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学军:互联网时代 让我们重新认识拍卖

2023-01-03甘学军

中国收藏 2022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品文物发展

风起之时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家对未来一下子寄予了期待,也充满了信心。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似乎都想要有所作为。

——编者

大约是在1992年底,中国嘉德拍卖创始人陈东升先生和我一起探讨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可能性。根据对文物管理法律法规发展沿革的了解,以及当时文化和文物部门领导对文物收藏市场的恢复或启动发展的意向,我认为这是可行的。于是,在和陈东升先生的讨论中,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干!陈东升先生有强大的感召能力,我当即就决定加入团队——筹办中国第一家按现代企业制度成立的拍卖公司。我们的野心就是要做中国的“Sothebys”,做国际一流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王雁南、李亦非、寇勤、高原、赵宜明、曹丽等都是最初参与创建的人员,没有一个人是迟疑的。

那时候,外界对我们是充满了质疑,因为拍卖对于大家来说太陌生了!存在于法律法规中的障碍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太多了。而且,那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次文物艺术品拍卖会——“92北京国际拍卖会”就受到了很大的争议,哪怕是支持者也认为我们太超前了。所幸的是,中国嘉德拍卖的成立及第一场拍卖会的举办都得到了管理部门和媒体的支持。所以,我们今天讲到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兴起,绝不能忘记当时的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有关领导大无畏的开放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先生,还有文化部市场司和国家文物局各个处室的负责人,他们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具有前瞻性的开放意识,在今天回味起来仍让人觉得极其难能可贵。

就个人而言,我是一个比较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人,所以在参与中国嘉德拍卖的创建和管理工作4年以后,我选择了离开,去做艺术品市场的另外一个行当——画廊。彼时,我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经营画廊,因为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兴起,我感受到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结构还不完备,中国应该有现代意义上的画廊业。通过三年的画廊业实践,我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后来,我又到北京荣宝拍卖出任了总经理一职。市场角色的来回转换以及不同体制之间的体验,对我日后的市场活动和经营理念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似乎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认识到拍卖在艺术品市场的引领地位,以及拍卖应该如何去扮演这种引领者的角色。所以,我一直對拍卖这个行当有着非常严肃的界定,我也一直认为拍卖人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和执业行为有更高的要求。

创新驱动

进入21世纪,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走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2001年,甘学军创建了自己的拍卖品牌——北京华辰拍卖。华辰的成立在业内引起了很大关注,被认为是“异军突起”。

——编者

因为有参与创建中国嘉德的经历,有与中央美院合作经营画廊的实践,又有在国有拍卖机构从事管理的经验,我在创立北京华辰拍卖的时候,似乎有了一些更自觉的理念。华辰拍卖虽然规模不算大,但一直备受业内关注,无论业绩如何,大家都认为华辰拍卖是一家主流的拍卖机构,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还在成长阶段,还需要在结构和经营模式上不断完善发展。基于这样一种追求,我们在华辰拍卖的业务实践中时刻保持一种建设性的创新驱动。

我始终认为,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仍然存在种类单一、模式单一的问题,需要通过一些拍卖实践去探索更多可能性。因此,华辰的拍卖规模虽然不大,但种类、模式上的创新较多。比如我们最早推出的西方艺术品专场拍卖,试图给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在结构上带来国际化色彩;我们创建了华辰的影像拍卖板块,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增添了一个新的门类;我们还打造了苏绣拍卖专场,第一次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引入拍卖。可以说,这种创新实践不是即兴的,而是阶段性的。这既是对整个市场建设的贡献,也是华辰拍卖品牌对自身的建构。

在品牌理念支撑下的市场实践和创新过程中,华辰也培养了很多人才,因此被戏称为拍卖行业的小型“黄埔军校”。规范化和专业化是华辰从一开始就提出的理念,到华辰从业的第一课就是要领会这六个字的含义。在公司内部,我们提倡风清气正、业务精进,这是我们经营管理上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一个成就点。每一个在华辰从业过的人都对这一点有非常深刻的认知和体验,就算之后离开华辰到其他拍卖机构施展拳脚,也仍带着华辰的色彩、华辰的文化,我们也为此而感到欣慰。

迎来转折

关于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其实甘学军早已有了一些认识。在他看来,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单一化问题始终存在,理应加强基础性的开拓和建设。

——编者

我对这个问题产生最明确的认知,大概是在2011年至2012年前后。随着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的拍卖市场或者说拍卖行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这一瓶颈形成的原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但主要是内部的,那就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单一化问题。

那时,我在一次行业会议上提出:如不改革,中国的传统艺术品拍卖将“穷途末路”。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但这就是现实——从行业外部来看,社会经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相关政策法规还并不完善;再看行业内部,从业理念滞后,经营方式陈旧,市场结构单一,行业信用和公众信任流失等等,阻碍着这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带来衰退。我们在这样一个纪念行业发展30年的时候谈论这些问题,似乎不合时宜,但这是现实,是行业快速发展至今的现状,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问题。

我不止一次的,或者 说是一直在提醒着我的同行们:要关注互联网时代的行业发展问题。应该说,我是较早提出这一问题并在实践中去探讨这一问题的人。互联网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已经毋庸置疑了。特别是通过近三年的市场实践,已经没有一家拍卖行不是线上线下融合 运营了,已经没有一个人不是在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参与艺术品拍卖了。以华辰拍卖为例,2020年2月10日,我们与有关机构合 作,率先在全行业举办了第一场抗疫拍卖,主题为“艺起扛”。这场拍卖完全是在线上进行的,不仅是一次公益性活动,不仅是我们实现社会使命和责任的一种方式,同时也给我们的线上经营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演练机会。

實践也证明,这种改变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传统的拍卖行业无论在经营模式、经营理念还是内容拓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转折。互联网使传统的艺术品收藏活动扩展到公众当中去,拓展成为更多元的消费形态,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都是一种革命性的转变。

重新出发

2014年,甘学军当选为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他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拍卖行业协会要为中小企业服务。

——编者

从当选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到如今,8年的实践中,为中小企业服务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包括在拍卖行业的规范化、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联络配合,以及行业自律、会员维权等方面,我们都做了许多工作。可以说,北京拍卖行业协会已成为最活跃和最有成效的协会之一。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我们远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马上要到换届了,我希望下一任协会会长能将这种理念和担当继续下去,为新形势下的行业发展探讨更明晰的路 径,相信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一眨眼,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已走过30年。这30年,堪称一段迅猛发展的历程——从无到有,从兴起之初就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并一直延续着这样的势头发展至今。这在其他国家是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也是史无前例的。这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得益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得益于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这种变化中迅速增加。

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30年的成就意义重大,这是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的一个写照、一个表征。但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30年仍然是处在初期阶段。我们在回顾 成就时,应该更多地探讨现实、展望未来。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正面临着新的考验,需要进行新的界定。我们在行业模式、经营理念、市场结构、内外环境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多危机,有些困难甚至是根本性的,关乎生存。未来,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应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和构建市场结构、行业模式、法律法规,从而再次起步,再谋发展。(注:本文图片由甘学军提供)

猜你喜欢

艺术品文物发展
文物的栖息之地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