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何以培育学生的社会情感

2023-01-04郭元祥

关键词:个体情感过程

郭元祥 王 金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与社会理解能力,丰富社会情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素养。关注学生社会素养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诉求。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实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1)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19年6月23日,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7/t20190708_389416.html,2022年3月10日。,加强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的联系,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等要求。如何克服当前课堂教学中的符号孤立、远离社会等弊病,处理好认知学习与情感发展、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认识社会与参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高度的社会关切中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体验社会,发展社会情感,是深化课程育人的重要议题。

一、社会情感与社会情感学习的意蕴

从根本上说,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情感体验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具有社会性,是关于社会的情感,是社会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发展学生的社会素养,需要重视并引导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

(一)情感的社会性与社会情感

作为人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情感活动是人在与自然、与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笛卡尔认为,情感是“我们特别联系到心灵上面的,由生命精气的某种运动引起,维持和加强的那一些心灵的知觉、感觉或情绪”(2)参见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596页。;斯宾诺莎认为,情感是“身体的活动力量得以增加或减少、促进或阻碍的身体的情状,以及这些情状的观念”(3)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91页。。18世纪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情感问题开始成为心理学中独立的研究部分。在早期心理学中,詹姆士提出以躯体变化为基础的情感理论,他认为情感产生于生理的神经过程。弗洛伊德则认为情感来自心灵内部的精神系统,从意识之外的无意识系统中获得意义。这些观点揭示了情感活动的生理机制和心理基础,但忽视了情感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依附性。

从根本上说,人的情感具有社会性,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心理活动。特别是人的高级情感体验,都是关于社会的情感,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情感,是对社会的情感反应。现代心理学对情感的研究超越了躯体的自然状态而进入人的意识状态,开始把情感引入社会文化世界之中。萨特提出了过程性的情感观,认为情感存在于意识、世界和人中,为正在成长的、不断认识自己的个人所体验。哈奇森认为,情感不仅是人的本质,更是人类行为的推动者及行动动机的源泉。他谈到“所有推动理由”(4)参见哈奇森:《论激情和感情的本性与表现以及对道德感官的阐明》,戴茂堂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都以人的本能或感情为前提。唯物主义学说的发展证实了情感在个人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诺尔曼·丹森认为,“情感是时间性地体现和存在的自我感受,产生于由人们引向自我或由别人已经引向他们的情感和认知的社会活动中”(5)诺尔曼·丹森:《情感论》,魏中军、孙安迹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页。。情感作为一种社会性过程生成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是联结个体与社会的媒介。个体基于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自我感”进入社会。“情感作为人的基本要素,是通过他人的存在即在社会相互作用关系中被体验的”(6)诺尔曼·丹森:《情感论》,魏中军、孙安迹译,第159页。。这些主张都确认了情感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不仅是一种认知存在,也是一种实践存在,更是一种与客观世界具有存在关系、伦理关系和精神超越关系的实践存在。情感内蕴于社会结构和文化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生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本质观和实践观为确认情感的社会基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人的情感分为喜、怒、哀、惧等原始情感体验和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体验两大类型。无论是原始情感还是高级情感,都是对外部世界的心理反应。社会情感是关于社会的高级情感体验,是对社会的高级情感反应,是在社会生活中的高级情感反应。社会情感是个体基于对社会现象、社会活动以及对人的社会行为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品质的认知而产生的态度反应。社会认知与社会观念是社会情感生成的前提和基础,个体对社会的情感反应皆基于其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特定的价值标准、伦理道德规范和审美标准。若个体缺乏社会认知能力,便无法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若其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偏狭,则难以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等产生合理的情感反应。社会关切与社会参与是社会情感生成的根本途径。社会情感是个体对社会的主观体验,这种主观体验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客观基础的。社会关切与社会参与作为社会实践的形式之一,是个体社会情感生成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可见,社会情感是以社会认知为基础,在社会实践中生成的。

(二)社会情感学习的内涵与意义

“社会情感学习”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联合组织”(CASEL)提出的。该组织认为社会情感能力包含五项核心技能,即自我意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意识能力、人际关系技能及负责任的决策(7)“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Social,and Emotional Learning,”2017年5月11日, http://www.casel.org/core-competencies/9,2022年3月10日。。之后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土经验及文化特色提出了不同的社会情感学习框架,开展了基于学校和课堂变革的行动项目,取得了重要的教学实践成果。如英国的“社会情感方面学习”项目,澳大利亚的“社会情感福祉”项目及“强壮儿童计划”、“儿童情绪教育”、“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等课程。我国自2011年开始在西部地区开展了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全球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项目(SSES),获得了一系列中国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研究成果,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已有关于社会情感学习的探究更多关注的是对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其理解为一套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专注于操作性技能的培养,但对社会情感学习的本质和内在结构探讨较少。

