对慢性病自我效能调查多为在对现况调查及自我效能相关性和中介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况调查主要集中在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调查。周静等[16]研究了新疆某社区60岁以上20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现状,观察指标主要为文化程度、月收入、自我效能、自我感受负担等。陈芦芦等[17]在对浙江省≥60岁的250例农村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命质量现状及相关性研究中指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命质量相关,自我效能越高,生命质量越好。朱珠等[18]在对659例上海市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研究中指出,自我效能部分中介社会支持和健康促进行为的关系。此外还有北京、成都等[19-20]地区老年慢性病自我效能现况,结果表明慢性病老年人普遍存在自我效能不足的情况,研究均为横断面调查研究,样本量差异较大,疾病数据多源于问卷调查和患者自我报告。

4 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4.1 人口学因素 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医保状况、居住情况[21]。居住情况、婚姻情况、文化程度是自我效能的保护因素;抑郁、吸烟史是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的危险因素[22]。城市居民、教育水平、体重范围、医患沟通情况会影响自我效能,自我效能降低与超重、肥胖、与医生沟通减少有关[23]。

4.2 生理因素 慢性病种类、衰弱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患慢性病数越多,自我效能越低,提高自我效能可以预防和减缓衰弱的发生[24-25]。衰弱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自我效能水平高可以部分缓冲衰弱对生活质量的影响[26]。健康状态良好能够显著提高自我效能[27]。

4.3 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是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越是焦虑、抑郁的老年患者,自我效能越差[6,28]。孤独、神经质、生活满意度、应对方式是自我效能的显著预测因素,逐步回归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最能预测自我效能感[29]。

4.4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是慢性病患者有效自我管理的关键,国家层面的医疗支持会影响患者的自我效能[30]。社会联系和支持会产生更高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可以直接影响行为的改变,患者的自我效能受家人、朋友支持的影响[28,31]。角色行为消退指患者适应病人角色后,又再次承担起其他的社会角色,从而导致患者角色减少甚至消退。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当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出现角色行为消退时报告自我效能下降的可能性更大[32]。

5 提升老年人慢性病自我效能的干预策略

5.1 规律的运动锻炼 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慢性病老年人的身心功能,逆转慢性病的某些影响,提升自我效能,使慢性病老年人保持活动和独立[33]。在对129例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指出,为期16 周的八段锦锻炼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疾病恢复过程中自我管理较好[34]。此外,气功、太极拳等有氧运动[35-36],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等都有积极的影响。

5.2 有效的健康教育 教育干预项目可以提高自我效能[37]。在实施循证生活方式指南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知识、自我保健活动和自我效能均有提高[38]。对心衰患者的研究中指出营养知识图表可以使患者了解食物成分,提升自我效能,进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在网络健康社区中,同伴教育可以指导患者如何管理疾病,还可提高关节炎患者执行自我管理行为的自我效能[31]。

5.3 护理干预 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自我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计划外健康服务使用[39]。在对109个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指出,团体访视为患者提供了多学科团队小组互动和同伴支持,患者报告血糖控制的更好,6个月团体访视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自我管理[40]。在对8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中指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4周护士主导的过渡护理干预足以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高自我效能实施疾病管理、增强身体功能提供依据[41]。

5.4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便于患者和医护人员远程协作、管理和支持疾病的自我管理[42]。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实施的自我管理项目对群体效能和个人的自我效能有正向影响作用[30]。通过电话以人为中心的支持可以减轻心衰或COPD 患者不断恶化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不会增加由于疾病引起的临床事件的风险[43]。目前,老年人群对远程医疗的接受度和行为意愿普遍较低[44],建议日后可以深入探究其影响因素,提高远程医疗的使用率和效率,来提高慢性病老年人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改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提高慢性病老年人自我效能水平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自我效能与健康结局、生活质量等密切相关。无论是在初级预防保健,还是在二级预防中,医护人员依据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来提升自我效能水平对健康促进至关重要。目前关于自我效能的研究多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今后应增加相关的纵向研究。

猜你喜欢

慢性病效能依从性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