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联合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消化内科带教中的效果
2023-01-03李宸
李宸
524000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湛江
临床教学可帮助消化内科实习医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完成从学生到医师的角色转换[1]。但消化内科涉及肝、胆、胃、肠等多方面的疾病种类,知识繁杂,不易掌握,故教学难度较大。传统教学主要以带教老师为实习医师讲授知识为主,但在此过程中,实习医师缺乏主动性,自学能力欠佳,且方法单一,故教学效果有限[2]。思维导图是采用树形结构将各主题词间的隶属关系用线条连接展示,可将繁杂的知识变得有层次,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3];持续质量改进是在思维导图教学基础上不断完善教学过程的循环活动。本研究探讨思维导图联合持续质量改进用于消化内科带教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 年10 月-2021 年10 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接收的45 例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 例,男12 例,女10 例;年龄20~24 岁,平均(22.45±2.06)岁;学历:大专6例,本科16例;入科前成绩70~95分,平均(71.25±5.77)分。观察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20~24岁,平均(22.37±2.14)岁;学历:大专6 例,本科17 例;入科前成绩70~95 分,平均(71.25±5.77)分。两组实习医师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实习医生均在消化内科实习,且带教老师均为消化内科高年资医师。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具体内容如下。①理论知识教学:由带教老师逐一讲解消化内科常见及疑难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预后等;②典型案例学习:带教老师选取病区典型案例与实习医师在示教室进行学习,熟悉病历后,实习医生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对病区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及专科检查,然后返回示教室,由实习医师提出自己的治疗方案,带教老师进行纠正与补充,并加以详细讲解;③实践操作:带教老师进行现场演示各项实践操作,使实习医师熟悉并掌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思维导图联合持续质量改进教学,具体内容如下。⑴思维导图:①中心问题放置于中心位置;②以中心问题为起点,采用树状图的形式向周围做分支,将有关联的要点或关键词进行分支罗列,注意关键词需言简意赅,一词一线;③用箭头将存在关联的要点或关键词连接在一起;④善用文字、符号、图像、色调等阐述各分支要点或关键词,从而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⑵持续质量改进教学:①定期举行座谈会,带教老师与实习医师共同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总结如下。a.核心关键词提炼不精简;b.使用符号、图像、色调等不够形象、丰富;c.带教老师教学内容未统一;d.部分带教老师上课时语速过快;e.部分实习医师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②相应的改进方案如下。a.再次讲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及原则,并列举带教老师梳理的部分关于消化内科知识的思维导图;b.建立帮帮小组,让思维导图绘制较好的学生与思维导图绘制较差的学生组成“一对一帮帮小组”,实现共同进步;c.根据医院规定的消化内科实习医师实习计划和要求,制定教学内容,规范手册,使带教有章可循;d.带教老师可使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进行授课,尽量控制语速,注意学生状态,上课时可适当提问,使实习医师集中注意力。根据改进方案,在教学中不断优化,形成良好的授课方式。两组实习医师均培训4周。
观察指标:①考核成绩:培训前及培训4 周后,对两组实习医师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各项考核成绩均为100分,考核参考统一评分标准。②教学效果:培训前及培训4周后,评估两组实习医师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每项分值为0~6 分,分值越高表明能力越好。③教学满意度:培训4周后对带教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估,每项为1~4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前,两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4 周后,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
注:与本组培训前比较,*P<0.05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培训前,两组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4 周后,观察组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分)
表2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分)
注:与本组培训前比较,*P<0.05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分)
表3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分)
讨论
思维导图可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完成知识整合,便于理解吸收,在整理过程中实习医师还需不断分析总结,有助于增强其归纳总结能力[4-5]。持续质量改进是指在保证原有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提高效率的活动。两者联合应用能有助于消化内科实习医师提高自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4 周后,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思维导图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实习医师带教中,有助于提高考核成绩。原因可能是思维导图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将繁杂的消化内科知识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既可锻炼学生的梳理概括能力,使消化内科知识更有逻辑性和层次感,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又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之后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教学,帮助实习医师掌握知识点,提升实习医师考核成绩。
本研究中,培训4 周后,观察组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思维导图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实习医师带教中,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原因可能是思维导图联合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可使实习医师及时复习课堂内容,梳理知识点间的脉络联系,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主动性及自学能力。实习医师绘制思维导图时,需收集、整理资料提炼关键词,可有效锻炼其归纳总结能力;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需使用文字、符号、图像、色调等阐述各分支要点或关键词,有助于实习医师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既可增加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助于增强其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持续质量改进是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助于带教老师和实习医师审视自身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
本研究中,观察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思维导图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实习医师带教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满意度。原因可能是思维导图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改进方案,可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联合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实习医师带教中,有助于提高考核成绩,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满意度[5]。