社会情感学习是个体体验、表达与理解社会的基本方式,是旨在发展学生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观念,加强社会关怀、社会参与、社会责任,将社会价值观内化为意向性价值观,产生道德自我的学习活动。从根本上说,社会情感学习是学生的精神世界成长的过程,是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并建立与社会、与世界的意义联结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是指学生以社会认知为基础,产生意向性价值以及生成社会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从根本上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情知互动、知行合一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内涵指向的是人的发展过程与发展方式”(8)参见郭元祥:《知行合一教育规律:本质内涵与时代意蕴》,《人民教育》2022年第2期。,因此,作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不应只是认知的学习,还要强化社会情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密切知识学习与真实社会情境、社会关怀的价值关联,实现情知互动。能否真正建立个体认知学习与社会情感学习之间的内在循环互动,正是社会素养形成的关键所在。

社会情感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社会情感学习促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社会情感学习以对社会的关注和理解为基础,既是有目的地促进学生社会理解的过程,又是检验学生社会理解的过程,更是提升学生社会理解力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情感学习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学习活动的完整性。我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学习活动,一方面,是一种复杂的脑活动过程,其基本方式是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脑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另一方面,是一种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丰富的精神活动过程。缺少了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情感活动,就不是完整的学习活动。可见,加强社会情感学习既丰富学习的内容,更是学习的必经过程。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含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深度教学观认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既要有认知过程的投入又要有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参与,是学习丰富性和深刻性的本质诉求”(9)参见郭元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育的教学变革》,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年,第120页。。社会情感学习对学生发展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中介,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力,为学生搭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生成丰富的关于社会的和对社会的情感反应,从而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并建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形成社会责任感。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一直存在远离生活、远离社会,忽视学生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观念、社会情感与社会实践等社会素养培育的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课堂教学导致知识的社会性、学习的社会性、教学的社会性偏低,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社会素养发展上呈现出价值弱化甚至价值背离。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知识学习对于学生社会素养发展的价值,实施深度教学,把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引向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中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与方式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旨在促进学生个体对社会的认知,进一步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建立与社会、世界的意义联结。社会情感学习是促进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的活动,是学生以情感体验活动进入社会的一种方式和过程。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有其具体的内容和方式。

(一)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

人的社会情感属于关于社会的高级情感体验。基于人的高级情感体验内容,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理智感、社会道德感、社会美感、社会责任感四个方面。

其一,社会理智感。社会理智感是以通过社会认知所形成的正确的社会观念为基础,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理智感表现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10)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52页。。可见,社会认知、社会评价是社会理智感生成的基础。社会理智感是基于对社会现实、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的理性判断、价值判断的情感反应。学生正确的社会理解、社会价值观念乃至世界观、理想信念,都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做出正确的理性评判的根据。社会认知促进社会情感的发展。对学生而言,社会理智感是学生具体的社会使命在自我内在意识中的理性呈现,它既是学生在科学探究和真理追求过程中产生的深刻、稳定的情感体验,也是个体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的集中体现。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社会理智感产生于对知识的社会属性的理解与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探究过程中。课程知识具有社会性,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来认知社会、理解社会,为形成社会理智感提供了认知基础和知识基础。“学科知识不是单一的符号世界”,而是关于“真理的世界”“意义的世界”(11)I. Scheffler, Worlds of Truth:A Philosophy of Knowledge, Chichester:Wiley-Blackwell Publication,2009,p.55.。进一步来说,课堂教学中的社会理智感是学生基于理性认知和生活经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重构。“知识是一个符号世界,学科教学必须通过知识学习引导学生在理解世界中参与世界,并发展学生改变世界的素养”(12)郭元祥、李新:《遇见与预见:学科想象的生成及想象教学》,《教育研究》2021年第9期。。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社会理智感真实发生不仅“需探究知识的符号发生、逻辑发生,在探究知识发生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逻辑,获得逻辑、智慧与理性精神的增值”(13)郭元祥:《把知识带入学生生命里》,《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年第10期。,更需关注知识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发展价值,在知识解构活动中促进学生社会理智感的发展。

