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招远市冬小麦科学施肥要点

2023-01-04刘景珍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4期
关键词:每千克磷肥钾肥

刘景珍

(山东省招远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山东 招远 265400)

传统农业生产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导致肥料利用率偏低,还会污染生态环境。近年来招远市积极推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试验示范、农企合作、项目整合等措施有效提升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效果,转变农民传统施肥观念,进一步优化施肥结构,达到提质增效目标。尤其是在施肥管理环节,通过多项举措减少化肥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助力地区农业绿色发展。

一、冬小麦施肥原则

1、严格控制氮磷钾肥施加量

坚持控氮磷、增钾肥、补微肥的原则,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减少氮肥和磷肥使用量,适量增加钾肥,并合理添加锌肥、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加强氮肥使用管理,结合土壤肥力在生育中后期控制用肥比例,确保整个生长期养分供应平衡[1]。

2、及时补肥

制定分类管理措施,结合底肥用量、小麦生长情况、温度情况、土壤肥力确定追肥时间与用量。近年来招远市小麦整体种植情况较好,但部分年份气温偏低,春小麦施肥需因地因苗、促弱转壮,达到控旺促壮、节肥增效。此外,出现春寒需及时补肥降低冻害损失,避免影响小麦产量。

二、冬小麦施肥技术

1、根据目标产量施肥

产量水平每亩达到500~600 kg 的超高产田,每亩需施用氮肥14~16 kg、磷肥7~8 kg、钾肥6~8 kg。底肥施用全部磷肥,氮肥、钾肥用量为40%~50%,拔节期使用剩余氮肥和钾肥。

产量水平在每亩400~500 kg 的高产田,每亩施加氮肥12~14 kg、磷肥6~7 kg、钾肥5~6 kg。底肥施加全部钾肥、磷肥以及40%~50%氮肥,起身期或者拔节期追肥使用剩余氮肥。

产量水平在每亩300~400 kg 的中产田,每亩施加氮肥10~12 kg、磷肥4~6 kg、钾肥4~6 kg。底肥施加全部钾肥、磷肥以及50%氮肥,起身期追肥使用剩余氮肥。

2、水肥管理

返青前期每亩总茎数超过80万并且叶色浓绿的超高产麦田,以控为主,集中在返青期镇压,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可达到减少氮肥用量的目标,整体上实现小麦旺盛生长,还能够预防返青晚熟和倒伏。返青前期每亩总茎数60~80 万并且整体适宜的麦田,需在拔节期灌溉并补充尿素。返青前每亩总茎数45~60 万并且群体偏小的麦田,在起身期灌溉并补充尿素。返青前每亩总茎数低于45 万并且长势较差的麦田可分2 次追肥,首次在返青期,施加尿素促进根系生长;第2 次在拔节期,配合灌溉施加尿素,可增加麦穗数量。

3、施肥方法与补肥

(1)施肥方法

通常基肥施加和机械土壤翻耕同时进行,将肥料翻耕到土壤中。追肥需挖沟穴,深5~10 cm,避免撒施。土壤墒情不足时追肥期间需合理灌溉,提升施肥效果。

(2)补肥与追肥

麦田缺少锌元素,可每亩施加锌硫酸1~2 kg;缺少硼元素可每亩施加硼肥0.50~0.75 kg。

根外追肥。配合一喷三防,灌浆期每亩追加磷酸二氢钾100~150 g、尿素200~400 g,兑水50 kg,叶面喷施。一般在晴天下午4 点左右补肥,每7~10 天喷1 次。喷后24 h 内如果降雨需补喷,可有效增加小麦粒质量。

冻害补救措施。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 kg,有利于麦苗快速生长,帮助受冻害影响的小麦恢复生长。也可以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及复硝酚钠,降低冻害的不利影响[2]。

三、冬小麦施肥要点

2019 年10 月2 日至2019 年6 月下旬进行了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增施氮、磷、钾肥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结合前期土壤测定结果划分招远市土壤有效磷以及速效钾肥力等级。其中,有效磷每千克大于30 mg 为高效,每千克14~30 mg 为中效,每千克低于14 mg 为低效。速效钾每千克大于100 mg 为高效,每千克70~100 mg 为中效,每千克低于70 mg 为低效。

1、总量控制

(1)氮肥管理

根据施氮量公式计算使用量,基肥与追肥比例为1:1。

施氮量=(目标产量-前期试验空白产量)×单位产量吸氮量+氮素表观损失

(2)磷肥管理

目标产量为每亩500 kg 时,需五氧化二磷4 kg。土壤中的速效磷每千克含量不足14 mg 时,需及时补充磷元素,避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每亩需施加五氧化二磷6 kg。土壤速效磷每千克含量为14~16 mg 时,磷肥维持现有速效磷水平即可,每亩施加五氧化二磷4 kg。土壤速效磷含量达到每千克30 mg 时,无需施加磷肥。

(2)钾肥管理

目标产量为每亩500 kg 时,需氧化钾3 kg。实际管理中和磷肥管理相似,不过冬小麦所吸收的钾元素80%集中在秸秆,应重视秸秆还田。

土壤交换性钾每千克不足700 mg 时,需及时补充钾肥提升作物产量,每亩施加钾肥4 kg。土壤交换性钾每千克为70~100 mg 时,维持当前速效钾水平即可,每亩施加氧化钾3 kg。土壤交换钾含量每千克超过100 mg 时,无需施加钾肥。

2、起身期肥水控制

超高产麦田通常返青期不浇水、不追肥,有利于根系发育,提升碳代谢水平,秧苗生长良好。丰产田或越冬田,要保证肥水充足,改善群体结构,达到高产目标。地块肥力较好、生长旺盛的麦田,要避免每亩麦穗过多以及中上部叶片过大,否则植株易倒伏,起身后期需及时浇水追肥。地块肥力较差或肥力不足时,需在起身初期及时追肥。

四、冬小麦其他施肥措施

1、有机肥施加

在秸秆还田基础上施加有机肥,通常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 kg,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3]。

2、加强技术推广

(1)配方肥推广

招远市农业农村部门,结合土壤监测结果以及小麦生长需求,科学制定施肥配方,结合土壤墒情选择,每亩需配方肥料40 kg。

(2)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

通过压力灌溉系统把液体肥料以及可溶性固体融入灌溉水体,然后根据小麦生长需求将养分传输到小麦根系,可精准控制施肥量和灌水量。目前主要采用滴灌、喷灌、渗灌等方式,节水、节肥、节地效果显著。农户可结合实际情况加强配套技术应用,科学制定灌溉制度,降低种植成本。

五、结语

小麦种植中需根据施肥原则明确施肥要点,同时加强技术推广,有效提升肥料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环境,确保作物良好生长。

猜你喜欢

每千克磷肥钾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上半年磷肥行业运行呈现“两降三增”特点
国际钾肥价格继续上涨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花生增产巧喷磷肥
一道利润问题的变式思考
磷肥:国内屡遭“冷眼”国际利好频传
买水果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