其二,社会道德感。社会道德感是基于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与伦理原则,对社会行为和社会事物进行道德判断时所产生的情感反应。基于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对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和人的社会行为做出的认同与赞同、接受与肯定、欣赏与崇敬,都是积极的社会道德感的情感反应。“道德感指的是人们从道德原则出发,从社会所制定的道德范畴出发来认识客观现实的各种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14)雅科布松:《情感心理学》,王玉琴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87页。。社会道德感的根本基础是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以及以此为基础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的能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就是一种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原则和道德判断能力产生混乱而导致的错误的社会道德感体验。因此,个体道德感的生成过程即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社会道德感如何真正发生以及是否积极正确,取决于个体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判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社会道德感引导个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实现个体意向性价值生成和道德自我确定。社会道德感的生成是基于道德感知、道德体验、道德理解、道德反思、道德自觉的主体实践过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感,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社会、热爱社会,掌握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用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课堂教学中的社会道德感对学生社会素养生成具有本体性价值,是个体道德存在的意义体现,也是个体追寻生命道德、生命伦理和生命意义的基本方式。当前,针对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为发展学生的社会道德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导引。

其三,社会美感。社会美感是基于审美观念对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和人的社会行为进行审美评判时所产生的美感体验。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了以美学标准来感知社会现实的能力,这种根植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成的感知社会现实的能力,即是社会美感生成的社会基础。美感被认为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1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51页。,“存在于人的精神深处的那个不朽的本能,显然就是一种美感”(16)赵澧、徐京安:《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5页。。个体的美学认知及美学观念是个体社会美感的内在体现,从根本上说,社会美感是个体基于社会认知,在现实世界中遵循内在对美的价值观念,做出意向性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观照。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美感既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社会感知力,也是学生内在生命构建意向性价值的精神过程,其本质是一种对美的价值追求的意向性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社会美感的获得与内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基于个体生活经验,在社会情境中理解社会美感,丰富社会美感体验。这对养成学生高尚的社会行为,确立学生高雅的社会审美情趣,以及提高学生社会审美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四,社会责任感。一般来说,“责任感即个体作为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其分内应做的事、应尽的义务的态度、心向”(17)刘铁芳:《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构与培养》,《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2期。。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有明确的社会集体意识或群体意识。个体将自我置于集体、群体或社会之中,认识到个体的责任和义务,并履行自我对于群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才能产生源于责任担当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主要指向个体对社会规范或道德标准的完成度。从根本上来说,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对自身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自觉认识”(18)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63页。,是个体基于对社会生活的主动参与行为所建构的社会性自我的确定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感是以建立知识学习与社会的内在联系为基础,促进社会理解和社会意识并由社会情感体验而形成的社会素养。社会责任感是源于对自我社会责任的认知的情感升华,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情感品质的社会责任感,是学生源于社会责任认知而产生的意向性社会情感反应;二是作为情感内容的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将社会价值内化为个体价值时产生的意向性责任担当,是一种对担当社会职责的情感体验。这也意味着,课堂中的社会责任感本质上是学生关于社会的内在的必备品格。同时,学生在社会情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社会责任感,也建立在学生对社会情感内在价值意蕴的理解基础上。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确立对社会的使命担当。

(二)社会情感学习的方式

社会情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情知互动、知行合一的学习过程,是丰富社会感受与社会体验,建立社会理解与社会观念、形成社会关怀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借助并通过情感思维与社会的对话,更是学生与社会情境中的自我、他人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过程。课堂教学如何引起学生对社会的关切,何以建立社会情感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内在关联性,是探讨课堂教学中社会情感学习的方式必须明确的问题。

1.丰富社会感受与社会体验

社会感受与社会体验既是社会情感学习的前提条件,又是社会情感学习的感性基础。感受活动强调人身体的参与,是人与具体现实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内在生命对话。社会感受或社会感知作为社会情感生成的基本条件,是“人对社会现实中某种事物及其属性的感觉能力”(19)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60页。,产生于个体的社会经验。社会感受是个体感知社会的基本方式,也是引导个体基于感觉、知觉和表象的理解,把握社会整体特征的一种认知活动。体验是一种从生理到心理的内在过程,既是一种对对象的感知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人们思考、意识活动存在的基础”(20)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页。。社会体验作为联结人与主观世界、人与客观世界及人与社会世界关系的纽带,丰富人的生活实践的完整性。社会体验是个体社会经验与情感的双重运动过程,经由个体内在的已有情感经验出发,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关于社会的整体感知或比较深刻的整体感受,为个体的社会情感体验提供丰富的基本材料。社会情感本身就是建立在对社会的体验的基础之上的。对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和社会生活的一知半解、表层体验,都不利于产生积极的、正确的社会情感反应。丰富的社会感受和深度的社会体验,有利于为学生的社会情感反应奠定客观基础。因此,丰富社会感受和社会体验,是社会情感学习的基础。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已有社会感受和社会体验的整体性。

2.建立社会理解与社会观念

社会理解和社会观念是社会情感生成的理性基础。人的社会情感反应皆源于对社会的理性认知,以及建立在社会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审美标准基础之上的社会评判。社会认知产生社会理解和社会观念,社会认知是社会情感反应的理性基础,社会情感学习必须强化社会认知学习。正如孔狄亚克所认为的,“察觉或者具有意识,加以注意、再认识、想象、重新记起,反省、区分他的观念、把他的观念加以抽象、把观念组合起来、把观念分解开来、把他们加以分析、肯定、否定、判断、推理、体会,这一切即是理解”(21)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8页。。理解的过程,即是观念生成的过程,从根本上说“社会理解作为社会中的人的基本的精神生命方式,是通过人的社会解释或释义,把握社会对象的意义过程,同时也是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命的过程”(22)郑文先:《社会理解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由此可知,社会理解既是一种促进个体理解自身的基本方式,也是个体实现自我理解的基本途径,并最终指向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社会理解,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为社会情感反应提供了对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和社会行为加以分析、肯定、否定、判断、推理、体会的基础。

社会观念为学生的社会情感反应奠定了社会评判的基础,社会理智感以对社会规律的价值标准和理性判断为基础,社会道德感以对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的道德观念、伦理标准做出道德判断为基础,社会美感以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审美标准做出的审美判断为基础。离开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伦理准则、审美标准,学生就难以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其社会情感便无从真实发生。建立社会理解和社会观念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社会情感学习的活动基础。社会理解与社会观念既是个体在自我社会理解时产生意向性价值感的基础,也是个体产生社会情感体验的基础,是个体社会情感反应必备的社会判断的根据。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社会情感产生于对社会的体验和理解基础上,根植于个体的意向性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是个体精神世界的社会化发展。

3.形成社会关怀与社会责任

社会关怀与社会责任是社会情感生成的实践基础。人的社会情感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认知学习,而是知行合一、情知互动的学习过程。人的社会情感反应是对社会的情感反应,是在社会活动中的情感反应,是进入社会生活的情感反应。关怀社会、参与社会,并担当社会责任,才能为正确的积极的社会情感反应提供实践基础。“人被定义为已经存在于世界之中、先于自身,从事于或专注于它们世俗活动和情感实践,并能够感受、利用和解释它的行动意义的道德存在”(23)诺尔曼·丹森:《情感论》,魏中军、孙安迹译,第159页。。社会关怀和社会责任是社会情感学习的意义归属,即道德自我的产生。它既是个体基于社会感知和社会理解牢固确立自己的情感观念的过程,也是个体获得稳定的道德自我的过程。人作为寻求意义的存在体,在社会中寻求与社会的意义联结并进一步寻求自身的人生意义。人的自身意义实现过程是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种情感渗透的个体自我精神建构。

社会关怀是对社会现实、社会事物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关注与注视、关切与关心,是个体对社会赋有情感期待的自觉社会融入。离开了社会关怀,所谓的社会情感反应或是虚情假意的情感表达,或是唯我独尊的自私自利。从社会认知到社会关怀,体现了个体自觉将自我视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的态度倾向。社会关怀作为个体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与他人共存及为他人着想的社会情感,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社会关怀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个体精神世界的责任感,即是个体基于道德体验,在生活世界中的情感实践。个体自我道德感受的过程,既是个体作为道德存在的意义,也是具有内在道德价值感的“我”产生的过程,更是个体在生活世界中精神存在的真实反映。当然,社会关怀不是个体置身社会之外的对社会的注视,担当社会责任的社会关怀才是个体社会关怀的真义。科恩认为,“责任的性质可以从外部即社会来看,也可以从内部即从自己的‘自我’来看,责任从完成某种社会要求或道德要求的角度说明人格”(24)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459页。。社会责任是个体基于社会与自我对个体的道德要求,在个体意向性价值的引导下形成的道德品格,是对个体价值的超越,指向对人的社会生命的精神建构和坚守。担当社会责任,是个体进入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方式。担当社会责任为个体的社会情感反应奠定了现实的实践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需要由社会关怀走向担当社会责任,将现实的“自我”与应该的和希望的“自我”相统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实践的主体,这也是社会情感学习的意义之所在。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

实现社会情感学习的育人价值,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社会情感学习对学生个体成长,尤其是精神世界成长的发展性价值。发展学生的社会素养,引导学生自觉建立与社会、世界的意义联结,应强化课堂教学的社会关联性,确立一种向真实的社会生活开放的教学立场,在高度的社会关切中引导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培育学生的社会情感,提升课堂的育人功能。

(一)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

个体的社会情感需要在社会体验中获得并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是促进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的基本方式。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体验以社会生活感受为基础,意在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感知。在各个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关注社会和参与社会中体验社会,提升社会感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感性经验和深度体验。社会体验强调学生对学科活动的有效参与,对社会情境的深度理解,丰富体验并深化体验,促进社会体验向社会观念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社会体验的多样性,需要实践活动与具体学科发生深度耦合,通过开展学科取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如语文学科学习中,通过文学鉴赏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去感知美、发现美、鉴赏美与创造美,深化审美活动,产生美感体验,丰富学生社会美感体验,获得以美学标准感知社会现实的能力。在历史学科学习中,通过历史情景剧,再现历史事件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与体验历史,探究历史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与精神,引发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思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体悟自我生活的内在意义与生命价值。要引导学生真正进入社会情感的意义领域,理解和获得社会情感的全部内涵,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科取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科学习的社会体验,让学生通过对学科活动的认知与理解,达成对社会情感内涵与意义的汲取与转化,发展学生的社会素养。

(二)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会理解力

课堂教学中社会情感的生成不仅依赖于学生的社会认知,也依赖于学生的社会理解力。实现个体的社会情感由内在生成转向自觉实践,离不开个体社会理解力的参与。个体对社会情感的理解最终指向一个回归到情感主体自身的展开过程。进一步来讲,个体对社会情感的理解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个体对社会情境的先验理解;二是在社会感受完成后建立正确的社会理解。理解力是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其关键在于把握问题本质。理解力产生于社会实践中,作为理解力活动材料的社会实践,促进理解力向深度和广度的延展。脱离了实践活动的社会理解不可能存在,而脱离了理解力的实践活动也只能是动物的本能,而不是人类的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社会理解力指一种社会认知过程,是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对社会的感知、认识和判断的能力。学生通过对社会的认知、理解和判断,达成对社会情感内涵与意义的汲取和转化。学生社会理解力的发展离不开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更离不开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知与体验。当前课堂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社会理解力的实践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往往忽视基于生活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社会理解力。因此,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建立课程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充分发挥课程知识的社会属性,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社会理解力。当然,提高社会理解力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尤其是确立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社会关切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社会情境,密切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增强教学的社会关切,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成长是学生社会情感养成的关键之一。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促进学生社会情感发展,需要在教学中融入社会关切。课堂教学中增强社会关切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共生的立场、整合的理念与转化的策略,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理性而真实地面对社会,培养学生应对社会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获得合理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处事能力。

具有社会关切性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社会问题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彰显教学的社会敏感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具体教学内容与社会问题的内在关联性,引导学生探究现实社会问题,获得创造性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真实社会问题是学生体验真实社会情境,丰富个体社会情感体验,促进社会情感产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聚焦真实社会问题,将真实的社会问题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关联起来,构建社会情感学习与生活世界的内在意义联结: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在面对和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培养社会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与体悟社会情感学习对当下乃至未来的意义,让学生基于自身的情感经验与体验,实现其社会情感的个体转化和价值超越,促进个体精神世界的成长。

(四)在学科实践学习中丰富与升华社会情感

学科实践学习是发展学生社会情感的实践途径,其根本价值在于实现知行合一、情知互动。学科实践学习不是单一的体验学习,而是基于活动的学习、基于复杂问题解决的学习,是真实情境的综合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作为一种实践学习方式,社会情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需要以学科实践为基础。学科实践是以学科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掌握学科思想与形成学科能力的学科活动学习方式。通过开展科学实践、审美实践、文化实践等多维度的学科实践学习,学生在做中学、在悟中学、在研中学,达到情知互动、知行合一。

学科实践学习活动需要面向真实的社会生活,唤醒学生关于社会的真情实感,觉醒社会意识,担当责任,以社会主体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学科实践学习的活动形态是多样的,设计与开展语言实践、科学实践、文化实践、道德实践、审美实践、社会实践以及生活实践等不同类型的学习实践活动,对深化社会情感学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学科实践学习活动既是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也是形成个体情感意识和情感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科实践学习中参与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有利于确立正确的社会观念,自觉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在学科实践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科实践中端正社会观念,在学科实践学习中反思自我社会行为,在学科实践中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在社会中成长,在学科实践学习中丰富与升华社会情感。

猜你喜欢

个体情感过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情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